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21-06-23巫晓芬
巫晓芬
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理疗科,广东惠州 516001
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是一种全身多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情发展缓慢且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病情复杂等特点,属于相对而言常见的炎症性疾皮肤疾病。病灶常发于患者的四肢身侧、头皮和背部,严重时皮肤破损有可能泛发全身;患处出现红色丘疹或者在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严重时会出现体温升高、脓疱泡疹、红皮性状改变甚至于引发全身大小关节的病变[1]。目前临床对于银屑病的治疗还仅停留于缓解治疗阶段,而且此种治疗治标不治本,绝对控制临床复发很难做到。银屑病主要依靠药物控制治疗,特别是外用药非常,几乎占据总治疗药量的40%,所以使用外用药物疗法是此病的治疗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之一。但是对疾病的检查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做到早诊断,才能做到早治疗,帮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此病需要对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脏腑检查和血常规等方面的检测,必要的时加做X线检查(关节病型牛皮癣)[2]。由于此病症的特殊性,患者在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上需要长期注意用药,可多数患者并无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为此,对于如何加强银屑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展开研究,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健康教育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取到该院就诊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2~53岁,平均(42.5±1.8)岁;男21例,女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3~54岁,平均(42.5±2.1)岁;男23例,女17例。两组银屑病患者的年龄、病况等临床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可续对比。该次研究所选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及时巡视、细致观察并及时报告病情变化等临床基础护理。为患者使用符合疾病恢复的饮食计划,银屑病患者和普通皮肤病患者的饮食忌口大致相同,避免食用辛辣食品和腥甜之物,防止患者病情有所加重。护士协同患者做基础康复运动与锻炼,在力所能及下按时进行锻炼增强体魄,提升身体健康,提醒患者按时休息防止患者精神不济不利于康复。告知患者按时休息保证睡眠的重要性,让患者能做到严格规范自己按时入睡,引导患者标准的卫生规范生活,提升预后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银屑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护理干预,详细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 疾病知识教育 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科普教育:用通俗的方式告知患者病情,使其掌握相关疾病知识[3]。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以缓解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分享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同样为患者讲述关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发展影响因素与疾病恶性扩张诱导因素,让患者了解到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对于治疗此病的常用药使用,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药品疗效,让患者学会应该选择什么药品、为何吃这种药品、药物禁忌有哪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有哪些、不良反应对银屑病产生的影响严重性。还有在饮食上也要做些调整,和对照组患者使用的饮食方法一样,做最基本的饮食调整,但需要做阶梯式饮食调整,逐渐递增的尝试食用种类越来越多的蔬果和肉类,尽量保证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充足。让患者在主观意识上明白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控制自己。为患者做生活上的指导,例如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不能用手触碰,不能使用布料过于粗糙的衣物摩擦患处。引导患者自身可意识到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病情恢复时不利的。当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出院步骤和应该办理程序,向其讲述回家后的注意事项,提醒患者自身应该做好的职责工作。
教育目标: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教育职责,因此为良好完成这一工作,可以设立一个可以实现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健康教育目标,以此督促护患对于疾病知识了解积极性。①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明确可能要面对的长期治疗历程,以及若患者本人不配合,可能造成的治疗艰巨性。②让患者意识到怎样做才是减轻银屑病症状的主要措施,并明白各种治疗措施目的在于高效缓解病症,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立刻根治,防止患者产生认知误区,避免治疗护理效果不佳时,与临床人员起冲突。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完成控制疾病进展的目标。③不仅护理人员自身要熟知在治疗护理银屑病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反应,而且也要提醒患者。④向患者提供多种了解银屑病的途径,例如多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手册等,宣传内容要简单易懂同时还不能缺少银屑病的重要知识;和患者建立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在遇到不懂问题时及时询问。⑤让患者可以检测治疗对疾病的效果,同时学会鼓励自我做好自身管理,保证合适体质量并且保证戒烟戒酒。
1.2.2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 因为患者需长期使用外用药,病情较重时还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高,会导致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要对患者普及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维持患者用药积极性,使患者加强治疗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治疗的根本目的。银屑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通常选择雷公藤片口服,经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或是同步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或外部使用软膏,若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停用并做好皮肤护理工作。间隔3 d再次使用的高过敏率的药品,在为患者使用前再次做过敏试验。
1.2.3 生活习惯教育 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选择清淡饮食,增加饮水;禁食各类海鲜、鱼类、牛羊驴等肉类与各种禽类,不要食用辛辣或添加香料较多的食品[4]。要勤换洗随身衣物,但不可频繁的洗澡,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被褥要保持干燥;衣物与鞋子要宽松舒适,以防止关节病变[5]。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以患者入院时进行的综合检查时所观测的数据为依准。护理后以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再次复诊时测定的数据为依准。用药依从性评价: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若患者得分≤6分,则为依从性差;得分6~8分,则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则为依从性好。病灶恢复情况以患者出院后的6个月内病灶加重率和皮肤平复率为观察目标。病灶加重包括患者病灶处加厚加重,脓疱型银屑病脓疱扩大或出现新的病灶。病灶加重率=出现病灶加重病例/总病例×100.0%。皮肤平复指患者的病灶处出现正常皮肤表面。皮肤平复率=出现皮肤平复病例/总病例×1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银屑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银屑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银屑病患者的评分更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病灶恢复情况对比
实施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40例患者的病灶加重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平复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恢复情况对比[n(%)]
3 讨论
加强用药依从性是治疗银屑病的关键[6]。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主要从疾病知识教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着手。疾病知识教育:许多不了解疾病的患者会认为银屑病具有传染性[7]。这种错误的“大众认知”严重影响到了银屑病患者的社会交往活动,加之银屑病的发病区域多在外露显著部位,在社会生活中遮盖效果不佳,使患者产生了严重的内向、自卑等心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意识到银屑病的发病与传染无关[8],提高患者的自信力。用药依从性:作为慢性的免疫性疾病,不但要口服相关免疫药剂、抗感染药剂等,还要在患处使用外用药剂[9];要注意门诊复诊。银屑病患者要极其注意个人生活习惯,这其中包括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10]。饮食要以素食为主,但不可以只食素,要适当添加瘦猪肉、牛奶、鸡蛋以补充蛋白质。还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加重银屑病的病情。对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使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改善。银屑病患者不宜洗澡过频,特别是已经出现皮疹的患者,不但对病情没有好处,还会加重病情[11]。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银屑病患者施以关怀,与其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12]。通过该次研究结果看出,接受护理前,两组银屑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近(P>0.05);经过6个月的护理后,与对照组评分(6.1±0.5)分相比,观察组银屑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7.4±0.6)分明显更高(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银屑病患者的病灶加重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0.0%(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平复率57.5%比对照组患者32.5%高(P<0.05)。该次研究结果与朱蓓蓓等[7]专家的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用药依从性评分(8.2±1.6)分,病灶加重率为12%、皮肤平复率为63.2%,与该次结果差相似。从专家研究结果表明[13],干预1个月后与3个月后相比患者外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较佳(P<0.05)。说明患者已掌握了较多与疾病和用药先关的知识,同时管理自身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也随着干预的时间逐渐正常。有另外的研究表明,护士采用电话随访以及个体化健康教育还能够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鼓励患者主动咨询健康保健指导,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延伸护理途径。由此可见,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了帮助银屑病患者更好的进行自我护理,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专家门诊、患者俱乐部等方式定期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给患者,也让患者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反馈自己的健康情况和疑问,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银屑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也会逐渐提升,最终有效地控制病情[14]。
综上所述,对银屑病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加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增加患者的治愈率。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