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教学的小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刍议
2021-06-21朱顺珍
朱顺珍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十分关注孩子们发散思维的训练,并以此助推他们学习思维的升级,促进学习创新的不断生成,进而让孩子们在厚实的基础上,快乐学习,创新学习,最终让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发散思维中不断积累,逐渐丰厚。
[关键词] 发散思维;创新学习;厚实基础;小学数学;综合素养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由此看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是技能训练,而是要把创新意识渗透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于其中,使得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最终成为他们迎接未来、面临未来挑战的基本活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发散思维的训练为突破口,通过有效的、真实的发散思维训练活动,使得孩子们数学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获得稳健发展,进而为他们的创新学习提供思维保证,也为他们未来创新活动提供最基础的思维支持。
一、打牢厚实基础,引发思维发散
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之中的,而是建立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学习思考、学习争辩等活动当中。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紧盯住“四基”训练不放手,更要把数学思维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去谋划。其中,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在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交互中寻得数学知识的本质,获得学习最有效的突破,从而助推创新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比如,在“圆柱和圆锥”的教学片段中:
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圆柱、圆锥体积等知识的学习,我们需不需要进行应有的练习与巩固呢?
生:当然需要啊!熟能生巧嘛!
师:非常不错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认识。那你将如何进行今天的学习训练呢?
生:做老师布置的习题。
生:互相出题目,相互考一考,看谁出题本领强,看谁解题技能高?
师:不错!那谁先来出一组问题考考大家?
生: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10分米,这个木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如果还是这个木块,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陀螺,我们会削去多少立方厘米的木头呢?
生:削成陀螺,就是把木块削成圆锥体,圆锥的体积是原来圆柱木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所以削去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三分之二。这样思考,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了。
……
生:如果是棱长a厘米的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又会是多大呢?
生:这个不是一样的啊!直接计算就行呀!
生:不对啊!也可以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来思考。我认为,削成最大的圆锥,高不变,底面直径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根据正方形中最大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78.5%,那么这时圆锥的体积就是正方体体积的78.5%的 。正方体的体积乘78.5%是圆柱的体积,再乘 ,就得到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了。
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哗然。“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间有这个关系吗?”“78.5%是怎么来的啊?”“真是会动脑子,把这么多的关系都用上了。”“我估计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赶快举例来验证一下?”
……
课堂上的哗然,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认知?怎样才能实现孩子们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技能发展,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协同成长呢?回顾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让学生置于探究的最前沿,真正成为问题的研究者,他们的学习才会精彩不断,学习创新就成为一种趋势。放开手来,让学生去质疑、去交流,从而在智慧的碰撞中生成最为绚丽的创新火花。案例中,学生用精妙地方法解决了正方体中削出最大圆锥体的问题,让孩子们耳目一新,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机一片。
从学生探究特殊长方体的情形中,我们也应知道:学生是可塑的,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具有强劲的求异心理需求。因此,教学中要立足最基本的认知、经验等的积累,重视基本的思维训练,为学生对问题生成应急的灵敏感应、灵活运用知识、产生有效的联想、思路顺畅等提供保障,从而让数学学习变成探索之旅,创新之旅。
二、诱发积极联想,促发思维发散
思维的发散需要厚实的积累,也需要知识、经验、技能的支撑,特别是灵感的闪现,这样才能使思维活动不囿于某种暗示、某一框架的左右,而是能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效,能够巧妙地融合已知条件,产生积极的联想,沟通更多相关联的知识,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积极联想,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从而扩充发散思维的量,让数学学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样是“圆柱和圆锥”的教学片段中:
师:请根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圆柱、圆锥体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组有趣的练习,好吗?
……
生:把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锥形钢块,浸没在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当钢材从水桶中拿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了1厘米。这个圆锥形钢材的高是多少?
生:把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10厘米的木块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積是100立方厘米,你能算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吗?
……
生:一段长方体木材,长、宽、高的比是4∶3∶2,木料的棱长总和180立方厘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生:不会吧!哪个面做底面啊?不是要考虑到三种情况吗?
……
审视教学案例,我们能够发现教者的良苦用心与智慧匠心。他没有采取一贯地复习整理、练习巩固、反思总结等策略,而是引导学生投入编写问题、研究问题、质疑他人的学习成果等活动中来,这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探究兴趣,更能促进他们自觉地去倾听、去分辨,从而使得学习与思考同步起来,这就为他们更好地梳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由来等提供机会,使得学习更具自主性,也更有指向性。这样的设计,既规避了练习课单纯练的故旧范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也给我们的数学练习课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三、刺激求异心理,加速思维发散
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是我们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得激发学生求异心理,并以此生发强劲的内驱动力,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发展发散思维,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上述案例中的竞赛式命题活动就是一种刺激,就是一种动力催化剂。同样,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入,用活动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体验,成为一种追求更高境界的探索之旅。
仍然是在“圆柱和圆锥”的教学片段中:
师:经历了这么多的练习,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不过老师还是想出一道题考考你們,有没有信心啊?
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期待。
课件呈现习题:
生:老师,不难啊!不就是先算出原来圆柱的体积,再除以2,就可以呀。
师:不错啊!有其他的思考吗?
学生相互望着,有点茫然。
……
生: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你们看行不行?把这半圆柱体的高再平均截成两段,然后拼起来,就成了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10厘米的新圆柱体,然后求出新的圆柱体的体积就行了(如箭头下方的图)。
学生听后、看后,都露出惊讶的脸色,纷纷拿起了笔计算起来。
生:老师,我认为两种体积的计算方法都一样。3.14×10×10×20÷2=3140(立方厘米)。
生:是的,计算看起来一样,但是第二种应该是3.14×10×10×(20÷2)=3140(立方厘米)。可以看出解答的思路是不同的。
……
不满足既有的答案,而是静等鲜花再度盛开,这是一种教学机智,更是一种艺术。案例中,面对学生中规中矩的思考,教师没有刻意地引导,而是让孩子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学会追思,学会倾听。当孩子们听到:“不错啊!有其他的思考吗?”肯定中的否定,能够刺激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诱导他们更积极的合作探究。为此,我们能够欣慰地看到孩子们积极合作的一面,能够欣赏到他们相互质疑的一面,因为他们是自愿介入的,所以他们的学习活动才更加充满活力,他们的思考才会更加地具有个性化的内容。
特别是当学生想出新的思路时,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其中,画出草图,动笔计算,使解题与思维训练获得同步发展。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我认为两种体积的计算方法都一样。3.14×10×10×20÷2=3140(立方厘米)。”无疑又掀起新一轮的学习争议,当学生提出“是的,计算看起来一样,但是第二种应该是3.14×10×10×(20÷2)=3140(立方厘米)。可以看出解答的思路是不同的。”进一步阐明了解题与思维同步的重要性,也给学生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想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是高的,学生的思维活力是强的,留给学生的记忆也必定是永久的,难以忘却的。
“最不完美的创新要比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 文兰森的这一经典论述,无疑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一种警示与启迪。所以,在我们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盯住教案不放手,不能只顾及标准答案而恣意妄断,殊不知,还有“更为明亮的那方”存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得切实摆正引导者、启迪者、合作者等位置,创设合适的氛围、有趣味的情境等,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知识研究的冲锋者,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徜徉在人性的温暖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