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气候变化与文学再现”专题学术论坛综述
2021-06-20姜礼福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克鲁岑(Paul Jozef Crutzen)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认为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历史时期,其核心表征是全球气候变化。“人类世”概念迅速由自然科学领域传播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受到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近几年,“人类世”概念也被运用到文学研究与批评领域,成为生态文学批评的重要维度,并为重新审视文学作品,尤其是阐释21世纪以来勃兴的气候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视角和地球史视角。为进一步增进国内学界对“人类世”概念和气候变化文学研究的交流,以及推进中国的气候教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1年1月24日举办了“人类世、气候变化与文学再现”线上专题学术论坛。
此次论坛邀请了9位学者作主题发言,他们皆为国内较早涉足人类世和气候变化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且都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他们围绕“人类世”概念的内涵,人类世批评的适用范畴,人类世和气候变化书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世批评的具体路径和模式等话题展开讨论。国内6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线上论坛。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类世批评话语建构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人类世批评实践与话语构建是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南宫梅芳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姜礼福副教授分别围绕生态批评理论拓展和气候暴力两大主题展开论述,在人类世生态批评、气候批评话语建构方面进行了探索。
南宫梅芳探讨了人类世视野下西方生态批评的拓展问题。她介绍了“人类世”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话语三方面阐述了人类世小说对生态批评实践的拓展作用。她认为,在研究主体方面,研究者需要转换思维,实现从地方意识到地球意识的转变,可借鉴海斯(Ursula K. Heise)提出的“生态世界主义”和“环境世界公民”等概念,构建涵盖全人类的正义。在研究内容方面,她围绕“紧迫性”“全球物种”“灭绝叙事”等展开,认为“人类世”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地球历史进程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地球未来的投射,这为人类世科幻叙事提供了重要动力;人类世小说凸显环境灾难的危害性和紧迫性,将人类视作一个整体存在;人类世书写类同于生态启示录,在读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在研究话语方面,她提出了慢性暴力叙事,认为“人类世”概念蕴含着人类对地球的慢暴力,人类世为阐释气候灾难提供了理论框架。
姜禮福分析了人类世气候小说中反映的气候暴力问题。他认为,要开展人类世气候小说研究,必须厘清气候变化的“暴力”本质。为了突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施动力”,他提出了“气候暴力”“气候暴力距离”等概念,重点探讨了气候暴力的两大属性和三大特征,认为气候暴力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衍生性,这些属性和特征是作家呈现气候暴力的重要基础和着力点。依据气候暴力在现实和叙事中出现的特点,姜礼福提出气候暴力的三维阐释框架——时空距离、认知距离和权力距离,认为气候暴力距离的物理、心理和权力三个维度可较为全面地阐释气候问题复杂、难以得到有效应对并极易激发新的矛盾的原因。姜礼福还对消除气候暴力的途径进行探讨。他提出人类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要消除气候暴力必须充分利用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概念,加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构地球时空命运共同体,并在人类世生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中贡献中国智慧、增添中国色彩。气候暴力研究不仅要考察暴力的呈现,更要关注暴力的根源和消除。气候暴力距离的三维框架和人类世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深入探讨气候暴力小说的叙事机制和暴力主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气候暴力问题的认知、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并可能最终摆脱人类世困境。
二、人类世气候批评与外国文学批评实践
人类世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并对生态批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仅如此,在人类世批评实践中,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气候变化批评,使气候灾难叙事研究同性别、后殖民、后人类等后现代批评理论以及伦理、正义等话题相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张慧荣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谢超博士和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孙希佳博士在气候文学批评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
张慧荣通过细读芭芭拉·金索尔弗(Barbara Kingsolver)《突变的飞行模式》和迟子建《候鸟的勇敢》两部气候小说,探讨气候变化时代的正义问题。她首先介绍了气候小说的产生与内涵,并提炼了气候小说普遍关注的三大主题:气候灾难作为超越在地感的星球问题,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呈现,以及反映气候变化作为“慢暴力”造成的社会公正问题。其后,她通过引入“代际正义”这一概念,论述了气候变化小说中人类对同代及后代应负的责任。她认为,在气候变化时代,对人与迁徙动物生存机率的思考能够启发人们维护正义;气候灾难中受灾最大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不仅要忍受恶劣天气,还在情感与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最后,她呼吁全社会应确认自己对同代、后代与非人物种的责任与义务,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气候机制,认为只有解决代际正义、种际正义与社会正义相关问题,才能构建跨越世代、物种和阶级的正义。
谢超讨论了当代英国气候变化诗歌中的气候伦理问题。他指出,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诸多英国诗人都在诗作中表达出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生态灾难的反思,并展现出一定的气候伦理意识。他首先从学理和现实两方面对西方气候伦理进行梳理。在学理层面,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提出的“土地伦理”和“生态良知”概念,奈斯(Arne Naess)的深层生态学,以及洛夫洛克(James E. lovelock)的“该亚假说”,都为气候伦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参考。21世纪以来,气候伦理受到更多作家的关注。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发表的《该亚2.0》一文是该亚理论的进阶版,肯定了人类在地球气候调节中的参与度与重要性,也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人类对气候变化应负的伦理责任。而新物质主义代表人物提出的观点则对厘清人类与气候间的伦理关系产生影响。在现实层面,现实气候危机也是气候伦理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缺乏伦理维度,仅关注其中的科技层面,但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危机,更是一种道德困境。要想解决这一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还得从伦理的角度介入。西方气候伦理的发展与当下严峻的气候环境现实,使建构气候伦理成为当务之急。其后,他介绍了气候伦理的概念,提出气候变化诗歌为气候变化提供了文学表达的道德标准,在传播气候伦理上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他以《向该亚致敬》为例,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气候伦理,认为这一类气候变化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对寻找当下气候危机的出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值得重点和持续关注。
孙希佳博士讨论了当代英国气候小说中的反科学主义倾向,并以麦克尤恩《追日》为例进行了分析。在《追日》中,麦克尤恩通过塑造不相信气候变化、只相信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别尔德这一形象,对气候变化及其后续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认为科研工作应当以致力于科学研究为基础,以科学的使用价值为手段,而不应该成为牟利的手段和致富的法宝,表达了作家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孙希佳认为,麦克尤恩的反科学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气候变化的不可能论,二是反对科学界内部的生态环境,三是反人为和科学的二元对立;只有实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协商,才能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谋得人类更长远的发展。
三、人类世批评的中国观照
人类世的核心表征是人为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是当今地球面临的最大的现实。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现实,积极参与到相关研究中,试图建构凸显中国特色的人类世话语。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付昌义副教授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家銮博士在人类世研究的中国观照方面进行了探索。
李家銮以美国当代气候小说为例,阐释了道家生态思想与人类世文学的关系。他通过“豫”字的演变,结合伊懋可(Mark Elvin)所著《大象的退却》,介绍河南殷墟曾一度有大象生存而今却销声匿迹的事实,认为这是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证据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老庄等哲思的形成也可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追寻蛛丝马迹。基于解释人口增长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的“马尔塞斯陷阱”理论,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环境大概率与人不和谐,因此提出“弱人类世”概念,借此形容在人类世之前人对生态的影响与关注。而产生于弱人类世时期的道家思想可重新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介绍道家思想在人类世文学与气候小说中的具体呈现,李家銮指出西方小说家通过气候作品传达出的观念同道家思想实现了一种“暗合道妙”的情境。
付昌义在人类世视野下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状况。他简要介绍了“人类世”概念的内涵、意义、时间范畴和人类世文学批评的主要策略和方法,从气候小说与全球化、生态帝国主义、环境人文科学、科幻现实主义四个视角开展人类世文学研究。他从人类世视野审视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勾勒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将新时代中国科幻文学分为现人类世科幻和后人类世科幻。他认为,现人类世科幻文学可從全球化、生态帝国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科幻现实主义等角度开展研究。他结合刘慈欣的《三体》、陈楸帆的《荒潮》、灰狐的《固体海洋》等中国科幻小说进行阐释,认为中国科幻文学作品立足于人类世视野创作,将极大丰富其表现手法和文学水准,也利于其新的提升;而以人类世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中国科幻文学,可让人们认识到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地球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科幻作家应积极回应这种影响,用作品辉映中国在全球的发展和变化。
四、作为方法论的人类世批评的拓展
人类世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视角,也可以作为方法论;不仅可用于气候变化文学研究,亦可用于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文学研究。人类世的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从全球史和全球视阈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进程,考察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自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直接从人类世的角度开展研究。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外国语学院石平萍教授探讨了人类世语境下美国乡村书写的相关问题。她对“人类世”概念进行思辨性解读,指出曾被认为是以人类为主宰的地质时代未必是进步,或者说它是一种复杂形式的进步,人类活动超越地球系统自然阈值导致了重大负面影响。通过前人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她认为,关于人类世起始的相关论证,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和冲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始于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大加速,因此对生态危机的探讨和溯源亦应关注基于农业文明的乡村书写。石平萍勾勒了西方乡村的书写传统,认为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工业化,环境的迅速变化必然导致各种形式的矛盾,而美国乡村书写很好地捕捉了这些矛盾。如何在人类世的语境下推进美国乡村书写研究,石平萍认为需处理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不能抹杀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国家阶级、种族、性别等差异因素。人类世作为一个反思性的概念,旨在引导人们深入反思人类自身的地位、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性、资本主义和西方文明。美国乡村书写研究最为集中性地体现了人类世的症结和反思路径,或许可以引导人们尽早实现从人类世到生态世的转变。
五、结语
此次论坛话题集中、研讨深入、互动性强,体现出三大鲜明特色。
第一,研究话题新颖,聚焦学术前沿。人类世是生态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话题。通过知网搜索可知,与人类世相关的气候变化文学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近两年,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文学研究已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项。此次会议也是国内首次以人类世、气候变化及文学研究为核心话题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代表了生态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前沿。
第二,研讨视角多元,体现中国声音。此次研讨既有理论概念和方法论的宏观探讨,也有文本细读的批评实践;既有文类研究,也有平行对比研究。研讨对象涵盖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中国文学等,既有小说,也有诗歌;既关注国外人类世文学,也囊括中国人类世科幻文学;既体现了西方批评模式,也融入中国智慧。研讨内容包含气候难民、气候伦理、人类世时间范畴、空间范畴、社会正义、环境正义、气候暴力等,基本上囊括了人类世气候文学的重要方面,体现了中国学者积极的自主性理论建构。
第三,彰显跨界融合,烛照社会现实。人类世首先是一个地质学概念,后被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此从人类世角度开展研究,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角度使文学研究和气候变化这一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人类世气候文学以人为气候变化的背景或主要内容,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题材。对人类世气候文学开展研究,自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色彩,对于探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类世文学研究中,中国学者需要坚持中国立场,并充分发掘中华文化中的生态哲学、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为应对人类世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胡颖峰
责任校对: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