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尼罗河一路向北

2021-06-23Fiorelady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老神庙古埃及

Fiorelady

对我而言,埃及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熟悉来自于它在文学、影视作品里的辉煌,而陌生则来自于,之前从未到访过这个古老的国家。因此,那些跨越数千年留存至今的灿烂古迹,始终如磁石一般牢牢吸引著我,直至亲身前往探寻。在此次埃及之旅中,我和同伴选择了从南到北的路线,沿着尼罗河而行,从埃及南段的阿斯旺省,一直到达北端的首都开罗。

1努比亚村+阿斯旺

从努比亚村出来,便前往阿斯旺的主要景点,菲莱神庙。菲莱神庙位于一座小岛上,我们在港口乘坐渡船,没过多久,壮观恢弘的庙宇便出现在视线中。

到达阿斯旺市的第一个早上,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窗外优美的美景,蜿蜒流淌的尼罗河,以及河岸的绿洲和城市,风光怡人。

吃过早餐,趁着太阳变得毒辣之前,导游便带我们前往努比亚村。在埃及历史上,努比亚一度建立起过独立的国家,大概涵盖今天的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地区,现在的努比亚人是埃及的少数民族之一,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将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保存至今。

村落建立在尼罗河畔,村内建筑大多是由砖土构成的传统低矮房屋,其中生活着近千名努比亚人。走进村落中,迎面走来一群身穿鲜艳队服的足球少年,充满活力与朝气。街道仍是以土路为主,沿街的店铺挂满了小商品,每座房屋的外墙都被涂满了各种颜色,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由于当地的日晒强烈,加之降雨较少,这些图画很容易掉色,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更换。这一次我们见到的,到处都是以海洋的蓝色为主色调,拍照十分上镜。

在旅游业如火如荼的今天,当地人为了增加收入,不少家庭开始打造起农家乐,或将房屋改建成民宿、咖啡馆、茶舍,从而吸引了不少欧美的游客驻足停留。我们在街边拍照时,有骆驼队伍从身边走过,这些骆驼的身上都各自有着漂亮的装饰,很是吸引眼球。想要体验骑乘骆驼的人不少,但事后大多都表示,坐上去其实并不舒服,有的甚至屁股和大腿内侧都被磨破了;此外,骆驼身上没有类似马镫的固定工具,唯一可以维持平衡的,只有驼峰和缰绳,因此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从努比亚村出来,前往阿斯旺的主要景点,菲莱神庙。菲莱神庙位于一座小岛上,我们在港口乘坐渡船,没过多久,壮观恢弘的庙宇便出现在视线中。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菲莱神庙,其实是经过搬迁之后的样子。这是因为在1902年,英国人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将菲莱神庙的原址淹没,游客只能乘船观看露出水面的神庙庙门和石柱。1980年,埃及政府才决定将菲莱神庙及附近的古迹一起转移、搬迁到现在的位置。

菲莱神庙供奉的是伊西斯女神,她有着拟人化的外形,头饰牛角夹着太阳圆盘,在古埃及的神话中,她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拥有和创世太阳神一样的崇高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菲莱神庙中宏伟的宫殿、墙壁、石柱和雕刻都修建于公元前4世纪,那些栩栩如生的精美壁画,描述了大量的神话故事,令人流连忘返。

见识过菲莱神庙后,第二天的阿布辛贝神庙更值得期待。阿布辛贝神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修建于3300年前,是埃及的第二大旅游胜地(第一毫无疑问是吉萨金字塔),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古迹之一。神庙面朝尼罗河,正门有着四尊高达20米的巨型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它们兼具支柱的作用,支撑着30米高的神庙,坐像的旁边,还围绕着一些小型雕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和儿女们。神庙中的主体部分是一个60米长的长方形大厅,16尊雕像分两行左右排列,同样全部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墙上也满布壁画和浮雕。大厅尽头是一间作为圣坛的石室,四座神像并排而坐,分别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平等地列于众神之间,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曾有过的大胆之举。种种迹象都说明,这座神庙与其说是为了供奉太阳神而建,不如说是为了体现法老如神般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埃及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被誉为太阳神的宠儿,他相貌英俊、身体健硕,拥有无尽的权力和财富,一直活到了90岁高龄。去世后,他被葬在帝王谷,其木乃伊于1881年被挖掘出土,放置在开罗博物馆内。

阿布辛贝神庙还有一大神奇之处,那就是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这两天分别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出生日期和登基日期)的日出时分,阳光都将进入神庙大门,穿过幽深的庙廊,径直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这种精确的设计,证明了古埃及人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在天文、地理、建筑以及数学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而,搬迁过后的神庙,却因为计算不够精确,太阳照入的时间都晚了一天,角度也不那么精准了。

2卢克索

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可考证的唯一一位女性法老,她流传后世的形象,是戴着假胡须,身穿男装,手持权杖,显得威严无比。

游览完阿斯旺,我们登上游轮“一路北下”,欣赏过尼罗河的夕阳和夜景后,到达了大名鼎鼎的卢克索。

卢克索作为底比斯遗址所在地、埃及主要的古城之一,文物古迹数不胜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之美誉,我们到达卢克索后,便直奔帝王谷而去。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的荒漠山谷中,集中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至20王朝之间的多位法老王的陵墓,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

帝王谷的陵墓区极大,墓室很多,会经常调整部分开放或关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轰动世界的图坦卡蒙墓室了。在被发现之前,没有人想到,图坦卡蒙的墓穴(KV62)就在拉美西斯六世陵墓的下方,因为过于隐蔽,3300年来一直安然无恙,是唯一一个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所有的财宝和文物都在里面)。20世纪初,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和同伴花了10年时间,终于发现了图坦卡蒙墓穴,这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图坦卡蒙墓室的古老、豪华、神秘,以及其中无数的珍宝和文物,还有挖掘过程中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以图坦卡蒙——这位少年法老的脸型制成的纯金面具,成为了和金字塔一样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接下来的行程,是游览帝王谷外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可考证的唯一一位女性法老,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帝王,她流传后世的形象,是戴着假胡须,身穿男装,手持权杖,显得威严无比。在公元前15世纪,她励精治国,停止了埃及向外的战争,并恢复了埃及与邻国的商贸,使古埃及继续保持兴盛。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的最后一站,是拉美西斯三世的祭庙,哈布城。哈布城是卢克索西岸最伟大的建筑,而在帝王谷中,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墓也是规模最大、最气派的一座,作为新王朝时代的最后一位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见证的,是古埃及最后的繁荣……

渡过尼罗河,我们来到东岸的卡纳克神庙,作为埃及最大的神庙,其规模庞大,就如同一座古城一般。要知道,从塞提一世大兴土木开始,到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完成“柱廊大厅”的部分(134根巨石柱),之后几乎每一代法老都会重金修建卡纳克神庙,它早已不仅是法老们虔诚祭拜神明的场所,甚至见证着古埃及自中王国时期以来的历史兴衰。

走入神庙内部,最壮观的,就是“柱廊大厅”里的134根巨大石柱,每一根都需要几个成年人环抱。站在雕刻精美的巨石柱中,四面如同森林一般,处处遮挡着视线,营造出一种神秘和幽深之感。在神庙的墙壁上,还铭刻着埃及军队与赫梯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交锋的“卡迭石战役”,以及经历了持续16年的战争后与赫梯达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和平协议”。神庙中还有一大看点,那就是哈特谢普苏特法老的“方尖碑”,它高29米,重达323吨,是埃及境内现存最高的方尖碑。现在整个埃及一共有9块方尖碑,一半在卢克索;而意大利却足足拥有18座埃及方尖碑,多是古罗马时期被从埃及运往罗马帝国的。

在卡纳克神庙南边的卢克索神庙,是为数不多会在夜晚开放的景点。卢克索神庙始建于第18王朝时期,其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后世的亚历山大时期,后来进驻的罗马人又将神庙作为军队营区。公元13世纪,卢克索神庙旁边兴建了伊斯兰教的阿布赫格清真寺,与神庙一起看尽历史沧桑。

当风沙淹没了文明,曾经的辉煌历史封存于时光。晚间的蓝调时刻,神殿显得格外庄严神秘,穿过巨大的石柱群,仿佛眼前出现了古埃及人修建它的画面。感叹赞美之余,不免有些惋惜,不知这些古文明还有多少传承,现代的埃及人对于这些人类遗产又有怎样的长远规划与保护?

3红海+开罗

这里是整个红海最好的观景位置之一。在我们的视线中,整片碧蓝的海面一览无遗,伴随着清凉晚风的吹抚,海浪一波波涌上沙滩,水质清澈到了极致。

接下来的行程,我们打算前往红海边悠闲度过几日,于是从卢克索出发,前往埃及东部的另一座城市,赫尔格达。

在赫尔格达,我们住进了一家中国夫妇经营的酒店,这里紧邻海岸,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客房、泳池、小型动物园、儿童乐园、足球场、露天影院、沙滩码头……极为方便。到酒店時已是下午,吃过晚饭,我们步行来到沙滩码头,这里是整个红海最好的观景位置之一。在视线中,整片碧蓝的海面一览无遗,伴随着清凉晚风的吹抚,海浪一波波涌上沙滩,水质清澈到了极致。看惯了几日的漫漫黄沙,这一抹蓝是如此美妙,如此纯粹,带给人无尽的安宁。

红海还能满足我的另一个愿望,潜水。说起来,这算是我人生中第三次出海潜水,前两次分别是在澳大利亚和印尼,主要都是玩的浮潜;而这一次,我是背着氧气瓶,直接跟着大部队深潜。当然,因为我没有潜水证,所以全程都有教练跟着我,形成对比的是一帮来自法国的大叔,他们不仅是专业的潜水玩家,还携带了专门的潜水相机,用来拍摄这片海域的生物和地形。

在大部队和教练的带领下,我在海中畅游了一整天,当阳光穿过海面,照亮了幽深的海水,各种颜色的光线随着海浪的涌动,在礁石与珊瑚之间形成了一片梦幻的世界,而我就在其中尽情地穿梭并拍摄着……虽然总体说来,在海中待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我此次埃及之旅中,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海边生活结束后,我们前往全程的最后一站,开罗。开罗的声名不必赘述,它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都,又是现代埃及、非洲、乃至阿拉伯世界的最大城市,古与今的交融,贫与富的差距,各种拥堵与杂乱下的秩序……各种元素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奇异氛围。

第一站是开罗最大的露天市场,哈利利市场。这个市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最初这里的顾客都是王公贵族,出售的商品都是价格昂贵的绸缎、香水等,后来顾客和货物范围不断扩大,变成了老百姓的交易市场。如今,哈利利市场仍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貌,是开罗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入夜后,人群接踵而至,数十条小巷纵横交错,人声鼎沸。街道上,商家们贩卖极具阿拉伯特色的商品:灯罩、香水瓶、香精、银器、铜盘、纸莎草纸、传统服饰、棉制品……果然只有在这种热闹的场合,才能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味道。

位于解放广场的埃及博物馆,是我们游览开罗的重中之重。在这座博物馆中,所收藏的古埃及文物、藏品居世界之最,足以见其含金量。

埃及博物馆共两层,一层按年代的顺序陈列,展出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1年)到罗马统治时期(公元5-6世纪)的文物,包括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550-1069年)的许多“大件”,如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墙等;二楼是专题陈列室,陈列的文物来自埃及的最后两个王朝,以及大量出土自帝王谷的宝物。图坦卡蒙墓室中的文物,就是该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无论是其造型、工艺和奢华程度,都是古埃及文明的高峰!

来埃及,怎能不到金字塔?这次埃及之旅的重头戏,被放在了最后。迄今为止,埃及境内共发现了金字塔138座,主要分布在开罗郊区的吉萨、塞加拉、代赫舒尔这三个区域,而最著名、游客最多的,就是由胡夫、卡拉夫、孟卡拉这三座完整金字塔构成的吉萨区了。毕竟,胡夫金字塔是整个埃及文明的标志和象征!

一路向胡夫金字塔走去,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当它矗立在眼前时,只剩下无法言表的震撼。站在塔前,亲手触摸着那一块块巨大的石砖,感受着岁月和风沙在石面留下的印痕,仍不禁仰望和赞叹:在4500年前,能够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明?

看过几座金字塔后,便是狮身人面像了。这尊巨大的石像曾长期埋在黄沙之下,对于其建造年份、用途和消失的鼻子至今仍众说纷纭。然而,当游客们来到这里,也往往是要“调戏”一番人面像的,就像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样,人们会利用远距离的视觉差效果,来达成“与石像亲吻”“挑逗”等动作,拍照纪念之余,还倍感有趣。

猜你喜欢

法老神庙古埃及
古埃及艺术
“法老之蛇”实验
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
Super Science走进科学
源于“古埃及三角形”,终于“黄金比”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神庙
神庙古老的“异教”神殿
寻找拉美西斯二世
古埃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