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赏析: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
2021-06-23凌悦翔
凌悦翔
摘 要:神话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感受想象、敢于想象、能够想象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文本的精读以及对待神话的态度是感受神话文本神奇想象的保障。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领路人,在神话教学的课堂上要让孩子们敢于想象。基于神话文本本身的特点以及教材所设计的背后寓意,也十分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神话;想象;思维;教学
神话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感受想象、敢于想象、能够想象的基础之上的,故而一定要打破学生原有思维中的想象枷锁与束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神话,感受先民们原始性幻想的魅力。
一、感受想象神奇
所谓神话,是原始人类想象的产物,基于对这点的认识,神话文本的教学应该从想象入手。感受神话的神奇想象,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既要想象人物的神奇,又要抓住文本的细节及留白处进行想象,做到精读文本。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编者在本册课本中安排了一个神话文本的单元,包括《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女娲补天》这四篇课文。在单元伊始,便提出了本单元极为重要的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是从众多教辅材料,甚至是备课手册中发现人物形象的分析极为细致,“感受神奇的想象”这一要素则鲜有教学指导。学生在通过教学后,也可以从文本的各种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中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神奇,可是学生对神话文本细节之处想象的感受略显不足。
在感受神话情节想象之神奇时可以重点利用《精卫填海》这篇课文。部编版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改变,便是小古文在教材中的出现,这是与先民原始思想最接近的一次对话、交流。小古文的教学不是单一的文言文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现代文本,让文言文与现代文这两种看似在平行线上的文本相交、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话文本。首先,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先充分利用《精卫填海》的现代文本,帮助孩子走进这个神话故事之中。如果直接让孩子接触《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版,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四年级学生普遍学习的是苏教版教材,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小古文,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需要指导学生精读文本。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总共34个字,在赏析时不放过每一个字眼,充分阅读、理解文本情节。《精卫填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这是一个美丽动人、十分神奇的故事,通过少女变鸟,誓向大海复仇的悲壮,反映中国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的英勇不屈的坚毅精神。在理性的审视下,一只小鸟衔着树枝与石子想填满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是多么的幼稚和不自量力,然而正是这弱小的力量与无尽的汪洋大海形成对比,更能凸显出精卫死而不屈的精神,这是一种教育后人,永远鼓舞人心的力量,可以帮助学生在神话文本情节中感受想象的神奇。
古今文本的融合使用,使学生近距离乃至零距离地接触原始人类创作的神话,这是感受神奇想象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神话和小说存在的不仅是文本内容来源的不同,现代人读小说基本以“消遣”为主,抑或是忙里偷闲的“娱乐”,而神话在初民眼里是一种神秘、神奇、神圣的事业,这是本质的区别,神话的创作并不是虚妄或者艺术创作。文本的精读以及对待神话的态度是感受神话文本中神奇想象的保障。
二、激发想象兴趣
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动力,想要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语文学科本身在这点上存在一定劣势,尤其是汉语方面知识的教学,包括语法、词语的运用、标点等知识都是非常枯燥的,此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神话的主要特征便是幻想性,因此在神话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神话的幻想,往往也不是臆造,是一种完全的“文学幻想”。例如部编版教材中《盘古开天地》的最后部分,在描寫盘古身体各部分幻化成万物的片段中,可以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这种“文学幻想”之中。盘古的两只眼睛分别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为人类带来光明,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大海,汗水成为滋润万物的雨露,把人想象成了“物”,具有“物”的外形和特点,现实与想象存在一定的类比关系。老师在教学中,一般就会紧接着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此时便开始了他们的想象。受到环境、成长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年人的想象力不一定比得过孩子,孩子的脑海里有海阔天空、上天入地的想象,成年人的想象则会偏于理性,更加符合逻辑、贴合实际。尤其是教师群体,接受的高等教育以及工作的性质都在潜移默化中将我们推向理性的一边,这样产生的想象会更接近于科学幻想,而非文学幻想。学生则不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很完整,同时他们又渴望认识这个世界,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他们的想象思维是更接近于初民的。学生在这段话的仿写中,会出现一些相似的答案,比如骨骼变成坚硬的矿石等,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关系中存在形似的类比关系。其中有一个回答吸引了我,这个学生说头发化作空中的星辰,这个答案按照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或多或少会觉得有点不合理,可是在徐整编写的《三五历记》中会发现“发为星辰”的记述,我们先不论这个孩子是否查阅过这篇课文的文言文版本,可是当孩子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急着去否定这个答案,当你否定学生的时候,这不仅是在否定答案,更是在否定孩子的想象,让孩子不免意识到我这么想是错的,我以后不能这么想,这样孩子主动想象的兴趣会削弱,主动想象的积极性会降低。后来我在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的古代文学课上听到了关于头发化作星辰的解释,欧教授的观点是初民产生这种想象也是出于类比的思维,因为初民看到的天空和我们如今的天空是不一样的。正如我的父母小时候望到的夜空满是繁星,可如今星星不再是我们夜空的常客。初民望到的夜空,没有任何工业的污染,必然是更加纯净,很有可能经常会出现流星的现象,头发变为流星,这样在形状上就找到了相似点。我也询问过这位学生,学生的回答便是自己看过流星,也用天文望远镜观看过夜空中的星辰,觉得有点相似。这个学生的想象经过如此解释,推敲后发现这种想象何尝不可。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神话教学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敢于想象,允许他们脑海中出现天马行空的画面。不要轻易去急忙否定一个学生想象的答案,这个答案背后是他们的想象与兴趣。改正答案不难,难的是提高一个孩子的想象兴趣。想象的兴趣犹如翅膀,当兴趣消失,这就好比鸟儿折翼,再想飞起来,再想去想象的世界遨游,就比较困难了。
三、培养想象能力
神话这种文体十分适合孩子想象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在教学神话时,教师可以根据此文本的特点,通过孩子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灵活设置训练点,落实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部编版教材有关神话文本的选材特点基本与苏教版教材相同,低年级神话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较为单一,而高年级神话情节相对较为复杂,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为了完成这其中的衔接,中年级的神话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基于这样编排的特点,就一定要在中年级段注重想象能力的锻炼。低年级孩子的想象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而在中年级的孩子进行想象时,教师此时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引导。
无论是之前的苏教版教材,还是当前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对于神话文本的教学要求都离不开讲故事、复述故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年段学生复述故事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片段,与他人交流;中年级是复述故事的大意,讲述故事力求生动形象;高年级是能简单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表达有条理。为了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一般将采用这两种教学策略,分别是抓住关键词复述,想象画面进行复述。根据神话本质上存在幻想性特征,复述此类文本需要更加注重画面的想象。神话故事是幻想的,在早期的时候是初民口头上流传的,它的故事性不是有意识的虚构,而是原始性的。在训练学生复述神话故事时,注意神话中神奇的画面和场景。复述时,这些场景以图画的方式有序排列后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用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在完成神话文本中讲故事、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区分讲故事和复述故事这两个教学目标,它们的要求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直截了当地将它们画上等号。低年级教材中神话类文本中的课后习题基本是讲故事,而中年级的课后习题以复述故事为主。这看似极其相近的两个课后习题中,我们会从教学参考书中发现两者的区别。讲故事,它允许学生像我们的初民一样,利用自己本身天真、好奇、求知欲强,抑或有些幼稚的特点,通过自己的想象,完成“艺术创作”,将这个故事按自己的思路分享给别人。这样讲出来的故事与原来神话本身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复述故事则不然,学生也是运用自己的想象,可是这里是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画、动画进行引导后的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较大程度地还原神话故事的本身。其次,复述故事要求学生想象的逻辑是严谨的,神话作为文学,它终究是存在故事性特征的。这与老师教学神话续写、仿写不同,续写、仿写对于想象力的发挥更加自由化。比如天空中能够出现十个太阳,英雄后羿可以挽动神弓,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这些在我们“文明人”眼中是如此的荒诞滑稽。可是在当时的初民眼中,神话是确实的记事,是实在的。因此学生在续写、仿写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想象,无须拘泥于“文明人”观念中的条规,但复述故事则不然。这些神话故事经过口口相传的时代后,文字發明了,它们相对完整地被记述在书本之中,神话的创作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停止了。因此,复述故事更加需要逻辑缜密地想象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将神话故事本身还原,讲述给他人。
因此,基于神话文本本身的地点以及教材所设计的背后寓意,都十分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既可以让学生放飞思维,自由想象,又可以引导学生缜密、严谨地想象。
参考文献:
[1]萧兵,周俐.古代小说与神话宗教[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