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世界的植物园

2021-06-22健一

摄影之友 2021年6期
关键词:胭脂植物园温室

健一

1 这种叫作胭脂虫红的猩红色染料是用从胭脂虫身上提取的胭脂红酸制作的。这种甲虫的宿主为仙人掌属植物。这张照片据说出自知名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之手,展示了在安提瓜岛从仙人掌属植物体上收获胭脂虫的场景。2 当亨利·里德利接任新加坡植物园园长时,那儿有许多地方丛林疯长,而他的任务是开展初步的森林调查。里德利手握一把大砍刀,披荆斩棘地穿过矮树丛。他的助手则斜挎一个采集箱,收集他们可能碰见的任何有趣的标本。3 这间小棚屋属于热带植物部的苗圃,它挨着其中一个温室,为主要的展览温室提供了数以千计的植物。操作台下的箱子中放有壤土、泥炭和砂石的混合物,用于制作盆栽幼苗。人们还收集邱园及附近公园里的枯叶腐殖质和绵羊粪加入混合物中。

《邱園的故事》以摄影集的形式记录了邱园成长为一个大型公共机构的历史,试图讲述一座充满爱的植物园的故事。对一些人来说,它能唤醒大众对一个众所周知的地方深情的记忆,但对其他人而言,它将带领读者第一次认识邱园。

皇家植物园——邱园在1840 年变成一个公共机构,从此进入发展盛期,摄影技术也于彼时兴起。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见证它们的发展历程。摄影技术是在19 世纪上半叶普及开来的,它从发明家、英国的威廉·亨利· 福克斯· 塔尔博特和法国的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的实验中诞生。随着这项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照片逐渐成为记录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的理想工具,福克斯·塔尔博特最初便用它来充分发挥自己探索植物的热情, 人们发现他的“光晒成像”(photogenic drawings)技术最初的主题即“花朵和叶子”。

精选的照片时间跨度为1844年至20世纪70年代,即摄影技术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和彩色摄影技术到来之前。其中有来自专业摄影师的作品集,也有个人拍摄的照片,大多是初次面世。无论是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的人物摄影、欧尼斯特·威尔逊的植物笔记,还是使用银版摄影法拍摄的棕榈温室、立体摄影时代的T形温室等,这些珍贵的照片承载着近代摄影技术的发展之路,也唤醒了一座爱的植物园的深情往事。

其中囊括了邱园景观建筑的建造历程、邱园如何收集植物和接待游客、邱园各部门员工的协调配合,以及邱园在战争年代受到的创伤和战后的复兴等历史记忆。近代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历史细节得以保存,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翻阅这本由照片串联起的“故事书”,我们仿佛走进了邱园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看到和听到那一个个美好瞬间中的人和事……

猜你喜欢

胭脂植物园温室
春游凤山胭脂垴
酷相思
游中山植物园
成语植物园
胭脂横行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绵纸植物园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