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河这边来

2021-06-24赵丰超

西湖 2021年6期
关键词:滩地小姑对岸

赵丰超

1

大水刚退下去。先前种下的庄稼都被大水卷走,连野草、灌木都卷走了。整个河谷变得溜光水滑,干干净净。不过,大水也留下了东西,它在河边的滩地上留了一层尺把厚的淤泥,又稀软又光滑,像上了色的水豆腐,或许比水豆腐还要软一些,像豆腐脑。淤泥是灰黑色的,很肥沃,有了它,播种的时候就不用再施肥,而且,在我们那儿有一种特别省工的补种方法——不必等大地晾干,也不用翻耕土地,趁着淤泥还稀软的时候,直接把种子撒下去,种子会自动钻进淤泥里——大地渐渐风干、皲裂,种子破土、生长,播种的过程就完成了。我们管这种播种方法叫“绽地”。

对岸,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女人正在绽地。

其实,女人是不大适合绽地的。她们的腿太短,又陷去一截在淤泥里,走起路来会很困难,更何况,走好步子的同时还要兼顾手上功夫,包括每次捏取种子的多少,以及每一次挥手的力度。我们猜测,那个女人肯定是个寡妇,不然,像她这个年纪,肯定轮不到她去绽地。她穿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裤腿被她卷到了大腿根,膝盖以下全都陷进了淤泥里。从这边看过去,她的衣服略显窄小,配上两条小短腿,好像一个上了年纪的侏儒。

她在对岸的滩地上来回走着,太远了,谁也看不清她的脸,更看不到种子在空中划过的弧线,她左手挎着篮子,右手在空中来回摩挲,样子很认真,也很滑稽。

我从没去过对岸,她也从没来过这边,但我认识这个女人。她有一只小筏子,天气好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她拿着一根长竹竿,撑着木筏在河里赶鸭子。她养了很多鴨子。大水没退的时候,对岸的村庄被洪水围成了小岛,只剩下一点点高地露在水面上,庄上的其他人都搬走了,只有她还住在上面。那段时间水太大了,她的小木筏没法下水,我们每晚都能听到她站在村庄的最高处叫唤,她在唤鸭子。她的鸭子明显少了,我猜测,大概鸭子顺大水溜了,她唤了好些天,也没唤回来。

一辆响着鸣笛的救护车开到了我家门口。奶奶回来了,她是被几个穿白大褂的人送回来的。听我爸说,他们是县二院的医生。县二院是精神病医院,他们说奶奶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俗称疯了。

奶奶被抬进院门的时候,我正跟小伙伴躲猫猫,我躲在过道东侧的那口棺材里,身上盖着蛇皮口袋——打我记事起,那儿就摆着一口棺材,它是我们躲猫猫时最爱藏的地方,也最容易被找到。听到救护车的汽笛声,我从棺材里爬了出来。我看到白大褂们用担架抬着奶奶,还有一个人举着吊瓶,奶奶仰脸躺在担架上,一点精神都没有。她的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有几绺还粘到了一块。大概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洗涮了,她的眼睛里泛着一层土黄色的液体,眼角还有乳白色的脏东西。

我猛地一纵,从棺材里跳到了地上。担架从我身边擦过去,我跟奶奶撞了个正脸,但奶奶没有理我。

奶奶被抬到了堂屋里。白大褂们要把她放到床上,她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很久了,很久以来奶奶都是这个样子,疯疯癫癫的,总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就像北庄那个神神叨叨的神婆一样。

我妈似乎更懂奶奶,在她发病之后,都是我妈在照顾她。奶奶还在念叨。我妈附耳到她跟前,仔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跟我爸小声说了几句话。我爸先是一愣,之后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慌乱地朝屋后跑去。我总觉得,我妈比我爸更像家长,懂的也更多。很多时候,都是在她的授意下,我爸才会做事情。不一会儿,我爸抱着一捆稻草回来了。在我妈的帮助下,他在堂屋中间的泥地上铺了一个椭圆形的草铺。我爸是个木匠,手上有“不以规矩,能成方圆”的功夫,他本来可以铺得更齐整一些,但他没有。他总是太着急。

奶奶被抬到了草铺上,头朝外,脚朝里,盖了一条薄被子。

小伙伴还在门外喊我,我知道他的意思,这回该他藏,要换我去找他了。但我没理他,我知道家里要出大事了——在淮河边,只有将死的人才会抬到草铺上——统统抬到草铺上,不管是当大官的,还是住高楼的,临死之前都要抬到草铺上。

奶奶躺在草铺上,好像睡着了一样。我妈把白大褂们送到门口,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时候,也不知怎么了,奶奶突然从草铺上坐了起来,两手举过头顶,呜呜啦啦地喊道,拴上啊,拴上啊……我听到她还提到了我的名字,夹在那些难懂的怪音的缝隙里。奶奶的疯劲又上来了。为了安抚她,我妈接话说,你就放心吧,会拴上的,会拴上的。奶奶收回双手,握着拳头,一下子仰躺在草铺上,再也不说话了。

2

我像牲口一样被拴了起来。这是规矩。在我们那儿,把小孩拴起来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在发大水的时候,那些刚学会走路,还不太懂事的小孩会被拴起来,以防掉进河里。我不属于这种,我已经读到二年级,自己会解绳子,拴也拴不住我。还有一种是家里有人过世的时候,要把十二岁以下的小孩拴起来,他们认为,十二岁以下的小孩魂软,经不起拖拽,不拴起来就会被死去的人带走。我听别人说过,奶奶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小姑,就是因为没拴绳子才被爷爷带走的。爷爷死的时候,奶奶还很年轻,不如我妈现在懂那么多事,又或许是她太过悲伤,竟把拴绳子这一茬给忘了,也有可能她根本不信这一套,是的,那时候的奶奶很要强,根本不信北庄神婆的那一套。总之,爷爷死后不久,小姑就掉河里淹死了。

我的裤腰上被系了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在方桌上。我听说,先前遇到这两种情况,小孩会被拴在石磨上,重,压得住。后来在北庄神婆的建议下,改成了木头。她认为,石磨放在水里是沉的,跟河犯冲,不但留不住孩子,反而更容易淹死。小姑死后,奶奶开始相信神婆的话,要一个女人去相信另一个女人,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见在奶奶眼里,神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了。

奶奶睡着之后,我爸交代说,哪都不能去,就偎草铺跟前,好好听着奶奶说什么。说完,他开始忙别的事,他真是太忙了。其实,不用他说,我也去不了哪儿,绳子实在太短了,连院子都去不了——我跟奶奶一样,都被困在堂屋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忙活。我看到,我爸带着几个叔伯进了院子。他们合力把过道里的棺材抬到当院里,我爸又拿出来一桶桐油,他要给棺材刷桐油。我倒觉得,他把我安排在奶奶身边,不是想听奶奶要说什么,而是在等一个消息。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跟这个消息有关,这是明摆着的。

夏天才过一半。傍晚的太阳斜照进堂屋里,奶奶的身子被门影盖去一半,西边这一半亮堂堂的,很真切,另一半却隐在阴影里,模模糊糊。大人都出去了,我把奶奶身上的被子掀到了一边。我很热,我想她也会很热。

奶奶的眼睛也有毛病。听我爸说,奶奶还不算太疯的时候,经常坐在院门口朝河对岸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她就哭了,但不是那种发出声音的哭,而是说着闲话,或者开着玩笑就会流眼泪的那种哭。她的眼泪特别多,能从早晨流到晚上,她的眼睛深深地陷进眉骨里,成了两个黑洞洞的小窝窝。或许是哭得太多了,她的视力渐渐变坏,据她自己说,只能看几丈远,再远的地方就像隔了一层雾气,模糊了。我爸以为她患了白内障,带她去医院看过两次,医生却说没啥毛病,就是年纪大了,眼花。再后来,她说她只能看到脸面前的东西,稍远一点就看不到了。她的世界在变小。我爸要带她去大城市看看,她却不同意,还说小一点好,小有什么不好呢?她的话越来越难懂,把我爸都搞懵了。大概她的神神叨叨的毛病,就是从那时落下的。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家里住的是三间砖瓦房,我爸和我妈住在堂屋西边那间,我跟奶奶住在堂屋东边那间。有天夜里,我被一阵阴沉的哭声惊醒,在那样寂静的夜里,着实被吓了一跳。我揉揉睡眼,发现是奶奶在哭。她蜷在床头,两手抱着头,好像很害怕似的。我问她怎么了,她又哭了好一会儿才说,她梦到我的小姑了。她还说,小姑一个人从河心走上来,浑身湿淋淋的,她的乌黑的头发粘在脸上,整张脸像纸一样白。说完她又开始哭,哭得很小心。哭了一会儿她又呜呜地说,她长高了,比以前高好多。她还问奶奶要嫁衣,她说她嫁到河对岸去了,没有嫁衣,婆家就不许她回娘家,有生之年都不许。

我没见过小姑,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但是听过奶奶的话后,我被吓出了一身汗。我躲在被窝里,连头都不敢露。第二天,我把奶奶的话跟我爸说了一遍。在此之前,有人跟我爸说奶奶的脑子出问题了,我爸还不信。听完我的话,他慌忙往屋里跑,他想去看看奶奶。可是奶奶已经不见了,她去跟北庄神婆见了一面。回来时,她手里拿着两件纸糊的衣服,一件红色,一件黑色,薄薄的,大概风一吹就能吹破。她进屋拿了一盒火柴,转身又走了。我爸没有拦她,而是叫我跟上去看看。奶奶佝偻着腰身,头都快窝到腰里去了,但她走得不慢。没走多远我就看出来了,她要去的地方叫孩儿坟,小姑的坟就埋在那儿,那是一座衣冠冢。我看到,她颤巍巍地在一处坟地前蹲下身子,把纸糊的衣服平摊在坟前,然后摸出了火柴。或许是野外风大,她划了好几根才把火护起来。纸糊的衣服被点着了,火苗鬼魅般地跳动,很快就把纸衣烧成了青灰。整个过程中,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话,一刻也没有停。我听不懂她的话,但我看到,她哭得很畅快。

回到家,奶奶搬一把凳子,又坐到了院门口。她是朝着河对岸坐的。其实,她早就看不到对岸了,我想劝她回屋,人的年纪一大,就会做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事。但她不,她要我替她看,然后问我看到了什么。

庄稼、滩地,还有一个比河湾高出许多的村庄。村庄很小,仅有的几间青瓦房舍又被树木遮去了一截,显得更小了。我听说,那个庄子叫朱皋。我查过字典,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的确,它高高地耸在平坦的河谷里,很突兀,像大地的乳头一样。可惜,偌大的河谷里,只有那一块皋地——还是不像大地的乳头,不然,大地必然是残缺的。

奶奶问我有没有看到人。我说有。有一个女人穿着红色衣服,在河边的滩地上赶鸭子。白色的鸭子拍着翅膀往河里扑,能在空中滑行很远很远。到了河里,鸭子欢快地耍水,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把整个河谷都搞得很欢快。

奶奶笑了,笑得很松散,就跟她也看到了什么似的。我已经很久没见她笑过了。

她说,她的眼睛不行了,老是有个人影在她眼里晃动,一会儿远一会儿近,看又看不清,赶也赶不走。我听我爸说过,说那是翳子,要开刀的。奶奶不以为然,笑着说她知道,她们越来越近了,大概见面的日子不远了。她的话太难懂,甚至连我都相信,奶奶确实疯了。

3

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淮河也发了大水。

大水退去后,村里人都在绽地,奶奶也是。她是第一次绽地,没有经验。绿豆种子盛在竹篮里,她怕拿捏不好分量,不敢直接用竹篮。她叫小姑提着篮子在地头上站着,她自己用碗舀了一些豆子,样一样儿,先试试。淤泥很厚,能盖过人的膝盖。奶奶试了两圈,还算不错,绿豆圆溜,本身又带一些重量,只要均匀地撒出去,它会自动钻到淤泥里。奶奶的腿根上糊满了淤泥。淤泥,把奶奶变成了男人。

小姑八岁,还没现在的我大。整个河谷都被淤泥包裹着,没有一处干地,篮子必须提在手上,但小姑闲不住。她把绿豆当成了琉珠子,一手挎着篮子,一手埋在绿豆里来回鼓捣。可是,一不注意篮子就歪了,绿豆好像活了一样,挣脱篮子,直朝淤泥里钻。淤泥很稀软,绿豆一见着大地,立马藏了起来。就像电视里放的,孙悟空打下来好几个人参果,但是到了地面上,就是找不到。小姑慌了,她用另一只手去抓,想把绿豆捞起来,可惜她只捞了满手稀泥。再说,绿豆跟淤泥混到一起,就算捞到了,也很难把绿豆从淤泥里分出来。

奶奶在滩地的另一头,一碗绿豆很快就撒完了。她拎着碗,开始往回走。

小姑看看奶奶,又看看篮子里的绿豆,懵了。奶奶越来越近,小姑开始变招,捞不起来,干脆不捞了,她用手把淤泥抚平,又在裤腿上把手蹭干净。大地光溜溜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绿豆玩撒了?奶奶走到小姑跟前,看了一眼篮子,她在估摸绿豆的多少。看完篮子,她又看看小姑。小姑低着头,紧盯着平展的淤泥,说没有。奶奶沒有怪她,她心里想着更重要的事,还有好几块滩地没有补种呢,天就快黑了,她舀碗绿豆,继续绽地。

这是多小的一件事啊。奶奶总是这么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说起这件事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且,每说到这件事,她都会淌眼泪。她那一双黑洞洞的眼睛,就跟泉眼似的,好像永远都有流不完的眼泪。她在草铺上翻了个身,想找东西擦眼泪,刚刚,就在睡着的时候,她又哭了。现在她已经弄不清时间了,常常把白天当成夜晚,有时候又会把夜晚当成白天。我见她翻动身子,赶紧偎了过去,一边搀扶她一边拿汗衫袖子给她擦眼泪。她似乎恢复了一些力气,比刚躺下时要利索。

过了一会儿,奶奶似乎又攒了一些力气,也不知为什么,她这会儿很平静,一点也不像个疯子。她喊着我的名字,要我帮她调个头。她的意思是她想头朝里、脚朝外躺着,这样的话,如果把头垫高一点,相当于面对着淮河。

我把我爸喊了过来,他给棺材刷完桐油,正在当院里搭棚子。我把奶奶的意思跟他说了,他看着奶奶,好像要分辨一下,奶奶到底是清醒的,还是在发病状态。奶奶也看着他,离这么近,她一定能看到他。我爸好像很为难,癔症了半天才说,按规矩没有这样的。他所说的规矩不知是谁定的——躺在草铺上的人必须头朝外,脚朝里,就跟生小孩一样,头朝外才走得利索,没那么痛苦。没过一会儿,奶奶又开始说一些听不懂的话。我虽然听不懂,但我从她的眼神里能猜到,奶奶也许想说你又没生过孩子,你怎么知道痛苦不痛苦呢?我爸摇摇头,终究是没听懂,他又回到了当院里。

天黑透了,我爸把一根电线扯到了当院里,安上灯泡,整个院子都被照亮了。

叔伯们都在院子里忙着,他们合力把一块帆布撑了起来,他们已经在搭灵棚了——这是一个大伯的意思,他说,老婶子苦了一辈子,要办就得办得排场,吹响的、知客的、厨子,都要提前安排好。我看到,我爸搭完棚子就开始不停地打电话,他在筹办一场足够排场的白事。

末了,我爸又给棺材涂上了一层沥青。那是一口柏木棺材,用的是最大的料子,地板八寸,墙板九寸,上面的天板顶尺,木匠们管这种料子叫顶天料。我爸学完木匠,出师之后的第一件作品就是这口棺材——是奶奶叫他做的。在我们那儿有这个习俗,一旦家里宽裕了,就要提前给老人备口棺材。奶奶四十多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备好了棺材。一个多月前,正是因为这口棺材,我爸才用一辆带翻斗的农用车把奶奶送进了县二院——那晚她的病情突然加重,趁大家不注意,竟然躺到了那口棺材里。大家拉她出来的时候,她发起疯来,叫嚷着说,棺材就是她的船,她要坐船去看她的闺女,谁也别想拦着。她还说,她闺女嫁到河对岸去了,婆家姓朱,叫什么什么来着,总有一天,她会到河这边来的……

4

淤泥干得很快,一般大水退去三五天,大地就會皲裂成一块一块没有规则的裂片。人们开始穿着鞋在滩地上走动。

又是傍晚,夕阳斜照在河面上,把整条河都染红了。河滩里到处都是新发的庄稼苗子,黄豆、绿豆,也有少量的芝麻,苗子刚露头,绿莹莹的,就像大地的绒毛。奶奶和小姑在滩地上走着,奶奶在前面不时地点头,她在看绿豆的出苗情况。小姑跟在后面,低着头,她故意踩着半焦的皲泥,听它嗑嗑啪啪的碎裂声。很快,她们就到了地头上,那是小姑站过的地方。在那儿,有一蓬嫩绿的豆苗,少说也有几百棵,胀鼓鼓地拥挤在一块,像极了一个绿色的绒球,在灰褐色的滩地上,格外抓人的眼。

是奶奶先看到的,她在那蓬豆苗前停了下来。然后是小姑,她也走到了豆苗跟前,傻傻地站着,她不敢看奶奶的脸。豆苗挤在大地的裂隙里,就像一根根笑弯了的眉毛,小姑看着它们,它们也看着小姑。大地、种子,在黑暗中密谋了五天,然后合起伙来给她变了一个带有生命气味的戏法——小姑被它们出卖了。

奶奶说,你不是说没撒吗?

小姑没说话,说也是白说。

奶奶走了,她没有责怪小姑,那确实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小姑却没走,她垂着双手,死死地盯着脚下的大地、豆苗,看了很久很久。然后,她朝河对岸看去……淮河并不算太宽,流过我们村庄的那一段,只有一百多米。但是,淮河湾里有“隔河不为近”的说法,尽管我们抬眼就能看到对岸,对岸的人抬眼也能看到我们,两岸却很少往来。河就躺在那里,亘古不变,大多数时候,它既缓慢又柔软,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但是,它又不仅仅是那种平铺在大地上,可以照见天空和云朵的水光隐隐的镜子。有时候,它是竖直的,竖立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将大地和天空切为两半,立体的镜子。

日头在河的另一头,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小姑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淡,直到与大地重合……

小姑不见了。奶奶做好晚饭,却没见小姑去吃。奶奶在院门口喊了好一会儿,住在村子最远处的人家都听到了,她还听到了从河对岸滚回来的回音,但是却没人回应。这时候一个同村的人碰见了奶奶,他刚刚从滩地上回来,他说他看到妮子朝河边去了。奶奶心里猛一紧巴,或许她意识到了什么,还没等那人说完,她就拿了手电筒朝河边跑。

河谷很空旷,一眼望不到尽头,奶奶用手电筒来回照了好几遍,哪有什么人影呢?奶奶又开始跑起来,从上游跑到下游,又从下游跑到上游,一边跑一边喊,原本寂静的河谷里滚荡着小姑的名字。奶奶终于绷不住了,喊声变成了哭声,哭声里夹着喊声。不一会儿,全村的劳力都到了河边。有站在岸上帮着喊的,也有下到河里来回趟的,人们在河里翻腾了半夜,到最后连渔网、鱼钩都用上了,但是,除了勾上来一些腥乎乎的水草,什么也没见到。奶奶瘫坐在河边上,渐渐失去了控制,开始撕扯自己的头发,捶打自己的胸膛……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没有一个人肯说出那个事实——小姑死了,尸身被河水冲走了——那一晚,奶奶顺着淮河朝下游走了五十多里路,边走边哭,一直走到天光大亮……

事后,奶奶不止一遍地回想过那件事,尽管有人说小姑是在河边洗手时不小心滑下去的,奶奶却听不进去。她恨她自己,她恨滩地、绿豆,还有那不长不短的五天时间。再后来,她根本不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了,真相一点都不重要,她一遍一遍地回想那件事,只是要在一遍一遍的苦痛当中温习她作为母亲的感觉。她说过,在她的脑子里,小姑不停地朝河边跑去,一遍又一遍,她等着小姑对她说些什么,可是小姑什么都没说,她等到的永远是那清脆的扑通一声。

5

奶奶自从躺在草铺上,就没再吃东西。头一天,白大褂还给她挂了两瓶水,到了第二天,我爸把卫生室的医生请到了家里,想叫他给奶奶继续挂水。混药之前,他用两根手指拨开奶奶的眼皮,仔细看了看。奶奶的眼睛很浑浊,像是要干涸了。医生碰她的时候,她突然发起疯来,双手插进自己的头发里,发出嘶哑的叫喊声。我爸把医生送了出去,大概奶奶早就不想挂水了。

吃过午饭,我爸把北庄的神婆请了来,但是神婆没进屋,他们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我爸就领着她下地去了,他们要为奶奶选一块好地。他们要出院门的时候,奶奶张张嘴巴,呜呜噜噜地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懂,他们更没听懂。再说了,他们就算听懂了,也不会在意她说了什么,到了这步田地,我爸虽是她亲生的,她却降不住他,反倒是他来安排她的命运了。

我爸出门不久,奶奶又說话了。这回她没有发疯,反而清醒了一些。她还是那个意思,要我帮她调个头。

我趴门边上往外看看,我爸确实走远了。现在奶奶只能指望我了,我这么小,奶奶又这么虚弱,这个头真不好调。我跟奶奶说,你可千万坚持住啊。奶奶嗯了一声,她哪里像是疯子呢?这不好好的嘛。我把被子铺在她身旁,又去推她的身子,奶奶自己也使劲,不一会儿她就翻到了被子上。然后,我就像拉磨一样,拉着被子的一角,使劲旋转。总算转过来了,奶奶拼着力气把身子翻回来,头上沁出一大片汗珠来。我在她头底下垫了两个枕头,现在她终于面对淮河了。她像是了了很大的心愿似的,笑了。我记得很清楚,这是很久以来我第二次看她笑。而且,我发现她的脸色比之前要好看,脸颊上莫名地添了一些红润。我觉得这很不寻常,我想叫我爸来看看,但我知道,他大概已经走到旷地里去了。我又喊了好几声,始终没有人应,我这才发现,消息真正来到的时候,家里已经不剩一个人了。

奶奶直直地看着河对岸。她那双原本昏黄一片的眼睛,这会儿不知怎么了,突然变得清澈起来。按理说,她根本看不了多远,但是她给我的感觉却是什么都看到了。

我也朝河对岸看去,这会儿的太阳正毒,整个河谷里都是白烘烘的。对岸的那个女人仍旧穿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的鸭子又回来了,一大群,白晃晃的,似乎比之前还要多。我很纳闷,那些鸭子之前究竟去了哪里,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女人撑着小筏子,在河里来回拐了好几趟。她一扬竹竿,鸭子就散开了。她似乎很高兴,嘴里还哼着什么,离得太远了,我听不清,但我能感觉到那是一首很欢快的歌。我往外走了走,走到绳子能拖到的最远处,我看到女人一撑竹竿,筏子朝河这边飘来了。她是要到河这边来吗?这可真是怪事啊,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个人呢。

该回娘家了。奶奶又开始说疯话,而且说得特别清楚。我赶紧偎到草铺跟前,想听她在说些什么,她却闭了嘴。她那双干瘪的眼睛里又淌出了眼泪,然后,缓缓地闭上了。奶奶。奶奶。我拼命地喊着,她再也没有回答。我听到,她的喉咙里挤出来一串咕噜噜的响动,就跟车轱辘滚过石子路的感觉差不多,之后,就没动静了。

我站了起来,想喊个人进来,但是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抬眼朝远处看去,那个女人的小筏子已经到了河这边,这下我能听清了,她唱的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有一个胖娃娃呀……

(责任编辑:钱益清)

猜你喜欢

滩地小姑对岸
弯道滩地植被作用下漫滩洪水水沙因子横向分布研究
班上来了“大姑”“小姑”
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分布研究
小姑家的鹦鹉
少年站在河对岸
少年站在河对岸
渡 口
小姑脸红了
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时空演化与扰动因子分析
虎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