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平大钱版别考

2021-06-23屠燕治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 2021年5期
关键词:通宝大钱大字

屠燕治(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南宋端平大钱[1],是存世稍盈却又乏于研究的一种重要历史货币。

绍定七年(1234),理宗赵昀亲政,改元端平,矢志更化,史称“端平更化”。当时“措置楮币”和“入洛之役”,是直接影响铸币的两件大事。前者为调控纸币、稳定流通,铸行大钱为其不二选择;后者在国力未备情况下出兵河南与蒙元作战,结果兵败洛阳,至使一些地区“人户版空”,给财政造成极度困难。出乎想象的是,改元三年后称提楮币却略有成效,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也暂获缓解。可见,当年铸行大钱起到了积极作用。存世端平大钱,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2006 年,因参与《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4 卷“宋辽金西夏货币”编辑工作的需要,笔者重点查阅了一些南宋资料,然而古钱旧谱中有关端平大钱的资料少之又少。

元代《货泉沿革》曰:“端平元宝真书小钱,只一样”,书中并没有提及端平大钱。明代董遹《钱谱》,在“端平元宝”后面补充了“端平通宝”钱名,却对钱的大小未做任何说明。清初,《货泉备考》出现 “宋端平通宝大钱”名称,旧谱才开始对通宝与元宝两钱在大小上有了区分。乾嘉年,翁树培见到何梦华端平重宝旧拓本之后,在《古泉汇考》一书曰:“培按,此钱面文‘平’字在下,径寸强,面郭颇歪,‘平’字颇长。”[2]这是能见到的有关“端平重宝”最早的文字记录。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端平大钱,也只是重宝和通宝这两大类。

旧谱对端平大钱的著录年代晚且文字少,就连图录也屈指可数。乾隆十六年(1751)的《钦定钱录》,仅收录大字降平图版1 种。嘉庆年间,初尚龄《吉金所见录》只收正字升平版1 种。道光十四年(1834),盛大士《泉史》收通宝和重宝各一枚,共2 种。倪模《古今钱略》收1 种,马国翰《红藕花轩泉品》收1 种,李佐贤《古泉汇》收3 种。民国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也仅收入3 种。日本的《古泉大全》,将大字、中字、小字等多种版别计算在内,不过5 种。后来该书将两宋部分单独抽印成《丙集》五册,增补正字和歪头两种版式,也仅有7 种。因此,光靠旧谱、图录难于全面了解端平大钱。

为了进一步摸清端平大钱的总体情况,在接触实物的基础上,我们从版式入手,逐一分门别类,对钱币图版进行全面系统的排列和组合。

一 端平重宝大钱的版式

版式特征:狭缘小穿,钱文行楷,笔画内劲外秀,书艺极高。或曰,钱文为“仿黄山谷书体”[3],存世甚少。

(一)小端(图1)。钱文四字隔轮,降端,升平,外缘面细而背略粗。1953 年西湖出水。直径34.5、厚3mm,重11.2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1

(二)大样(图2)。顶郭平,背有流铜。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端平重宝半成品铸件遗物,发现于杭州。直径35.05、厚3.38mm,重13g。

图2

《贵耳集》云:“端平铸钱一当五,辇下置监,铸不及千缗,费用朝廷万缗,不一月罢”[4]。“辇下”,谓辇之下,为京都代称,系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据文献记载,旧时发现的端平重宝钱,大多出自杭州。《古泉汇考》曰:“道光丁酉三月,喜海得此种于武林(今杭州),友人陈松乔所赠”[5]。又《古泉丛话》曰:“此钱数见于诸金石家拓本……在余家”[6],作者戴熙,钱塘(今杭州)知县,家居杭州。20 世纪60 年代,疏浚西湖出水重宝大钱1 枚。二十世纪末,杭州市余杭区出土端平大钱百余枚中,见重宝1 枚。1996 年冬,杭州某工地出土这枚边缘残余流铜的端平重宝铸件半成品,乃《贵耳集》谓杭州“置监”铸钱之物证。

重宝大钱,最初发现于何时,今难以确知。乾嘉间,何梦华获有旧拓本,从其“愈出愈奇”的感叹声中,可见端平重宝大钱在清早中期已鲜为人知。

二 端平通宝大钱的版式

端平大钱的版式,大多集中于通宝一类。然而各不同版别数量之多寡,相差非常悬殊,故让藏家瞩目。

按纲目论,端平通宝有阔缘细字、狭缘大字、正字升平和大字降平等四种主要版式。各版式之下,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单列版目。如正字升平版与大字降平版,除正样外,还有大样、小样、厚肉、薄肉等诸版目。若按钱文特征区分,则在同一版目下,又可细分出大字、小字、进字、退字、仰字、俯字、长舟、短舟、点冠、斜冠、立冠、肥冠等等若干子目,即小版别。

(一)“阔缘细字”版

版式特征:字细,方正,阔缘,穿口偏小。版名系上世纪四十年代戴葆庭先生所定。

1.大样(图3)。降平,小甬通,细字隔轮。罕见。属大型初铸版,生坑,红绿锈相间。直径37、厚2mm,重13.8g。上世纪末,泉家夏建华发现,现藏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图3

2.小样(图4)。正山端,接郭通,俯宝,字略大。直径36、厚2mm,重13.8g。

图4

“阔缘细字”版通宝大钱,实物非常少见,入谱也较晚。民国三十年(1941),戴葆庭先生在《泉币》第4 期《端平通宝细字》一文中,首次披露了这一版式,并指出“缘阔字细异于常品”。民国二十九年(1940)出版的《历代古钱图说》,并无此“阔缘细字”端平大钱的版图。直到1992 年,马定祥先生《批注〈历代古钱图说〉》出版,以文字的形式,将此钱版式补入,“另见‘阔缘细字’者,甚罕”[7]。“藏钱以足补世传之缺者为贵”。所见“阔缘细字”版通宝钱,亦少于重宝。戴先生“缘阔字细异于常品”一说,指的是不同于他定名的“正字升平”和“大字降平”两种通宝大钱。

(二)“狭缘大字”版

版式特征:连笔长立端,异平,开口短尾通,铁足宝。旧谱未见著录。

狭缘大字(图5)。异钱,出谱品。直径35、厚2mm,重11.8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5 出谱品

据了解,通宝大钱异钱版式,是20 世纪90 年代末由新加坡回流大陆。以连笔长立端,异平最为新奇,而通宝二字易与普版通宝大钱相混淆。该钱通字呈方头,宝足细长,笔势与四川邛州惠民监通宝大铁钱书体如出一辙。端平元年(1234),宋金对峙地区除端平元宝外,尚有铁钱流通。这枚方头通、铁足宝端平大钱,疑为铁范之试样,后因金朝败亡、军情生变停铸,所以未见有这一版式的通宝大铁钱留传于世。

(三)“正字升平”版

此式最早见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吉金所见录》,有木刻图1 种。版式“正字升平”,由戴葆庭先生定名。“正字”,钱文正楷;“升平”指“平”字长足,似升平状。别称“长足平”。版式特征:大穿口,钱文平字中竖挺拔,通字翘嘴开口,钱形厚实,大多制作特别精美。同品类下,又可分为大样、小样、厚肉、薄肉等多种版式。

1、大样。钱文精美,制作规整,属初铸。

离字版(图6)。钱文四字,既不贴郭、也不触缘,形制呈赤侧乌背状,美品。直径37.2,厚3.14mm,重17.2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6

2、中样。精美,官铸。

中字版(图7)。离平,直冠宝,罕见。直径34.8、厚2mm,重11.3g。据了解,2003 年该钱发现于浙江德清一窖藏内,夏建华藏品。

图7

3、小样。钱文端壮,极精美,官铸品。

(1)美制(图8-1)。接缘郭,罕见。旧谱未见著录,折值待考。直径33.66、厚2mm,重10.6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8-1

(2)美制(图8-2)。极精整,罕见。直径33.5、厚2mm,9.5g。翁树培曰:“旧(谱)记云,通宝有当二钱”[8]。《古泉汇》中载有篆文折二通宝图版1 种,为《古泉大全》所引用,但所谓端平当二钱,除铁钱外,尚无见到铜品实物。此钱虽小样,但用得是折三料,折值当不小于折三。卢祖华藏品。

图8-2

4、厚肉版。张端木曰:“端平通宝,质甚厚,字画极精”,旧谱曰“质甚厚”,应指此类厚肉钱。旧谱图版缺载。

(1)厚肉聚郭(图9)。直径36.8、厚3.3mm,重21.8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9

(2)厚肉离平(图10)。直径36.5、厚3mm,重17.2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10

(3)厚肉肥笔(图11)。直径35.9、厚2.95mm,重17.2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5、薄肉版。大穿,面细郭,轻薄,制极精整,当属官铸钱。旧谱未见著录。

(1)薄肉小样(图12)。大字、广穿,罕见。直径34.23、厚1.85mm,重7.7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12

(2)小字(图13)。离端,仰平,进通,大足宝。直径35.5、厚2mm,重9.5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13

(3)正样(图14)。瘦笔,类铁线体。直径36.03、厚2.39mm,重9.8g。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

图14

6、“正字升平”普版。钱文端壮,书体精美,制作规整,细察之下,版式小有变化。(图15-26 实物均为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品)

图15

(1)小头端(图15)。隔轮,点冠宝。直径35.9、厚3mm,重15g。

(2)细通(图16)。直径36.42、厚2.56mm,重11.0g。

图16

(3)大走通(图17)。接郭,斜山端。直径36.29、厚2.78mm,重15.2g。

图17

(4)小走通(图18)。小字,瘦笔。直径35.82、厚2.59mm,重11.2g。

图18

(5)短舟

①正样,离字,赤侧乌背形。直径36.1、厚3mm,重18.8g(图19)。

图19

②退通,正平,美制。直径36.1、厚2.9mm,重13.8g(图20)。

图20

(6)昂通

①大字,端平,折冠离宝。直径36.5、厚3mm,重14.6g(图21)。

图21

②中字端平,歪冠离宝。水坑。直径36.77、厚2.74mm,重15.2g(图22)。

图22

③进通,点冠接郭宝。直径36.37、厚2.72mm,重13.8g(图23)。

图23

④小字端平,细冠接郭宝。直径36、厚2.5mm,重13.6g(图24)。

图24

(7)小平(图25)。进通,矮冠宝。直径36.05、厚2.33mm,重8.9g。

图25

(8)缩通(图26)。直径36.55、厚2.45mm,重11.6g。

图26

(四)“大字降平”版

“大字降平”版式,亦由戴葆庭先生所定。钱文行楷,字体大于升平版,平字短足,似降“平”状,故称“降平”。俗称“短足平”。

特征:大穿,钱文行楷,离郭接缘,平字下沉,中竖短直,通字开或合嘴,背常有甲痕;同类下可分大样、小样、厚肉、薄肉等品目;在合嘴或闭嘴等版目下,也有字体细微变化的不同版别(图27-30 均为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品)。

图27

1.大样

肥笔(图27):离郭,合嘴,大宝。直径36.2、厚2.9mm,重16.6g。

2.小样

小字(图28):合嘴昂头通。直径33.5、厚2mm,重10.5g。

图28

3.厚肉版

昂端(图29):刀划平,闭嘴通。直径35.88、厚2.84mm、重19.4g。

图29

4.“大字降平”薄肉版

正平(图30):合嘴通,立冠宝。直径35.43、厚1.9mm,重9.3g。

图30

5.“大字降平”合嘴普版(即戴先生所称的“常品”)

(1)通字合嘴版(图31-38 均为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品)。

①正山端

a.点冠宝(图31)。直径35.35、厚2.54mm。重13.4g。

图31

b.直冠宝(图32)。直径36、厚2mm,重11.0g。

图32

c.立冠宝,矮山(图33)。直径36、厚2.2mm,重12.6g。

图33

d.降平,细山,离郭(图34)。直径35.28、厚2.38mm,重11.6g。

图34

②斜山端

a.斜冠宝,大山(图35)。直径35、厚2.1mm、重11.8g。

图35

b.立冠宝,细山(图36)。直径35.9、厚2.3mm,重11.8g。

图36

c.立冠宝,矮山(图37)。直径35.1、厚2.8mm,重15.2g。

图37

d.直冠宝(图38)。直径35.47、厚2.17mm,重8.6g。

图38

(2)通字闭嘴版(图39-50 均为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藏品)。

①正山端

a.瘦笔,升端,离平,小用通,俯宝(图39)。直径35、厚2.5mm,重11.8g。

图39

b.小山,离平,折冠宝(图40)。直径36、厚2.1mm,重11.6g。

图40

c.矮山端,正平,肥冠宝(图41)。直径35.9、厚2.1mm、重11.2g。

图41

d.阔山,大平,斜冠宝(图42)。直径35.62、厚2.12mm,重11.8g。

图42

②正歪山

a.肥笔,大山,长嘴通,离宝(图43)。直径35.4、厚2.8mm,重15.8g。

图43

b.大山,俯平,立冠宝(图44)。直径36.3、厚2.1mm,重13.2g。

图44

c.矮山,斜冠宝(图45)。直径35.1、厚2.2mm,重13.2g。

图45

d.矮冠宝(图46)。直径35.2、厚2.2mm,重12.6g。

图46

③斜歪山

a.短平,小头通,立冠宝(图47)。直径35.1、厚2.1mm,重12.4g。

图47

b.小山,离平,长嘴抬头通(图48)。直径35.19、厚2.3mm,重13.6g。

图48

c.大山倚缘宝(图49)。直径35.2、厚2.5mm,重13.8g。

图49

d.开山,俯平,折冠宝(图50)。直径35.81、厚2mm,重10.4g。

图50

据实物资料统计,端平大钱的大小版别不少于五十种。其中,戴葆庭先生最早定名的“正字升平”和“大字降平”,是通宝大钱两个主要流通版式;又重宝钱版式,最初见于乾嘉年间;通宝“阔缘细字”版,发现于民国时期;狭缘大字方口铁足版,为二十世纪末期之创见品;“升平”小样版,堪称珍稀,或为翁氏所言旧谱之“当二钱”,但实际测得乃属折三料;近见还有中样者,直径较小样略大一轮,亦稀;厚肉钱,旧谱仅有文字记载,今已为实物所验证;薄肉钱,旧谱缺载,形制之精美,胜过常品,当属官铸正用品无疑。此外,关于端平大钱之折值,虽《贵耳集》有“端平铸钱一当五”的记录,但“铸不及缗,不一月罢”,随后流通的端平大钱,学界多归为“当五”。但究竟是折三还是当五,早年已成悬案。这在上述版别划分中已露端倪。比如大样与小样,两式钱币直径足足相差3 个多毫米;再如厚肉与薄肉,轻重差异接近二、三倍;又如重宝与通宝,究竟是钱名区别,还是折值等级区分,尚待进一步讨论。

注释:

[1] 端平大钱有铜铁两门。南宋四川地区铸有铁质大钱,两淮和江西地区除小平外有折二铁钱;其他地区则行铜质大钱。本文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的铜质端平大钱,铁母虽为铜质,但归属铁钱区域,并非直接流通之用,一般不予讨论。

[2][5][8](清)翁树培:《古泉汇考》,山东图书馆藏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 年影印本。

[3] 孙仲汇、余榴梁编著:《古钱真赝对比鉴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32 页。

[4](宋)庄绰、张端义撰:《鸡肋编·贵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112 页。

[6](清)戴熙:《古泉丛话》,清同治壬申滂喜斋刻本。

[7] 丁福保原编、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9](清)张端木:《钱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第117 页。

猜你喜欢

通宝大钱大字
王记寨
西沙群岛考古发现的铜钱
通宝钱制与两宋钱法及特点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容易吗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
天生我才
Scholar and East Lake
一枚罕见的“圣宋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