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2021-11-30李文魁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腐蚀性水文地质土层

李文魁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工程项目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属于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勘察报告,可以有效辅助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空间改造工作的开展,通过直观呈现地质结构特点,为地质环境开发提供支持[1]。工作开展阶段,勘察工作人员需要高度关注水文地质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地质勘察顺利实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1 工程地质勘察当中水文地质问题

1.1 地下水腐蚀性问题

地下水类型具有多样性,水文地质环境会影响水位,季节不同时地下水位也会发生变化。地表水具有腐蚀性的特点,由于水中含有矿物质,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其内部化学成分增加,导致其腐蚀性提高[2]。因此,在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腐蚀性进行分析。如果腐蚀程度达到对应含量,那么就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勘察工作需要按照相关工程规范开展,对地下水腐蚀性问题按照水中不同离子含量、pH值、矿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1.2 水位对岩性的影响

部分岩土具有膨胀性,所以工程勘察阶段,需要相关人员深度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环境,了解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分析地下水位高度变化是否会影响工程地基,进而参考地下水位确认地基深度。建筑基础处于地下水位上方,当压缩层的范围发生变化时,便可能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压缩层水位逐渐上升后,地基受地下水影响,强度下降,导致建筑出现沉降或者变形的问题[3]。相反,如果水位处于压缩范围之内,同时水位不断下降,在自身重力影响下,也会导致建筑基础结构下沉。不均匀土质存在情况、地下水位突变,也会破坏建筑整体结构。所以在地质勘察阶段,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上下水位的变动。地下水位不同区域,受到淋滤作用影响,可能对铁镁等物质产生富集作用,加上胶结土的填充,导致土体之间连接力不断增加,逐渐形成硬壳层,提高土体承载力。地下水变动层以下土体,因为流失铁铝成分,导致土质松软,承载力下降。土层在水位下方,交替的地下水将氧化和水解作用削弱,土层上方结构在重力影响下,使得土层更加密实。

除此之外,不同粘土、软质岩石、风化积残土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都有所不同,且能够与地下水相结合,因此在地质勘察环节需要深入研究岩土的力学变化特点,高度关注水位因素对于土质的影响作用。

1.3 水位对工程的影响

在地质勘察工作开展阶段,需要重点分析地下水位信息,并且了解水位的升降变化规律。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具有季节性特点,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不同区域的水位变化区域性、渐变性特点明显。受气温、灌溉、降雨或者施工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水位发生变化,进而对工程土质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土壤盐渍化,腐蚀建筑物,使河岸土体出现崩塌或者位移。上述问题会对岩土土体产生较大的破坏性,还有可能引发液化、管涌流沙等情况,致使建筑基础稳定性下降。人为因素会导致水位下降,比如: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上游修建水库,下游地下水未得到补给等。这些人为因素会导致地面出现裂缝、沉降、塌陷等问题,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建筑结构稳定。

1.4 水压对工程的影响

自然状态下,地下水动水压力相对较小,无过大的危害。但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工程施工会打破地下水自然状态,改变其动力平衡。动水压力较为严重时,会造成管涌流沙、基坑塌陷等灾害。

因此,地质勘察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地下水的动压力影响水文地质情况。

2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问题解决措施

2.1 深度研究水理性质

地质勘察工程项目开展阶段,勘察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问题,透彻研究水理性质,深入分析了解地层特性,具体包括渗水性、溶水性等。了解地层特点,明确地下水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建设展开水文地质研究,通过抽水取样和检测,明确地下水成分、含量特点,为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2.2 强化水文地质勘测

工程项目地质勘察阶段,需要事先明确勘察目标,保证勘察工作效率及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勘察方法,以勘察水文地质为重点,详细分析工程区域地下水的特点,了解其分布状态,明确地下水流特性,掌握季节变化规律和地下水变化规律,进而获得土壤渗透率等数据信息,计算渗透参数[4]。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开展阶段,需要借助水压试验,确认地下水压力值。试验过程需要获取起始压力值、压力基数、最高压力等数据信息,根据上述数据结果分析地下水状态,完成水文地质评价,确保建筑结构安全。除此之外,在地质勘察环节,还需要对水文地质相关问题进行测量,注意现代化技术合理应用,提高数据获取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2.3 关注水文地质评价

地质勘察过程中,由于此类数据之间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编制等方面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获取水文地质信息数据[5]。

因此,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全面掌握水文地质资料,保障工程顺利建设。同时,还需要对建设区域水文地质信息展开全面分析,保证勘察精度,合理评估勘察数据,预测地质情况是否会影响工程建设,并且预判工程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3 工程案例

3.1 项目概况

某水利水电岩土工程堤防工程二级,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二级,泵站设计流量70m3/s,对应建筑设计二级,综合评定水利工程为Ⅱ级,主要建筑、次要建筑、临时工程等级分别为2级、3级和4级,防洪标准100a一遇。

3.2 地质勘察

通过地质勘察,获得该项目地表水、地下水数据信息,勘察阶段地下水位高度9.8m,存在粉质砂土,场地表层存在潜水含水层。

勘察阶段分别选择左岸、右岸、河边等观测孔,观测水位分别为7.2m、7.1m、8.4m,按照地下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地下水按照河道两岸高度逐渐降低,河边土层中砂的承压水位高度7.88m。通过调查发现,拟建场地周围没有污染源,因此在勘察阶段取样地表水,得出水质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也没有腐蚀性,对钢结构存在弱腐蚀性。由于场地周围没有污染源,因此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勘察过程利用钻孔取样的方式分析地下水水质,结果表明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均无腐蚀性。

3.3 问题分析

从稳定性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场地的地震烈度6度,加速度0.05g,周围8km距离之内没有断层,因此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在液化层的判断方面,由于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Ⅵ,按照水工建筑的抗震设计规范,本项目建设无需考虑地震液化因素。勘测场地土层包括填土层、软土层和淤泥层,其中填土层由于是人工填土,均匀性不足,河道全场有流塑状淤泥层分布,淤泥层主要是粉质黏土和流塑状粘土,因此具有高压缩性特点,造成工程性较弱。分析地基土的渗透变形情况,填土层地表分布较广且结构松散,无论是防渗能力,还是抗冲刷能力都相对不足,容易出现渗透性破坏。砂土层透水性强,因此可能产生渗透性破坏,按照规范对砂壤土渗透变形、临界水力比展开计算,获得评价结果。

3.4 地质评价

工程闸室的底板高程0.8m至1.2m,处于淤泥粘土层,由于粘土的强度低,难以达到持力层要求,因此工程建设阶段,需要利用桩基,通过换填法对土层进行处理。工程泵站的底面高程在0.1m至0.5m之间,处于淤泥粘土层,同样需要通过换填处理。水闸上游的消力池底板深度3.2m,处于淤泥层,需要利用桩基或者换填方法进行处理。水闸上游和下游首节翼墙的底板深度1.9m,介于粉质砂土当中,需要换填处理,第2节翼板的底面深度3.0m,淤泥层上方,深度2.9m,利用桩基处理。开挖深度6.0m至12.0m范围,土层渗透性强,含水量大,边坡稳定性不足,需要根据降水点、管井降水融合方式控制地下水,确保基坑开挖、底板浇筑等施工阶段水位处于基坑下方0.5m范围之外。此外,为了提高边坡稳定性,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控制边坡比在1:3之内。

4 结语

当前我国各领域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设质量要求也更高。部分项目建设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不高,造成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各类工程建设以前,需要全面勘察建设区域水文地质信息,保证工作高度精准,为建设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让工程设计方案更加合理,降低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腐蚀性水文地质土层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Deep Sea Exploratio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探讨硫酸装置设备防腐材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