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开采能源转型的“绿”动能

2021-06-22杜娟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碳达峰油气石油

杜娟

力争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做出承诺,并努力建设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以期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和全球温控目标做出贡献。公司董事长戴厚良日前多次公开阐述公司碳中和与绿色转型的战略和路径,中国石油向低碳转型的行动正在提速。

未来5到10年无疑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发展期,同时也是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公司的关键阶段。作为油气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如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找到新的发力点,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其探索,对于能源行业的转型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高度,识大局

“提高政治站位,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层面,深刻认识把握新目标新要求。要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坚持立足行业及企业角度,注重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强化协同配合,确保高质量推进相关研究工作。”

2021年3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汇报与院士专家研讨会,戴厚良亲自主持召开。而这也是基于中国石油对能源转型发展的深度思考和现实需求。

日前发布的《中国石油2020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剖析。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能源需求增长遭遇短暂逆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约5%,预计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油气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从长期看,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将带动全球能源需求与消费持续增长。

能源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可再生能源行业在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趋势中发展迅速。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增长2/3,约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低碳能源和能效提升将帮助许多国家和能源公司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目标。

能源获取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全球仍有超过12亿人无法获取负担得起的现代能源,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还在使用高污染、高碳能源。帮助这部分群体平等获取清洁低碳能源,既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求,也是实现全球温控目标的关键一环。

中国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提速。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能源转型必将大幅提速。能源企业正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始终致力于与政府、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在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同时,努力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共筑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报告中,中国石油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应对之道。

新方向,强行动

能源央企是政策执行的风向标,既需要有特别的专业性,更需要超强的执行力。

作为负责任的能源供应商,2020年中国石油首次把“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制定“3060”条件下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初步确定“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

在全新愿景的引领下,中国石油的转型路径更加坚实。

大力发展天然气,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中国石油把天然气作为战略性、成长性和价值性业务,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进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构筑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2020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在油气结构中占比首次超过50%,实现历史性突破。

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打造绿色新优势。2020年,中国石油增设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新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继续拓展地热能、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业务,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在被寄予厚望的“能源新宠”氢能领域,中国石油积极筹建上海临港新片区首座油氢合建站,在首都机场、京张高速沿线、2022冬奥氢燃料车泊车点建设加氢站,布局高速氢走廊,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推动行业碳减排。“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对的现实,需要我们专注坚定、始终如一。”2020年,戴厚良和11家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CEO签发《OGCI-CEO联合公开信》,重申在新冠肺炎疫情及低油价冲击的挑战下,OGCI及成员公司将继续履行承诺,积极推动碳减排行动。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一直深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与其他成员公司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油气行业低碳转型开展合作,研究制定“十四五”CCUS业务发展规划。CCUS,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渠道。中国石油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12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90余万吨;新疆CCUS产业促进中心被OGCI纳入全球首批5个CCUS产业促进中心之一,具备1000万吨/年的潜力……这为商业和技术可行、安全环保的CCUS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示范。

加强碳交易履约,减少自身碳排放。中国石油作为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者,积极借助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其开发的节能减排项目年节能量超过2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超过50万吨。2020年,中国石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所属企业全部完成履约。

在向社会提供清洁油品的同时,中国石油更加注重自身用能结构的优化,关注生產运营中的碳排放和碳足迹。2020年11月,中国石油第一个碳中和林——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揭牌,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逐步完善低碳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碳资产和碳履约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以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加剧的时期,能源企业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发掘新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的探索,将为解决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贡献中国油气企业的智慧和方案。转型从来不易,但美好更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碳达峰油气石油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安全环保探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用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倒逼机制开拓内蒙古绿色发展新未来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油气改革之于油价
石油PK太阳能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