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
2021-06-22何林烨
何林烨
(贵州省铜仁公路管理局松桃公路管理段,贵州铜仁5541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保养、维护市场快速发展,公路养护里程在公路总里程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路养护里程超过500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9%。随着养护压力的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养护,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及水平,成为有关方面思考的重点。从养护管理的实践分析,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可有效克服养护管理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 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
公路养护市场化是指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与配置作用,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实现市场化,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引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供求机制等,实现生产设备、资金和人员的合理配置。
养护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对激发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养护部门的职能、解决养护资金问题起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实施市场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养护作业的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强化养护监督管理,实现管养结合。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公路养护的任务是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与便捷,由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服务,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市场采购。对比传统模式,市场化模式能够使价格更加透明化,有利于降低养护服务成本,同时还可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养护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将养护工作市场化,对提高养护的效率和质量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领域深化改革。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新经济背景下,创新是必然。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创新养护管理办法,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融入市场竞争的氛围内。
第二,深化公路经营模式改革的需求。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分析,若想提高公路经营管理水平,理应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公路建设、经营管理与养护等的产业化,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深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价值,从而促进公路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的效益。
第三,促进养护工作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各类经营性公路的经营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当收费达到一定年限后则会停止收费,剩余部分的收费项目则用于维持日常的养护管理任务,原本的收费性质将会产生巨大转变。
第四,完善养护工作缺陷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公路养护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养护技术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不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应全面提高养护管理的水平。
2 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面临的挑战
2.1 受传统养护管理体制的限制
目前,传统的养护管理体制限制了市场化管理的转型发展。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各级管理部门已经习惯了上级大包大揽式的管理方式。而现行的管理体制,则贯彻以路为本的理念,围绕养护决策、执行监督以及考核,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垂直化管理形成管养不分离。
公路养护项目通常由管理部门负责,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督促各级单位实施。由于养护市场相对封闭,尚未形成市场主体,使得养护项目难以参与养护市场招投标中来,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实际上是为很多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如何抓住这些发展新机遇则是重点。实践中,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从业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管理方案,高效化推进市场化改革。
2.2 养护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为了能够推进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发展,很多省份都开展了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管养分离。改革中,将附属于公路管理机构且从事养护工作的单位分离出来,并逐步解除其与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使其主要负责公路养护工作,并获得养护资质,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于养护单位而言,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并围绕养护管理能力进行探索和优化,不断提高养护工作水平,创造更多的价值,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继续采取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和标准。一方面,需要考虑当前养护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与养护工作标准不断提高的大形势,在有限的资源内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养护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分析养护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在未来的养护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重点,应通过不断提高养护的智能化水平,适应智慧公路建设的新发展以及养护科学化管理。
3 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策略
3.1 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对于当前市场化转型发展遇到的困难,需要积极推进改革工作。实践中,需要加强省级的管理机制构建,强化区域的科学养护决策,从省级层面统筹编制预算,并围绕养护全过程和全链条加强管理,形成“中心+分中心”的垂管模式。采取建设中心的方式,积极获得财政支持,妥善解决公共管理长期无法解决的以块为主的体制问题。
由于每个省份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结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完善的养护管理办法。
首先,需要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从该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应加强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共同制定该省的公路养护资金分配方法、完善的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查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公路养护市场化需要“做什么”“如何做”。
其次,需要打造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市场化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针对日常养护与应急养护两大业务模块做好相应的优化,既可以选择将其留给原来公益性的机构负责管理,也可以移交给市场。积极探索各类综合养护承包方式,有效打破环节、空间、时间的限制,形成完善的养护管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改革,结果考核评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对于养护管理机构而言,需要考虑是否有能力考核养护管理结果,是否有能力向财政部门提出养护资金需求,这对养护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积极推进相关制度的制定,例如日常养护和应急养护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等,积极探索公路养护承包的创新方式,完善养护管理监督考核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的制度推进市场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
最后,要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从监管的角度来说,需要增加新的抓手,也就是资质管理。虽然将公路养护许可权交给了交通运输部门,但是受人力资源有限的影响,很多工作还需要委托相关机构完成。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养护市场规模更大,将会出现各类企业,将资金、技术、企业等进行有效的整合。公路养护管理机构需要加快推进各项管理办法的制定,创新养护企业资信管理方案。实践中,要积极调整养护标准体系,一方面需要增加运营技术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增加行业技术标准。养护管理机构需要做好监管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并将其落到实处。
3.2 创新养护管理模式
从养护工作的优化角度来说,应积极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路面检测、日常养护、科学决策等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养护数据信息的价值,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与评价,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还要分析动态化管理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优化养护资源的配置,及时发现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不断优化公路养护工作。通过引入智能化手段,促使养护决策更加精准,提高管理水平,节约养护成本[1]。
随着养护智能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实现数据可视化。利用各类监测系统直接了解路面的病害分布情况,进而掌握各个路段的破损程度,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基础数据和检测数据的可视化,进而全面掌握路网情况。
与此同时,监测系统还支持数据多样化查询,使用者可以有效掌握路线、位置、路况等各类信息,并支持数据化存储,为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查询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基于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科学决策分析,并自动化生成养护工作报告,为养护计划的制定和管理提供支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还能实现路面技术状况数据以及桥梁技术数据的有效融合,实时更新病害数据,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路况数据变化和养护数据信息,并结合异常数据做好相应的分析,高质量地开展养护工作。
目前,很多养护智能化系统都具备检测数据、报表、维修数据报表等一键生成功能,可以全面提高养护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实践中,养护管理单位应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适应公路智慧化养护的发展[2]。
3.3 开展养护市场化实践
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通过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引入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方案。以某地区为例,为了能够有效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该地区采取了多样化措施。
其一,构建了完善的保障机制,落实试点任务。根据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工作目标和路线图。按照任务和目标细化分解各个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了责任主体,确定了完成时限,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3]。为了促进养护改革工作的推进,构建了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省、州、县三级公共财政一般预算资金,应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通过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其二,建立健全管养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管养责任。构建完善的层级管养机制,积极推进路长制管理模式。根据区域内的公路养护任务,设置相应的路政员、监管员、路产路权管理队伍等。积极整合人力资源,实施网格化管理手段,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人员,使养护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其三,积极探索管养模式,全力推进管养分离。实践中,组建了机械化养护应急中心,并结合具体需求配置了相应的设备、设施,通过采取社会化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职的养护工作人员,壮大了养护技术队伍,形成了高水平的机械化养护专业队伍。在实践中,该地区积极探索公路市场化和专业化养护运作模式,采取计量支付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了养护工作常态化及专业化[4]。此外,通过采取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模式,该地区积极引导和吸纳区域群众参与养护工作,充分挖掘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养护工作水平。
其四,高质量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管养模式。养护工作的未来发展,需要适应智慧公路建设及高质量养护工作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公路视频监控、交通流量以及等地采集装置,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整合利用,为动态化监控和实时化跟踪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及时掌握了公路的运行情况[5]。此外,该地区还根据采集的养护数据信息,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保证各项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对于发现的问题,做好跟踪处理,形成了全闭环管理,保障病害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并处理。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围绕公路规划、建设到后期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做好信息化管理。同时,该地区还结合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发管养APP 系统,围绕病害采集、日常养护、验收等全过程,采取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公路病害的发现、处治及维修水平,达到精准化和时效性要求。该地区还开发了微信服务小程序,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公众可以直接举报或投诉相关涉路事件,并能查询到客运、公交以及班车的运行信息。
在日常养护工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切实保障养护工作高质量地落到实处,发挥养护管理的价值,不断提高公路的服务能力[6]。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构建,对优化养护管理模式、创造更多的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适宜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养护管理新方法,提高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养护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养护管理的价值。未来,公路养护市场化机制将不断完善,养护管理的智慧化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