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弦书:不褪色的“活化石”

2021-06-20

农家参谋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弦活化石雷恩

300年传承,曾经唱进中南海

三弦书形成于明末清初,300年来广泛流传于南阳的社旗、方城、唐河、桐柏等地。

三弦书是一种说唱艺术。起初,由一人怀抱三弦、腿束節子(脚板)自弹自唱;慢慢地,逐渐发展为一人手执饺子、八角鼓打拍演唱,另一人脚蹬梆子、手拨三弦伴奏;后来,多采用站立方式,演唱中融进各种表演,演员连唱带舞,伴奏者帮腔插话,有时还加入笙、胡、筝等乐器助势,成为两三人甚至多人一台戏。

在长期演唱中,由于各地方言、习俗、风情、民谣各不相同,三弦书不停演变发展,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流派,在表演技法、声腔运用以及演唱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中,以社旗的赊旗镇、陂、饶良,唐河的井楼和桐柏的安棚一带为东路派,代表人物有张永西、安玉松、吴开山等,以高弦唱工为主,风格高亢激越,气势较大,长于武书和正书,具有阳刚之美;以社旗赊旗镇以西的桥头为中心为中路派,代表人物有刘永科、王四麻子、王国栋等,以平弦唱工为主,风格柔和、深沉,长于传情,有一咏三叹之妙;以南阳的石桥、方城的博望一带为西路派,代表人物有刘文学、雷生堂、裴学德、张明川等,以低弦唱工为主,风格庄重细腻,缠绵悱悱,一曲过后,余音绕梁。

作为南阳四大曲种之一,三弦书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以至于每有演出总能吸引数以千计的人竞相前往观看。近年来,三弦书进一步发扬光大继而冲出南阳走向全国,已故著名三弦书艺术家裴长义,还曾应邀为中央领导人演出。

400首曲子,文物演绎好段子

“百善之首孝当先,嗯啊,哎嗨呀,嗯啊,哎嗨呀——孝当先,哪哎啊——”但凡看过三弦书的人,无不对三弦书的演唱赞不绝口。

三弦书的演唱程式,分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种。铰子腔曲调刚健明快,气氛热烈,节奏紧凑,适宜表现激烈喧闹的场面;鼓子腔淡雅恬静,节奏平和,多用于演唱叙述性段落。通常,演员演唱时,开始先左手持小铜铰子,右手持一根竹筷敲击,唱铰子腔中间转入鼓子腔时改用八角鼓,也就是左手紧握鼓子,以右手指敲击,最后再转铰子腔,仍换用铰子敲击结束。演唱中,或伴奏人员与演唱者共同接腔,或弹奏者向演唱者饶有兴趣地发问,其间亦白亦唱,一个哼一个啊,一叫一应,一问一答,场面活泼,妙趣横生。

在300多年的演变发展中,三弦书分化形成了唱文段子与唱武段子,唱表各有侧重。像唱才子佳人、针线笸箩类的曲目就是文段子,比如现代剧目《孝子》,其唱表如小溪潺潺,似闺秀描云,活泼风趣,朴素细腻,常用的身段有小云手、挽手花、打转身、蹉步、移步、划步等;像唱侠义类、公案类的曲目就是武段子,比如传统剧目《狮子楼》,其唱表如大河奔流、蛟龙出水,豪放激烈、泼辣洒脱,常用的身段有单云手、双云手、云手漫顶、跨虎式、荷叶掌、虎换拳、弓箭步、跺泥等。还有一些武段子,动作幅度大、架势硬、节奏强、力度重,表演起来拳脚的噼啪声、铰子红绫的鼓动声、架口的呼应声交织融合,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据统计,历经岁月沧桑,三弦书累计有《狮子楼》《鞭打芦花》《孝子》《战长沙》等400多首文武曲目广为传唱,其中《孝子》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曲艺类“群星奖”,《卖丫鬟》获得第十届宝丰马街书会曲艺邀请赛一等奖,《义散千金》获得河南省第五届曲艺牡丹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三弦书记录和见证了古城南阳的兴衰和浮沉,堪称南阳时光记忆和南阳曲艺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守护好经典,让非遗重放光彩

三弦书经久不衰,与其精妙的表演艺术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三弦书艺人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24字唱表要诀”,即:表演上的“手、眼、身、步”,唱法上的“抑、扬、顿、挫”,表情上的“喜、怒、哀、乐”,唱表上的“脱、科、闪、颤”,节奏上的“紧、慢、迟、疾”,火候上的“虚、实、寒、热”。此24字诀,堪称三弦书的“心经”,只可意会,实难比画,多年来仅是以师带徒、口传心授。

为发扬三弦书,三弦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雷恩久煞费苦心。1960年,雷恩久14岁,拜师裴长义学习三弦书,由其作曲演唱的三弦书《王铁嘴卖针》《古城会》等多次在全国、省、市曲艺比赛中获奖。在演唱中,他积极发掘“好苗子”着力培养,先后招收了多名“70后”“80后”“90后”弟子,2012年4月更是一次性收了十名弟子。包括9名专职演员和一名大二学生夏阳渊,打破了多年来“三弦艺人收徒最多不超过两人”的传统。

三弦书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在雷恩久心里,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三弦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喜爱之传唱之、传承之,是让三弦书保持鲜活生机最重要的切入点。故而,在教授三弦书时,他格外用心关照和指点学习三弦书的年轻人,每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不顾年事渐高亲自示范唱表动作。

2020年8月31日,对三弦书和雷恩久来说都是喜庆的日子:南阳文化艺术学校非遗办副主任王红梅,南阳曲剧艺术中心演员、南阳市首届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获者刘佳男,南阳市说唱团演员刘志良,三弦书演员田书红,拜师雷恩久学习三弦书。雷恩久再收新弟子,弦书后继又有人,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典艺术三弦书的明天会更美好。

非遗名片

三弦书(南阳三弦书)

项目序号:757

项目编号:Ⅴ-64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阳市

保护单位:南阳市说唱团演艺有限公司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阳市

三弦书又称“三弦铰子书”,流传于晋东南的沁县、武乡、沁源、襄垣,晋中的左权、榆社,晋南的安泽、浮山等地和河南南阳及其周边地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三弦书最初由演员腿缚节子、怀抱三弦弹唱,称为“腿板书”。后发展为一人手执铰子、八角鼓打拍演唱,另一人脚蹬梆子,手拨三弦伴奏,有时还加入笙、胡、筝等伴奏乐器。发展到后期,三弦书演出时一般采用站唱方式,演唱中加入各种表演,演员连唱带舞,伴奏者帮腔助势,一唱一和,情趣盎然。

南阳三弦书全称“三弦铰子书”,其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大致可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整个唱腔体系又分三个流派,中路唱法以平弦弹唱为特点,西路唱法以低调唱工为特点,东路唱法以高弦唱工为特点,具有豫南民歌风味。南阳三弦书有“慢板”“二八板”“三六板”“流水板”“快板”“正板”等多种板式,演唱多以铰子腔开始,中间转入鼓子腔,最后复转回铰子腔,经“二六板”“快板”结束。南阳三弦书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持弦人俗称“弦子架”,伴奏以外,还承担着和主演递二话、交流感情及接伴唱等任务。出节乐器主要包括腿梆、八角鼓、铰子等,其中铰子既可做出节的装饰音响,又可做表演的道具。南阳三弦书有200多个传统曲目,《鞭打芦花》《张良辞朝》《凤仪亭》等都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目前三弦书在河南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传承乏人,前景堪忧,急需保护扶植。

猜你喜欢

三弦活化石雷恩
三弦在京剧伴奏中的规律及特点
左手握右手
海底活化石
蓝血的活化石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母亲的惩罚
母亲的惩罚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有趣的惩罚
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