一个流行了千年的古老游戏——打岗
2021-06-24柳枚
柳枚
游戏是儿童的天职,也是儿童的天堂。现在的儿童,各种玩具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电子游戏更是令人沉迷。但过去农村的儿童没有玩具,更没有电子游戏,依然能利用最简陋的条件玩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六十年代以前在代县一带有一种叫“打岗”的游戏,孩子们用两块石头就能玩得津津有味。这种游戏流行过很多年,根据游戏规则可以猜测到,它起码有上千年的历史。
“打岗”的玩法和游戏规则
“打岗”分为“打干岗”、“打组合岗”、“打囚犯岗”三种。
“打干岗”,是将一块大约七八寸高的扁石头立起来栽稳,叫做“岗”。在离“岗”七八米远的地方画一条横线,两人站在线外,各用一块比较顺手的石头交替着往倒打“岗”。第一轮如果都没有打倒或都打倒了,为平局;如有一人打倒另一人没有打倒,打倒者为胜,败者将胜者背起来绕过岗,再背回到原地,然后再打第二轮。反复如此,直到疲倦为止。“打干岗”的游戏规则最简单,能够锻炼儿童的投掷能力和体力。
“打组合岗”,有两人或数人参加,轮流交替打。把干、蹬、顶、担、驮、挺、拐、生、摸的打法组合起来进行,规则简单,动作花样多,模拟了生活的各种形态,很有意思。
干,就是打干岗。
蹬,分为一蹬、两蹬、三蹬,就是将打岗的石头扔出去,第一次单腿弹跳一下踩上去,捡起来将岗打倒。第二次再扔出去、单腿弹跳两下踩上去,再用它将岗打倒。如此类推。
顶,把打岗的石头顶在头上,叫“顶锅盖”,走到岗前弯腰,石头掉下来将岗打倒。
担,把石头放在肩上,叫“担水”。走到岗前,将石头掉下来把岗打倒。
驮,把石头放在背上,叫“老牛驮咸盐”。弯腰走到岗前,将石头掉下把岗打倒。
挺,身体后仰,挺起肚子,将石头放在肚上,叫“挺大肚”。走到岗前,将石头掉下把岗打倒。
拐,一条腿向后弯曲,将石头夹在腿弯处,用另一条腿弹跳到岗前,将石头掉下把岗打倒,叫“打拐子”。
生,两腿并拢,把石头紧紧夹在两腿间,慢慢向岗走去,绕岗三圈,然后将石头掉下把岗打倒,又叫“生娃娃”。
摸,用帽子将一只眼捂住,走向岗前,用石头把岗打倒,叫“打小瞎子”。用帽子将两只眼睛都捂起来叫“打大瞎子”,这一着难度最大。几人轮流反复打,先打完全套每次都成功者为胜。
“打囚犯岗”规则最多,玩法也花样多,也最有意思。一般是五六个人一起玩耍,有几个人摆几个岗。立在最前面的岗叫“囚犯”,又高又大,约有一尺多,其余的岗都很小,只有几寸高。立在“囚犯”后边的岗叫“老爷”,老爷后边的是“坐墩”,坐墩后边的是“叫明鸡”,老爷左右两旁是“衙役”,每个岗之间的距离约一尺左右。玩的人站在离岗六七米以外的横线后面,用打岗的石头轮番打去。每个人只需打倒一面岗即可,然后等其他人打,打倒什么岗本人在下一步游戏中的角色就是什么。“打囚犯岗”,谁也怕打到“囚犯”,但偏偏囚犯放在了最前面,又高又大,最容易被打倒。谁都想打到“老爷”,偏偏老爷躲在“囚犯”后面,最不容易打到。
把所有的岗都打倒以后,每个人就按自己打倒的岗的名称扮演自己的角色,“囚犯”开始被惩罚。“坐墩”扮演的是座位,将一条腿向前成弓步让“老爷”坐上去发号施令,“衙役”按照“老爷”的命令对囚犯实施刑罚:
“老爷”喊“老天爷扎针!”“衙役”将“囚犯”的一根头发捏住,猛地拔一下。
“老爷”喊“拧黄杏!”“衙役”食指弯曲,用指关节在“囚犯”头顶上使劲拧一下。
“老爷”喊“搓草纸!”“衙役”在“囚犯”前额上用三个手指狠狠地向外搓去。
“老爷”喊“拍小镲!”“衙役”两手将“囚犯”的上下眼皮捏住对拍。
“老爷”喊“拍大镲!”“衙役”两手将“囚犯”的上下嘴唇捏住对拍。
“老爷”喊“敲小鼓!”“衙役”将“囚犯”的耳朵揪住,用中指猛弹。
“老爷”喊“莜面蘸辣酱!”“衙役”用拇指顶住“囚犯”的鼻尖,猛地向上一推。这一招最厉害,疼得“囚犯”直流泪。
“老爷”发号令,“衙役”去执行,老爷叫搞几个什么刑罚,衙役就搞几个。这里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叫明鸡”,一个是“衙役”。
“叫明鸡”职责是叫明,“咕咕——明”一叫,表示天亮了,行刑就得停止。叫明鸡不叫,行刑就一直进行。如果有的人徇私情,“老爷”刚一发令,就“咕咕——明”,刑罚不能实施了,“老爷”干瞪眼没办法,但他必须遵守规则。
另一个重要角色是“衙役”,有的“衙役”行刑很重,“囚犯”疼得要哭。有的“衙役”手法轻轻而过,真的是在游戏。“囚犯”遇上手重的“衙役”就算是倒霉了,但再疼也得忍着。
这个游戏中看起来是“老爷”最威风,他让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让处罚几次就处罚几次,但规定他也必须受点罪。“叫明鸡”一叫,行刑完毕,扮“坐墩”的人要用膝盖在“老爷”的屁股上顶三下游戏才算正式结東。有时候“坐墩”对老爷不满,也会顶得“老爷”哇哇叫。
“打囚犯岗”,是一个模拟社会形态的游戏。
最后一次打“囚犯岗”
我十二岁那年冬天,去了外祖母家。吃过早饭后,外祖母给我上衣兜里装了半兜炒瓜子、炒黄豆,让比我大一岁的表哥带我出去玩。來到一个破墙烂房的院子里,早就有几个年龄都差不多的小孩在那里,他们说要玩打“囚犯岗”。虽然表哥给我介绍了“囚犯岗”的玩法,但我是外来的,和大家不熟悉,就站在一旁边嗑瓜子边看他们玩。
那天恰好表哥不走时气,打倒了“囚犯”,我心里替他捏了一把汗,不知要遭受什么样的刑罚。等到所有的岗都打倒了,每个人都进入各自的角色,扮演“坐墩”的前腿弓后腿登摆好了架势,“老爷”坐上去准备发令“行刑”。我那表哥看上去愣头愣脑,其实心眼很多,他跑到我跟前把手伸进我上衣口袋掏了一把瓜子豆豆。我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猜想他可能要把瓜子豆豆给“衙役”,让“衙役”行刑的时候手轻点。更有可能是给“叫明鸡”,让他早点叫明,结束刑罚。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表哥的瓜子豆豆既没有给“衙役”,也没有给“叫明鸡”,而是给了“老爷”。“老爷”吃了表哥的瓜子豆豆,嘴里蹦出两个字:
“免刑!”
这场游戏就这么结束了。
当时在场旁观的除了我以外还有好些小孩,大家都兴致勃勃等着看热闹,“老爷”这么一说,都非常扫兴,参加了游戏准备扮演角色的更扫兴,“坐墩”尤其扫兴,他前腿弓后腿登了半天白费力气了,满脸不悦地对准“老爷”的屁股狠狠顶了三下。“老爷”嘴里塞了炒黄豆,吃了人的嘴软,干疼喊不出来。
那以后不久,我就进代县城读书了,后来再没有机会参加或观看打“囚犯岗”了。几十年过去了,那次游戏给我留下的印象终身难忘。表哥老练地行贿,“老爷”熟练地受贿,其余“工作人员”和观众的无奈与愤怒,至今刻骨铭心。我想这不仅仅是我表哥一个人的行为,这个游戏太像社会了。古老的游戏映射出古老的社会规则,行贿受贿的行为无形中影响了少年儿童的灵魂。
后来我又想,如果游戏是让少年儿童从小模拟法庭,练习如何公平审判,公平执法那就更好了。因此这个游戏应该增加一个重要角色——监督的角色,类似过去的“按察使”或现在的检察官、纪检委那样的角色。在游戏中不管是“老爷”还是“囚犯”,“衙役”还是“叫明鸡”,谁徇私舞弊,就处罚谁。
可是,随着年龄增大,时代的变化,我再也没机会参加这样的游戏,也没再看到有人玩这个游戏,自然也就没机会去改变游戏的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