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筋经》乃道教导引内功

2021-06-20龚鹏程

少林与太极 2021年2期
关键词:拳术八段锦内功

龚鹏程

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过一种《少林拳术精义》,题达摩大师著,玉峰、余问犀缮校。卷首有李靖贞观二年序、牛皋绍兴十二年序二篇。书末有天台紫凝道人宋衡作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的跋文,以及祝文澜嘉庆十年(1085年)的序文。内分上下两册,内容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服气、行功、排打练习图势与说明;二是总论、内壮论、膜论、阴阳配合论、静功十段、动功十八式、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等。

这本《少林拳术精义》,其实就是《易筋经》的翻版。改成这个名称,足以看出《易筋经》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认为它就代表了少林拳术之精义。

不过,清朝流传之《易筋经》也有许多不同的本子。其一体例如上。另一本载十二图势,一般又称为《易筋经十二势》,凡有韦陀献杵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饿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等。

这些势,其实均非攻击或御守的架势及招式,而是导引的姿势。正如另一本《易筋经》上记载的静功十段、动功十八式、神勇八段锦也都是导引势那样。

为什么少林寺的拳法秘籍却大谈导引呢?

《易筋经》篇首虽有李靖之序,但该序乃后人伪作。牛皋之序同样出于伪造。凌廷堪说:牛序自称“宏毅将军汤阴牛皋鹤九甫序”,但牛皋为鲁山人,非汤阴人,亦不字鹤九。宋代更无宏毅将军、鄂镇大元帅等官号。序中又云:“徽钦北狩,泥马渡江”,然而钦宗庙号乃绍兴三十一年定,序既自称作于绍兴十二年,焉能预知钦宗庙号?牛皋卒于绍兴十七年,卒时钦宗尚在。又,序谓牛皋为将,乃应岳飞之募,亦误。皋初隶田师中。序中云云,全与史传不合。

徐震则考证道:牛皋序文中谈到宋高宗“泥马渡江”,斯乃小说家言,并非史实。其序自署绍兴十二年作,并藏其书于嵩山石壁中;可是绍兴十一年,宋已将河南割给金国了,牛皋又怎么可能在次年去嵩山藏书呢?

类似的考辨,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曾论及,可见清人即已不信其书是唐宋传下来的。现在因该书有天台紫凝道人宋衡序,故《中国武术百科全书》认为其书即宋衡所撰。

宋衡序文写于天启四年,然台湾“国家图书馆”曾藏有述古堂钱遵王抄本《达摩易筋经》,即收有宋衡“后跋”。钱遵王与宋衡年代相仿,又为藏书大家,若该书迟至天启间始出,遵王不应珍重乃尔,亦不应毫无鉴识能力。故由钱遵王之抄本,可以推想题为达摩所传之《易筋经》,出现年代当在此稍前。程宗猷曾说少林本以棍法闻名,明末才努力钻研拳术。其时在万历年间。因此,《易筋经》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被造出来,用以改良少林拳法的。

其书甫出,天启崇祯间犹未大行,钱遵王、宋衡,应该都是热心的推介宣扬者。1968年台湾自由出版社所印《真本易筋经、秘本洗髓经合刊》,另有顺治辛丑海岱游人张月峰叙记。萧天石《重刊易筋洗髓二经例言》复云其所据者,为蒋竹庄家藏明版本刻本。这说明明末传抄刊印者已不乏其人。

不过,明代已有刻本之说是可疑的,蒋竹庄藏本也不可能是明刻的。且相较于黄宗羲、黄百家对当时少林拳勇的描述,似乎《易筋经》仍在刚推广阶段,对天下传习少林拳者也尚未发生风行草偃、转移风气之作用。少林拳艺,当时仍以刚猛、搏攻、跳踉奋跃见长。

可是这种拳风在当时也正遇到空前的挑战,无论是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或曹秉仁《宁波府志》,都提到另一种以静制动、内敛的拳术,而且评价在少林拳之上。

这种内家拳术的崛起,事实上是一时风气,如太极、形意、八卦这类拳术,其后均逐渐由此风气发展而成。同时大儒颜元亦学运气术,往往“夜中坐功”,并习双刀单刀(见《颜习斋先生年谱》)。

面对内家拳之崛起,少林拳遂不得不有所更革。或者说,内家拳之崛起,代表着一种时代新思潮,少林拳也在这一思潮中形成了变革。

内家拳之兴起,乃是导引运气理论与武术的结合。明末清初这段时间以前,所有武术著作都没有练气的讲法。即使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也没有这类言论。但明末清初以后,练气,却成了普遍之观点与功法。

乾隆间王宗岳(1763—1795年)《太极拳论》明言使拳应“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同时期苌乃周(1724—1783年)《苌氏武技书》也在论拳法时大谈“中气论”“行气论”“养气论”,谓练拳者必须“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神与气合,气与身合”。一些武术名家,如康熙雍正间的甘凤池,《清史稿·甘凤池传》说甘氏“善导引术”“拳法通内外二家秘奥”;乾隆时的唐际之,《清稗类抄·技勇类》说他“能运气。运气到处,有硬块坟起如核桃,刀石不能伤”。

一些民间宗教教派,如乾隆时八卦教张百禄,据《军机处录副奏折》说其教徒“拜张百禄为师,学拳运气”“学八卦拳,并授运气口诀”;嘉庆初,天理教任四等人“学习义和拳棒”,并“运气念咒”;嘉庆八年,离卦教首领张景文教授徒众,“同教中有仅只念咒运气,学习拳棒者”,直到道光间,该教仍教徒众“每日坐功运气”。而这个教即与少林颇有关系,据《那文毅奏议》说,嘉庆间离卦教徒张洛焦,曾习金钟罩,时常来往少林寺。足证运气之说已流衍天下,且往往与宗教结合,少林亦受此风气之笼罩。

故《清稗类钞》说:“少林拳法有练功术,运气于筋肉,则脉络突起,筋如坚索,肉如韧革,刀击之不能伤也”。郑板桥也说湖北魏子兆“遇少林寺僧,授以运气传神之诀。魏习之数年,周身坚硬如铁”,运气时,虽刀斧不能伤。其状大类前面所述及的唐际元。

这种重视气的新武术观,必然会将武术由形体动作、趋避腾挪、技巧姿势、力量速度,转向内部之血气运行层面,此所以称为“内家拳”。内向化,成为这个时期一种重要的趋势。

《易筋经》就是这一趋势最好的证例。它说练其功法,可使人“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项”(《内壮神勇》)。这种效能,非一般之勇力,而是靠气。故非外壮,而是内壮;非一般之勇力,而名为神勇。《内壮篇》说:“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凡练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驰、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守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与神俱注于是……二曰勿他驰想……三曰持其充周……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唯中蕴而不旁溢,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

内壮,是靠守中积气,以达到积力之效的。其法则有三,而实仅专意守中一法(此法有操作上的下手处,也就是揉,所谓“其下手之要,妙用于揉”)。守中,以及匀鼻息、缄口气、镇意驰、一念冥心等,谁都看得出来这乃是道家工夫。所以此处讲精气神,《总论》更申言易道与阴阳二气之运,把“易筋”之“易”推原其义到《易经》上去:“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

这是教人要掌握阴阳(所谓“阴阳为人握也”)。掌握之法,除了上文所说的守中积气之外,还有采咽阴阳与配合阴阳之法。采咽阴阳,见《采精华法》,云:“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这是道教服气之法,亦甚显然。配合阴阳,则见《配合阴阳法》。说人身为小阴阳,“凡人身中其阳衰者,多患痿弱虚惫之疾,宜用童子少妇,依法揉之。盖以女子外阴而内阳,借取其阳,以助我之衰”,反之亦然。此乃阴阳调济之义。

也就是说,《易筋经》主张内壮、追求神勇,提出来的方法则是守中积气、吸日月之气、借别人之气等。整个拳术的理论完全没有谈到搏击的招式技法,而是内向化地教人掌握阴阳气运,涵养精气神,以转弱为强、变靡为壮。

这与戚继光《纪效新书》、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任伯言《白打要谱》等嘉靖万历间武术书实有完全不同的论述取向。

而这種路向跟道家道教的关系,则是相当明显的。除了讲《易经》、讲阴阳气运、讲修炼、讲炼气、讲守中、讲采咽、讲阴阳配补之外,它还有《外壮神功八段锦》,是直接采用道教导引术的。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南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九,云政和七年起居郎李似矩“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曾慥《道枢》卷三五《众妙编》更详述其法。《易筋经》所讲的,其实也就是同一套功法。

这样子结合着道教导引运气之法以改良少林拳,而托名于达摩的著作,在天启间面世之后,配合着整个内家拳或拳术内向化的潮流,事实上对少林僧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少林寺便逐渐接受了它。

何以知道呢?据王祖源《内功图说》云:咸丰四年,他随兄长住在陕西时,认识了力士周斌,三人同至少林寺,在寺中住了三个月,得少林《内功图》与《枪棒谱》而归。枪棒谱,其实是少林寺的老东西;内功图,就是新玩意了。其内容包含十二段锦总诀及图说、神仙起居法、内功图说与五脏病因、易筋经十二图诀、却病延年法等。这是少林寺已吸收了《易筋经》的铁证。

十二段锦与八段锦基本上是同一套东西,乾隆三十六年徐文弼编《寿世传真》八卷,既录了八段杂锦歌,又扩充为十二段锦,同时还有《修养宜行内功》一卷,述调息与小周天功法(含静坐、内视、叩齿、漱津、运气于任督二脉等)。少林内功图的“内功”之说,远仿《易筋经》,近采《寿世传真》,是再清楚不过的。后来,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编《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就干脆并用了“易筋”与“内功”两词。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拳术八段锦内功
拳术论
勤习八段锦,促进心理健康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什么叫做真正的太极内功
浅谈长拳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八段锦源流考
绝世武功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
一起做训练感觉吧!加法篇
石头拳术秘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