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战疫所需的教学新样态
2021-06-24金岚
金岚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小学部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经过科学研判,学校于2020年2月3日发布了详细的线上教学预案,并从2020年2月到6月开展了110天的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构“3+X”线上课程体系
前期研判中,学校认为线上课程既要保证学科知识的有效落实,又要满足课程的丰富多样。经学校领导研究,学校决定建构“3+X”线上课程模式。“3”为语数外三门必修课,“X”为多门科任选修课。
学校创设了以学生为本的直播课堂,关注其学习过程。在对学生、教师的家庭网络情况等进行调查后,学校的语数外学科教学采取了“直播教学+发送资源包”的方式进行,配套资源包提前一周发送给家长,以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学科根据学习内容适当开展了“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将部分或全部内容前置到课前完成,使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引发思考,借助学习单自主探究,再利用小组微信群交流,直播课堂则以汇报、交流、拓展为主。这样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为学生们深度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为及时了解、掌握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各科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反馈情况,每天录制讲解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让学生根据需要下载观看。学校每天还安排教师答疑时间,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学校还适当安排了线上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及时查漏补缺。
同时,学校丰富、创新微课资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居家学习期间,学校每周为学生提供科学、道法、体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信息、心理学科微课各一节,微课以选修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也可以根据居家学习安排随时调整学习时间。所有微课均由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线上教学期间,科任学科共开发微课164节。
设计多元的线上活动
每年4月的主题读书月活动是学校的传统活动,2020年读书月的主题是“生命之旅(传记)”,学校各年组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亲子阅读、手拉手我读你听等。活动结束后,各年级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电子文集,全校共享。
学校数学、科学、信息学科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活动,联合举办了以“战疫里的‘喜怒爱惧”为主题的创意设计大赛。大赛共收到学生作品1286件,评出“创意之星”6人,特等奖261人。
学校还举办了数学月活动。线上开展的数学月活动共分为三个项目,分别是计算大赛、数独段位赛、“童‘话数学”,学生们全员参与。其中“童‘话数学”活动要求各年级结合年段特点,设计能够综合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学生录制研究过程的讲解视频,还包括设计立体校园、绘制房间平面图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学科开展了“抗疫有我,为爱发声”趣味英语作品征集活动。学生可以为英文宣传短片配音、表演情景剧、介绍自制漫画等。
形成线上教研新常态
1.云备课保线上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期间,各备课组利用CCtalk、腾讯会议等平台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备课,主要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主备人提前准备好所有的相关教学资料,对下周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學微课、教学PPT、教学环节、作业布置等,逐一进行细致的解读,再根据集体研讨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各年组教师还随时利用微信群、QQ群针对教材、学生、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
2.云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组主题教研是学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学科活动,线上教学期间各学科组仍然坚持开展主题教研。教研过程中,各年级通过线上互动研讨,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试讲,并将各年组的研究成果通过隔周一次的组会时间在CCtalk、腾讯会议等平台展示分享。线上教学期间,语数外学科组共进行主题教研13次,科任学科11次,真正实现了以云教研促教师成长。
3.云督导促线上规范管理
学校教学处每周随机深入教师课堂听课,听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反馈优点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并进行后续跟踪指导。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