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模式现状研究
——以国内外农业高校为例
2021-06-23张鹏冯永忠
张鹏,冯永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是高等学校践行办学宗旨、提升综合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1]。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行业特色高校是一支重要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3]。
现有研究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还存在值得深化研究的主题。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作用机制、模式以及路径等问题,使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始终同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同步发展,成为引领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因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
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均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一带一路、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等,“双一流”“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及“六卓越一拔尖”等重大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都为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4]。农业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典型代表,在粮食稳产保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
本研究以国内外著名农业高校为例,利用“个性梳理+共性凝练”,探寻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厘清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现状,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也为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农业高校发展模式概念、内涵与现状
(一)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概念与内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可总结为:农业高校在根据内外部因素以及自身资源优势,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服务国家农业发展而采用的策略与道路、方式与方法、思想与精神、措施与手段的总括。
农业行业高校发展的内涵在郭时印等人的眼中有四个方面:坚持质量第一、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和坚持人本发展[6]。梁迎娣等认为农林行业高校发展内涵在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为目标,以学校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和资源,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根本理念,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7]。同时,地方农林院校也要通过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使资源配置得到最大优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精神,注重保持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最终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新时代农林行业高校的发展内涵与高等院校发展内涵除了“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转化成果,主动服务,支撑发展,办出特色,做出贡献”一致外,还需要做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二)国内外农业行业高校发展模式现状
在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中,美国菲利普·阿特巴赫博士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起源于欧洲的古典学院模式[8]。而在德国,高等教育经过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与发展,使其承担了部分国家发展和工业生产的科学研究责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学位制度;这种高等教育模式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和细化,通过强调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使高等教育直接为社会相关产业服务,从而发展为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规模化发生了变化,从最早的精英式教育发展为大众式教育,到目前的普及式教育,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多样化和层次化发展阶段。
1.国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
国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能够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以自身的特色学科建立起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通过学科融合,打造出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推动自身走向世界。以康奈尔大学为例[9],农学起家,经过多年的学科发展布局(表1),形成“一流大学的产学研讨结合模式+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交叉模式”的复合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学科覆盖的综合性大学。该校首先设定了合理的学科发展布局,同时利用实验室平台,组织相关传统学科力量创造学科的学术竞争优势,再通过以传统学科为依托,发展交叉学科的方式提升传统学科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且注重产学研合作,从而实现从学科到应用的全位一体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国外农业高校现阶段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自身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自身条件、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社会服务、世界影响力等方面更早提出发展战略。
表1 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方向及专业设置
2.国内农业高校发展模式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9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和改革开放以后(1978—至今),各阶段均有特定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独立—合并/独立”模式与“综合—综合”的模式。两种模式相较而言,后者更有优势,这样的模式利于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促进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各种模式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我国大学通过与国外著名院校的合作交流,逐渐意识到我国农业高校发展的滞后性,因此逐渐借鉴国外名校的发展经验,逐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追求学校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追求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等学科的优势,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增强质量意识,着力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教育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使之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在内涵质量性指标上进一步缩小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形成“本科高校的社会服务型发展模式”+“一流大学的产学研讨结合模式”+“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交叉模式”三种模式的复合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农业高校正在积极进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突破学校发展中的瓶颈,充分释放办学活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缩小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二、国内农业高校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农林院校传统优势学科面临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挑战
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逐渐失去优势主要因为两种转变:第一是由于市场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农林院校大量增设非农林类的专业,这导致特色专业的资源配比下降,从而导致农学、林学变成了农林院校的普通专业,毫无特色可言。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被弱化,同时增设的学科与全国其他综合大学无法相比,最终使得农林类院校逐渐失去优势。第二是大量农林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从而优势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例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部分涉农专业,表2),在涉农专业获得B 及以上等级的综合性高校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和宁夏大学等7 所,其中浙江大学有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三个A+学科,作物学排名第三,为A-;兰州大学草学专业排名第一。
表2 第四轮部分涉农学科评估结果
(二)择校偏见加剧
农林院校的优质生源比例低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优质生源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在这方面较综合院校差距明显,处于明显的劣势[10]。这是因为部分人对农业院校的固有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学生选择综合性、工商、管理、经济类等高校;再者,在“985”工程和目前“双一流”建设中,农业高校的入选情况不甚理想,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学生们的择校偏见。这也是导致农林院校的生源数量以及质量很难与综合类院校相提并论的直接原因。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转变。虽然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超过40%,属农业大国,但是在目前工业化、信息化的浪潮下,仅仅单纯依靠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已处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中上端,因此相关涉农企业对一线农技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减少,高校毕业生中“离农”择业观比例逐年增大,这也直接阻碍了农林院校的发展[11]。
(三)办学资源持续紧张
资源投入的多寡对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有着重要影响[12]。高等农林院校作为行业院校,在服务行业发展、与行业协同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但我国农业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整体上处于技术落后状态。这就决定了农业产业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反哺能力有限且相对脆弱[13],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资源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例如在2019年全国高校经费预算中(图1),综合类大学超过50亿的有30 所高校,其中仅有中国农业大学一所农业院校,而且排名27 位,其他诸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9.84 亿)、华中农业大学(36.25 亿)、南京农业大学(34.86 亿)虽然也表现不俗,但均在40 名以外,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类高校。同时,各农业高校(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2020年较2019年预算均呈减少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减少3.99%、南京农业大学减少2.04%、华中农业大学减少1.68%,而其他综合性高校在原有高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呈增加趋势(图2),如浙江大学增幅达12.74%、复旦大学增幅达8.89%、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提高4.55%和0.53%。
图1 部分高校2019-2020年经费预算金额(亿元)
图2 部分高校2019-2020年经费预算增长对比
(四)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
一所高水平大学要有充足的高水平、优质的教师资源作为支撑,相反很难成为高水平大学。一个学科的发展,高水平领军人才更是关键。以教育部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为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官网),从2016—2019年,共发布4 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特聘教授300 位,讲座教授103 位,青年学者487位,总计891 人。其中高等农林院校入选教师占比仅为4%,且无一校超过10 人,中国农业大学新增9 人(特聘教授3 人,青年学者6 人),排名全国28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均是6 人,南京农业大学为5 人,其他农业高校均不超过1 人,与综合性涉农院校差距较大,例如浙江大学新增34 人,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分别新增11 和7 人。由此可见,高等农林院校与国内其他院校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相比,领军人才方面相对缺乏,这也是高等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
(五)科研实力相对较弱
科研成果、科研质量不仅取决于学科队伍的知识与创造能力,也与科研平台息息相关。高校科研配置设施可直接体现高校的科研规模、科研实力等情况,往往科研实力越强,科研规模越大的高校,国家配置的科研设施就会越多。以高校科研设施中最常见的基础科研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在全国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2 个(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网),其中农林高校仅有11 个,占比仅为6%,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为3 个,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2 个,其他诸如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各1 个,整个农林高校总数仅和清华大学一所高校(11 个)相当。由于高校的科研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林高校承担的国家科研计划和大项目有限,这也造成大多数高等农林类院校都面临了另一个现实问题:由于相关的经费紧张,高昂的实验仪器运行和维护费用致使试验设备无法更新换代,严重老化,导致数据有细微偏差,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进一步造成高校的科研水平的下降。
(六)成果转化率低
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创造巨大效益,并且服务社会,也是直接反映农林院校成果落地的重要指标[14]。然而,目前农林高校虽然科技成果众多,但与市场契合度并不高,转化率很低,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根本无法进入市场,造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几年高等农林类院校对于科研成果转化投入虽有所增加,但用于成果转化的部分严重不足,加之现在高校考核以论文为导向,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写论文上,不愿意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导致相当数量的成果成为样品、展品和礼品而流于形式。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慢且低,导致大量涉农企业只愿意投资比较成熟且立即见效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三、我国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战略
(一)高水平人才培养战略
农业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和工作核心环节,构建合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能力;同时,农业高校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教学要以产业需求为主导,把人才培养同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与社会机构、科技园区、现代企业、政府等多方进行合作与交流,实现培养“知农、爱农、进而事农”的创新型、复合型农业人才。
(二)合理学科布局战略
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农业高校要保持“特色”,就要注重传统优势学科发展,辅以现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在长期规划中采取向传统优势学科实行倾斜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保障传统优势学科在显著提高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服务市场、经济的社会能力。
再者,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高等教育的供给会非常充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也将越来越强,进一步刺激更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和独特交叉研究领域的产生。因此农业高校要扩展、丰富学科体系,摆脱对传统优势学科的过分依赖。因此要设置现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学科融合,不断强化学科交叉效应,突破学科及资源约束,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学科全面提升战略
当学科布局、资源配置合理后,所有学科(包括传统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都应确立“学术+市场”的双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市场资源扩大学科规模及影响力,同时要进行适当取舍,适当放弃部分对学术和市场均无明显贡献的学科,从而实现学科重心倾斜,全面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行业特色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为举措,将“人才培养”“学科布局”“学科提升”的三大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追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服务于现实、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发展思路,指导农业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将潜在的生产力转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达到提高农业高校整体竞争力的根本目标。
四、总结与展望
行业特色高校在高等学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5]。农业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典型代表,在未来粮食稳产保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挖掘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而全面提升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能力。使农业高校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行业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示范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