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氰化尾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2021-06-23吉强
吉 强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选冶实验室分公司,山东 莱州 261441)
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难度不断加大,工艺矿物学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1]。通过对该氰化尾渣样品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该样品中目标元素、矿物嵌布特征、目标元素赋存状态及目标矿物的粒度分布等,提前获得矿物基因特征[2],为该氰化尾渣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1 样品基础分析
1.1 化学元素组成
对该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1。
表1 样品多元素分析
由表1可知,样品中金品位为1.20g/t,其他金属元素回收价值较低。
1.2 矿物组成
通过检测,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共生的有多种金属矿物;石英、长石、云母含量较高,其它矿物含量较低。矿物种类及相对含量见表2。
表2 矿物种类及含量
1.3 主要含金矿物
自然金、银金矿是样品中的主要含金矿物,其能谱见图1。
图1 样品中含金矿物组成能谱分析
1.4 金矿物的解离特征
对样品的中金矿物的解离分析,暴露面占比越大,解离度越高,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样品中的金矿物解离度很低,包裹金含量85.84%,连生金含量14.19%,且暴露面少。
1.5 金矿物的粒度分析
该样品中金矿物粒度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金矿物粒度分析表
由表4可知,样品中的金矿物粒度较细,大于10微米的只有16.25%,主要集中于10微米以下,平均粒度7.80微米,呈细粒-微细粒嵌布。
2 金矿物的嵌布特征
2.1 金矿物的嵌存状态
该样品中金矿物嵌存状态分析见表5。
表5 金矿物嵌存状态分析
由表5可知,包裹金含量很高,是影响金回收的主要因素。
2.2 与其它矿物的共生关系
该样品中含金矿物共生关系见表6。
表6 含金矿物共生关系
由表6可知,含金矿物与黄铁矿共生为主,占比为87.33%;少量与钾长石共生,占比为8.61%;与黄铁矿、磁铁矿晶间共生的金矿物占比为4.06%。
2.3 与其它矿物的嵌布关系
该样品中的含金矿物与其它矿物嵌布关系主要以自然金被黄铁矿包裹为主,另有被黄铁矿包裹、被钾长石包裹、与黄铁矿裂隙连生、被黄铁矿和磁铁矿晶间包裹等,详见图2~7。
图2 自然金被黄铁矿包裹
图3 自然金被钾长石包裹
图4 自然金与黄铁矿裂隙连生
图5 银金矿与黄铁矿裂隙连生
图6 银金矿被黄铁矿、磁铁矿晶间包裹
图7 银金矿被黄铁矿包裹
3 结论
(1)该氰化尾渣中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或银金矿形式存在;与其共生的有多种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中石英、长石、云母含量较高,其它矿物含量较低。
(2)含金矿物主要以黄铁矿共生的形式存在为主,少量以钾长石共生形式存在。
(3)经过工艺矿物学检测分析可知,金矿物主要以包裹金或裂隙金形式存在,包裹金含量为85.84%,裸露金含量为14.16%,连生成度高且暴露面少,可尝试进一步磨矿以提高金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