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地区小麦配套综合增产技术
2021-06-20张志梅
张志梅
播种期准备
1.精选良种
选择适合豫东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抗寒、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品种。如百农207、百农4199、商麦167为主推品种,搭配周麦32、新麦36等品种。
2.深耕整地
深耕整地总的原则是以机耕深翻为基础。正确掌握深耕时机,做到合理耕作,保证整地质量。对于连年旋耕的地块,应使用大机器深翻耕,深耕深度达40厘米,破除犁地层。对于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应将玉米秸秆尽量粉碎,进行深翻、旋耕。对于墒情较差的土壤,耕地前或播种前应造墒,或播种后浇蒙头水。
3.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以“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为目标,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调整施肥结构,实施精准施肥”为手段,以“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肥、钾肥依据土壤养分的丰缺合理施用”为原则。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在6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块,每667平方米总施肥量纯N为15-18千克、P2O5为6-8千克、K2O为3-5千克,其中,氮肥40%底施,60%在拔节期施用。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左右的田块,每667平方米总施肥量纯N为13-15千克、P2O5为6-8千克、K2O为3-5千克,其中,氮肥50%作底肥,50%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每667平方米产量400千克以下的田块,提倡氮磷并重,适当补充钾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纯N为8-10千克、P2O5为4-5千克,其中,氮肥70%底施,30%在返青起身期追肥。旱地麦田一次性施足底肥,春季趁墒追肥。
播种
1.药剂拌种
精选种子后,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加上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剂,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预防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并兼治蚜虫、飞虱和地下害虫。
2.足墒播种
足墒播种是实现苗全、苗匀、苗壮的关键。若遇到土壤干旱一定要提前浇水再整地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3.适期播种
按照品种特性,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5日-15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5日-25日。
4.适量匀播
依据品种特性、播种期早晚和整地质量,合理确定播种量。在适播期内,整地质量高、茬口早、种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半冬性品种,每667平方米基本苗控制在20万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1-13千克。中晚茬或秸秆还田旋耕地块,每667平方米基本苗控制在22万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3-14千克。晚播小麦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3天,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增加0.5千克。
冬前管理
1.冬前除草
小麦越冬前11月下旬至12月初,是小麦田间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10%苯磺隆10克加上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或70%苯磺隆2克,或10%苯磺隆10克加上10%苄嘧磺隆10克,兑水40千克喷雾防治。对野燕麦较多的地块,每667平方米用69%精恶唑禾草灵50-60毫升与阔叶除草剂混合兑水喷雾防治。
2.适时冬灌
根据豫东地区土壤墒情,及时冬灌。近年实践证明,冬灌可促蘖增根,预防春寒,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使小麦产量增长8%-20%。
中后期管理
1.划锄中耕
返青后3月上旬亩群体数在60万穗以上的麦田,深中耕70厘米以上,控制春蘖滋生。群体较小的麦田,返青后浅中耕,促小蘖成穗。
2.合理追肥
对亩群体数超过80万以上的旺苗麦田,管理上要突出氮肥后移的技术措施。小麦拔节后节间定长,倒二叶露尖至展开前,配合灌溉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6千克。底肥不足、亩群体数较小的麦田,返青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6千克,也可采用根外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千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及喷施宝、微肥等补充营养。
3.合理灌溉
拔节期至抽穗期,尤其是孕穗期,土壤墒情对小麦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影响非常明显。土壤墒情不足时必须灌溉。浇水时间在拔节中期,配合施肥效果更佳。
4.推广抗倒增产技术
针对高密度、高水肥的麦田,在拔节期喷施抗倒增产剂烯效唑,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试验示范数据显示,推广抗倒增产技术,小麦株高可降低2-4厘米,第一节间可缩短0.5-1.2厘米,能有效避免高产地块小麦倒伏的发生。
后期管理
后期麦田管理重点做好小麦后期的“一喷综防”工作。在农药选择上,优先使用生物型药剂与环保型药剂,限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在小麦抽穗期(5月上旬),可推荐每667平方米使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加上含腐殖酸水溶肥料30克加上22%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液剂10毫升,兑水30千克进行喷雾,连喷5次,间隔期5-7天,可防病、防虫、抗干热风,增加粒质量,提高小麦单产,也是防灾、减灾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相关链接
小麦优良品种选择原则
使用优质良种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产目标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品种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生產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产量和质量潜力的种子。当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相应地改变优良品种。选育良种必须根据品种特点、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品种的高产、抗逆性和适应性,还要防止所用品种的单一性。因此,选择小麦良种应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发育特点的品种,避免春性过强的品种冻害,冬性过强的品种贪绿、晚熟。第二,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作物早晚轮作等,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早、中、晚熟品种。第三,根据当地生产水平、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和栽培水平,确定品种类型和不同产量水平的品种。第四,应该以防灾和保护收成为基础,考虑高产稳产和高质量,特别是抵御该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第五,在更换主要品种或从其他地方引进时,应该试用、示范和推广,以免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