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学视域下广西仫佬族“傩愿戏”中人物角色研究
2021-06-22唐健清
唐健清
[摘 要]仫佬族是一个十分敬畏神灵的民族,其所敬奉的神灵多达36位。依饭节是仫佬族祭祖敬天、感恩许愿的传统佳节。在节日里仫佬族人通常会举行一系列祭拜神灵的仪式活动。在依饭仪式中,依饭师公头戴神灵面具扮演成神灵进行表演,这是一种仪式戏剧,也称其为“傩愿戏”。以戏剧表演学视角对依饭仪式表演特色进行探析:一是了解到神灵人物的诞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神话、传说故事的影响;二是认知到师公扮演神灵所赋予的神性离不开法器、面具、服饰等外表形态的映衬;三是深刻体会到师公扮演神灵其表演特征所显现的民俗特色。
[关键词]神灵;依饭仪式;角色扮演;面具
在古希腊语中,“仪式”与“戏剧”两词有着相近的含义。把握仪式与戏剧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认知戏剧。如果说表演是戏剧的本质特征,不难发现,仪式和戏剧这两个概念是交织的,乃至是重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仪式就是戏剧。
例如,古希腊酒神祭祀仪式与中国傩仪存在着明显的表演因素与戏剧因素,如对神的形象扮演、对神的故事的情节表演等。戏剧理论家格洛托夫斯基曾说:“当戏剧还是宗教的一部分时,它就已经成为戏剧了。”①
仪式戏剧是以祭拜自然万物和祖先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表演形式,其动机取决于鬼、神观念的存在。“可以将鬼的灾害性‘魔力转化为神的保护性‘魔力,重建人与鬼神和平共处、天地人和谐一体的理想秩序。”②在依饭仪式中,师公每扮演一个神灵就象征着饰演一个人物角色。可以说,这是一种仫佬族人集体举行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戏剧。因此,也被称为“傩愿戏”。
一、人物角色塑造——诞生的历史渊源
戏剧人物是戏剧表现的中心,是戏剧赖以生存的基础。观众往往是通过演员所表演的人物来体验戏剧。也就是说,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是戏剧的主要的媒介。如果说戏剧的雏形即仪式戏剧是神话与祭礼相融合的产物,那么戏剧中的人物最初也是和神紧密联系的。
仫佬族人祭拜的神灵繁多。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族人敬奉的就有:白马姑娘、梁九官、吴帝、鲁班、土地神、盘古、公太爷等36位神灵人物。
这些神灵人物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类共有祖先,如盘古、神农、女娲等;第二类是民族祖先,如梁九官、白马姑娘、牛哥、梁王、吴王等;第三类是家族祖先,如依饭公太爷。36位神灵人物的诞生与仫佬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神话、民族传说息息相关。
(一)源于自然环境
首先,从自然环境来看,仫佬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偏北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雨水丰富,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其境内有耕地小片状四处分散,适合农耕。地理环境的适宜给仫佬族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不难发现,仫佬族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很多,有稻谷、玉米、红薯、芋头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黄豆等。
其次,从仫佬族历史来看,仫佬族先民是中国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很早就生活于岭南一带,与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开发岭南、建设岭南,他们为稻作文化作出了贡献。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不断传入,仫佬族先民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和种稻、养牛,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到明代,仫佬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荒地、田亩开辟有所增加。仫佬族人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畜力。铁制农具主要有犁、耙、锄头、刮子、锹、镰刀等,并且普遍用黄牛、水牛耕作。
由此而知,仫佬族人崇拜的如牛哥、神农、盘古等神灵就与仫佬族先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农耕生产息息相关。这些神灵人物的诞生表达出仫佬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感恩,族人感激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馈赠,使他们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二)源于神话、传说故事
仫佬族人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在他们崇拜的36位神灵中除了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些神灵源于流传在族内的神话、传说。
在古希腊文中,“神话”一词意为想象的故事,叙述或情节。或者说,神话就是原始人类根据主观想象创造的关于神的故事。在仫佬族社会,族人崇拜的神灵如婆王、雷神就源于仫佬族《婆王神话》和《伏羲兄妹的传说》。
《婆王神话》主要讲述:仫佬族人认为婆王掌管着一座花山,人是婆王花山上的花。她把花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送白花是男孩。花山上的花长得茂盛,人间的小孩就身体强壮。花生了虫,人间的小孩就生病、有难。人死了灵魂就会回到花山上,婆王再送给其他人,这个人便到别家投胎去了。
《伏羲兄妹的传说》是关于洪水遗民的神话。主要讲述:伏羲有两位凶猛的兄长想吃雷神的肉,于是设法将雷神抓获囚禁在稻谷仓里,并安排伏羲兄妹看守。雷神口干舌燥了,伏羲兄妹便用西瓜渣让雷神服下,雷神吃了以后,浑身有力,轻而易举地逃了出来。逃走时他还拔下自己的门牙送给伏羲兄妹,让他俩拿到后花园种下。不久后,下了很长时间的暴雨,所有人类都被雨水淹死了。伏羲兄妹因为种下了雷神送的门牙,长出了个大葫芦,他们俩躲进了葫芦里,才幸存了下来。最后,伏羲兄妹结为夫妇,生下了一个肉团,他们将肉团切成肉末分撒各地。结果,肉末全变成了人,从此大地上又有了人类。
仫佬族人还将这种神话故事直接反映在其“依饭唱本”中的《婆王唱》《雷王唱》里。由此可见,仫佬族敬奉婆王、雷神等神灵,一方面是感激婆王、雷神赐予他们生命,使族人得以传宗接代;另一方面也是祈佑婆王、雷神使他們安居乐业,尤其是其子孙后代可以祛病消灾,健康成长。
传说人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和民间社会的传承中不断重复、不断增殖的创造,是人类集体精神、集体想象和集体记忆的凝聚。除了婆王、雷神等神灵来自仫佬族神话故事之外,白马姑娘作为仫佬族人最信仰的神灵之一,其诞生则源于仫佬族社会中的传说。
在仫佬族民间,相传有一年,在族人生活的地方,一头凶猛的神狮经常出来攻击牲畜和族人,并且肆意毁坏庄稼,正当族人不知所措时,突然出现一位骑白马的女子,她法力无边,面对神狮的凶猛袭击,她拿出弓箭便迅速将其射死。不仅如此,她还从神狮嘴里取出几线谷穗送给族人,帮助族人进行水稻种植;她用芋头、红薯制作成水牛、黄牛送给族人,帮助族人耕田犁地;她将自身的十八般武艺传授给仫佬族青年,提高族人防身技巧,帮助族人免于再次受到猛兽的伤害。从那以后,仫佬族人生活过得越来越美好,年年都有丰收。
时至今日,为了纪念白马姑娘的功德,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里还供奉着白马姑娘的神像。所以,在仫佬族人心中白马姑娘就是守护他们生命安全的英雄。族人便把白马姑娘的英雄事迹反映在“依饭唱本”中的《白马唱》里,以此表达他们对白马姑娘的敬畏和感恩。
二、人物角色扮演——外表形态观照
从戏剧发生学的角度看,戏剧的雏形往往需要通过其原始意象才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戏剧的这种原始意象离不开道具和布景所构成的情境。因为戏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演员的动作表演以及道具的使用、服饰的佩戴极具象征意义,观众便能够从中真正领悟戏剧所散发出的整体韵味。
在依饭仪式中,师公通过使用法器、头戴面具、身着法衣等进行表演,不仅可以彰显神灵的法力无比,再现神灵教导族人生产生活、传授知识的场景,还可以将依饭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族人,给予族人思想一次强烈的震撼。
在农村,仪式戏剧深受宗教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宗教功能。仫佬族的宗教信仰应该源于古代的占卜祭祀活动,“大约在明朝前期,梅山教(道教中的一个派别)传入仫佬族地區,与仫佬族巫教结合”。①依饭仪式的中心内容便是做“依饭道场”,做依饭道场的师公来自梅山教。不难发现,师公进行表演时身穿的服饰、使用的法器等都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一)法器
在广西,壮、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均信奉梅山教。而梅山教则源于道教。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与巫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义理可能不是最严密精湛的,但是它的仪式却非常繁复,在我国民俗生活中影响甚为广泛而深入。在道教体系中,中国民间巫术的巫技、巫法以及法器,均被道教所运用。特别是一系列驱鬼避邪、捉妖治蛊、呼风唤雨、招魂送亡等仪式行为更是成为道家极其常见的活动。
在依饭仪式中,师公进行仪式表演时所需要使用的法器就有法螺、法剑、标枪、法棍、法鼓、法锣、钹等多种。
1.法螺
法螺又称“海螺号角”。在白标屯依饭仪式中,师公每扮演一个神灵角色前都会吹号,象征着神灵已经附体,在进行表演时也会时不时吹号,以此来表示所扮演的神灵正在发号施令,帮助族人解难。
2.法剑
法剑又称“七星剑”,由铜制成,分为剑身与剑圈两部分,剑圈串有七个圆形铜钱,故称“七星剑”。七星剑是师公在进行表演时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主要作用在于驱赶妖魔与瘟疫。但是,师公在仪式各个程序表演时使用七星剑的含义却各不相同。
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在安坛程序中,师公在面具以及其他法器前挥舞七星剑进行画符,意为开光;在唱神程序中,师公扮演“鲁班”神灵角色时,则用七星剑进行“砍树”“磨制刀具”等表演。
3.法枪
法枪也是依饭师公进行仪式时常用的表演工具,由木制成,枪头系有红绳,以此表明这是具有神性的器物。
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法枪主要在唱神程序时使用。师公扮演“梁九官”神灵角色时用法枪表演刺杀猎物,扮演“牛哥”神灵角色时则用法枪表演驱赶牛进行耕田犁地。
4.法棍
法棍也是师公在进行表演时常用的工具之一。通常情况下,在仪式中,师公会使用法棍来做神灵的拐杖、武器或者赶牛鞭。
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在唱神程序中,师公扮演“公太爷”神灵角色时,则使用法棍当作方便自己行走的拐杖,“公太爷”拄着拐杖来到承办仪式的户主家,以此表示亲临现场看望牵挂他的族人后代。师公扮演“鲁班”神灵角色时,则使用法棍当作被砍伐的树木,用七星剑对其进行砍伐,砍下树木后,则用来给族人架桥。师公扮演“婆王”神灵角色时,则使用法棍当作桥梁,寓意沟通神界和人界的平台,“婆王”则手拿红、白两种颜色的花纸在桥上走来走去,寓意“婆王”背着孩子过桥,象征“婆王”可以使本民族人丁兴旺。
5.法鼓、法锣
法鼓也称“神鼓”,用牛皮制成。法锣也称“神锣”,用铜制成。在白标屯依饭仪式中,师公在扮演各位神灵角色进行表演时,会使用法鼓、法锣进行有节奏的击打,以此来彰显表演的神圣性。
6.法钹
法钹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是中间隆起的圆片。在石围屯依饭仪式中,师公在唱神程序时会一边吟诵唱词,一边击打法钹。尤其是在合兵程序时,师公会边击打法钹,边进行依饭傩舞表演,这其中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使得整个仪式极具观赏性。
(二)面具
在戏剧表演中,面具的使用极具象征意味。它是原始人类想象的产物,积淀着人类的原始文化,是人类原始文化的物化形态。
面具的这种象征意象,从一开始就与宗教性的巫术礼仪结合在一起,它是在仪式活动中,人们戴上面具装扮成鬼神来进行祭祀活动。
在依饭仪式上,一个面具象征着一个神灵。师公在进行表演时只有戴上神灵面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神灵的法力才会施展开来,依饭仪式的作用也得以生效。可以说,没有面具就没有神,没有神,仪式就进行不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具的使用对于整个仪式表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师公头戴的面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制的,另一种是纸制的。
在石围屯依饭仪式中,师公使用的是木制面具。但是,谢宗厚师公在进行表演时并未戴面具,而是将36个木制面具悬挂在祠堂两侧。36个木制面具形态各不相同,各具神性。
在白标屯依饭仪式中,银联相师公进行表演时则头戴面具,而他使用的面具是自己手绘的纸制面具。面具在表演时主要起到三种作用:一是在请圣程序时,师公左手拿所要请的神灵面具,右手拿七星剑对其面具挥舞画符,以示开光唤神;二是在唱神程序时,师公在其头部用红绸捆绑着面具,以示神灵附体;三是师公在吟诵唱词时,双手拿起所唱之神的面具左右挥舞,以示敬神。
(三)服饰
师公在进行仪式表演时都要身穿法衣,以此显示仪式的神圣性。齐如山云:“此乃道士作法时所穿,各種颜色均可,前后身均见方,无袖,下摆与袖宽相等,长及足,中开缝挖领,周身宽边,中绣八卦、仙鹤等花纹,与现在道士所穿无异,如《青石山》王老道即穿此。此衣从前没有。”①
在石围屯依饭仪式中,谢忠厚师公等人身穿的服饰主要有:前后分别绣有“日”“月”和太极八卦图案的帽子,橘红色和黄色长袖过膝道袍。
在白标屯依饭仪式中,银联相师公身穿的服饰则是背部绣有太极八卦图案的红色长袖过膝道袍。
唯有师公穿上法衣、头戴面具进行表演时,神的魅力才会散发,仪式的效果才得以显现。
三、人物角色扮演——“象征性”特征
“一个象征的符号体系包括意义的指向、符号的形式以及象征的结构。”②从象征符号体系看,仪式表演和戏剧表演有很多相似的符号形式。例如,仪式表演中的面具、道服、法器以及舞蹈等,就类似于戏剧表演中的脸谱、戏服、道具和动作。可以说,仪式表演中的一个面具符号就是一个角色。
族人“凡酬愿,巫神戴假面歌舞”,③在依饭仪式中36位神灵面具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师公在演出时,每头戴一个面具就象征着一个神灵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剧的本质就是角色扮演。广义上讲,角色扮演有很多种,诸如:社会、家庭、游戏以及仪式等角色扮演。这其中,仪式角色扮演可以说是一种“蜕变”行为,仪式表演者由人蜕变成“神”,其身心进入“神”的世界,处于一种超然、迷狂的状态中。
依饭师公作为仪式的表演者,一旦戴上神灵面具,其身份瞬间发生改变,由人转变为“神”。在仫佬族人眼中,师公戴上神灵面具,即为神灵附体,其言行举止都赋有“神”的意志。此时此刻,师公和神灵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可以说,师公就是“神”!他已经成为神灵角色的象征。在仪式表演中,戴上面具的师公作为“神灵”其神性彰显无疑,他会以问答的形式与族人进行交流,传达神的旨意。而族人也会将自己的夙愿诉说给“神灵”,并以实物的供奉表达出他们对“神灵”的虔诚敬畏之心。由此可见,神灵面具作为象征符号直观、深入地激发起族人对其身份的认同,使族人对“神灵”有更准确、清晰的认知,依饭仪式的文化魅力也原汁原味地凸显出来。
与此同时,仪式中角色扮演的象征性特征更离不开戏剧表演时动作特性的展现,师公只有通过一系列戏剧表演动作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将其神灵角色的象征寓意表现出来。
从戏剧诞生之日起,戏剧表演就与动作密不可分。写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乃至荒诞派戏剧,即使在梅特林克所提倡的“静剧”中,也有不可取消的“动作”。
在古今中外所有戏剧家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较为完整的论述“动作”的戏剧理论家。他认为“没有动作就没有表演艺术”。①演员只有通过动作才能够有效、准确地传达出所饰演角色的情感、思想和灵魂。受众也是根据演员的表演动作来洞察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深刻感受其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由此可见,表演的实质就是动作。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一系列的动作(包括语言的、表情的、行为的、情绪的乃至静默的动作)来扮演角色,通过演员所创造的动作来塑造其人物形象。
以白标屯依饭唱神仪式为例,依饭师公银联相并没有将所有36位神灵全部扮演完,只是扮演了族人主要敬奉的几位神灵。按仪式表演顺序排列,依次是:公太爷、梁九官、牛哥、神农、鲁班、婆王。
(一)“公太爷”角色扮演
“公太爷”是仫佬族的祖先,在“依饭唱本”中的《令公唱》里便生动地体现出“公太爷”的丰功伟业。“公太爷”为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并以身示范教导族人很多道德规范。
在仪式表演时,师公头戴公太爷面具扮演“公太爷”神灵角色。只见“公太爷”先是手拿一些植物在“耕地”里逐一进行种植,不久又对这些植物进行裁剪和收捡,这些动作表明“公太爷”带领仫佬族乡亲对农作物进行播种并获得丰收。随后,“公太爷”又手拿法棍对着芋头做成的“水牛”进行驱赶,时不时还拍打着“水牛”屁股让其加大力度进行犁地。接着,“公太爷”手拿一捆已经成熟的稻谷进行拍打,表示他和仫佬乡亲获得丰收。随后,“公太爷”拿着法棍担着两担稻谷摇摇摆摆的带回家,在路途中还时不时用手擦擦汗,回到家后则用帕子对身体进行擦洗,“公太爷”这些举止深刻反映出了族人当年辛勤劳作的情形。
师公扮演“公太爷”一系列劳作的姿势不仅体现出仫佬族民众的勤劳勇敢,更表达出对家族祖先的缅怀。
(二)“梁九官”角色扮演
在族人心中,“梁九官”也是他们十分敬仰的神灵。在仫佬族历史上,“梁九官”曾传授给仫佬族先民狩猎技艺,帮助他们捕杀动物,获取食材。
在仪式表演时,师公头戴梁九官面具扮演“梁九官”神灵角色。只见“梁九官”拿出自己的狩猎工具——法枪,先用法器——七星剑以及石斧对其进行打磨,使得法枪的枪头更加尖锐。随后,“梁九官”吆喝两声,准备上山打猎。来到山林后,“梁九官”先是钻木取火,接着将刚刚捕杀到的猎物割掉几块肉,用木棍串起,拿到火堆里进行熏烤,并且分享给一旁观看的族人食用。不仅如此,“梁九官”为了帮助族人捕获到更多的猎物,于是又手拿法枪,来到猎物——鸡、猪等身前,进行一系列刺杀猎物的动作,以此来展示古时仫佬族先民狩猎的情境。
师公扮演“梁九官”捕杀猎物的形态活灵活现的将族人获取食物的情景展露出来,由此来报答“梁九官”给予他们的帮助。
(三)“牛哥”角色扮演
在“依饭唱本”里的《七圣牛哥唱二》中便讲述了七位牛哥各自的身世,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族人的耕牛。可见,在族人心中“牛哥”也是守护他们生产生活的神灵。族人的农耕生产离不开“牛哥”的护佑。
在仪式表演时,师公头戴牛哥面具扮演“牛哥”神灵角色。只见“牛哥”走到装有一束稻谷、红薯“牛”和芋头“牛”的篮子处,一边吹号角,一边做着驱赶“牛”的动作,这一系列表演动作展现出“牛哥”放牛和收牛的情景。接着,师公扮演的“牛哥”與围观的族人进行对话,此时表现的是族人们买牛,“牛哥”卖牛,两者讨价还价的故事。
师公扮演“牛哥”放牛、卖牛的表演姿态真实表达出仫佬族人日常生活中放牛的现实场景,也进一步体现出在“牛哥”的保护下族人才能过上六畜兴旺的美好生活,以此表达出对“牛哥”的感恩之情。
(四)“神农”角色扮演
仫佬族是以种植水稻而闻名的少数民族,族人认为神农是农业之神,能够给予他们稻穗并教授生产技能。
在仪式表演时,师公头戴神农面具扮演“神农”神灵角色。只见“神农”先在草席上摆放芋头“牛”和一束稻穗,随后手拿一本书籍对着旁观的族人吟诵,向他们传授农耕生产知识,最后“神农”手拿秧苗开始在“田地”里进行“插秧”,师公扮演“神农”所做的这一系列表演动作,呈现的便是“神农”当年教导仫佬族先民畜牧和种植水稻的场景。
族人敬奉“神农”一方面是感谢能够赐予他们稻穗;另一方面也是祈佑来年在“神农”的庇护下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五)“鲁班”角色扮演
鲁班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具有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尤其是修筑房屋、架构桥梁等高超的技能深受民众推崇。在“依饭唱本”里的《鲁班唱》中便生动地讲述了鲁班来到罗城当地后与仫佬族人生活相处的故事。由此而知,在族人心中,鲁班曾传授他们建筑技能,帮助他们能够更好的生产生活。
在仪式表演时,师公头戴鲁班面具扮演“鲁班”神灵角色。只见“鲁班”手拿鲁班斧,将鲁班斧磨制尖锐后,便准备上山寻找优质的木材。他的最终目的是用优质的木材为仫佬族民众“架桥”,使族人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鲁班”来到深山老林后,走来走去,左顾右盼,寻思来寻思去,突然发现一棵粗壮的树木,随后用手比划进行“测量”,接着手拿鲁班斧开始对这棵树木进行砍伐,经过一番艰辛地劈砍,树木终于被“鲁班”砍下。“鲁班”拿着被砍掉的木材,又开始拿着“锯条”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在“鲁班”精心打磨下,终于将“桥”修筑好了。
依饭师公通过一系列表演动作将“鲁班”这一角色展现给族人,不仅歌颂了“鲁班”传授族人技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的功德,而且深刻表露出族人对“鲁班”神灵的感恩和敬畏。
(六)“婆王”角色扮演
在原始的宗教仪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男女角色反串所体现的男女同为一体的戏剧表演原型。在西方,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乔装打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女主人公的乔装打扮屡试不爽。在中国,有花木兰女扮男装参军报国,曹禺男扮女装饰演娜拉等。不仅如此,在中国地方宗教仪式中,戏剧表演的角色深受其道教文化的影响。例如,老子的“守雌抱雄”就是一种男女同体的现象。
依饭道场作为仪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依饭师公银联相曾介绍到:“道场主要是讲授男女阴阳的场合。”由此而知,依饭仪式不仅成为族人许愿的场所,也是教授男女生育知识的一个平台。可见,仫佬族人十分注重族内人口繁殖,希望通过仪式来祈求人丁兴旺,子女平安。
“婆王”在族人心中是主管人间生育和保护小孩的女神,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唱神仪式表演中,师公男扮女装头戴婆王面具扮演“婆王”神灵角色,以此保佑家族小孩健康成长。
师公戴上婆王面具时,半穿法衣,一只手穿在法衣里,另一只手露出来,并且胸部并没有法衣遮挡,这表示师公此时已经成为“婆王”角色。只见,“婆王”先进行“搭桥”,将两捆粽子分放左右两边,视为“桥墩”,在族人眼里粽子的谐音是“中子”,在仫佬族民间吃了粽子预示着能生出儿子。并且粽子的谐音也可以是“众子”,寓意着可以使本民族人丁兴旺。与此同时,在“桥”的下方,摆放着苹果,寓意着族人能够平安,以及摆放着两双儿童鞋和一盒零食,这寓意着族人可以衣食无忧。而“桥”则象征着神界和人间沟通的渠道,“婆王”已经降临道场开始向族人传授生育知识了。“婆王”撑着一把红伞,手拿红、白颜色的花纸在“桥”上走来走去,随后“婆王”拿起一对有红、白两种颜色的花纸,以问答的形式寻问在一旁观看的族人,让族人选花的颜色。在族人眼里“花”的颜色象征着孩子的性别,红色的花纸代表女孩,白色的花纸代表男孩。面对“婆王”的寻问,族人都会同时选择这两种花的颜色,因为有男有女才能使得儿孙满堂,使族人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四、结语
仫佬族虔诚祭拜的36位神灵是其所处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整个依饭仪式文化的精华所在。36位神灵是仫佬族人祭祀祈福、敬天许愿的“精神支柱”,没有神灵,整个仪式也就失去了“生命”。与此同时,仪式的顺利施展离不开师公迎神、扮神、娱神、敬神的戏剧表演,唯有师公对其进行角色扮演,仪式才赋有神圣性,族人的美好夙愿才能实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依饭神灵展开研究。以戏剧表演学视阈窥探依饭仪式表演,深刻反映出仫佬族敬奉的神灵所具有的鲜明民俗特色,同时为构建广西仫佬族“依饭节”研究体系,完善和丰富广西仫佬族民俗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