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节的历史追溯

2021-06-20

新晨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历风俗农历

元旦的起源

元旦,中国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1月1日,并延用。中华民国始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以明确,同时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相对应地,春节称为“旧历年”、“阴历年”等)。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1月1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变迁

端午节具体起源于何时及何种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从中国节日风俗发展形成过程来看,各家观点皆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端午这一经历了几千年演变的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变化着。回望历史,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端午节变化的脚步。

端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不过那时端午的风俗还主要是避恶毒。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各国风俗不同,但是五月五日已逐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节日。秦国统一天下后,各种关于五月五日的风俗活动开始大量融合。到了汉代,逐渐兴起了系彩绳、吃粽子等活动。《风俗通》中记载汉代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五色缕”。据说用它可以驱瘟病,除邪、止恶气。

而吃粽子则是汉代端午的重要习俗。粽子又叫“角黍”,据《风俗通》记载:在五月五日节日前一天,用菰芦叶裹糯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吃。不过当时,吃粽子并无特殊的纪念意义,只是当成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这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不单单是个点缀。其实,阴历五月正是酷热季节将临之际,吃这种米制凉食,能清热降火,让胃肠舒适,不失为时令佳品。

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端午开始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最初关于纪念哪个历史人物,也是说法不一的。东汉末年蔡邕在《琴操》中认为,五月五日应是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山西一带人民十分推崇介子推,每逢此日都纪念其人。而南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却是屈原。传说屈原是五月五日怀抱沙石投江而死的,于是,就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据说,龙舟竞渡本是古代越民族龙图腾崇拜之遗俗,此时却附会为屈原投汨罗之日。就连时令食品角黍粽子,也被当地人按照自己的心愿与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隋唐时期,那时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节日大多演变为了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曾记述了一次皇宫端午日盛况,他召来大臣,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当这位风流皇帝联想到端午风俗时,他也只是“感婆娑于孝女(曹娥),悯枯槁之忠臣(屈原)”而已。这时,他最感兴趣的是宴会上的君臣之乐。到了唐玄宗时,端午娱乐活动更是别出心裁。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置于盘中,再制作纤巧的小角弓,架箭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得食之。因为小粉团滑腻又小,颇难射中。这本是宫中游戏,后来传遍长安都城,一时都仿效之,射粉团成了端午节一种风俗。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越来越盛。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

中秋节的变迁

数十年来,中秋文化不断演化,每年都会有新的元素注入,但是,中秋节团圆的意义亘古不变。

1949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开国大典时的场景都牢牢地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深处,直到今天,那种激动仍然无法释怀。

但是在尚未解放的地区,“中秋”却是另一番景象。當时,人民解放军迅速南下,逼近广州。9月初,广州的各大酒楼、饼商开始打起月饼推销战,店门摆盆景,报纸登广告,但中秋临近,购饼送礼者仍寥寥无几。节后,各式月饼堆积如山。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那年的市场上出现了“抗美援朝”月饼模。整个模子是用一块褐色方形硬杂木手工雕刻制作而成,凹槽直径在12厘米左右,比现在市面上的月饼要大。深度在2厘米左右,凹槽中手工雕刻的花纹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最具吸引力之处就是月饼模中间宋体雕刻的“抗美援朝”字样和一颗大大的五角星。

1959—1965年,食物凭证供应少得可怜。1959年,粮油副食和日用工业品已经按户口凭证限量供应了,过节的月饼生果等也不例外。自1959年下半年开始用粮票,到1960年,拿着粮票也不容易买到月饼了。中秋凭证供应少得可怜的食物。月饼供应同上年看齐,价钱都贵了。中糖公司门市部的月饼卖10元一个。一个青年工人月工资可能才20元,那一个月饼相当于半个月工资,按现在的收入计,相当于1000元一个月饼。

自1978年以来,中秋节的风俗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每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均举办专题晚会,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首深情婉转的《十五的月亮》在1984年的中秋晚会唱响,从此风靡全中国,成为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永远难忘的记忆。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公历风俗农历
闰的故事
霜降
寒露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跟踪导练(四)4
过 年
新月历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