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①

2021-06-24闫生冯韶文刘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保健体质康复

闫生 冯韶文 刘涛

(1.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对于学生体格健康检查标准的放宽,使得许多体质健康状况处于弱势的学生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病、残、弱3类学生,由于高校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这部分学生,《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该文件明确了高校在招生工作方面的责任,为体质健康状况处于弱势的学生平等接受体育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充分体现了“有教无类”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有效地促进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应当引起高校体育教学部门的充分重视,这也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所面对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查阅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研究近况及研究进展,为论文的选题、设计、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1.2 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高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体育保健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

1.3 归纳总结法

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2 高校体育保健班的构成形式

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在高校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些高校尚未开设体育保健课程。有学者对陕西、河北、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分别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各地都有一定比例的高校未开设体育保健课,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属高校没有开设体育保健班的比例高达41%[1-4]。对武汉地区18所本科院校开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仅有5所[2]。

对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保健班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大部分高校体育保健班的构成形式为:学生提出申请→提供三级甲等医院证明→所在院系意见→教务处意见→体育教学部门意见→学生进入保健班学习。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会有一些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出于各种考虑没有提出申请,而是在正常体育班进行学习,虽然学校在选课说明中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或与学生签署了免责协议,但课上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学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校方也将无法脱责。也有部分高校体育教学部门是根据学生的入学体检结果,将学生直接分入保健班。这种方式容易出现班额过大的问题,同时,也会有学生出于种种原因对进入保健班学习有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 高校体育保健班的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体育保健班学生的体质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慢性疾病,学生由于患有先天性或后天性慢性疾病,不能参与剧烈体育运动;第二,术后康复期和运动系统外伤;第三,身体异型,以身体肥胖者居多,因残疾选择体育保健课的学生人数很少;第四,体质长期偏弱,运动素质较差[5-7]。由于高校体育保健班学生组成情况复杂,很难依据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运动处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因人施教”。因此,大部分高校体育保健课的课程内容设置都是以中国传统保健项目为主。

对22所“985”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况的调查显示,保健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导引养生功和气功等。华南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内容除太极拳外,还含有健步走和球类练习。中山大学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内容为乒乓球,中国海洋大学保健课的教学内容为自行车、划船机和快步走。中国科技大学体育选课的规定是:“对于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和选修正常体育课的,可以选修传统健身、茶与健康、桥牌等保健类课程作为替代。”在体育保健课成绩评定方面,只有厦门大学和中南大学规定满分为100分,其他高校均对体育保健课的成绩设置了上限,甚至有些高校还要求在体育成绩上注明“保健”。

表1 高校保健班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统计(n=22)

4 分析与讨论

对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福建等30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有一半的高校中由于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人数超过50人,说明高校保健班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有研究以长春市8所高校为例,对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该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各校在教学内容和成绩考核上差异较大,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强,但信息化手段使用较少。该课程教学资源有待扩充,教师学历、职称整体结构较为合理,部分高校师资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针对性指导教材配备不足。该课程教学环境有待优化,各高校均未建设适用于体质弱势群体的场地设施;班级规模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建立积极和谐的情感环境[8]。

在体育保健课的教学保障方面,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保健课普遍都没有专用的场地和器材,也没有专门的运动监督(如心率、血压等)和体疗康复设备。这不仅会影响到保健课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伤、病学生的康复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保健课教师多是由体育专项教师兼任,很少有高校的保健课教师接受过专门的保健康复培训,在教学中缺少康复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在体育保健课教材方面,由于体育保健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差异较大,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编写统编教材的难度较大,目前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都没有全国统编的教材可以使用,教师多是采用自选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也是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3,6,7]。

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保障教学内容能够尽量适合每个学生,任课教师不得不将教学内容的范围缩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排除了很多在正常体育中广受欢迎的项目,如身体对抗类的项目、灵敏性项目、力量素质练习等[1]。而太极拳、八段锦、导引养生功等运动强度较低的项目虽然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益,但是不符合这个群体的年龄特点,内容单一、枯燥,缺少动静结合,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因此,保健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丰富保健课的教学内容,现在很多高校都建有游泳馆,可以开展水中康复练习等项目的教学,而不只是局限于太极拳、健步走等练习项目,要满足保健班学生活动项目选择多样化的需求[5,6]。

目前,在保健课的课堂组织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统一和规范,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群体没有区别对待,忽略学生生理条件的差异性和需求,严重影响学生的上课兴趣。有高校采取先制订大部分学生能够执行的教学计划,然后再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和病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的方式,将集体教学与个案教学相结合,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9]。

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课外体育锻炼作为课堂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内体育教学的安排基本上是每周一次课,而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保健班学生更加需要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身体康复。然而大多数髙校对于普通学生有课外活动的硬性规定和指导,对于体质弱势群体的课外活动均没有指导和规定。调查显示,高校普遍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学校针对体质弱势学生举办过活动,锻炼形式和活动内容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较大,从而大大地影响了锻炼效果[10-12]。

保健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性较大,与普通学生在体育教学、考核内容方面有所不同,在成绩考评上往往低于普通体育课学生的成绩,很多高校还对体育保健课的成绩作了限制,如规定最高不得超过60分或80分等,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公平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接受满意程度较低。考评成绩偏低也是学生不愿意进入保健班学习的一个很大原因。有研究统计表明,正常大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为87.46分,而残疾、体弱大学生按评价体系评价的体育课平均成绩仅为69.72分[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对保健班学生体育成绩方面没有提出限制,而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指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要突出过程管理,可以根据考勤、课内教学、课外锻炼活动和体质健康等情况综合评定”[13]。所以,高校体育教学部门自行规定保健班学生成绩上限的做法并无合乎法规的依据。

5 结论与建议

第一,高校要重视体质弱势学生的健康问题,这不仅显示了高校对体质弱势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高校对学生接受公平教育权利的尊重。体育教学部门要严格明确体育保健班的参加对象和范围,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要改善保健课的教学条件,增加康复器材和监测设备。体育教学部门可以与校医院开展合作,共同开设医疗康复内容和体疗康复内容,加强运动监督和康复指导。要追踪监测保健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丰富保健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以中国传统养生项目为主,结合瑜伽、普拉提、健身操舞、健身走、小球类、器械练习、水中康复练习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MOOC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目前,多数高校保健课都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可以由具有教学经验的专项教师组成保健课教学小组,集思广益,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和年龄特点设计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按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班或分组,分别设置课程项目内容,以集体教学为主,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个体设计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运动的参与度。

第四,要针对体质条件允许的保健班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体育活动考查方案,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成绩,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五,要改革考核和评价方式,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原则,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评价,取消对体育保健课成绩上的限制。

猜你喜欢

保健体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
电脑族养生保健的四大妙招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