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号文件带给农村电商的利好

2021-06-20魏延安

农家参谋 2021年4期
关键词:品牌化冷链物流

魏延安

一年一度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如约而至,迅速刷屏。今年的一号文件是重要历史节点的重要安排部署,我们国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三农”工作重心实现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文件主题锁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谓恰如其分。

就农村电商而言,文件虽然笔墨不多,但考虑到自201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有安排,对其重视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稳产保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必然要给予更大扶持。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电商的安排部署主要体现在文件第四部分第十八条,该段原文如下:“(十八)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从上述安排部署来看,最突出的感受是补短板、强弱项,农村电商要全面推动城乡双向循环通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还面临快递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之间生产与消费对接不够顺畅等问题,必须予以大力破解。上述安排部署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对农村电商而言,有四大利好:

一是快递物流瓶颈加速突破。电商有两个翅膀,一个是金融支付,一个是快递物流,金融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而快递物流却一直是农村电商的短板,最早是不通,后来是不便宜、还不够快。但在“十三五”期间,农村快递物流在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下,能力迅速提升。到2020年年底,全国乡镇快递直达基本全覆盖;计划到2022年年底,全国行政村要基本实现快递直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实现。今年春节期间,在原地过年的提倡下,大量城市的礼物通过快递寄到在农村的父母身边,而大量的农产品特别是特色美食也通过快递寄到在城市的儿女身边,形成网上晒年货热潮。

二是农产品供应链加速打通。农产品上行,特别是生鲜农产品饱受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有好东西运不出、卖不久、难保鲜等问题让农产品电商行业一筹莫展。来自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只有22%、34%和41%,而欧美在95%以上,肉类更是100%,相差甚远。一批生鲜电商的先行者无不在供应链问题上进退失据,不搞冷链是等死,因为品质无法保证;大搞冷链是找死,因为冷链是重资产,投资大、见效慢,一般企业投不起。所以,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将冷链作为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建设。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国家在此方面的投资明显加大,新基建也将冷链纳入范围。相信今后几年的农产品冷链体系一定会突飞猛进,助力农产品电商行稳致远。

三是农村生活在线化加速实现。能不能让年轻人在农村待得住,吸引城里人主动到农村投资兴业,让新乡贤重回故里生产生活,农村生活的便利性是必要条件之一。但从实际来看,除过县城外,农村生活服务业在线化程度非常低,大量的夫妻老婆店、农家乐、乡村民宿甚至是乡镇驻地的餐饮服务等还没有上网。而从实际需求来看,大量小镇青年对生活在线服务需求迫切,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也需要在线化的便捷通道。所以,文件指出要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这样才能既让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又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四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更加牢靠。农村电商是数字乡村的一部分,也与整个农村互联网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更需要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支撑。文件指出,“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都对农村电商的未来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别是智慧农业和农业农村大数据对于农村电商而言,意味着长期分割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农产品的供应链、产业链有望逐步打通。

相关链接

农村电商品牌化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疫情之下,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为滞销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和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农村电商突破1300万家。电子商务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农产品品牌化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那么,如何推动农村电商品牌化,为乡村振兴添动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新化县枫林街道接龙村党总支书记、锄头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基地技术员阳海玲建议,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助推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发布实施《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建设,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传播新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知名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品牌化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阳海玲表示,当前,农村电商品牌化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产品差异化不够,即便龙头产品也很难做到独特、稳定的差异性;农产品季节性强,导致产品良莠不齐;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以小规模、分散型生产经营模式为主,产品来源分散,标准程度低,这些都是品牌化发展的障碍。为此,阳海玲建议,鼓励基层政府创新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推进机制,统筹农业农村、商务、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调推进机构,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优势品牌。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纳入本地职业教育。成立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电商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培训。探索建立农村电商品牌目录制度,健全农村电商品牌使用监管和预警体系,将农村电商品牌目录作为统一组织发布农业品牌权威信息、指导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建品牌、引导品牌消费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品牌化冷链物流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