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集团化办学中推进学校发展的三大举措

2021-06-21张苾菁

教育界·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集团共享资源

张苾菁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当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一项有力举措。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的视域下,要实现优质教育均衡的愿景,彰显集团各校间的共性和个性,实现高效下的集约,需要聚焦教育的重点领域,以项目协同为运行机制,以资源建设为突破,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集团;资源;共享

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5月31日,由善耕实验小学校、勤惜实验小学校、平江新城实验小学校三所学校构成。两所百年老校的文脉传承和一所新城新校的教育张力合为一体,在整合中实现更优质的发展,在共享中实现更为个性的创新。

一、以重点领域为治理目标,聚焦教育的根本

问题

课程与教学是帮助师生实现发展的重要渠道,班集体则是集团最小的单位,却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建设好每个班集体,便是给儿童家的温暖、生长的沃土。

(一)理念共识:双主体发展

集团将分别从文化、机制、路径入手,创设有温度的校园,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建立集团归属感,由“局外人”转变为“局内人”,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一是通过“梳理—萃取—融合”的文化引领方式,鲜明勾勒学校“向善”的育人底色,营造以文化人、以事育人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培育生长出新的集团文化;二是利用“解构—重构—聚焦”的组织模式变革,鼓励老师参与民主管理,投身教育改革,聚焦课堂现场,催生实践智慧;三是运用“成长规划—学习实践—成果分享”的教师发展路径,让更多老师明晰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当下努力的方向,在岗位上有担当、显活力、亮本领,在互助共创中感受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组织架构:矩阵通联

教育集团比一般学校增加了集团这一管理层级。集团要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重构扁平化的管理网络,减少管理层级,从而缩短人际距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不同层级在集团中的职能定位,以便做到分合有序,收放自如。集团层面的职能主要是统一基础与标准,协调均衡与重点;学校层面的职能重点在加强沟通与联动,突出特色与亮点;年级层面的职能重点在落实常规与项目,组织分工与合作。目标是形成相对完整独立又兼具跨校协作功能的行政合作团队。

(三)集团管理:以课程和教学为中心

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主动转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更好地集中精力探索如何整体提升校际间课程实施水平,集团围绕“课程德育”的建设主题,探索并梳理学校基础性课程框架,逐步协同推动,突出各校特色。

一是以“善耕”相对成熟的课程框架为参考模型,系统梳理勤惜、新城校区的课程图谱,使之在逻辑架构上层次更清晰,结构更完整。

二是以学科中心建设为切入,在善耕、勤惜、新城分别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创、劳动学科研究中心,以各校优势学科、优势团队为核心,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提炼学科教学主张,推进深度学习,倡导减负增效。

三是以原三校优秀校本课程“童趣AI”“善耕综研”“阅读姑苏”“二十四节气”“珠心算”等为蓝本,进一步开发集团共享课程,形成互利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体验,实现课程共融、学科互补,促进集团三校课程的优质均衡发展。

四是打造精品社团课程,以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为生长点,融合百年的校史与未来发展的需求,打破学校藩篱,尝试师生跨校参加进阶式社团的教与学,从而使集团资源充分得到彰显和利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四)首要抓手: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也是校园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强,则学校管理有保障;班主任队伍好,则学生素养发展全面均衡。朱永新先生在描述他心中的完美教室时说:“教室就是一个缩略版的学校,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和功能。”建构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使之成为儿童成长的多元世界、精神和智力生活丰富之地,是不能忽视的首要抓手。

一是进一步加强校区班级常规管理,加强少先队建设,利用三校卡通形象“善耕牛牛”“大勤小惜”“优宝”,以“岗位”“仪式”“榜样”为抓手,培养良好习惯,确立成长目标。

二是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制定班级特色发展目标,开展“主题教室”评比,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生需求,鼓励师生、家长一起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像研究人员一样,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展,主动去探究、学习、表达和呈现,并在校际内和校际间形成主题联盟,就同样的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是进一步倡导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民主的班级一定有合理的班规、制度和管理方式,教师不再是领导者,师生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共同体,教学相长,相互成就。

二、以项目协同为运行机制,探索和谐有效的推进举措

项目协同,就是创造“在一起”的机会,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团队的关系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共同的研究主题,彼此关联,彼此成就,成为一个个发光体。

“一班一世界”项目。确立鲜明的儿童立场,重在研究班级活动、同伴交往、师生关系等隐性文化的培育,持续习惯培养,实施伙伴计划、放大仪式教育,树立榜样典型,推动素养达成 。

“一日互访游学”项目。组织集团校际之间浸润式游学活动,一方面能讓孩子开阔视野,提供交往的机会,从而增进友谊,丰富孩子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进入不同的校园,孩子能感受到在不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影响下学习状态的差别,汲取富有特色的课内外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半日基地体验”项目。三个校区资源互补,也为集团内学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学习渠道,例如坐落于平江新城的“童趣科技馆”,善耕的“神奇植物园”“地震馆”“综合实践基地”“海绵城市展示区”,勤惜校园的“惜时馆”等都能为集团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生活,以及进行研学活动提供显性直观的教育基地。各校区在学科基地建设上的整体设计、错位发展,将给集团内的孩子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空间。

“综合实践共研”项目。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共研项目,并借助集团群体的力量开展深入研究,也是集团办学的一个优势所在。确立共研课题后,各校学生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度交流,集思广益,既有隐性的竞争,又有显性的合作,对发展孩子语言表达、团结协作和统筹兼顾等多方面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一师一课题”项目。结合三校目前拥有的省、市级课题五项,主要围绕学校文化、课程和学科建设展开。为进一步彰显研究价值,凸显研究过程,集团将扩大研究团队,分解研究任务,聚焦研究方向,把总课题分成不同的子项目,让课题组核心成员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组建跨校研究小团队开展项目研究,以微型课题的研究带动教师共同发展。

“一师一命题”项目。以姑苏区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的大数据项目为统领,鼓励教师参与到对教材的研读、对习题的剖析、对试卷的研制过程中,探索评价方式的改变,以此推动教师学科关键素养的提升,形成集团经典试题资

源库。

三、以资源建设为突破,拓宽师生校园生活边界

集团办学,将为拓宽师生生活边界提供更多可能和机会。校园所有空间,都将成为师生进行创生的课程资源。

(一)积极推进空间研创的特色联建

集团围绕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善·耕文化引领下的儿童空间研创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以校园空间认知、校园空间研究、校园空间创新等维度,拓展儿童的校园生活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研究的领域,满足孩子好奇求真的特质,使校园空间成为学生亲近校史、接触自然、融合学科、创新思维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优化、梳理形成集团校本系列化的项目研究主题,成为学校综合实践研究课程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凸显“善耕”集团的文化特质。

(二)系统规划家长学院的课程共享

集团于 2019年度全面启动家校共育模式的改进,力求在学校“善耕教育”的理念框架中,促进育人价值认同。集团将以丰富的培训活动、多元的主题课程以及规范的管理体系来推进和实施家校共育,通过推进家校学习共同体建设,设立家校沟通开放日、亲子活动日、家长学院课程、评选好家风等实现家校共育同频共振,实现集团资源辐射,以此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最大化。

(三)不断加强小初融合的教研联动

善耕教育集团作为苏州市首批教科院融合建设实验项目学校,与草桥中学组建了初小融合的项目合作關系,这样便于用九年一贯的理念和教育资源进行习惯、知识、方法等方面的过渡和衔接。一方面,对于教师成长而言,需要有更高位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引领,以便于教师能全面了解自己任教学段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本质特点,从而把握教学的“序”和“度”,对小学和初中课本中出现的同一知识领域的不同学段要求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小初融合能让学生享受到中学课程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包括实验室),也能让不同学段的老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更柔和的方式贯通和消除小学和初中学段之间的“中间地带”。

未来五年,集团内各校将全面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促进教育集团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虎雄. 寻找集团化办学的“理想模型”[J].人民教育,2015(19):48-49.

猜你喜欢

集团共享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多元化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