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
2021-06-21侯军
侯军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通过采取联合重组、混改等举措,减少企业户数,形成不同区域有影响力的钢铁集团和专业化一流企业,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表示。
科学识变,在变局中谋篇定向
2020年,钢铁行业以强大且丰富的产能,强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我国粗钢全年产量达10.65亿吨,同比增长7%,产需双创历史新高。但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再次戳中行业痛点。同时,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
面对钢铁产量高企与行业产能扩张冲动时隐时现、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低以及新一轮壓减产能等问题交织,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钢铁行业格局必将深度调整。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发展的主线,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将呈现“兼并重组大势所趋、资源保障更加多元、创新发展必由之路、绿色低碳势在必行”的趋势。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钢铁企业,提出了“现代大型制造业都要有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特别是钢铁企业”“钢铁业我们现在变成老大了,在‘变大的情况下要变成‘强大”“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等殷切嘱托。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钢铁行业提出的要求,山钢集团将增强谋划“强”起来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加快由量变向质变的跨越,为实现我国关键钢铁材料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贡献力量。
“强”起来的山钢,就是创新能力强劲、质量效益领先的实力山钢,是市场意识浓厚、内生动能澎湃的活力山钢,是治理系统高效、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山钢,是绿色低碳引领、安全稳定和谐的责任山钢,是政治生态优良、发展成果共享的幸福山钢。
精准应变,在发展中聚力攻坚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不竭“源动力”。创新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市场第一导向,发挥好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创新链。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潜力活力、提升运营质量效率。
坚持协调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山钢集团充分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协调发展,确立了“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的新一轮三年行动发展方略,从形象化、立体化、透视化、智慧化、效能化等维度细化实化生态圈理念,增强内、外资源聚合能力,形成克难致胜、趋势上扬、目标可期的闭环系统。
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实施绿色发展、控制碳排放将成为钢铁企业的生命线。积极融入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确立合理的低碳发展路线,超前研究对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征收碳排放税的应对举措。启动新一轮“四增四减”行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积极跟踪氢冶金、碳捕集利用等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山钢方案。
坚持开放发展,深度融入“双循环”。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时机,以国际化思维衔接全球产业生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发展模式由“同质竞争”向“特色集约”转变,品牌培育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出击”转变,资源配置从“规模导向”向“效益导向”转变,产品效能从“个性服务”向“服务个性”转变。
坚持共享发展,提升职工“获得感”。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践行“为民情怀、职工福祉”信念追求和使命支撑,扎实深入推进
“幸福和谐企业”创建。落实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率、效益提升联动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主动求变,在格局中融合突破
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山东省“十四五”发展战略要求和钢铁行业特点,为加快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山钢集团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突破。
聚力打造协同研发平台,在实现创新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
“十三五”期间山钢集团研发投入增长了367%,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用好协同创新平台,与科研机构、业内企业等共同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集中研究与开发,积极参与研究钢铁工业低碳冶金工艺路线,推动建立行业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突破更多“首创、首发、首位”技术,助力解决“卡脖子”环节。
聚力做优工业互联网,在实现智慧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山钢集团将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加大推广和扶持力度,丰富应用场景,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对钢铁制造赋能,加快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产线)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与钢铁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形成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聚力加快构建优良产业生态,在实现安全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山钢集团依托强大的钢铁制造能力,搭建起各类共享发展平台,辐射到矿业、煤炭、物流、机械加工、基础建设、汽车、船舶等众多产业领域,涵盖上游供应商1.16万家、下游客户1.39万家,初步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格局。今后要加大对产业生态构建的引导支持,对重点产业链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形成
“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集群发展格局,提升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编辑/戎文华
侯军,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委员,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