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吹“台风”旧貌换新颜
2021-06-23闫旭
文/闫旭
吴旭平(中)在乐龄学习中心为老师培训。(受访者供图)
林钦燕带着孩子们搭建的“蚯蚓之家”“茉莉花园”“爱心菜园”等成为社区一抹亮色。(闫旭 摄)
01
家住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连辉社区的赵萍阿姨,最近一段时间“乐得忙碌”。上了7节培训课程并结业后,擅长拉丁舞的她,成为社区一名“准乐龄老师”。
“台湾的吴教授,专门培训大家怎么授课,我们收获很多。”今年70岁的赵萍阿姨,自退休后便开始学习拉丁舞,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社区里的老师。“我现在每天参加拉丁舞表演队的活动,平时也帮忙培训新队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有很多表演。过段时间,我还会在乐龄学习中心给老伙伴们上课。”赵萍阿姨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赵萍阿姨口中的“吴教授”,是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台籍副教授吴旭平。去年5月以来,连辉社区里常常出现吴教授和穿着蓝色马甲的福悦社工们的身影,老旧社区开始焕发新生机。
“脏乱差”的局面一天天改变;垃圾被分好类,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花花草草多了起来……这些,社区里的老人们都看在眼里。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感觉到社区变得越来越文明,治安越来越好,老人、小孩受到更多关心和照顾。
02
过去,两岸社区治理经验交流多展现在论坛互访层面,交流载体不多。晋安区深耕“社区家园”理念,近年来借鉴台湾社区治理的先进做法,探索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新路径。
全国首个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在晋安区揭牌成立,努力使社区交流常态化;榕台“虚拟社区”搭建起来,衍生各类社区营造师、社工志愿者“专业群”;闽台城乡社区治理研究院成立,畅通专才对接,按照一专家团队、一社会组织、一社区的总体思路,打造16个资源禀赋各异的城乡精品示范村(社区)。
吴旭平指导福悦社工参与象园连辉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一门一院一墙”治理,创设“辉同繁响”三社联动品牌项目。
比如,“社区微议事”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自治能力;“邻家妈妈”开辟了社区公益市场,实现居民能力展示、社区服务、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爱心敲门队”发掘社区困难群体,把关怀送进家门,创造社区邻里友好的空间。
赵萍阿姨在连辉社区住了30多年,自行车曾弄丢了10余辆。在她的印象中,过去社区老旧,没有物业,治安不好,杂草遍地,夏季蚊虫滋生。“现在各方面都规范了很多,有保安、有物业,治安、环境都很好,社区的变化太大了。”赵萍阿姨欣喜地说道。
改造连辉社区,吴旭平的愿景是,“让每一个人觉得社区很安全,也很开心地来参与社区活动”。
吴旭平2010年进入台湾高校工作,专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他,在台湾常常到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协会合作建立社工机构。“我们通常采用共学、共餐、共办的‘三共’服务模式,让社区的老人一起学习、一起吃午餐、互相陪伴,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吴旭平说道。
2015年,吴旭平从台湾高校辞职,“跨海”来到福建发展。在台湾“深耕”社区营造多年的经验,也被他带到了福建,“因地制宜”探索出融合两岸经验的新的社区营造模式。
“大陆的社区治理,过去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而台湾则是自下而上。”吴旭平说,因此,在晋安区这个两岸社区治理经验融合先行区,他希望把这两种模式融合起来,更多地关注居民的需求。“我们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希望在‘近邻’们心灵契合的情况之下,再由党建的方式来让大家有服务奉献的精神。”吴旭平解释道。
03
被评为福州首批“闽都英才”的社工林钦燕,带领福悦社工入驻社区后,大家通过调研发现,连辉社区大部分家庭属双职工父母,忙于工作的同时缺乏对子女看护,孩子们经常在小区内追逐打闹,很不安全。于是,社工团队成立“连辉小私塾”,链接高校、社会组织,免费开设国学、科学实验、小记者培训,给社区青少年提供“四点后学堂”,并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环境美化。
走在社区里,随处可见在悠闲散步、玩耍的老人和小孩。在吴旭平指导下,林钦燕带着孩子们搭建的“蚯蚓之家”“茉莉花园”“爱心菜园”等社区七彩花园,成为社区一抹亮色。养蚯蚓可以消耗一些厨余,蚯蚓粪可以转化为有机肥养花种菜,孩子们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随着队伍日益壮大,社工们开始带领孩子组建“小公民”协会,培养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社区改造就是在这里开展‘一老一小’的活动。‘一小’就是‘连辉小私塾’,‘一老’则是正在开展的乐龄学习中心。”吴旭平说,社区营造很普遍的一项工作是让老年人来参与学习,而连辉社区的乐龄学习中心,最大的特色在于培育社区里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当乐龄老师,教社区里的其他老人。
连日来,乐龄学习中心的“健康小课堂”、长者音乐班、“智享银龄”长者智能手机班相继开班,一座难求。
59岁的翁美榕,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在福悦社工的指导下常在社区做义工。近来,她也忙着参加乐龄学习中心的各项课程。“以前我对这些不感兴趣,现在社区里环境好了,活动多了,我们都很喜欢参与进来。如今我种花、画画、钢琴、广播,样样都学起来了。”翁美榕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8岁的小孙子就‘丢’在旁边的‘连辉小私塾’,我们都觉得社区的生活比以前有趣多了。”
福悦社工与社区长者们在乐龄课程后合照。(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