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应用研究

2021-06-22许夕峰马恒博黄海燕钱志刚金良子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肥城市食心虫成虫

许夕峰,马恒博,黄海燕,钱志刚,金良子,秦 龙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建德 311600)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又名东方蛀果蛾、桃树折梢虫,隶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小食心虫属,可危害梨、桃、李、苹果、樱桃等多种果树,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果树害虫[1-2]。同时受不同地区、年份天气条件的影响预测预报较为困难,一般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7代,华北地区每年发生3~4代[3],年发生代次多、世代重叠严重、危害性极大[4]。目前,梨小食心虫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过度的依赖化学农药,不可避免的会增加防虫成本,存在抗药性的隐患,同时也会对果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性迷向素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干扰雄虫对雌虫的定向,降低交配几率,进而控制虫口数量,具有绿色、高效、安全、不伤害天敌等优点[5]。符合当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是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的重要趋势之一。

为全面了解梨小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及作用,于2017年在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地区,分别进行了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探明梨小食心虫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防控效率,降低果农防虫成本。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天平湖基地,桃树树龄8年,丘陵地,沙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pH:6.5~7.0,各小区管理水平一致。肥城市刘台村肥桃第二特管园,桃树5年生,丘陵地,沙壤土,壤肥力中上等,pH:6.5~7.0,各小区管理水平一致。江苏省:南京市深水江苏省农科院植物基地桃园,桃树树龄8年,丘陵地,壤土,土壤肥力中下等,pH: 6.73,各小区管理水平一致。

1.2 试验材料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WL-ABSC”型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20~25kg/cm2,喷孔直径1.2mm)、水盆型诱捕器。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区安排 试验设置4种处理区,分别为试验用迷向素3种剂量处理,对照化学药剂处理。迷向试验区与对照药剂处理区、空白对照处理区隔离处理。

迷向素每种处理面积为20×667m2,不设重复小区。迷向素处理区间隔100m。试验药剂区和对照防治区非靶标害虫喷药品种和次数保持一致。

图1 田间药效试验区排列示意图

1.3.2 试验设计 迷向素处理区:越冬代成虫羽化前(3月中旬)进行1次处理,迷向素根据设定剂量,均匀悬挂在树冠上部1/3范围,整个迷向区外围釆用中剂量加倍密度处理2圈,以降低外围环境对试验区的影响。1代成虫高峰期(5月中旬)、2代成虫高峰期(6月中旬)、3代成虫高峰期(7月中旬)、4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旬)各喷1次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每667m2喷药液量约100L。

常规化学药剂处理:监测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在1、2、3、4代成虫高峰期,各喷一次,每667m2喷药液量约100L。

空白对照处理:监测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表1 试验设计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 调查方法 梨小食心虫监测调查:在每个性迷向素饵剂处理区、对照区及空白区分别均匀悬挂5个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监测用水盆诱捕器,信息素诱捕器每周调查1次诱蛾情况,记录本周所诱集的成虫数,计数后用镊子将梨小食心虫成虫拣去,直至试验结束,期间根据情况及时更换诱芯和粘板。

梨小食心虫为害调查: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处理后,根据空白对照区每代为害情况,在每代幼虫危害期过后,进行为害率调查,在每个处理区中心区域间隔15m,选择4棵树,每棵树标记200个新梢调查新增虫梢数,若是有新稍被梨小食心虫为害,将为害梢剪除,再标记相应数量的未出现危害的新梢调查。2~3代成虫危害果实时,进行果实危害率调查,同样在每个处理的中心区域,选择成熟期相近的4棵树,每次调查200个果,发现为害的蛀孔,进行标记,下次调查不再计数,只记录新增加数。

药效计算方法:

(1)迷向效果

迷向率(%)=

(2)保梢效果

防治效果(%)=

(3)保果效果

防治效果(%)=

1.4.2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和过后观察,供试药剂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观察供试药剂对果实外观、产量和品质有否不良影响。

1.4.4 对其它生物影响 观察供试药剂对同期发生的害虫防效和对草蛉、瓢虫、花蜷等天敌的杀伤作用。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 DMRT 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 2017年田间试验,迷向试验区诱蛾监测结果表明,在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地区,60~75g/hm2(有效成分)的用药量下,迷向率>99%,最高可达100%(表2)。在肥城市,从越冬代到第4代成虫整个调查时期内,60g/hm2(有效成分)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一直>99%(表3),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各时期的桃树梨小食心虫均有良好的迷向效果。

表2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第3代桃树梨小食心虫迷向效果

表3 肥城市60g/hm2(有效成分)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迷向效果

2.2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保梢效果 2017年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表明,使用性迷向素饵剂后对第3代食心虫仍具有显著的保梢效果,在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75g/hm2(有效成分)用药量下平均防效为93.01%,60g/hm2(有效成分)用药量下平均防效为87.76%,45g/hm2(有效成分)用药量下平均防效为83.91%(表4)。在60g/hm2(有效成分)性迷向素饵剂用量下,调查各代成虫发生时期的保梢效果,第1代成虫发生期,新梢平均防效为100%,第2代88.82%,第3代87.76%,第2代、第3代防效基本一致,果实发育时期内1~3代梨小食心虫防效良好。第4代成虫期,南京市、泰安市已完成采摘,未调查防效,肥城市防效为91.9%(图2)。

表4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第3代梨小食心虫保梢效果

图2 60g/hm2(有效成分)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1~4代梨小食心虫的保梢效果

2.3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的保果效果 2017年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表明,使用性迷向素饵剂后具有显著的保果效果,在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45、60、75g/hm2(有效成分)用药量下对果实平均防效均分别为89.78%、93.16%、96.16%显著高于常规药剂62.59%(表5)。

表5 2017年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梨小食心虫保果效果

2.4 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对桃树与桃小食心虫天敌的安全性 2017年期间在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地区试验期间,未发现供试药剂对桃树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也未发现供试药剂对桃树产量和品质有不良影响。对草蛉、瓢虫等桃小食心虫扑食性天敌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严重,受天气影响很难预测预报,在使用化学农药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适时的防治[6],因此使用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更为有效。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梨小性迷向素饵剂不同用药量的田间试验研究,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保稍效果、保果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梨小性迷向素饵剂高效、无污染、持效期长,与常规化学药剂相比具有显著的防虫效果。为实际应用中性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了理论与指导依据。本试验中,在桃园使用60g/hm2梨小性迷向素饵剂后,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99%,最高可达100%,对新稍的平均防效为87.76%,对果实的平均防效为93.16%,同时对南京市、泰安市、肥城市桃园1、2、3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平均新稍防效分别为100%、88.82%、87.76%,充分说明了,在桃园使用梨小性迷向素饵剂持效期久,对桃树的整个生育期内梨小食心虫都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桃树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前开始田间使用5%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饵剂,到第3代成虫羽化结束,可以持续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危害。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使用配合适当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未来治理梨小食心虫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肥城市食心虫成虫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小鹿和泥塘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爱是什么
山东省肥城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经验与做法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