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06-20张品良唐雷
张品良 唐雷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从中国特色的视域角度来分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科建设,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梳理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关键,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工作的系统性和着力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要理直气壮,内心要有中国底气和中国自信;开展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互动,要紧贴中国实际,善用中国智慧,做到同向同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上要结合专业和时代特点建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到润物无声。
【关键词】中国特色;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系统的战略性学科建设工程,旨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①的教育根本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开创性。做好这项伟大工程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是一流?要在中国特色下去评价。”②这就为包括“课程思政”建设在内的所有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将中国自信、中国底气、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等中国特色的典型要素和分析视域引入到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评价当中,全面认识与系统考量。
一、理直气壮:课程思政建设要有中国底气和中国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③强调理直气壮,针对的是那些对开设课程思政存疑惑、对讲好课程思政不自信、对课程思政建设有顾虑的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源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研究和传统学问因整体实力衰落而引发的反思,进而选择向西方学习借鉴学科建设经验的事实。这一阶段性的历史一方面推动了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少人在参考和模仿中形成了学科学术发展的西方化标准依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改变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上的路径依赖心理,理直气壮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的学术自卑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世界体系中不断衰落并陷入深重苦难的事实,摧毁了很多国人一直以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带来了他们对自身制度、文化、理念等诸多领域的厌弃和反思,特别是在文化和学术上,非常鲜明地表现为从荣耀到自卑的逆转。文化和学术的自卑感从晚清政府的无能为力中产生并日益加深,在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和民不聊生中愈演愈烈。国民政府在治国理政和抵御外族入侵上的拙劣表现使得中国知识界学术自卑的心理愈发沉重。从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学术自卑的本源来自于中西方多次碰撞中的反差和冲击。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不断失败的根本原因乃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问题,提出全盘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全盤西化”“充分的世界化”。尽管完全西化的思想并不为中国人普遍接纳,但学术自卑思想较为普遍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正是在“西强我弱”的大背景下起步,故而不可避免地将西方学术作为标杆和示范,以西式教育为蓝本来建立高等学堂、分设学科专业、制定教师聘用晋职制度、编写教学大纲、设定学制、组织招生入学考试和培养学生等。由此而见,对西学的渐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但对西式教学的推崇依赖也带来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上的亦步亦趋,缺乏理论创新的底气和自信。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一方面指出了封建文化的腐朽性、反动性、落后性,同时坚持“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观点,以扬弃的态度和方法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将国家落后挨打与文化腐朽落后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正确梳理,指出了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对文化自信的决定性意义,将改变中国近代衰落的途径归结到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根本矛盾上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屈膝弯腰的思想怯懦和心理自卑。这是今日中国学科学术(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上进行大胆创新的基础所在。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说:“先是要让国家达到一流水平,其他服务于国家一流。我们要有这个自信,要把学术研究建立在国家发展成就的基础上。”④因此,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国家强大,学科建设才能自信。这是对比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给我们的基本启示,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底气所在。
(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巩固为课程思政的全新开拓创造了条件
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鉴互通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专业在教学研究中形成的“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的教研定式与思维传统,各学科、各专业之间采借互鉴的主动性并不强烈。在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之前,除了少数学科专业外,更多的学科专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大多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教师往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和思想自觉。
近年来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激发了教研人员跨学科跨专业寻求破解研究难题的内在动力,但这种跨越一般是从突破专业瓶颈出发,在破解难题中实现对其他学科专业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研究途径的吸纳采借。归根到底,将学科进行相互连接的是专业问题。特别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交叉发生在知识和能力领域,在价值塑造上则鲜有涉及。由此而见,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取得积极进展,离不开各专业各学科在建设中思想意识的统一,即专业教研人员必须形成政治建设的视野格局和思想自觉。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关键在于破除一些固有的思想误区,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条件的根本飞跃。
社会主义之前的一切社会形态,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在一切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权下,由利益集团组成的统治阶级具有左右、控制学术研究从而使其为其特殊利益服务的天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强烈的逐利本性和资本的扩张本性使得高校的学术研究无时无刻不受到干扰。从实验室的化学反应方程、草稿纸上的能量转化定律到破坏力不断增强的杀伤性武器的诞生;从象牙塔里的伏案疾书、智慧灵光到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历史上科学研究成果被人为滥用的教训使得一代代学术科研人员形成了一种主动摆脱政治、摆脱利益集团影响的强烈倾向,逐渐形成一种捍卫学术中立、思想自由的天然自觉。归根到底,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矛盾,决定了科学研究以人为本的初心在利益无序的冲突对抗中必然的扭曲和畸变。
然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的利益也好、部门的利益也好,全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一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实现将人民利益至上从强烈愿望变成了在现实当中处处可见的常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科学研究与国家事业实现了根本统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也好,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也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是二者事业使命中所秉持的共同思想。为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避免了科学研究的畸向化发展,初心与路径的矛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在今日中国,独立思想与共同理想并不对立、专业传授责任与课程思政使命并不冲突,所有高校都应当以政治建设的视野格局和思想自觉,理直气壮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集聚了强大支撑
教育部印发的《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在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纵观中外古今,尽管具体内容有异,但追求价值、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融合却一直是教育学致力追求的最佳目标,同时也是一大历史性难题。究其原因,除了三者融合对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科学要素要求较为严格之外,更重要的因素要归结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局限性以及由此局限而带来的指导思想和主流价值的滞后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和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囊括和联结了中国人追梦的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包括党内与党外、国内与海外的所有中华儿女得以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凝塑共识,这就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塑造的重要载体依托。同时,中国梦的魅力更在于民族梦想与个人梦想的高度统一,中国梦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出彩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强大动力,而所有人圆梦的动力必然会汇聚成推动民族梦想实现的更大合力,这一合力又能为更多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如此往复,良性循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包括课程思政在内的大学课程教学是最受益的事业之一,胸怀两个大局、肩负复兴使命的青年大学生有情怀、有潜力,民族复兴大业的深入推进必然会激发调动他们创造性学习科学知识的内生动力和主动投入社会实践经受历练获得成长的行动自觉。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当中,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强大支撑。
二、同向同行:处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要善用中国智慧
在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前沿性课题中,“如何处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是高校教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尽管之前并不存在直接可供参照的同类示范或操作模式,但科学规律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决定了一切理论和方法均具有互鉴的可能。正所谓隔行不隔理,课程思政作为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重大创新工程,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等具有鲜明中国智慧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中获得方法借鉴、思想启迪和话语共识。处理好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就找到了实现同向同行的一把钥匙。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遍性要以专业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为前提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当中,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二者之中做取一舍一的单项选择。而是在充分尊重彼时中国特殊国情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来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来坚定走好中国道路的底气和自信,一是坚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规律而不是教条来坚持;二是始终做到了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充分尊重,坚持“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⑤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处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思政理论的普遍指导性和专业课程的具体特殊性的关系,一切按照科学规律和实际情况来具体推动。从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来看,专业学科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重要标志。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着漫长的学科发展史,浓缩于其中的探索历程和实践智慧精确刻绘了该学科不断成长、矫正、完善、创新的历程。在漫广的时空中孕育出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和逻辑自洽性,都是一个独具特点的科学体系。因此,对于学科专业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尊重,是研究和运用该学科规律为社会服务的根本前提。以学科为基础开设的各类高校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依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和独特规律来挖掘开发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教师如果偏离学科建设的根本基础或试图将课程思政建设从专业学科建设中抽离出来,结果必然是内在精神的魂不守体、基本内容的破碎附会、外在形式的杂糅扭曲。没有对专业的厚重积累和精深理解,就无法通达领悟专业的精髓和本质;没有学科经典学说和基础原理的夯筑,就不能够以系统的格局视野融汇专业的精神内涵。此外,浅尝辄止、功利浮躁的學科态度也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塑造的本质和初心。因此,对学科的精通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根基,学科思政绝不意味着降低专业研究和培养的要求,更不是要将思政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进行机械的跨专业拼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研究越精深,思政教育资源的开掘面就越广;专业方法越灵活,思政教育资源的附加值就越高;专业精神把握越准确,思政教育资源的效能就越容易进行有效转化。具体来看,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有一个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其中蕴含了无数先辈凝聚于其中的百折不挠、执着求真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蕴藏在“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中的仁爱精神之中,蕴藏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的新闻精神之中……这些精神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和宝贵财富,而决定这些精神财富效能发挥的关键在于专业学科自身的建设质量。只有对于专业精湛的掌握和执着的探索,才能从内心认同和感知到专业精神的魅力,才能为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营养,建立在这种专业精神基础之上的思政课程讲授,才能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思政课程与各专业课程在底层结构以科学规律交融互通
《纲要》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思政课程的发展创新,思政课程的学科建设同样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从各类课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一切积极的要素。
从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的互动关系来看,思想政治课程理论与各类学科理论在本质是一致的、相通的、统一的。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一切课程和专业从本质上、在知识结构体系的底层上来看都是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规律的研究。以实际的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而全面立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既需要回到世界史当中去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无产阶级的产生,也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个涉及经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在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元素的开掘中,通过对统一场理论、弦理论、暗物质与量子力学等物理学前沿问题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更是从根本上支撑唯物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路径。因此,现代科学在底层通过物质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实现规律相通,这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打通思政学科与各个专业学科界限的关键一环。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⑥从彻底性角度而言,对科学规律的表达和阐释远胜于借助零碎现象的穷举和总结。因此,思政学科与学科思政的建设实际上都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在先专后博、既专又博的基础上,追求在底层规律层面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界限,使得思政学科与各类学科实现知识能力要素的互联互通互用,实现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的有效互动,最终实现课程思政话语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三)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人民贡献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了不起的中国实践,是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统一起来的中国实践。从思政理论、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上来看,一方面,对于思政学科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科思政建设而言,实践是推动学科自身发展和学科之间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现实依据,同时,实践还是学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和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一切专业和学科分工是人类在实践中基于认识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专门化、专业化是对实践理论分析的深入和细化。归根到底是人依据实践目的进行的区划和分别行为。而就实践活动本身而言,绝不是任何一门学科或专业能够完整解释的。或者说,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蕴含了无数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原理,实践恰如其分地将一众学科毫无冗余、毫无缺陷地整合设计到一个体系当中。因此,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发展绝不是出于政治教育目的的一厢情愿,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本来面目对科学发展规律的充分尊重和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中,实践还承担着推动理论阐释精准化、简易化、时代化的功能,这一点通过具体的思政课程实例更便于认识。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讲解中,相较于单独的经典解释和概念灌输,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改革开放后中国传媒发展的持续跃升、媒介产品不断的丰富等事实,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不断飞跃,学生会对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值得一学以及学习的意义的理解就会更深刻透彻,就会更立体更全面。
现代化的中国实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素材,同时,课程思政建设也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动。《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因此,开展课程思政使命重大、任务紧迫。所有的高校特别是直接承担课程思政建设使命的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任务的紧迫性和使命的神圣性,形成强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在教学组织中迅速推进、在制度体制上加快设计、在考评考核中尽快凸显、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引导,迅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环境和改革氛围。
三、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教学要结合专业和时代特点讲好中国故事
润物无声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佳教学状态和最佳育人效果,其特点在于不突兀、不生硬、不拼凑,融入而不镶嵌、沉浸而不游离,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师生在不知不觉的课堂教学中达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一)坚持重点内容的统一性与专业特点的灵活性相结合
从立德树人的要义出发,课程思政教学应当将重点内容的确定性、统一性和授课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要想获得学生的欢迎,首先需要将严谨的学术词句转化为通俗的口头话语,尤其要避免刻板的思路和表达习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⑦喜闻乐见,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体现的是对受众的充分尊重。有效传播的前提是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接受,接受的意愿越强烈,传播的目的就越能高质量地达成。因此,共情是传播的要义。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启发就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离不开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以课程思政强大的吸引力使大学生们首先做到听得懂、愿意听,进而达到主动思考、善于思考、乐在其中,最终实现融汇万物,在润物无声中不断提升至最佳学习状态。因此,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研讨式教学、行动学习法、翻转课堂等方式方法,都值得引入到课程思政教学中探索尝试,在尝试中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升华思政元素。
同时,在鼓励方式方法大胆创新的同时必须强调教学内容重点的统一性,要始终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这个根本。《纲要》强调:“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内容重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遵循和具体内涵指导,一切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必须以此为素材、为背景、为初衷。不能单以课堂受欢迎程度为标尺,舍本逐末,推出一些徒挂课程思政之表,实则欠缺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和内在灵魂的浅薄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新的系統工程,对于高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深入的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更要贯彻重点内容的统一性与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相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要避免仓促盲动的“大破大立”,要防止单纯为回应《纲要》而在教学中进行标新立异的“吸睛”改革。这种改革打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名义,以“脱颖而出”为唯一导向,貌似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先锋,实际上既违背了《纲要》实施的初衷,又容易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上带来难以估量的、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其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得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生或社会大众的认可,会进一步带来效仿和跟随。为此,就需要尊重教学规律和改革规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情况在现实中的实践成效和着眼长远的战略成效为核心衡量标准,坚持渐进、稳妥、扎实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将任务的紧迫性和改革的渐进性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注重甄别优选和推广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起到润物无声教学效果的课程思政成果,注重从备课模式、内容讲授、传播方法、课堂驾驭、教材编写等一切教学要素中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精华,通过厚积薄发的过程实现课程思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糊到清晰的飞跃。
(二)以正在发生的时代故事作为课程思政的最生动素材
正在发生的中国时代故事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生动素材。
1.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⑧同时,“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取得了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新的伟大胜利,这些都是极为丰富生动的课程思政内容。
2.这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人人扮演故事主角的时代
与历史上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扮演故事主角不同,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人民群众为主角的新时代,从人民领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故事到无数劳动者、奋斗者创新创业的故事,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每一个群体都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个人参与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时代。他们作为时代故事的主角,对故事的感受不同、视角不同、收获不同,这些不同恰恰是课程思政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突破点。
3.这是一个不断贡献教学案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迭代教学手段、不断刷新学习认知的时代
与过去倚重经典案例的教学不同,今天的教与学更强调与时俱进。一方面更重视结合时代主题对经典案例进行更全理論维度、更透理论深度的解读阐释;另一方面更重视新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的充实,重视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新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党和国家事业在新时代的飞跃发展决定了我们拥有更加丰富、更加贴切的案例来阐释育人所指向的价值、要求的知识和亟需的能力。
4.这是一个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时代
在今天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亘古未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⑩而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是具有根本创新性和鲜明时代性的事业,因此,从这一点而言,课程思政的发展实现了事业和时代节奏的同步,与鲜活的时代故事直接接触和碰撞,理应成为最能讲好时代故事的代表。
(三)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特点建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今天的大学生出生在千禧年的前后,相较而言,这一代人成长历程的整体特征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平顺性和上升性。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在保持国家发展大局和平稳定的前提下经历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二十年,物质基础迅速提升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推陈出新,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对于在国家现代化进程跨越式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而言:一方面,持续稳定发展、不断迭代飞跃的事实使得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创新创业充满期冀和热情,在他们身上更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和主动探索的动力;另一方面,在缺乏实践经验和困苦磨炼的情况下,这种较强的自信心和较高的心理预期也使得青年大学生对潜在的难题和挫折缺乏必要的准备,在一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既要重视鼓励和呵护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更要重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他们从党和国家利益的全局看问题、从人民中心的利益立场塑造思想、完善人格。具体到课程思政的讲授环节来看,就是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建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1.课程思政话语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大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心,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家庭出身和人生经历,性格、兴趣千差万别。这些都是他们的个性、相异之处。而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在于出生、成长于同样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必然会刻上时代的烙印。对这一时代的人和事,他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熟悉感、代入感,以富有时代特点的语言词汇、表达方式、互动习惯创新构建起来的话语来传递各个学科的思政信息,更能够提高课程思政的授课成效。
2.课程思政话语应该具有共情力和同理心
在课程思政教学上,高质量的课堂话语表达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上,即需要有较强的共情力和同理心。因为师生年龄和成长时代的差异,同样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可简单地以教师的过往经历和既定认知来开展教育,而需要基于对授课对象时代的考察和代入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去分析和展开课程当中设置的问题。这既符合同情理解的历史观,也体现了教学心理的方法论。
3.课程思政话语应该兼具政治性和学术性
这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要将政治要求和学术风格整合起来。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点,不能以政治解释政治,就学术谈论学术,而应该将政治要求的原则性、明确性、坚定性与学术语言的严谨性、逻辑性、递进性相结合,以学术讲政治,将政治要求融合到条理清晰的学术分析当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成效。
4.课程思政话语应该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普遍的大学课程教学规律来看,课程思政讲授与任何一般课程的教学规律是一致的。最能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的,必然是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内容表达传播的艺术性、生动性相结合的课程。这是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从其他课程学习、吸纳、继承的地方。从学科构成特征来看,课程思政是包含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课程,这种综合性一方面对课程思政讲授提出了挑战,比如在如何恰如其分地将思政术语与专业术语相结合上,就需要教师同时具备较深的专业功底和思政素养,同时,课程思政的综合性也为课程思政话语基于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创新开拓了广大空间,词句的融合、理论的交互、方法的借用等都为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
注释:
①③《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8页、第329页。
②陈军:《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唯实》2018年第6期。
④江波:《“一流大学”必须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文汇报》2018年5月19日。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75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
⑧谭晶晶、潘洁:《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工作成就综述》,《光明日报》2017年8月28日。
⑨习近平:《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光明日报》2019年9月4日。
⑩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19页。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7页。
(作者张品良系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雷系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教授)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