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晒原料安全产品用着才安心

2021-06-24李岗刘慧民

中国化妆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蓝光紫外线配方

李岗 刘慧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化妆品“法规建设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方面,对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管予以规范。对于化妆品,尤其是特殊化妆品,在突出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功效性等方面,原料显得尤其重要。

1防晒范围不止于紫外线(UVA/UVB)

通过深入研究光对皮肤损害,人们逐步认识到不仅紫外线(UVA/UVB)会对人的皮肤产生伤害,而且高能蓝光(HEV)、红外线(IR)也会对人的皮肤造成损伤。

对应的全波段防晒的概念也随之扩大范围:从原始的紫外线(UVA/UVB)防护,发展到目前紫外线(UVA/UVB)、高能蓝光(HEV)、红外线(1R)防护;而且防晒从对阳光的防护,发展到现代对阳光、电子产品(电脑、手机)、人造光源的防护,即防范对象也发生了扩展变化。

2防晒剂的生产商与供应商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主要分为物理防晒剂、化学防晒剂以及生物防晒剂等。物理防晒剂主要能够反射、散射紫外线,起到物理屏蔽的作用,常见的物理防晒剂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硅石等;化学防晒剂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常见的化学防晒剂有甲氧基肉桂酸类、水杨酸酯类、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等;生物防晒剂是可抵御紫外辐射的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可以起到反射、吸收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晒后修复作用,如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和甾族化合物、蛋白质类、多肽类等。

国外主要化学防晒剂的供应商包括巴斯夫(BASF)、帝斯曼(DSM)、亚什兰(Ashland)、科莱恩(Clariant)、德之馨(Symrise)等,品种相对齐全;国外主要物理防晒剂的供应商包括默克(Merck)、禾大(Croda)、帝国化工(Tayca)、浩思特(Hallstar)、先进化学(Sunjin),每家公司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技术。国内化学防晒剂的供应商包括中狮化学、星业科技等,相对国外化学防晒剂的供应商而言,品种相对较少;国内物理防晒剂的供应商包括联合微粉、联锴粉体、河海纳米等。而生物防晒剂或天然防晒剂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日本一丸、法国Silab,以及国内一些做天然产物提取的科研院所和企业。

3防晒剂的发展趋势

A包裹型化学防晒剂

包裹型化学防晒剂是指通过其他物质对化学防晒剂进行包裹(见表1)。它有以下四点优势:

①大大提升化学防晒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防晒剂的防晒效率16j。

②壁材的亲疏水性决定了防晒剂的分散性能,使化学防晒剂更易均匀地分散在配方中。我们可以将化学防晒剂包裹在亲水的外部壁材中,即可将化学防晒剂分散在水中。

③使化学防晒剂通过包裹的形式不直接接触皮肤,这样可以减少小分子防晒剂和防晒剂经光照分解后产物的透皮吸收,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皮肤。

④通过寻找合适的壁材,达到更优异的肤感。

在设计该类防晒剂时,应综合考虑技术点包括防晒剂的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以获得优异包裹型防晒剂。喻明英l引制备了复合防晒微球体,该微球体同时负载TiO2和包载阿伏苯宗的复合微球结构,这样既保护了见光不稳定的阿伏苯宗,同时改善了物理防晒剂泛白的问题。

B物理防晒剂的表面改性和微观结构控制

虽然国家规定使用的物理防晒剂只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但是通过表面改性与微观结构的控制,物理防晒剂的品种远远多于化学防晒剂。工程师在使用物理防晒剂的过程中,技术难点之一即物理防晒剂的分散问题,这不仅影响配方的稳定性与均一性,还影响其发挥的功效性。如何通过改性,使物理防晒剂更好地分散在油相、水相中,是防晒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除此之外,就是功效层面,配方中添加相同的物理防晒剂,如何得到更高的SPF、PA值,除了分散要均匀外,还应该精准地把控物理防晒剂的粒径分布。选择最优化的粒径分布以及形状控制,可以在相同物理防晒剂使用量的条件下,提高防晒剂的防晒效率及肤感。同时在开发物理防晒剂时应该兼顾物理防晒剂使用后的泛白问题、安全问题等。

C稳定的防晒剂组合物的配制

使用的时候,需要考虑防晒剂的配伍性和化学防晒剂的溶解性,因此,只有长期从事防晒产品开发的工程师,才能更好地配制出安全、稳定、肤感良好的防晒产品。为更简便地配制出防晒配方,可以将物理防晒剂、化学防晒剂、油脂中的一种或多种配制在一起,以半成品的方式出售。这样虽避免了工程师经验的不足,但是也限制了配方配制的灵活性。例如,奈森防晒剂UMC-503,通过将水、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二苯酮-3、奥克立林、大豆卵磷脂、丙二醇、聚甘油醚-10、微晶纤维素优化比例复配在一起,更方便了配方工程9币的工作。

塞恩谱OA防晒剂,通过将水、甲氧基肉桂酸辛酯、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乙基己基三嗪酮、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醇聚醚-21、硬脂醇聚醚-2、甘油、氢化蓖麻油、苯氧乙醇和羟苯甲酯复配在一起,从而获得稳定的、全波段紫外防护。季金金将化学防晒剂亚甲基二苯并三唑四甲基丁基苯酚(MBBT)与物理防晒剂Tio2混合制备,其优势在于制备混合防晒剂的过程中,Tio2和氧化锆协同研磨MBBT,可有效地减小MBBT的粒径,从而提高MBBT的分散稳定性和紫外屏蔽性能,得到一种性能优异的防晒剂分散浆。

D寻找天然活性物质增加配方的安全性

从天然物质中寻找可以起到防晒作用的功效成分,可以稳定已有防晒剂的天然活性物质,都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也是目前化妆品原料生产商努力的方向之一,其优势在于对人体、对环境友好。

以上三种活性物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但其直接吸收紫外线的天然提取物都合有苯环或共轭结构,因而可以直接吸收紫外线。例如:奇华顿推出的Karanja Oil无毛水黄皮籽油,因其特有结构而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木质素中含有芳基、酚羥基、酮基以及羧基等官能团,因此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对晒后皮肤进行修复的活性物,虽然不能直接吸收、反射紫外线,但其一般通过皮肤晒后的反应通路,起到减少人体皮肤红斑产生的作用,减少炎症因子。

例如,张浩通过研究表明,库拉索芦荟凝胶可以有效减少角质形成细胞在经过UVB照射后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8的分泌。具有以上功能的物质的加入,可以减少防晒剂的使用,不仅节约成本、增加配方的安全性,而且配方更易配制,减轻配方的油腻性,可在安全性、功效性、感官性及节约成本上有很大的综合效益。目前越来越多的防晒产品都加入了具有以上功效的天然活性物,以优化配方的性能。

4通过规定方法测试的防晒产品方可上市

防晒产品的功效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体外法和人体法。体外法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是防晒配方初步筛选经常使用的方法,与人体法测得的指标有一定的差异。相应的标准方法包括国际标准ISO 24443:2012《Determination of sunscreen UVA photoprotection in vitro》、欧盟指导原则《Colipa guidelines Method for in vitro determination of UVA protection》;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防晒化妆品UVA防护效果体外测定方法》、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化妆品抗UvA能力仪器测定法。体外法用的仪器包括SPF 290AS、Cary 300、UV2000S、UVAPF IN VITRO Analyzer。人体法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国内的防晒产品需要通过规定的方法测试防晒产品的SPF、PA值,支撑防晒产品的功效宣称,方可上市。

5防晒研究热点

随着皮肤科学的发展,有关蓝光和红外线对皮肤的影响逐渐清晰,該领域的研究是当下皮肤科研究的热点内容,随之而来的是市面涌现出多种抗蓝光的化妆品原料。为了更科学地说明抗蓝光产品的功效,化妆品抗蓝光的功效评价方法也随之出台:GB/T 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中蓝光防护膜(皮肤防护)光安全测试方法规定了防蓝光化妆品的测试方法。2020年由中国美容博览会(CBE)在上海举办的“光年2020皮肤光生物学国际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发表蓝光与化妆品相关的最新研究,就蓝光对皮肤的危害、抗蓝光原料的科学研究、抗蓝光化妆品新原料的发布、化妆品抗蓝光的功效评价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除了抗蓝光产品,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抗红外化妆品,而如何对抗红外化妆品的功效做出评价,化妆品行业没有现行方法、标准以及监管,但越来越多行业的原料供应商开始开发抗红外的方法。如何开发具有全波段防晒性能的原料,或者通过复配以达到针对全波段防晒性能的协同作用,同时保证原料安全、稳定、配伍性等要求,是化妆品行业近些年乃至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蓝光紫外线配方
春天的配方
云与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防晒服真能防紫外线吗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被阳光晒伤时怎么办
蓝光TOP推荐
本期看点
幸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