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一种情怀 守一座边城

2021-06-20代春秋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翠翠边城沈从文

代春秋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如同一首田园牧歌,既有吸引人的风物之纯朴、人情之善美,也有忧伤的爱情悲剧。如诗如画的湘西世界中有一种淡淡的悲伤,给这首田园牧歌谱上了朦胧凄美的曲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试着探寻这份纯美与伤感背后的教育启示。

一、试论《边城》中的“学生形象”

根据现今的《义务教育法》,我把作品《边城》里适龄少年暂定为翠翠、天保和傩送。这三个孩子在应当接受教育的最好时机错过了学校教育,不曾接触学校教育里的德、智、体、美、劳,更没听说过素质教育。但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三个少年,各有各的美,那是浑然天成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造就的真、善、美。翠翠是纯美的化身,天保直爽、勇敢,傩送聪明、细腻。另外,两兄弟都吃苦耐劳,手足情深。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充满灵气的湘西,自然孕育了这样勇猛的男孩、唯美的姑娘。

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教育的路上,无声的教育是最长久、最有效的,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作为学校,我们要营造随时随地育人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每一所学校特有的育人载体,也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活动场所。我们要尽力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性情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感染力。教师自身也要树立“学高身正”的良好形象,时刻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处影响和带动学生向善、向上,引导学生不断更好地成长。

二、初探《边城》中的家庭教育

(一)翠翠的家庭教育

翠翠是一个孤儿的形象,虽然有心细如发的爷爷对自己深深的疼爱,但她却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爷孙之间的隔代教育,造成家庭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致使翠翠性格上过于内向、害羞。这样的性格又是她悲剧性恋爱结局的原因之一。

爷爷和孙女之间,始终不能像妈妈和女儿那样,无所不谈。《边城》里的翠翠,天真可爱,但是小小年纪却有无法言说的忧伤,因为她一直很担心,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随时都可能离自己而去。她内心敏感而焦虑,这是不完整的家庭给她造成的心理伤害。此外,她喜欢顺顺的二儿子傩送这件事,爷爷是误解了的,青春期女孩子细腻的小心思,爷爷是无法理解的。横亘在祖孙二人之间的代沟,是无法逾越的。祖孙之间的爱不能替代完满的家庭教育。小说中,爷爷去世后,杨马兵的出现,好像是对翠翠家庭教育的一个小弥补,他就像翠翠的父亲一样照顾翠翠。至少翠翠有了和父亲交谈、沟通的机会,杨马兵帮助她解答了成长路上的一些困惑和苦恼。但对于爱情观的教育,为时已晚,所以翠翠“大哭了一场”。

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翠翠和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一群由隔代监护人管理的孩子,不同之处是翠翠生活在更单纯的环境中,而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爱心。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显然不能简单地只关注成绩,而应该更多地进行品德教育和心理疏导,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阴影,教师需要找机会、花时间、用心思去开导和教育,做孩子们学习进步的领路人,做他们生活的保护者,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在学校,我们要鼓励、支持孩子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课余,我们要抽时间进行家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活动和学习中的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师爱替代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二)天保和傩送的家庭教育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在优越的条件下长大,但两个孩子并没有‘高枕无忧,父亲派他们各处游走,他们随自家的船出去,总是选最重的纤,拉纤时总拉头纤和二纤,吃住和普通工人一样简单。来自生活的磨炼,能让人成长得更快,它是实现自立的肥沃土壤。没有了对父母的依赖,天保和傩送开启了人生的自我打磨的历程。这个过程虽然艰辛漫长,但由此积淀的人生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这是本书开篇人物解读中,告诉我们本书的阅读价值。是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他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发达的感知系统,也会拥有更强大的思考能力,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作者沈从文先生不也有这样的生活实践经历吗?沈从文小的时候,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感受四季变化、虫鱼鸟兽、花草溪流。因而,大自然孕育了沈从文细腻而敏感的心思,孕育了沈从文清新自然又质朴的文笔。

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家庭教育。父母、老人都不能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会做的读书机器;不能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用强行压制的方式让孩子努力学习,只注重智育。无疑,以上做法都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要有教育的大情怀、宽视野,不能唯分数论。大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的理论告诉我们,教育除了让孩子在学校读书学习,更多地要引导他们去阅读生活这本大书,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在活动中找到更多快乐,学到更多经验,最终指导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的各类知識。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向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把课堂搬到食堂、搬到街道,把课堂置身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处处皆学问,因为我们的学生,最终要投身于社会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去。

总之,《边城》里不光有祖孙之间的温情,还有很多教育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努力成为一个懂教育的人,如何树立教育情怀,引导我们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翠翠边城沈从文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翠翠
熏风四月到天涯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翠翠的心事
皈依真·善·美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