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及方法
2021-06-21梁雄飞
梁雄飞
【摘要】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都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其道德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行为表现上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学生渴望做自己的主人,如果教师引导的方式不对,中学的德育工作极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品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道德认知体系。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要充分且具体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德育工作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导。笔者在新课改背景下,就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进行理论及方法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德育工作;理论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在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今天,高中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师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要注重理论的运用和德育方法的适用性。班主任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学生。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德育工作者要以发展、长久的眼光去看待,善于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进行长久的量变铺垫,才能有质变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去做好德育工作,用平和的心态、持久的耐力去打赢这场持久战。
一、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德育工作中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师生关系与一些教育制度上的不匹配,难以磨合引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之间的沟通亟待加强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道德意志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无论是道德还是情感和思想上都会受到周围世界的强烈冲击,学生开始寻求自己的价值认同感,找寻自己的“正义”,他们个人的价值理论体系一旦形成,不论正确与否,都会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成绩好的学生眼里的教师是和蔼可亲的,学校生活是让他们有满足感的;后进生眼里,教师就不那么讨人喜爱,一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教师是专门来管束他们、给他们的学生生涯带上“紧箍咒”的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进而对彼此形成不正确认识引起的。
2.德育工作过于教条化
人是有能动性的。人的能动性能不能激发出来,不仅是要有个人思想认知作为动力,更应该要有合适的环境条件。俗话说:“不成规矩,难以方圆。”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形象,会用强制的方式去约束班级学生,这的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措施。但是,如果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形成和发展班风班貌,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的德育形成,这会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一个长久在教条约束下成长的学生,或许可以做到言行合理、道德正确。但是,一旦他失去了这个约束,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冲击,没有了正确的引导,那之前所形成的薄弱的道德感,就有可能随时崩塌。现实生活中例子也不少 ,部分优秀的学生,一旦接触到一些外部不好的影响,会主动脱离学校和家庭给他的管束,做出一些超出道德认知范围内的事情 ,笔者称之为“超叛逆”。学生只有具备自身坚定而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主动地去识别外部环境的好与坏,主动规避不良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育难题。
3.德育工作缺乏灵活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教师,他们没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愿意接受新的理论知识,忽视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变化的学生心理。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心理定位,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也鼓励教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德育工作亦然 ,教师要敢于试错,敢于摒弃过去的陈词滥调,开拓新的方法和理论。但是,并不代表一味地去追求某一种方法,教育工作者一旦发现方法不适应实际的教学和德育工作就要及时改正,绝对不能够耽误学生的学业和道德发展。
二、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
1.因材施教
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的对象,不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公式,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完整的个体,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和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我们不能把个人德育理论生搬硬套地“架”在學生身上,而是要探究理论去迎合他们,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不断地完善理论和方法,把理论和方法变成趁手的工具,去引导和伸展这一棵棵鲜活、娇嫩的绝版“树苗”。学生各有差异,统一的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类和分别教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到自己喜欢且需求的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水平才能得到理想的增长。
2.改进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好多高中班主任会给学生做长期的成绩管理,给学生的成绩定下心理预期,希望学生下次考试达到这个预期。但是,很多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达不到这个心理预期,也有学生很多方面的发展趋势不一定会按照教育工作者希望的样子去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这些不在计划之内的变化。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生的心理道德发展情况往往不是我们所预想的那样,他会因为现实中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发生完全不可预料的变化。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于实践。
3.增强师生互动
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结果与学生是否信任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不信任班主任,那么,班主任教得再好,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对于教师教授的道理,学生也会不置可否,甚至会故意逆反。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保持友好和平等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是需要策略去建立和维护的,其中多沟通、多了解、多改进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好方法,值得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多加应用。
三、结语
我们不可能真的像园丁一样拿着大剪刀把街道旁的景观树都剪得一模一样,我们要做就做园林艺术家,在教育上独创新方式,因材施教。德育工作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水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3(54):188-189.
[2]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62-63.
[3]周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文存阅刊,2017(2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