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罗先珂在中国(1921-1923)年表
2021-06-23黄艳芬
华希理·爱罗先珂(Vasili Eroshenko,1890-1952),俄国童话作家、诗人和世界语学者。出生于库尔斯克省(今别尔戈罗德州),四岁时因病双目失明。于1914年4月离开俄国去往日本,并在东亚游历,至1923年4月,期间除了两度旅居日本外,还先后到过泰国、缅甸、印度和中国。1921年5月,在日本参加五一游行,被视为有社会主义思想嫌疑,在遭受暴力殴打和拘禁后,被日本政府驱逐。8月底,爱罗先珂自海参崴流亡到中国,1923年4月离开中国。在中国时期,除去1922年夏秋赴欧洲,以及1923年2月在上海和杭州度假,他一直生活在鲁迅与周作人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的家中,与周氏兄弟朝夕相处。在中国时期,爱罗先珂主要用世界语和日语写作,文体包括童话小说、散文、诗歌和演讲稿,出版的汉译文集有《爱罗先珂童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7月)、《过去的幽灵及其他》(上海民智书局,1923年3月)、《桃色的云》(北京新潮社,1923年7月)、《枯叶杂记及其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4月)、《世界的火灾》(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2月)和《幸福的船》(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3月)。自1921年7月在日本出版第一部日语童话小说集《天明前之歌》(《夜アケ前ノ歌》,东京丛文阁)后,爱罗先珂获得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关注,包括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和巴金等在内的译者,在京沪两地,依托于《晨报副刊》《民国日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小說月报》等报刊,以日语和世界语为翻译媒介语,积极开展对他的译介,大大促动了其作品1920年代初期在中国文坛的传播。本年表系统梳理1921至1923年爱罗先珂在中国时期的人生和文学活动,客观呈现其这段旅华经历,以纪念他来到中国一百周年。
1921年8月底,爱罗先珂到达哈尔滨,住在日文报《哈尔滨日日新闻》的记者中根弘家中。
8月30日,鲁迅买到《天明前之歌》,并计划翻译:“大打特打之盲诗人之著作已到,今呈阅。虽略露骨, 但似尚佳, 我尚未及细看也。如此著作,我亦不觉其危险之至,何至于兴师动众而驱逐之
乎。我或将来译之,亦未可定。”[鲁迅:《210830 致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14-415页。]因爱罗先珂在日本遭受殴打的经历,鲁迅将之戏称为“大打特打之盲诗人”。
9月11日,鲁迅以日语译出爱罗先珂的童话《池边》:“现在译好一篇エロ君之《沼ノホトリ》拟予孙公,此后则译《狭ノ籠》可予仲甫也。”[鲁迅:《210911 致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1卷,第422页。]计划投给编辑《晨报副刊》的孙伏园,并打算接下来翻译《狭的笼》并投给编辑《新青年》的陈独秀。
9月17日,鲁迅在给周作人信中说到“为《新青年》译《狭ノ籠》已成”[鲁迅:《210917 致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1卷,第424页。]。鲁迅26日日记记录:“寄陈仲甫信并二弟、三弟稿及自译稿各一篇。”[鲁迅:《日记第十(一九二一年)》,《鲁迅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43页。]该自译稿即《狭的笼》。《狭的笼》刊发于第9卷第4号《新青年》(1921年8月1日发行)时,“译者附记”标注的写作时间为“一九二一年八月十六日”。200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认为结合鲁迅在书信中所写的《池边》和《狭的笼》的译成来看,“八月”当系“九月”的笔误,且该期《新青年》的实际发行时间是在此之后[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本年表认同这一说法,并认为《池边》既是鲁迅翻译的第一篇爱罗先珂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坛的首次翻译。
9月24-26日,《池边》发表于《晨报》第七版。
10月1日,爱罗先珂从哈尔滨出发去上海。
10月2日,中根弘写成《盲诗人最近时的踪迹》,发表于本月9日日本《读卖新闻》上。文章讲述爱罗先珂在哈尔滨时,“每星期一次,在木曜日的夜间,到那开在乌克拉因人俱乐部的本地的文学者集会里去”,最后一次他朗诵了童话小说《虹之国》,哈尔滨文学者们评价其“有思想正是俄国人的作品,但形式和色彩太是日本的了”[中根弘:《盲诗人最近时的踪迹》,鲁迅译,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中根弘还写到爱罗先珂遭放逐后的创作情况:“他被追放以后的作品,则最先有一篇对话《汽车之中》。这是说他在赤塔时候,绝望了回到劳农俄国去,却向哈尔滨来的汽车中的阴郁寂寞的心情的。第二篇尚未发表,是题作《或一树林中的事件》的童话式的文章,里面简短的极抽象的闪着他的思想和主义。第三篇还没有做完,是叙述从敦贺起,被两个警察送到海参卫,从这里又经过伊曼,哈巴罗夫斯克,勃拉戈锡金斯克,斯来典斯克,斯来典斯克各处,来到赤塔为止的遭遇,印象,以及心情的。他在这途中,曾经和从美洲回到离别多年的故国来的一伙劳动者做同伴,和这一伙人的会话,也颇有趣的描写在里面。这些作品,想来日本人们也可以都有看到的机会的。”[中根弘:《盲诗人最近时的踪迹》,鲁迅译,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肆,第233页。]根据中根弘对这三篇文稿的介绍情况来看,此后未见在中国报刊上发表。
10月7日,到达上海。居住在虹口区日本人所开的按摩院里,以在日本时学会的按摩手艺谋生。据正禾(汪馥泉)回忆,常去访问的除了他之外,还有胡愈之和几位外国世界语者友人:“在他那边,时常碰到的,是胡愈之兄,日人夫妇(太太叫春子,先生的名字可忘了),印度人,夏斯脱里,(会讲日语的)。”[正禾:《爱罗先珂忆》,《杂志》第9卷第5期,1942年8月10日。]
10月12日,晚间七时,受上海世界语学会邀请在北四川路演讲,由日本人川上喜光主持,爱罗先珂以英语讲演,主题为谈论世界语之重要性,并自述身世。次日《民国日报》以《俄国盲诗人之演说》为题报道此次演讲。
10月14日,愈之(胡愈之)在《民国日报·觉悟》发表《介绍盲诗人爱罗先珂》,这是第一篇由中国作家所撰写的介绍爱罗先珂的文章。本日,田汉在日记中记录收到李初梨从日本的来信,云“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将至上海,要我飞檄上海友人与以便利”[田汉:《蔷薇之路》,俊生编:《现代日记文选》,上海:仿古书店,1937年,第171页。]。
10月22日,北京《晨报副刊》设“爱罗先珂号”,发表了由风声(鲁迅)翻译的《盲诗人最近時的踪迹》和童话小说《春夜的梦》。
10月,用世界语写成“上海生活的寓言小品”《枯叶杂记》[爱罗先珂:《枯叶杂记》,愈之译,《东方杂志》第19卷第5号,1922年3月10日。]。
11月4日,通过胡愈之向鲁迅请求翻译《鱼的悲哀》的信寄达,鲁迅有记载:“近时,胡愈之先生给我信,说著者自己说是《鱼的悲哀》最惬意,教我尽先译出来,于是也就勉力翻译了。”[鲁迅:《〈鱼的悲哀〉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4页。]
11月13日,上午九时,文学研究会上海同人在静安寺路环球中国学生会场地召开欢迎会,爱罗先珂发表《现代的忧虑》演讲,表达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分析和思考。现场由袁昌英翻译,讲稿全文由严既澄从英文译出,发表于25日的《民国日报·觉悟》上,并于29和30日分两次转载于《晨报副刊》上。
11月15日,《民国日报·觉悟》推出“爱罗先珂专刊”。刊发了胡愈之从世界语译出的散文《我底学校生活底一断片》,馥泉(汪馥泉)从日语译出的小说《虹之国》。其中,《我底学校生活底一断片》是爱罗先珂到中国后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新作,为自叙传散文,书写早年在莫斯科盲童学校的生活断片,故发表时文章标题下注有“爱罗先珂先生为本栏特著”。《虹之国》于11月22日又被《晨报副刊》转载。
11月16日,力子(邵力子)在《民国日报·妇女评论》第16期“随感录”上发表《读了爱罗先珂一段话以后》,认为爱罗先珂在《我底学校生活底一断片》中关于小脚的书写断片体现了对中国女性的人道主义同情。
11月17日,一方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读了爱罗先珂先生〈我底学校生活底一断片〉以后》,文中写到他对爱罗先珂的印象:“爱罗先珂先生,他肉体上的有形的眼睛虽然失明;而他精神上的无形的眼睛,究竟没有失明。”
11月23日,《晨报副刊》开始转载鲁迅译《狭的笼》,至26日结束。同日,佩蘅和芷汀在《民国日报·妇女评论》第17期“谈话”栏上发表《狭的笼》,以对谈的方式,结合中国妇女命运开展对《狭的笼》的评论。
11月25日,《东方杂志》第18卷第22号刊发鲁迅译童话小说《雕的心》。正文前的“记者附记”中说:“爱罗先珂是儿童文学的作家,他的著作中充满着单纯的,旷大的,梦幻的赤子之心。正惟现在的人类太偏狭了,太多成见了,所以容不得坦白光明的见解,正和久居暗室的人们怕见太阳一般。”
12月1日,通过茅盾将日文小说原稿《世界的火灾》寄达鲁迅。
12月3日,鲁迅将《世界的火灾》译文以及原稿寄给茅盾。《世界的火灾》发表于1922年1月10日第13卷第1期《小说月报》。
12月16日,《民国日报·觉悟》刊发美子女士从日语翻译的总题为《偶感》的三首俳句:《在火车中(哈尔滨行)》《神户劳动底失败》《到了上海》,这组俳句展现了爱罗先珂从日本流亡到中国途中的心境。
12月19日,为促进上海世界语学会发展,在四川路青年会礼堂主持沪埠世界语分会歌舞大会,门票分三等出售,所筹资金赠送上海世界语学会作为会费。会上爱罗先珂亲自弹唱,另有中、日、俄、韩多名音乐家表演歌舞。此前,枚玖(景梅九)在15日的《四民报》上发表《对于盲诗人发起音乐大会的感想》,文中写道:“盲诗人发起歌舞大会,宣言欲引起人类高尚的美感,寓有‘美育的意思在内。”
12月29日,鲁迅作《〈为人类〉译者附记》,说明童话《为人类》系爱罗先珂的指定翻译:“这一篇原登在本年七月的《现代》上,是据作者自己的指定译出的。”[鲁迅:《〈为人类〉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7页。]该译作发表于1922年2月10日第19卷第3号《东方杂志》。
12月30日,鲁迅作《〈两个小小的死〉译者附记》,说明《两个小小的死》也是爱罗先珂的指定翻译:“爱罗先珂的第二创作集《最后之叹息》,本月十日在日本东京发行,内容是一篇童话剧和两篇童话,这是那书中的末一篇,由作者自己的选定而译出的。”[鲁迅:《〈两个小小的死〉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6页。]该译作发表于1922年1月25日第19卷第2号《东方杂志》。
1922年
1月1日,《妇女杂志》发表访谈文章《童话作家爱罗先珂先生》,还发表了鲁迅译童话小说《鱼的悲哀》和胡愈之译散文《世界平和日》。同日,《民国日报·觉悟》增刊上发表鲁迅译童话小说《古怪的猫》。
1月10日,胡愈之译童话小说《为跌下而造的塔》发表于《东方杂志》第19卷第1期。同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北京大学学生东杰的诗歌《读爱罗先珂〈古怪的猫〉》。
1月28日,鲁迅写成《〈爱罗先珂童话集〉序》,文集共收十二篇译文,鲁迅翻译九篇,胡愈之翻译两篇,汪馥泉翻译一篇,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于本年7月出版。
2月4日,参加在西藏路由宁波同乡会举行的万国歌舞大会,演出者为来自波兰、西班牙、法国、俄国、韩国、日本、意大利以及中国的音乐歌舞家。爱罗先珂担任大会主席,并在会上演奏了四弦琴。
2月9日,郑振铎致信周作人:“我大约必到北京一行,如去,必与爱罗先珂君同行。他是能够吃中国菜的。所以无论那里都可以住。不会发生什么困难。”[转引自葛涛:《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18封郑振铎书信考略(上)》,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市鲁迅研究中心编:《绍兴鲁迅研究201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第92页。]
2月11日,《时报》刊发《关于俄国盲诗人之纪闻》,声称:“北京国立大学,经由周作人君介绍,拟延旅居沪上之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君为教授,现正在接洽中。”
2月13日,无政府主义者太朴(郑太朴)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译文《爱罗先珂口中的富人》,该文是爱罗先珂此前在志民学校筹款会上的致辞,猛烈批评了中国富人只顾自己享乐,不愿资助平民教育的行为。
2月17日,《民国日报》刊发新闻《俄国盲诗人之离沪期》,确定爱羅先珂将于22日离沪,同时宣布上海世界语学会拟开送行会。
2月22日,正式接受蔡元培邀请在北京大学执教世界语,由郑振铎与叶圣陶陪同离沪北上。同日,沪上《民国日报》《时报》《四民报》等纷纷刊发其离沪消息。
2月23日,到达北京,住在耿济之家,其妹耿馨之回忆,“爱罗先珂从衣袋里抽出一块又大又脏的手帕,大声擤鼻。我淘气地失声大笑起来。敏感的爱罗先珂,顿时双颊飞红”[耿馨之:《寄语长兄耿济之》,徐伟志编:《翻译家耿济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第158页。]。
2月24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刊登署名“薇”的随感录《送别爱罗先珂君》,文中写道:“车动了,三等车窗口外,笼罩着古希腊诗人底黄金发的盲人,尽是呢喃着‘Gis revido(世界语‘再会的意思)。”同日,郑振铎和耿济之陪同他至八道湾十一号鲁迅和周作人的私宅,周作人当日日记记载:“郑振铎、耿济之二君引爱罗先珂君来,暂住东屋。”[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2月25日,下午,同周作人先到北京大学访蔡元培,后郑振铎和“褚君兄弟来访爱君”[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第229页。],后二人为北京大学学生褚保衡兄弟。同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4号刊发丏尊(夏丏尊)从日语译出的《幸福的船》,译者在“附记”中说:“这篇是他创作集《天明前之歌》中一篇。据他自序上说,这篇和《松之子》篇中‘有着我所爱的人物和我所苦闷的问题的。”
2月26日,永持德一来八道湾十一号访问爱罗先珂,鲁迅与周作人一同见面。
2月27日,《晨报》载“诗人爱罗先珂到京”的消息。《民国日报·觉悟》上刊登署名“老梅”的诗歌《送爱罗先珂君去北京》,诗中赞其为“思想界底刺客”。同日,胡适到周宅与之见面,因蔡元培请他在北京大学演讲,而一时又找不到人翻译,故请胡适担任英文翻译。胡适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英语还可听;他在英国住了几年,在印度又几年,故英语还可听。他双眼于四岁时都瞎了,现在年约三十。他的诗与短篇小说都不坏。”[胡适:《胡适日记全编003(1919-192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65页。]
3月1日,上海《民铎杂志》第3卷第3号刊发《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主要介绍他的生平和思想状貌。
3月2日,下午,郑振铎和瞿菊农来到八道湾十一号,为他录写即将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讲稿。
3月4日,下午三时,胡适来到八道湾十一号,为记录第二天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内容,并在当日日记中再次记录对他的印象:“他说现在世界语有几个诗人,Zamenhof(柴门霍夫)之外,如Grabovaski(格拉波瓦斯基),Deryatnin(杰维亚特宁),Kabe(卡博),Edmond Privat(埃德蒙·普里瓦),皆能用世界语创作新诗。”[胡适:《胡适日记全编003(1919-1922)》,第569页。]本日北京大学正式聘请他教授世界语和俄国文学等课程,月薪二百元。
3月5日,上午十时,周作人陪同他至北大三院演讲,胡适将演讲题目译为《世界语及其文学》。胡适称自己“是一个不赞成世界语的人”,“但因为蔡先生再三嘱托,一时又寻不着替人,只好老着面皮唱一台戏”,但是“自信这一回总算很忠实于演说的人”[胡适:《胡适日记全编003(1919-1922)》,第569-570页。]。午间,蔡元培宴请爱罗先珂,同座者有胡适、孙国璋、鲁迅、马幼渔、沈士远、钱玄同和周作人。
3月6日,在石驸马大街女子师范高等学校大礼堂用英语讲演《智识阶级的使命》,瞿菊农现场翻译。鲁迅和周作人出席,郑振铎回忆鲁迅陪同爱罗先珂的场景,“他着了一件黑色的夹外套!戴着黑色呢帽,陪着爱罗先珂到女师大的大礼堂里去”[郑振铎:《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孙郁、黄乔生主编:《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页。]。胡适也到场,并在日记中评价演讲:“他说俄国知识阶级的历史,指出他们长处在于爱小老百姓,在于投身到内地去做平民教育,并不在于提倡革命与暗杀。他痛骂上海的新人,说他们没有俄国知识阶级的好处,而全有他们的坏处;说他们自己有一个主张,却要牺牲他人去实行。他的演说中有很肤浅处,也有很动听处。”[胡适:《胡适日记全编003(1919-1922)》,第569页。]
3月7日,“北大刘龙二君来见爱君”[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第230页。],商讨北京大学的教学安排。同日,《民国日报》报道前一天《智识阶级的使命》演讲盛况:“是日雨雪纷纷。听者尤异常踊跃,由下午一时以前,即有人前往等候。二时礼堂内已无隙地。”[《爱罗先珂演讲志盛》,《民国日报》1922年3月7日,第8版。]
3月10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5号发表胡愈之译散文《枯叶杂记》前三篇《街之树》《幻想之国》《一个小女孩子的秘密》。爱罗先珂在序言中这样写道:“奉献本书于我的亲爱的年轻友人S.M.君。他给我这几篇小品里许多最富于诗趣的资料,而且这文章在大体上也是受了他的兴感而作的。”“S.M.君”为东京帝国大学学生福冈诚一,是他的日本朋友。
3月25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6号发表《枯叶杂记》后三篇《人马》《独一无二的宝贝》《小脚女子》。胡愈之在译后记中称爱罗先珂是“一个完全俄国式的利他主义者”,并认为在近代俄国艺术家中“不容易找出一个和他相同的”,“但从反抗的精神看来,他便是柯格涟科,高尔基这一流的作家了”[爱罗先珂:《枯叶杂记(续)》,愈之译,《东方杂志》第19卷第6号,1922年3月25日。]。
3月26日,福冈诚一自下关发电报寄达周作人,告之将启程来北京看望爱罗先珂。同日,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用俄语讲演《现代问题》,由吕树霖记录,由于受到北京警厅干涉,演讲时间从下午二时拖延到四时,并且警厅人员列席旁听,因此听讲的人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两人。本年5月6日,汀园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内容及其沿革》,谈到法政专门学校一袁姓教务主任曾以校长名义阻止此次演讲:“例如这次他阻止学生请爱罗先珂讲演,说‘校长不在京这是不行的;后来有人问他是不是反对讲演?他说:我不反对不过校长没来,我不能准你们请人讲演,如果你们要请爱氏来,除非轰我姓袁的出去。我在这里一分钟,便不许爱氏进俄专的门。”《现代问题》讲稿于3月28日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又于4月2日被《民国日报·觉悟》转载。
3月27日,福冈诚一的两通电报寄达周宅。
3月28日,福冈诚一到达周宅。
3月29日,同福冈诚一和周作人骑驴往三贝子花园游玩,步行而回。
4月1日,鲁迅为他记录《俄国的豪杰》,该文是他次日将要演唱的俄国民歌故事内容。
4月2日,晚间,参加北京大学第二平民夜校的游艺会,并弹唱俄国民歌《斯钦卡·拉辛》,歌中的主人公为哥萨克起义的英雄。同日,《俄国的豪杰》发表于《晨报副刊》“诗歌”栏目上,编辑孙伏园在识记中写道:“爱罗先珂先生今晚在北大第二平民夜校游艺会唱歌,有恐听众不易了解,特为述说歌中故事,由鲁迅先生笔录如左。至于歌词,则请到会诸君自己去听。”[鲁迅:《俄国的豪杰》,《晨报副刊》1922年4月8日,第2版。]
4月3日,周作人设家宴招待爱罗先珂和福冈诚一,另有北大学生张禅林和褚保衡等,共七人。
4月4日,与鲁迅在北京第一舞台欣赏俄国歌剧团演出的《游牧情》,该歌剧团是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中国的,1922年春经哈尔滨、长春等地来到北京,班主是俄国人达罗夫。
4月8日,下午,与鲁迅、周作人、福冈诚一及周丰一同游公园。
4月9日,鲁迅以与爱罗先珂的观剧经历写成的《为“俄国歌剧团”》在《晨报副刊》发表。同日,蔡元培致信周作人,邀请周作人与爱罗先珂一起参加湖南李实君在翊教寺胡同所办的平民补习学校的筹款游艺会,因为他认为周作人“与爱先生均热心于平民教育”[蔡元培:《蔡元培致周作人(1922年4月9日)》,孙郁、黄乔生主编:《致周作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页。]。同日,与鲁迅在中央公园散步,鲁迅以此经历写成《无题》,文中写道:“人看见Sro.E,几个人叫道:‘瞎子,瞎子!对的,他们发现了真理。”[鲁迅:《無题》,《晨报副刊》1922年4月12日,第3版。]该文发表于12日《晨报副刊》上。
4月10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7号刊发夏丏尊译童话小说《恩宠的滥费》。
4月12日,福冈诚一返回日本。
4月14日,朝鲜世界语者吴空超来到八道湾十一号。
4月16日,下午,同周作人和吴空超去兵马司北京世界语学会,步行往返。
4月24日,褚保衡在《时报·图画周刊》第95号上发表题为《爱罗先珂近影》的照片,并配以介绍文字:“盲诗人爱罗先珂先生,今年正月,由北京大学聘为世界语学教授。”
4月29日,在平民学校的募款游艺会上弹唱诗歌《雪干妮底预言》,本日《晨报副刊》以中俄文对照发表该诗,并配以说明:“本月底,平民学校因为募款开游艺会,二十九日有俄国诗人爱罗先珂先生的弹唱,所唱者即为自作世界语诗《雪干妮底预言》。今竟得原文并转录愈之先生译文(见《妇女评论》十二期)于此,以供留心此道者参观。”晚间,与周作人在第一舞台观看俄国歌剧团演出的《罗森堡伯爵》,当剧中扮演新婚夫妻的演员下台向观众散花时,他得到一朵红花,“当即悬诸胸前,表示极为满意之状”[松:《盲诗人观剧》,《小时报》1922年4月30日,第一版。]。
4月30日,力子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爱罗先珂底上海观》。文中写道:“爱罗先珂说上海是个荒岛,那有整千整万人们的大市场是个人迹未到的大森林,到‘新世界去一定觉着比在喜马拉雅山上还静寂得多。”同日,鲁迅撰写《将译〈桃色的云〉之前的几句话》,宣告开译《桃色的云》,因为爱罗先珂想将之“从速赠与中国的青年”[鲁迅:《桃色的云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9页。]。本日,应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约,预备演讲《春天与其力量》,因为学校办妇孤救济会,没有地方,演讲暂停。
5月1日,至孔德学校演讲,周作人为之口译,并演唱《国际歌》。同日,鲁迅译成江口涣《忆爱罗先珂华希理君》并撰写附记,后刊发于14日《晨报副刊》。鲁迅在附记中谈到:“这一篇,最先载在去年六月间的《读卖新闻》上,分作三回。但待到印在《最后的叹息》的卷首的时候,却被抹杀了六处,一共二十六行,语气零落,很不便于观看,所以现在又据《读卖新闻》补进去了。”[江口涣:《忆爱罗先珂华希理君》,鲁迅译,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肆,第379页。]
5月2日,下午,同周作人去北京世界语学会,与俄国世界语学者索福克罗夫(sofoclof)见面。
5月4日,鲁迅为《桃色的云》作译者附记以及人物表,并以“译者附记”为总题发表于15日《晨报副刊》上。7月1日,鲁迅将人物表修订后改题为《记剧中人物的译名》,收入7月由新潮社出版的《桃色的云》单行本中。本日,爱罗先珂原计划接受清华大学邀请讲演《春天与其力量》,午后在西直门口准备骑驴出行,但因城门关闭,未成行。
5月13日,鲁迅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将译〈桃色的云〉之前的几句话》,以及秋田雨雀的评论文章《读了童话剧〈桃色的云〉》译文。5月15日,《桃色的云》译文开始连载于《晨报副刊》上,至6月25日结束。
5月16日,诗歌《人类一分子》由周作人从世界语译出,发表于5月22日《晨报副刊》上,署名仲密,该诗后被收入《爱罗先珂童话集》扉页。
5月18日,原计划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演讲《春天与其力量》,但因该校学生提前考试,故演讲又未能实行。
5月20日,黎锦熙在《国语月刊》第1卷第4期上发表《“旁观者清”》,援引爱罗先珂在演讲《智识阶级的使命》中批评汉字艰深脱离民众,倡导汉字改革。此后8月20日,钱玄同在该刊第7期上发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议案中重评此事,认为“爱罗先珂很诚恳的给了我们一个警告”。
5月23日,下午,与鲁迅和周作人同至北京世界语学会送别张禅林,并一起照相留念。
5月25日,仲密(周作人)译演讲稿《春天与其力量》发表于《民国日报·觉悟》上,周作人在译者附记里这样写道:“这篇文章是四月下旬做成,经我从原稿中译出。当初是应高等师范学校之约,预备在四月三十日去讲,后来因为那边办妇孤救济会,没有地方,便停止了。适值清华学校学生来招著者讲演,他就答应五月四日下午去讲。等到那一天的午后,叫人到西直门口去找驴子,预备出发,才知道城门关了,又去不成。第三次是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请他于十八日去演讲,也已说定了,不料因为提前考试,又不能实行。因了这三次曲折,春天早已过去了,所以,这篇演说他也不再使用,便发表了出来,聊以答三校诸君的厚意。”
5月26日,《民国日报·觉悟》发表胡愈之译《大炮在远处轰击》,是爱罗先珂专为上海世界语学会《绿光》创刊而作的散文。
5月30日,下午,日本朋友近藤君来到八道湾十一号,6月4日离开。
6月3日,傍晚,与鲁迅、周作人等人在八道湾十一号合影。
6月4日,由仲密(周作人)译出的诗歌《与少年支那》发表于《晨报副刊》上,在译者附记里,周作人写道:“这一篇诗本来是俄文所写,经作者的口授,由我笔述下来的。原想发表在《人类一分子》之前,因为这篇做的更早,但是因了我的疏忽,把那篇先发表了。”
6月7日,鲁迅在《晨报副刊》发表关于《桃色的云》的《译者附白》,指出第三幕末节中“白鹄的歌”四句是爱罗先珂在北京时新增加的,原日语文集《最后之叹息》中的《桃色的云》并没有。
6月11日,周作人陪同他在北京法政学校的世界语讲演会讲演,讲稿为《公用语之必要》,周作人译出发表于6月13日《晨报副刊》。周作人在11日日记中记录了这场演讲:“上午至晨报社取所印世界语诗单片,又至法政学校开世界语讲演会,为爱罗君翻译。”[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第242-243页。]“世界语诗”即爱罗先珂在演讲中所吟唱的三首诗:柴门霍夫的《希望》和《道路》,以及他自己的《摇篮歌》。周作人提前将三首诗译出,以《世界語的诗》为题并撰写附记,发表在当日《晨报副刊》上。周作人在附记中对三首诗进行了补充说明:“今日上午北京世界语学会在法政专门学校开讲演会,除世界语演说之外,尚有爱罗先珂君的独唱。现在将原诗三篇及译文先行发表,其中柴孟霍夫博士的二诗,在盛国成君的讲义中曾有译本,因为是文言的,所以应爱罗君之嘱,改成语体了。爱罗君的诗据说汪馥泉君也已译过,但找不到那一个本子,也由我匆匆的另译一遍了。”
6月16日,《云南教育杂志》上刊登汤源新的《读爱罗先珂“智识阶级的使命”》。
7月1日,日本朋友清水安三来到周家,清水安三为北京崇贞女子工读学校校长。同日,吴觉农译童话小说《松孩》发表于《妇女杂志》第8卷第7号上。
7月2日,与清水安三结伴离开周家,准备启程去芬兰赫尔辛基参加第十四次万国世界语大会,周作人送到车站,但因无车又返回。同日,鲁迅作《〈桃色的云〉序》,序言未另发表,后收入《桃色的云》单行本中。
7月3日,上午,周作人往前门换票,晚上又同羽太重久再次送爱罗先珂和清水安三至车站,车上无座位,遇教育改造社的尹炎武,得以借坐该社的包车中。爱罗先珂抵达天津后遇陈大悲。
7月4日,陈大悲电话周作人,告知爱罗先珂往大连去。
7月5日,鲁迅译成爱罗先珂离开北京前所作的《小鸡的悲剧》,并作《译后附记》。同日,爱罗先珂到达大连,因为在船中与一日本人同行,牵连受累遭拘禁至夜晚,十点半乃由大连继续北上[《爱罗先珂在大连被拘 受同行日人牵累》,《民国日报》1922年7月13日,第6版。]。
7月14日,周作人作《送爱罗先珂君》,17日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署名仲密,文章开头写道:“爱罗君于三日出京了。他这回是往芬兰赴第十四次万国世界语大会去的,九月里还要回来,所以他的琵琶长靴以及被褥都留在中国,没有带走。”
8月1日,《四民报》以《爱罗先珂之行踪》为题报道爱罗先珂在哈尔滨的行踪:“爱罗先珂于五日由大连出发后,不曾得信息。顷得哈尔滨通信,始知爱氏于五日晚上十点半去大连,七日下午六点到哈尔滨,仅住一日,即被受迫于八日下午三点半匆匆去哈尔滨往满洲里。爱氏原拟在哈逗留数日,再往东俄,乃该地日本警官谓系危险人物,迫令启行,形同驱逐。并闻在哈一日间亦禁止知交访问,与拘留了无区别。爱氏此行原持有日本公使通行许可证,又有北大之证明书,叙述因赴芬兰世界语大会,希望本国及外国官宪对于该(盲)教员加以保护帮助,但此证书却不发生效力云。”
8月6至15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了第十四次万国世界语大会。爱罗先珂以北京世界语学会代表身份出席,会后回到俄国故乡。
11月1日,周作人写成《怀爱罗先珂君》,于7日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署名作人,文章开头写道:“十月已经过去了,爱罗君还未回来。莫非他终于不回来了么?他曾说过,若是回来,十月末总可以到京;现在十月已过去了。但他临走时在火车中又说,倘若不来,当从芬兰打电报来通知;而现在也并没有电报到来。”
11月2日,爱罗先珂到长春,在列车中与日本某报记者谈论世界语大会内容,同时透露明年将从北大辞职去德国一行[《爱罗先珂在长春之谈话》,《民国日报》1922年11月14日,第6版。]。
11月4日,回到北京。
11月10日,力子和愈之在《民国日报》“通信”栏上发表《爱罗先珂君回到北京》。
11月11日,北京大学世界语教师孙国璋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帮爱罗先珂招聘一位助教,“如同学中有能讲俄语,英语,日本语或世界语——任何一种,愿意帮助爱先生教授上事务,或能常常作伴更好”[《孙国璋启事》,《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11日,第1版。]。
11月14日,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演《女子与其使命》,周作人翻译。讲稿12月11日发表于《晨报副刊》,12月20日又载于《民国日报·妇女评论》。
11月22日,与鲁迅出席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开学式。
11月29日,鲁迅在《民国日报·妇女评论》上发表《鸭的喜剧》,这是一篇以爱罗先珂为主人公的小说,书写了他在周家的生活断片,写于他离开北京时。在文末,鲁迅写道:“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鲁迅:《鸭的喜剧》,《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86页。]
12月1日,回京后新作的散文《时光老人》由鲁迅译出发表于《晨报副刊》上,又载于12月4日《民国日报·觉悟》以及《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第1期上。
12月2日,北京大学注册部发布公告:“爱罗先珂先生,每星期日上午十时半,用世界语讲演俄国文学。”[《注册部公告》,《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2月2日,第1版。]
12月3日,在北大第二院大讲堂发表俄国文学讲演《俄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位置》,周作人陪同并翻译,由李小峰、宗甄甫记录整理,讲演稿发表于9和10日的《晨报副刊》上。
12月14日至17日,齐天授在《晨报副刊》上连续发表《读爱罗先珂的童话》,系统评论爱罗先珂的童话创作。
12月15日,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诞生日,北京大学召开世界语联合大会成立会,大约有两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世界语者到会,蔡元培主持并发表讲话,爱罗先珂用世界语发表演说。
12月17日,与鲁迅一起观看北京大学实验剧社为25周年校庆纪念会所演出的托尔斯泰《黑暗的势力》。
12月19日,在芬兰世界语大会上的发言《国际关系的问题》经耿勉之译出,发表于《晨报副刊》上。
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大讲堂用世界语讲授“安特来夫与其戏剧”,前后共讲授《被诅咒者》和《饥饿王》两个专题,讲稿由耿勉之口译,李小峰和宗甄甫记录,12月27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不定期刊登,一直到1923年1月27日,共13次。《民国日报·觉悟》予以转载。
12月26日,与鲁迅在东单三条胡同协和医学校观看由燕京大学女生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无风起浪》。
12月29日,写成《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剧评,主要批评北京大学的男学生演剧,尤其是批评他们“男扮女”的表演方式。文章由鲁迅译出,发表于1923年1月6日《晨报副刊》的“剧评”上。
本年年初,广东陆安师范学校国文教员陈散尹计划邀请汪馥泉到校任教,汪馥泉提出要让爱罗先珂同往,“因为爱罗先珂君看厌了上海市的繁华”,“决意到中国内部去看看她本色的文化与风景”[钟敬文:《旧事一零——为忆爱罗先珂君作》,《荔枝小品》,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第31页。],每月只需供应他几元膳费。消息传出,获得该校学生钟敬文等人的强烈支持,表示如果学校不愿出此笔费用,他们愿意担负。但是后来因为北京大学聘请爱罗先珂,爱罗先珂的南行未能实现。
1923年
1月1日,参加北京高校学生举办的提灯游行会。
1月7日,北京大学学生魏建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不敢盲从!——因爱罗先珂先生的剧评而发生的感想》,以“不敢盲从”的双关语为标题,且文中多次用“观”和“看”的讽刺性字眼,表达对爱罗先珂剧评的强烈不满。
1月13日,鲁迅作《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发表于17日《晨报副刊》。鲁迅在文章开头便申明:“在副刊上登载了爱罗先珂君的观剧记以后,就有朋友告诉我,说很有人疑心这一篇是我做的,至少也有我的意见夹杂在内:因为常用‘观‘看等字样,是作者所做不到的。现在我特地声明,这篇不但并非我做,而且毫无我的意见夹杂在内,作者在他的别的著作上,常用色彩明暗等等形容字,和能见的无别,则用些‘观‘看之类的动词,本也不足为奇。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
1月16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见了〈不敢盲从〉的感想》,署名作人,批评魏建功的“文格”,并表达对爱罗先珂失明的同情。
1月17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爱罗先珂君的失明》,署名作人,书写爱罗先珂的失明经历。
1月19日,在北京高等師范学校国文学会演讲《过去的幽灵》,鲁迅陪同,演讲中提出“过去的幽灵”概念,用来喻指中国一切旧的迷信、风俗、偏见和道德观念。讲稿由耿勉之译出,发表于1月29日《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2月1日予以转载。
1月20日,与周作人一起设晚宴,鲁迅日记记载:“晚爱罗先珂君与二弟招饮今村、井上、清水、丸山四君及我,省三亦来。”[鲁迅:《日记第十(一九二三年)》,《鲁迅全集》第15卷,第458页。]今村和井上是爱罗先珂在日本的学生,丸山昏迷是北京日文报《新支那报》的记者,冯省三是北京大学世界语学生。
1月29日,与井上红梅同行去上海度寒假。
1月31日,到达上海。此次在上海期间,居住在旅沪的日本世界语者饭森正芳家中。
本月,李大钊致信周作人,邀请周作人和爱罗先珂到武汉讲学:“昨接胡小石先生由武昌来函云寒假时当地教职员会拟组织一学术讲演会,嘱转请吾兄及爱罗先珂先生联袂一行,一切旅费均由该会供给,弟亦拟前往一游。务希俯允,并转约爱罗先珂先生,如何盼复。”[转引自《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6页。]
2月1日,《民国日报》在“本埠新闻”栏发表《盲诗人爱罗先珂来沪》消息:“北大教授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君。昨晚快车抵沪,偕行者有北大学生某君。”同日,周作人寄胡愈之信函,托其转交给爱罗先珂信札二通。
2月12日,周作人得到爱罗先珂自杭州的来信件。
2月13日,周作人寄胡愈之函,附转爱罗先珂五十元。
2月15日,与友人在杭州度过旧历除夕。
2月16日,新年第一天游杭。
2月24日,上海世界语会在《民国日报》上发布《爱罗先珂欢迎会预志》,计划25日下午在中华书局总厅举行欢迎会。
2月25日,《民国日报》“地方新闻”栏发布《爱罗先珂到杭游历》消息:“俄国著名盲诗人爱罗先珂氏,偕同志四人,于旧历除夕来杭,寓西湖旅馆。曾访问一师校长何柏丞氏。于元旦日偕游青涟寺及北高峰。何君请其多留几天,讲演一次,爱罗先珂氏因北大开学在即。急欲北返,故于次日即返沪北上云。”同日,上海世界语界召开欢迎会,由王克绥主持,爱罗先珂在会上演说“人类一分子主义”,印度的沙士陀利、英国的勃朗和中国的郭后觉分别演讲。
2月27日,夜晚,自上海返回北京。
3月2日,参加北京高校学生灯会,警察以暴力驱散并殴打学生,因是外国人,免遭此难。
3月10日,童话小说《“爱”字的疮》由鲁迅译出在《小说月报》第14卷第3号上发表,该文书写了1922年秋天参加完芬兰世界语大会回俄国故乡的心境。
3月17日,为纪念世界语诞生三十七周年,在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用世界语讲演《现代戏剧艺术在中国的目的》。讲稿发表于4月1日《晨报副刊》,署冯省三口译,奕涛瑞和燕应征合记。
3月27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生石评梅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微细的回音》,表达对《女子与其使命》演讲的回应:“十一月二十四号敝校请爱罗先珂讲演‘女子与其使命一题,我觉得他温和的态度,诚恳的呼声,使我心中反应出一种微细的回音,我不愿摧残我一时的心潮。写出以博我心灵安慰!”此处“二十四号”当为石评梅笔误,应是“十四号”。
3月,朱枕薪和李小峰编辑的《过去的幽灵及其他》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该文集收录了爱罗先珂在中国时的十篇演讲稿。
4月4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公告:“爱罗先珂先生所上星期一,三,六,及孙国璋先生所上星期二,四,五,世界语功课,每日下午四至五时,照常上课。”[《注册部公告》,《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4月4日,第1版。]
4月7日,周作人日记记载下午“右四区来调查爱罗事”,他为之作函答复。
4月13日,由克刚(吴克刚)从世界语翻译的《我们应该知道的几件事》发表于《晨报副刊》,是爱罗先珂在中国的最后一次讲演。
4月15日,上午,赠书周作人。中午,与鲁迅、周作人至中央饭店赴丸山昏迷设饯行宴并合影留念。
4月16日,徐玉诺受鲁迅和周作人拜托,护送爱罗先珂离开北京往吉林。
4月17日,周作人作《再送爱罗先珂君》,署名作人,发表于4月21日《晨报副刊》,文中写道:“爱罗君是一个诗人,他的思想尽管如何偏激,但事实上向不参加什么运动,至少住在我们家里的这一年内我相信是如此的。”
4月24日,徐玉诺在诗中写到爱罗先珂在长春的经历:“——长春下车,北风冰冽,大雪纷纷,连那好争则斗的爱罗先珂先生,也颤抖着叫起‘极冷来!但他尚幻想夜莺在俄国,我呢?”[玉诺:《小诗1-3》,海因、史大观选编:《徐玉诺诗歌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226页。]
4月28日,周作人为“JN”(徐玉诺)4月23日自吉林的来信撰写附记,以《出京后的爱罗先珂》为题,发表于5月2日《晨报副刊》上,文章记录了爱罗先珂离京途中经历。
6月2日,愈之从世界语译出《春日小品》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75期(6月2日)和76期(6月12日)上连续两期刊发。此前爱罗先珂曾将此文寄給福冈诚一,在日本的《我等》杂志上发表过。
6月10日,《小说月报》第14卷第6号“卷头语”摘自《“爱”字的疮》,本期还有刘莽稻和赵保光两人对《“爱”字的疮》的读后感。
6月,由胡愈之编译的爱罗先珂的第一部世界语文集《一个孤独灵魂的呻吟》,由东方世界语传播社出版,胡愈之在序言中写道:“虽然爱罗先珂先生在日本和中国是久已闻名的作家,但许多欧洲人却不知道他的名字。”
7月10日,鲁迅译童话小说《红的花》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7号上。
7月,鲁迅译《桃色的云》由北京新潮社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第二种出版。
8月,蔡元培与鲁迅、吴稚晖、陈声树等人在北京创办世界语专门学校,爱罗先珂与周作人、鲁迅一起名列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董事。
[作者简介]黄艳芬(1979-),女,文学博士,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合肥 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