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班级“激励”机制,促进小学生自我管理

2021-06-23陈丽

新课程·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激励激励机制

陈丽

摘 要: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予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着以鼓励先行,公平为本,制度为保障,评价为引导的原则,将班级活动、教学日常、班级制度、学生特征进行有机协调,实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性,遵循重鼓励、轻批评,重过程、轻结果,重情感、轻智力的教育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小学生;自我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机制的不平衡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仍存在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快餐式”管理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拔尖,学生之间的竞争变了味儿,能提供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致使优等生占尽了优势,而中下水平的学生本就基础薄弱,在竞争中每每处于劣势,即使一点点地进步,在精英式评判标准面前也微不足道,使学生的能力水平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改变这种班级体制,将使更多的学生得不到激励,而丧失了信心,班级管理沦为少数人实现梦想的助力,这种管理的失衡,有悖于教育的初衷。

2.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彻底

新标准要求老师转变过去“一言堂式”的权威管理,要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在实际操作中,老师表面上改变了态度,也让学生来参与管理,但终将无法从自我中解脱,仍然变相地充当着学生的“保姆”“领导”。一种是倾向极少部分学生的民主,流于形式,变成了走过场。一种是伪民主,看似热热闹闹的民主评选,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個人意愿无可避免地成为学生努力的风向标,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学生评价的不完善

全面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实质是看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发展是否做到知、情、意、行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智力与体力的协调发展。以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为指导,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做出要求,无法细化到每个班、每个人,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甚微。目前校园欺凌事件升级、利己主义者问题的依然严重,产生问题的原因抑或有家庭、社会、学校各方因素,但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把好学校这一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接触较为直接,能根据学生差异给予具体的引导,并从评价机制上给予学生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激励机制的实施原则

1.制定学生成长规划的长效机制

激励制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班级特点、能力层次而定。既要彰显个性,又要顾全大局,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规划。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要建立档案卡,定期记录,家校联动,做好长期关注的准备。同时,还要预防学生的“旧病复发”,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低年级学生以培养行为习惯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强,班级事务需要班主任代劳,但并不意味着低年级学生不需要自主管理。在某些事情上是可以适当放手一试,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桌,摆放卫生工具,简单的值日等基本的生活技能,着眼于从培养班干部开始,从培养集体观念开始,从民主意识开始,从表达思想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体会自我的萌芽,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建议,即使是不成熟的建议,也要保留学生的话语权,使学生从小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为之后步入中高年级充分开展班级自治打好基础。

2.对后进生的鼓励不只体现在口头上,要付诸制度上

众所周知,班级整体素质的高低,不能仅凭个别“领头羊”来决定,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中后层学生的表现。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在统一目标要求下,很难有表现的机会,一两次的鼓励,换来的只是昙花一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效果并不长久,有时候老师的过度“照顾”反而映衬孩子的无能,伤了孩子的自尊,如果把后进生不当特殊生来对待,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反而更有说服力,在同学面前更有底气。建立以激励为主、以制度为依据的机制,既要保持制度的统一性,又要兼顾制度的差异性。统一性表现在学生之间竞争的机会均等,创造的外部条件相同,能够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差异性是指个体在集体的见证下,在德能勤绩方面现阶段优于上一阶段的表现时采取的鼓励措施,把每个人进步的幅度、改正的态度、保持的时长纳入评价体系中。另外,有特殊贡献的要给予特殊荣誉,比如文明标兵称号、热心助人称号、拼搏进步称号等。

3.情感支持,人文关怀

每一种班级制度都有其局限性,班级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得依靠它,激励机制是将制度的权威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讲究管理的艺术,会更乐于学生接受,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将管理中的“必须”“否则”改为“建议”“提醒”的语气,变约束为引导。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执行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关怀和鼓励。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细心观察,并认真对待每一次竞争,每一次犯错,每一次失败中的孩子,注重与孩子们心灵的沟通,寻找一个个问题背后的原因,用教师的爱心、关心、真诚感化他们,重视他们,给学生以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4.奖惩有据,适时适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用“三颗糖”的事例告诉我们,奖惩有大智慧。奖惩是激励的手段,但不是激励的目的。激励机制下的奖惩,以发扬学生的品格为主,以端正态度为主,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表扬不仅是对当事人的肯定,重要的是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产生辐射效应。要把握奖励的尺度,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变得功利,而奖励不及时也会淡化成就,阻碍动力。同样的,批评学生要更加慎重,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合理的理由,讲究方式方法。批评要针对问题本身而不涉及人格,分析是非曲直,避免模棱两可,少做公开批评,多给正面引导,在批评的同时要对学生投之以信心,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创新激励模式,促进人人参与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实施,代表学生意愿,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学生才能自觉自愿地遵守。实行制度公开,分配公开,评价公开,奖惩公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利益,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实施激励机制的模式有:

1.全员监督

班级管理赋予每个人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班级秩序是每个学生的責任。建立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弘扬正能量,保障监督者的权益为重的监督机制,开展多渠道的方式,比如开设意见箱、班级群,或者直接找老师反映,老师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监督是为了更好地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是为了互相促进,并不是整天打小报告。要以班级公约、班级制度为标准,做到有法可依,以理服人。

2.目标诱导

目标激励是指设置适当的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制定班级公约,创立班级特色,打造班级文化,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感受到集体舆论的存在。有了进步,会赢得集体的鼓励,犯了错误,会感受到同学的批评与期望,学生之间要团结互助,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

(1)给学生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目标激励要以明确的组织目标为依据,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层层分解,形成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具体目标,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最终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

(2)目标要有可持续性

达成目标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一些策略,让学生关注目标。例如,利用每日晨会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在班级日志上打卡,周总结会上交流心得,月评会上展示“作品”,总结经验。树立自我规范意识,使之成为常态,才能形成班级特色,班级文化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3.学分评价

完善以品德为重,态度为主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素质评价为依据,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细化评价要求。

为了记录每个学生点滴的成长,我们制定了学分评价制度,在遵纪守则的基础上,设立加分项来鼓励学生自我超越,比如个人品质、学习习惯、责任履行、对集体的突出贡献方面设置加分的项目。既要对保持领先者加以肯定,也要向不断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同时也可以根据这样的评价找差距、弥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学生在评价册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的学分增减情况。这是为了给学生以努力的信心,启发学生多关注过程,不要纠结于结果,今后的路还很长,只要够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加分。

4.岗位流动

要实现每个学生的价值,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氛围。班级的班干部岗位有限,可以让每个人来体验一次当家的感觉,此外,在课间引导员、纪律监督员、卫生检查员、课代表……这些岗位上也有人人参与的机会,体会不同岗位的职责,也从中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优势设立“特殊岗位”,比如,图书管理员、板报设计员、体育器材管理员、领操员、领读员、护花员等职位,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例如,班上的小杰同学平时很努力但成绩平平,内向自卑的他总是游离在班级角落,我将班里的几盆花交给他照料,他非常尽职尽责,这个“岗位”也成为他与同学互动的平台,当学生为他的耐心投来赞赏的眼神时,小杰同学找到了自信。

5.团队竞争

一个集班体要想有活力,还需要营造你追我赶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班主任若能设法激发学生的求胜欲,让学生在一种竞争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则不但能减少甚至杜绝班内违纪情况,而且能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

(1)合理分组。全班可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分组过程中,尽量遵循强弱搭配、男女搭配、动静搭配的原则,使每个小组中的人取长补短,各小组力量都比较均衡。

(2)规范竞争。鼓励帮扶,重视团队对个人的帮助,组长要以身作则,带动组内后进生进步。实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考评,把个人的荣誉计入小组的荣誉中,发挥组员间的合作水平,培养团队精神。

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一套科学的班级管理系统,是班主任和学生的配合,是学生之间力量的平衡,是各个制度的协调统一,在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引领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我修养,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05.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12.

[3]丁晓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6(2):115-116.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激励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