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党媒怎么做深度报道
——萧山日报打开深度报道“三重门”带来的启示
2021-06-22姚潮龙
文_姚潮龙
深度报道是党媒赢得受众、应对竞争、彰显作用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媒在新媒体时代持续体现独特价值的重要形式。融媒新阅读背景下,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的关联性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密,这要求党媒必须进一步创新深度报道生产理念与实践方式,从而更好更快脱颖而出、破题出圈。作为一家区域主流党媒,萧山日报通过理念重定、流程重造、组织重构,持续“加码”深度报道,为融媒语境下党媒如何做精做强深度报道给出了一种解题方式。
一、理念重定,主打“建设性”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进程中最贴近基层的区域党媒该扮演什么角色、承担怎样担当?深度报道该如何适应传媒变革“新常态”、发挥区域媒体新价值?对此,萧山日报积极创新理念、持续探索实践,重新定位深度报道内涵要义,并提出将“建设性新闻”作为深度报道发力点。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基础上,不仅以新闻视角“发现问题”,更以新闻力量为“解决问题”提供媒体智慧。围绕这一方向和目标,萧山日报将深度报道精准细分为定位各异、功能互补的三大栏目,构建深度报道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
1.“深读”,老栏目新升级。“深读”主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大势,关注基层创新实践。萧山日报开设“深读”已有6年时间,开办以来立足互联网传播规律,以更快、更活、更深对栏目进行全面升级。其中,“更快”是指全端口齐发,弥补以往报纸载体单一、时效不足;“更活”是指全媒体呈现,加入大量可视化元素,让栏目日趋杂志化;“更深”是指全案策划,以小事件、小细节研究预判宏观变化。今年6月萧山城厢SKP、开市客两个新城综合体项目签约,萧山日报以商贸综合体转型邀请全国全省业界顶尖专家探讨萧山发展变迁、城市价值提升。
2.“调查”,俯下身察民情。随着舆论环境变化、行业管理趋紧,作为以往常见的舆论监督形式,调查报道正面临空间变窄、敞口缩小,因此需要由一味报道“坏事”转向“坏事”解决,从观察转向观察与建设并举。去年6月起,萧山日报开设“调查”栏目,该栏目以百姓视角聚焦社会热点,引导鼓励百姓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经过一年多实践,“调查”已出街60多期,记者采访足迹遍布街头、田间、医院、小区,话题涉及就医、消费、急救、出行等。更重要的是,“调查”不仅注重报道阶段的“查”,更注重后续的“建”。如《救命神器“AED”95%市民不了解》,萧山日报既披露了萧山“AED”普及率低、知晓率低这一现状,还主动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AED”公益培训,最终促使“公共场所配置AED”成为2021年萧山区民生实事项目。
3.“智库”,借智慧献良策。近年来,很多媒体持续向智库化转型,内容建设成为突破口。作为新设的深度报道栏目,萧山日报“连线智库”“萧报圆桌汇”两个子栏目,主要以对话形式呈现,每期由“主持人”抛话题,各方阐述立场、提出建议,并为地方政府决策作出参考。去年开设的“连线智库”主打高端访谈,通过与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对话,为萧山发展拓思路、出主意,主题涉及新制造计划、自贸区建设等;今年新增的“萧报圆桌汇”直接走进社区,让百姓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同堂议事,以直播实现线上线下相互引流,以调查形式开展跟踪报道,这一做法也获得了当地领导的批示肯定。
二、流程重造,首发“移动端”
作为党媒,深度报道不能是“迎合”,媒体价值更不能“降维”。实践中,萧山日报进一步突出党媒特性,以采、编、发的全流程重造,重点吸收消化社交媒体快且长的传播链优势,以及传播效果可量化、可反馈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深度报道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持续打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转换通道。
——精品内容,放大媒体价值。强大新闻原创能力、严谨内容生产能力、专业价值判断能力始终是新闻媒体赢得优势的“不二法宝”。围绕萧山生物经济后发劣势,萧山日报推出《聚焦“生物经济”系列报道》,通过调研走访,深入解读长三角地区先进经验,以“记者手记”提出更深层次观点见解,进一步升华报道主题,该系列报道最终荣获浙江新闻奖;开设“连线智库·我为家乡献一计”栏目,专访各领域杰出乡贤,其中《乡贤陈凤英谈“赶超跨越”:从今天做起,向明天看齐,为后天准备》一文被称作“萧山人心声之谈”,国内著名世界经济研究专家陈凤英主动回乡为当地领导干部培训上课。
——移动优先,扩大传播半径。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一张“王牌”,如何将这种影响力延伸并覆盖融媒体传播?特别是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深度报道怎样避免出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笔者认为,重点分发渠道转移、内容呈现形式多元是探索方向。依据新闻实践经验,萧山日报实施移动端首发,深度报道优先在官方微信、APP等端口发布,利用新媒体提高传播效率与范围。今年5月24日,萧山日报微信推出《今日退市!开元酒店将何去何从?我们独家专访了创始人陈妙林》,引发新京报、浙江日报、每日商报等“疯转”。另一方面,萧山日报着力生产大量视频、GIF、FLASH、H5等,推动深度报道从单一文本为主扩展到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组成的“集合”,并在视频号、抖音等端口率先呈现,从而为深度报道带来强劲流量。
——数据监测,形成报道闭环。社交媒体语境下,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报道质量与舆论反馈能以阅读量、转载量等传播率指标进行“量化”,这是党媒必须补上的一“课”,也是深度报道绕不开的环节。萧山日报内设深度报道监测组,通过各渠道平台的数据收集、信息分析,查漏补缺、明确重点,并以此延伸采访链、形成报道闭环。如《遇上“拦路虎”120急救车绕道多开8分钟》推出后,萧山日报微信矩阵阅读量收获了10万+,大量网友在后台留言;同时,浙江卫视、都市快报、钱江晚报等媒体纷纷跟进,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随即开展限高、限宽设施专项监督行动,将原本关注度不高的话题顶上了“热搜”。根据数据以及各方反映,萧山日报推出《村里的限高杆 如何才能不耽误事》《限高杆话题再引关注 相关部门出手介入》等后续报道,最后获得了杭州市新闻奖。
三、组织重构,破题“人钱技“
由于几乎不具备直接变现能力,深度报道难以解决媒体转型短期经营压力。但深度报道的“变现”,不应仅限于经济效益,更应包括社会效益,如扩大传播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力、塑造媒体公信力,而这些才是媒体能够持续变现的基础与核心。特别是当前媒介市场上优质新闻内容稀缺,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因而深度报道对媒体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萧山日报以组织架构重构、全员战略转型,着力破解人才、投入、技术等共性难题,为做精做强深度报道创造良好环境,为夯实“萧山第一主流媒体”奠定扎实基础。
其一,团队,项目化与专业化。不少媒体做深度报道显得“有心无力”,关键在于优秀采编人员的“流失”,萧山日报亦曾遭遇这种“无奈”。近年来,该报通过内部改革,引入“阿米巴模式”,大力推行人才优先、团队支撑战略。如,实施项目负责制,成立“深读”“调查”“智库”三个栏目组,由内容生产端的采访中心副主任分别牵头负责,形成“一名副主任+一名首席记者+两名融媒记者”的梯队模式,并开展融媒大比武、同台大竞技。同时,内盘存量、外引增量,多措并举,重点培育专业化记者。如,通过转岗,一名从事医卫行业经营线口的人员调任采访中心,集中精力做“调查”;通过公开招聘,引入一名英国著名大学电影电视专业研究生,探索深度报道新媒化。
其二,考核,体系化与重点化。深度报道需较高成本投入,前提是待遇留人,只有人才留得住才有可能使深度报道做出彩。萧山日报紧扣考核这根指挥棒,吸引更多记者参与深度报道。如,提升基本考核分数,明确深度报道最高原则,据统计深度报道单篇分数比之前提高了67%,是日常普通稿件的4.2倍;突出质量考核,在日好稿、月好稿基础上,增设季度稿、年度稿,并重点向深度报道倾斜;新增不纳入考核范畴的总编辑基金,加大对重大深度报道的嘉奖力度。经过一系列改革,深度报道记者待遇普遍提升,好稿不断涌现。
其三,技术,立体化与可视化。增强报道专业性、技术性,提升受众体验感成为深度报道突破口,通过技术“包装”内容可以不断吸引用户“点进来看”。萧山日报以可视化作为技术落地点,推动全员技术转型、加快内容立体化呈现。如,以融媒业务培训内挖潜力,采编人员争做融媒记者,目前已有两名文字记者成功转型摄影视频记者;组建一支5人团队的几维视频工作室,专职负责可视内容创意与制作;开发全媒体图片视频库,力推全社投稿、全员生产,这些都强有力支撑了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