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2021-06-21徐广业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责任

徐广业,喻 喜

(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南京 210003)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一种通过商业实践、政策和资源实现长期经济、社会和环境福祉最大化的企业承诺,如今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战略。[1]因此,企业和政府都非常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产品回收以及社会责任研究变得尤为重要。[2]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如道康宁硅胶泄漏事件和美国曼维尔石棉病事件在早期实践中暴露出巨大的缺陷,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利益。[3]研究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能够帮助供应链企业发现和辨别管理问题,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发挥企业的外部性,提升企业声誉和竞争力。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向消费者传递良好的企业价值观。[4]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研究涉及商业实践的全过程。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可追溯”及“有机”类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要求提高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再到最后运输与配送都要求企业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下,任何节点企业的不负责任行为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运行困难。[3]对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研究深入到各个利益相关者,有助于界定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范围,识别供应链管理问题,为供应链企业决策提供指导,因此研究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内涵

随着国内生产企业的纵向整合和跨国企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从单个企业的领域扩展到整个供应链。[5]延伸企业社会责任来管理全球供应链已成为跨国企业与新兴国家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战略内容。[6]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管理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伦理采购、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企业社会责任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绩效影响、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监控等。[7-10]对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研究丰富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可以为供应链采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指导,因此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

企业社会责任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多维概念,被定义为供应链成员在社会、道德、环境、慈善和人权问题上的自愿行动,可以带来积极的声誉并增强渠道的权力。[11]大部分供应链研究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一直局限于一个独立的领域,如环境、多样性、人权、慈善事业、安全等。[12]李金华、黄光于(2019)[13]认为供应链社会责任与供应链可持续性这两个概念并不存在严格的区别。因为可持续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践的要求有大量重叠的地方,如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企业应使用易降解材料,这和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是互通的。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影响逐渐扩展至整个供应链,即一个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会影响链上其他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5][7][13][14]Jajja(2020)[10]借鉴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并实证检验组织公民行为作为解释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可能机制,认为社会责任标准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经营绩效和质量绩效有正向影响。社会责任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应当受到供应链企业的重视,并与其他管理问题相区别。而社会责任标准的确定能够帮助企业识别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负面事件常常出现在各行各业。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需求的增长符合股东的利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需求是企业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股东、债权人、自然环境、政府等各方的综合利益的体现,因此,提高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供应链环境,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15-17]此外,供应商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会对购买企业的销售和声誉造成很大的损害,特别是当这些供应商,如中小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时候。[9]供应链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在如今网络纵横的时代尤为突出,任何负面事件都会使企业在短期内陷入困境,这使避免社会责任负面事件显得十分必要。

从宏观上看,供应链所有成员都应视为一个整体,问题不会单独出现。Tang(2018)[18]认为供应链中不道德企业行为的案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经常系统地发生,这些系统性事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组织必须在其运营和供应链中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问题根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也表明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的复杂性涉及供应链生产运作的全过程,将供应链看作一个系统有助于发现隐藏的社会责任问题,从而避免发生社会责任问题。

从微观上看,负责任的采购是供应链社会责任的源头,供应商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会对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水平,某些采购企业采取了不同的SRSD(发展负责任的供应商)实践,如供应商行为规范、知识边缘与信息共享、供应商评估以及与供应商合作。[18-22]Swami(2019)[5]认为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消费者,整个供应链都应实施社会责任实践。如果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遵守了社会和环境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就可以传播到供应商,整个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水平才能得以提高。负责任的供应商能够保证原材料来源可靠,从源头上提高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水平,同时也能激励其他成员企业共同履行社会责任。Zhu(2019)[6]通过对中国211家跨国公司供应商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包括互惠合作和企业层面互动在内的关系纽带对这些供应商控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实施环节具有中介和调节作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互惠合作、相互激励、共担风险能够帮助提高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

四、供应链社会责任文献分析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供应链社会责任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供应链交易过程,从而得出潜在规律。近年来,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实证和优化两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具体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供应链社会责任文献分析框架

(一)实证研究

在当前全球化的供应链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盈利性企业。[2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的最根本动因是经济动因,忽视企业社会责任会造成经济、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供应链的健康发展。[25]近几年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的双面影响。

履行社会责任对供应链来说是有利可图的。Servaes等(2013)[2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那些具有较强消费者意识、积极承担了一定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企业价值。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肯定态度会转化为产品需求,即潜在的价值。为此,国内外供应链企业采取了不同的规范措施,如国内知名乳制品企业伊利与供应商制定《供应商管理手册》,以规范供应商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责任。[27]这些行为能够帮助供应链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学者针对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社会责任进行了大量研究。Chan(2020)[28]通过个案研究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调查奢侈品、快时尚和功能性产品供应链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消费者期望。肖建玲(2019)[29]通过调研取得126家中美两国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状态数据,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进行比较分析。Nguyen(2019)[24]研究了服装供应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问题。Stekelorum(2020)[30]以8000家交通运输业中小企业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社会责任维度建立了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与供应商评估的简约模型,发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供应商评价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实证研究趋向于将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影响复杂化,这给供应链优化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建模思路。

(二)优化研究

1.供应链社会责任定价

供应链社会责任影响着产品定价。供应链社会责任会改变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一方面表现为社会责任会占用供应链企业资金、人员和设备等;另一方面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供应链企业赢得市场份额,获取更高的声誉和利润,这些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到定价上来,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社会责任定价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闭环供应链方面,姚锋敏等(2021)[31]研究了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销售努力问题,发现无论在何种CSR分担模式下,成员企业的CSR行为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水平、产品销量及废旧产品回收效果,还有效增加了制造商的社会福利、第三方及系统的总利润。郑本荣等(2018)[32]考虑了闭环供应链中四种不同的投入方式,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进行CSR投入的方式对闭环供应链决策成员和系统均最有利,而零售商投入CSR的方式优于制造商投入CSR方式。姚锋敏等(2020)[33]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闭环供应链销售努力与定价决策的影响,发现无论制造商和零售商哪一方负责销售努力,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均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增加零售商、第三方及系统整体的利润。

在绿色供应链方面,唐书传等(2020)[34]针对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以及产品销售量可能随着零售商社会(福利)责任关注度的提高而同时增加。公彦德、陈梦泽(2020)[35]研究发现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行为有利于绿色产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降低,提高绿色度水平、市场需求与零售商利润,但该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其自身经济效益,供应链系统利润随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变化趋势受企业CSR水平的影响。

此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涉及针对库存的供应链企业联合定价。Raza(2018)[36]针对单一制造商—零售商供应链,提出了库存定价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决策的供应链协调方案,研究了供应链社会责任决策的联合定价、库存(订购数量)和投资的定量模型。由此可见,近年来供应链社会责任定价的研究集中在成本分担和收益分配方面。

2.供应链社会责任激励

近几年由社会责任缺失引起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必要的激励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企业仅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和控制供应链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37]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乎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因此核心企业需要激励各成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激励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试图寻找以激励的方式避免引发社会责任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者研究了以供应链契约的方式激励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杨艳等(2019)[38]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研究了如何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合理的契约以激励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发现相对于供应商主导,在零售商主导下供应商会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Lee, Choi(2021)[39]发现在双重道德风险情形下,当买方不信任供应商时,可能无法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供应链的社会价值可能会显著损失。杜刚、魏宁(2014)[40]以激励供应商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了核心企业采用何种方法,激励供应商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投入更大的主观意愿和行为,从而提升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的水平,最终实现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双赢的局面。Kraft等人(2020)[41]研究了当企业无法完全遵守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实践时,利润驱动型企业如何激发供应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践问题。

还有一些学者考虑了政府激励要素,龚浩等(2012)[42]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政府激励方式,发现履行社会责任较好和较差的供应链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前者对产品的最佳定价高于后者。申俊龙等(2011)[43]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医药企业对供应商、医生、消费者、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并针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应由市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共同激励和引导。总之,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激励问题。

3.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供应链成员的重视,但承担CSR的企业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应运而生。[44]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表现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契约,这些契约规定了供应链企业的行为,使供应链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收益。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社会责任定价进行了大量研究,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代表性文献见表1。

表1 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代表性文献

目前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价契约、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等方面。[25][45-49]医药供应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更加关注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陈晓春、张文松(2020)[50]基于医药制造商和医疗机构同时关注消费者剩余视角,把研发创新和医保支付作为影响消费者效用的内生因素,研究不同决策模型中社会责任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政府补贴下的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曹裕等(2020)[51]研究随机需求下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分散式供应链,探讨政府补贴对供应链最优生产与社会责任投入决策的影响。Wang等(2020)[49]以政府补贴比例为协调变量,设计政府补贴分担与成本分担的联合契约,协调分散决策,提出了基于社会责任的公平关切模型和政府决策模型两个扩展模型,发现制造商的社会责任存在一个阈值,只有当它高于这个阈值时,社会责任才会起作用。社会责任成本的分担是供应链社会责任契约的源头,将会影响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履行。刘亮、李斧头(2018)[45]探讨社会责任水平对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应用两部定价契约、收入共享契约进行供应链的协调设计及利润分配,发现集中决策较分散决策供应链系统利润更高,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更高。

此外,一些学者针对不完全信息市场和竞争市场做了相关探索,Liu等(2019)[52]研究了合同供应商通过品牌零售商销售产品的企业社会责任敏感供应链,比较了信息不对称和对称决策下的决策效果,设计了一种协调机制,以促进供应商揭示真实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信息,实现供应链协调。Hosseini-Motlagh等(2020)[53]提出了一种基于情境的分析性协调模型,发现在高度竞争情况下,基于CSR的回收策略既保持了供应链的平衡又防止了损失,同时提高了回收量、市场需求和整个供应链的盈利能力。由此可见,近几年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契约上,尤其在成本分担方面。

五、评述及展望

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作者发现近年来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大量涌现,本文对供应链社会责任内涵、必要性以及量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如下展望。

第一,在概念界定方面,国内外学者结合了负责任采购、废旧产品回收、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股东权益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却未清楚地界定社会责任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当注重实证研究,将社会责任理论与供应链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识别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乃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尤其在闭环供应链方面,供应链社会责任和可持续供应链研究依然是当下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

第二,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以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研究涉及跨国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偏好、债权人、企业声誉等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有效数据的获取存在困难,因此该方面的研究甚少。未来应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将搜集到的信息量化,以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削弱研究的主观性。

第三,在模型量化方面,博弈研究方法应用较为成熟。通过已有文献可以看出,供应链社会责任定价决策和契约研究较多,但缺乏实证的支撑且机制单调。未来的研究应从现实案例中了解当下供应链的机制创新,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如今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由此带来的供应链管理问题逐渐增多且越来越复杂。未来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研究应多关注实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责任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四)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