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泳不能太野
2021-06-24赵天
●赵天 编
酷暑降临,无论南国北国,皆免不了被炙烤到初秋。这个时候,最长的假期——暑假也正在向小伙伴们招手,怎能虚度大好时光?很多小伙伴们已经耐不住性子了,准备出去各种嗨。盛夏时节,最受欢迎的就是水边,尤其是到浅海、河湖等水域野泳,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透心凉的感觉也能一解困乏!然而这些地方,也恰恰潜伏着无尽危机。
做不到下面这些,千万不要野泳!
首先要强调的不是怎么游泳最安全,而是哪些人就不应该尝试野泳!
未成年人除非在特定环境内(在家长陪同下,到有救生员的营业性海滩、湖泊),否则坚决不要野泳,尝试都不要尝试!这里的野泳不仅指在深的湖泊游泳,在路边很浅的小溪中戏水,在看似很小的鱼塘中玩水也要避免,这些水域水情比较复杂,同样容易受伤。
对于成年人,怎样的水平算“会游泳”,怎样算是可以野泳了?其实会游泳和可以野泳是两个标准,一般来说中国人把“会自由换气了”就说成是会游泳,其实野泳和泳池内游泳完全是两回事。并不是你游50米有多快,或者能够在泳池内不间断游1000米,就可以到公开水域游泳的!
那可以野泳的标准是什么?参考国内的铁人三项赛的规则——必须会一种或者以上竞技泳姿(爬泳、蛙泳、仰泳、蝶泳),并能不间断游500米;会一种或者以上实用泳姿(抬头蛙泳、侧泳、反蛙泳、仰面静漂、爬泳手蛙泳腿、狗刨);并且会踩水,能够让双手在空中自由做各种动作持续3分钟以上。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野泳时,游泳圈、充气床、救生衣都算不上救生设施!如果没有在游泳池里训练达到上述标准,不管怎样都不要野泳!
如果在泳池内练到了上述标准,对于初次野泳的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水域呢?
其实江河湖海都无所谓,关键是管理,初次尝试自然水域,建议一定要去营业性的湖泊、河流,这些地方除了有救生员,湖底也进行了平整处理,一般是沙滩或者硬质地面,在湖里享受自然水域乐趣的同时也有安全保证。但即使是经营性质的开放野外水域,也有一定危险。
高原湖泊
对于这类水域,小编只有三个字——不要游!
其实高原湖泊的水情并不太复杂,因为这里的水域水质极清澈,水下有什么东西都能看清,但也正是这种清澈,造成了一种水浅的假象!比如图片中稻城亚丁的牛奶海、五色海,在巍峨的雪山面前看上去很小的湖泊,其实面积很大,看似清澈见底的“小”湖却有数十米之深。初中物理光线的折射就是这个原理。
此外,在高原湖泊中游泳所面临的最大伤害还不是水深,而是高原反应!在高原旅行时哪怕热水洗澡都要尽量避免,更不要说去高原湖泊中游泳了。不管阳光多火辣,由雪山融水汇集而成的湖泊水温都是极低的,下去会快速失温,上来如果不快速擦干(头发根本没法及时擦干),高原反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游泳是极其耗氧的运动,在本就缺氧的高原游泳,可以说是危险至极!
除了以上几个客观问题,还有考虑到民族习惯和民族感情,大家入乡随俗,即使从防止纠纷保护自身安全角度考虑,也不要到高原湖泊游泳。
水塘、鱼塘
这些水域相比较而言不算太深,但往往水质较差,水体浑浊,池底往往存在淤泥较多等情况,同时还要留意水下的渔网、木桩、锈铁块等杂物,否则很容易受伤。而且这些地方本身也没什么风景可言,野泳的时候体验并不畅快,所以不推荐野泳,更不推荐新人初试。
此外,鱼塘、水塘看上去面积小,显得“人畜无害”,却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水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水塘往往就在居住区,少年儿童玩耍接触的机会更多,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所在。
水库
说到野泳场地哪个最危险,很多人都会说水库最危险,似乎出的事故也比较多,但其实就中国的环境来说,水库是相对安全的野泳场所,甚至比商业化开放的海滩景点还要安全。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清楚为什么大家认为水库危险?因为水深!这一点也是水库和天然湖泊最大的区别。中国的天然湖泊除了云南抚仙湖,其他的都不是太深,比如五大湖泊之一的太湖平均深度才2米左右,而如太平湖、千岛湖等水库,最深处却能达到100多米。一些小型水库极具迷惑性,看上去就一个水塘大小,却有十几米甚至上百米深。
除了水深,水库还有个特点就是拥有锅底塘地形,啥意思?就是会深得非常突然!只要离开岸边一点点,就可能深不见底。
但为什么说水库是相对安全的野泳场所?对于会游泳的人来说,反而水越深越安全。因为一旦水深超过2米,那么100米深和5米深的水域,危险性并没有什么区别。水越深,水情越简单化,不用担心水下的礁石、淤泥、水草等等危险因素。
此外,水库都是人工的,绝大多数修建时间也不过十几年,所以水生动物种群也相对较少;同时相比较河流、天然湖、大海等情况复杂未知的天然水体,水库属于典型的静止水域,基本不会出现漩涡、湍流等等不确定状况。而且水库水质也挺好,水质好不但可以减少微生物所带来的威胁,也会降低对口、鼻、眼睛、皮肤的损害,更重要的是能见度高,便于发现水中的渔网等障碍物和水下的状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铁人三项赛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都在水库进行。
但这是否意味着水库就没有复杂的水情?当然不是!
有些水库的建立是为抽水蓄能电站蓄水用,比如安吉天荒坪的“天池”,这种水电站由两个或者多个水库组成,常年都处于发电状态,所以切勿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中游泳!
梅雨季节来临前水库往往会泄洪,这时候再去游泳就极其危险!此外,由于水库极其深,夏日水下温度和表层水温差距较大,游泳时会有明显“两层水”的感觉,容易导致小腿抽筋等状况。
江河
河流相比湖泊和水库那样的静水环境,要危险很多!
不同的湖泊、水库水情都有共性,但每一条河流的每一段,每一段河流的每一个季节不同时刻,水情都是独特的。许多河流流速比人游泳速度还快,下去根本没法自主游动,只能顺流漂,而水流中漩涡、湍流、礁石等情况不一而足,险象环生。
当然还是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根据流体力学,同一条河流一般水深越浅、水面越窄,水流就越急。所以当看到河流比较窄,两岸是大岩壁或者峡谷的时候,就不要下水;而相对而言如果河流水域开阔,水流就比较缓。
矿坑
哪里是最危险的水域?那应该是矿坑无疑。
矿坑第一个危险是非常深,比如淮安的象山矿坑,水域只有几十米长,却有60米深!
第二个危险在于矿物质,有的矿坑pH值在2左右,相当于在稀硫酸中游泳,更有大量重金属毒物,对身体有极大损害!
第三个危险在于石壁陡峭,矿坑水体周围的矿山坡度通常在60度以上,一旦下水,根本没有办法上岸!
甚至个别矿坑还有核辐射。并不是只有铀矿矿坑才有核辐射,金属矿、稀土矿的核辐射也很强,甚至煤矿核辐射也比正常区域高!有的矿坑内核辐射强度甚至远远大于核电站外围!
与矿坑情况类似的两种自然水域也是极其危险的。第一种是沙漠中的绿洲湖泊,事实上沙漠中的绿洲水质一般都很差,常常是高矿物质高碱水,对皮肤损害极大,在穿越沙漠时,切记不能在沙漠绿洲湖泊中饮水和游泳。第二种是一些野温泉,也属于矿物质水,务必了解清楚水情再下水,特别当人在热水中时间过长,会四肢无力,更容易溺亡。
海洋
水情最复杂的无疑就是大海了。
海水不光深,还充斥着大型攻击性海洋生物,如鲨鱼、虎鲸等;同时风浪巨大,还有复杂的洋流、危险的暗礁;就算在成熟的商业性海滩野泳,都有被浪卷走或者被浪拍晕的危险。所以能不下大海里游泳,就尽量不下,就算你自诩身怀绝技。
如果一定要在海洋里野泳,首先游泳地点最好选择没有礁石的港湾,这些海域哪怕没有沙滩,也比直面大洋的商业开放深海沙滩安全。因为这里没有多少风浪,也没有复杂的洋流,海洋生物也相对较少。其次可以选择背洋流方向的沙滩。
如果找不到上述海域,建议就不要下水了。尤其是那些海边全是岩石和礁石的海域,非常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