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学—互学—自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1-06-23贾国琴
贾国琴
摘 要: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受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导学—互学—自学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当中越来越普遍。基于此,对导学—互学—自学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缓解相关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互学;自学
导学—互学—自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导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创新性人才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当中运用导学—互学—自学这种模式的时候就应该不断地改进和探索。
一、导学—互学—自学模式在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1.导学做得不全面,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开发程度不一样,所以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有的学生属于早慧型,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以很快理解和掌握:但是有的学生就是晚慧型,这类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即使老师采用一样的导学方案来进行教学,这类学生学起来也有困难。长此以往,班级的整体水平就会下降,并且课程进度也会停滞不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以接受能力为依据,将学生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案来进行教学。
2.小组学习落实不完善,成员参与度低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由于每位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同,再加上性格不同,所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学生一言不发,每次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发言。长此以往,其他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锻炼,进而各项能力也就得不到增强。此外,由于都是固定的几个学生发言,老师就没有办法掌握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也不利于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设置奖励机制,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小组给予奖励,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小组给予惩罚。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让学生在课堂当中你追我赶,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3.学生有思维惰性,进行假性自主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软件、工具数不胜数,比如小猿搜题、作业帮、猿辅导等,当学生遇到问题之后,会避开自主思考这一行为,第一时间去网上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语文课堂该如何应用导学—互学—自学模式
1.老师提供导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众所周知,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进行记忆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和锻炼,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提供导学方案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按照这些情况来分配任务,进而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比如,学生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课后提出的问题来布置导学方案,如可以将整篇方案设置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出段落,查阅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第二部分,让学生摘抄优美的句子,然后进行仿写,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句子填空。第三部分,让学生思考作者对燕子的感情。教师可以适当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當学生思考完之后,再将自己的理解写在导学案上。教师讲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再把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对学生的感悟进行批阅。
2.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合理地建立合作小组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小组内的成员寻求帮助。这样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再将小组成员的见解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融合,进而形成自己的答案。比如,在学习《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通过题目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昆虫,所以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很多昆虫,甚至有的是不曾见过的。当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昆虫。但是仅仅靠学生自己思考,想到的昆虫种类非常少,如果小组成员一起思考,学生想到的昆虫会非常多。此外,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昆虫的习性,将习性相同或者相似的昆虫归类。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见识。
总而言之,导学—互学—自学这种模式强调将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自我。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落实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其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解决这种模式在语文课堂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全益燕.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学—互学—自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9):186.
[2]胡育红.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学·互学·自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小学时代,2019(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