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玲珑束腰间

2021-06-20张滢

理财·收藏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玉质玉带纹饰

张滢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中国人自古尚玉、琢玉、藏玉。从原始社会出现到清代,玉器受到各时期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社会生活、使用风尚、审美观念等多方面影响,经久不衰,形成独特的玉文化。

佩饰玉是随身佩戴之物,是具艺术价值的玉器门类。佩饰玉品类较多,其中玉带饰作为服饰上腰部装饰,功能性、观赏性兼具,由可穿系的带子与带钩、带扣、带板等组合使用,出现时间较早、演变有序、制作精美,使用数量和制作精美程度体现了身份尊卑与阶级地位,是佩饰玉的重要品类。

河南博物院藏玉器品类齐全,玉带饰藏品较丰富,本文在梳理我国玉带饰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选择明清时期精美者述析。

玉带饰概述

古代先民重视腰间束具,发明了带装饰的腰带,最早的束腰方式是结绳系带,汉晋之际逐渐出现了革带和丝绸制成的腰带,也称为鞓,经发展演变,逐渐近似今天的腰带。腰带和带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礼仪性质,能明尊卑、别上下。带饰从材质上分为金、银、铜、玉、石等,尤以玉饰最受到重视,出土和传世数量众多。玉带饰大略分为三种:带钩,最早系带用,后逐渐被带扣取代。带扣,用来扣合带子两端。玉带,分三部分,一是帶銙,又称为带板,是穿缀在带上的玉片饰物,有长方形、正方形、桃形;二是带有环的带穿,又称提携;三是穿缀在带子两端的尾。

1.玉带钩

带钩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结构有钩头、钩体、钩纽三部分,钩首用于连接,钩纽起到固定作用,侧视形制为“S”形,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骨等。玉带钩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因材质温润更为人喜爱。

根据科学考古发掘,最早的带钩发现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在浙江余杭地区反山、瑶山、桐乡出土数枚玉带钩,形制都为一端有一横穿圆孔,另一端有弯钩状扁方孔,可以说是带钩的雏形。良渚文化玉带钩出现以后,并没有在更大范围使用,中原地区仍使用结绳系带并随身携带类似锥子的觹解开带子。

春秋战国时期,带钩普遍使用,中原、关中、两湖、岭南、西南、北方、华东地区均有发现,中心范围在中原和关中地区。这一时期带钩大中小型均有,形制有水禽、兽面、琵琶、曲棒、长牌、异形等,钩头常雕兽头、龙头、马头、牛头、鸭头。受青铜文化及错金银、镶嵌工艺影响,玉带钩实用工艺不断突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战国晚期鎏金嵌玉银带钩,白银制成,通体鎏金,钩身正面镶嵌白玉玦3枚,纹饰繁缛,雍容华贵,为上层阶级使用(图1)。

秦汉时期是带钩普及期,玉带钩都由整块玉料雕刻而成,小到1.1厘米,大到20厘米的均有,完成了定型,多素面无纹饰,其中纹饰雕刻精美者,既有琵琶形、曲棒形、兽面形,也有个别异形,是玉带钩中的精品。

西晋时期带钩已较少见,东晋以后更少,实用功能逐渐被带扣所取代,至唐宋金元是玉带钩的衰落期。明代是玉带钩复兴期,仿古制作兴起,用料材质和雕刻工艺都趋于精美,纹饰繁复,造型丰富。到清代玉带钩选料讲究、做工抛光细巧,纹饰除了龙、螭等传统纹饰,较多使用有吉祥寓意的灵芝、蝙蝠、鱼、磬、马、猴等纹饰组合,实用功能减弱,已作为上层阶级的玩赏之物。

2.玉带扣

带扣最早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两晋时期逐渐定型并普及。结构有扣舌和扣环两部分,由两件或三件玉片雕琢套合而成。扣舌套在扣环内,有的可灵活转动,有的则固定。从考古资料看,北方的带扣最早用于服饰,中原地区的带扣先用于马具,后用于服饰,两晋时期带扣定型并逐渐形成一套使用制度。唐代用玉尊卑有序,不同材质、规格为不同阶级使用。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带扣佩戴三品以上服用金玉,以下分金银、瑜石、铜铁,铜铁为外放官员和庶人所用,在所用玉色上,天子白玉,太子瑜玉,王山玄玉,自公以下皆用水苍玉。宋元时期,带扣多为方形,也有椭圆形,背面有桥形穿或圆形纽,扣面浮雕或镂雕图案,纹饰多变。龙和螭纹饰是常使用的图案,也常有凤、双狮以及花鸟鱼虫等纹饰,极富人生情趣。明代玉带扣纹饰情趣减少,带有福寿多福的吉祥寓意内容大为增加,一直延续到清代。

3.玉带

玉带是由碟躞带发展而来。碟躞带最早是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革带,中原地区先秦时期丝质带子不适合悬挂重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不断碰撞交流,革带传入中原。碟躞带一开始素面无花纹和装饰,后北方民族多装饰铜牌饰,中原地区隋代开始出现缀玉的碟躞带,在革带上穿缀玉板,也称为带銙,包括带钩环的提携,用来悬挂佩饰器物。

唐代玉带被指定为官服专用,与国家礼仪制度结合,形成了严格的玉带使用制度,是朝廷用玉的重要品类。《唐实录》记载“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需用玉带”,并且对玉带板数量和纹饰使用做了明确规定。《新唐书·舆服制》则详细记录了官品等级对应的玉带饰数量。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7副玉带,计数15块或16块,剔地隐起花卉、狮纹和伎乐人物纹,生动传神(图2)。这一时期出土玉带较少,多呈正方形和长方形,是反映朝廷用玉的珍贵资料。

宋代流行金饰,因而玉带并不多,但随着写实图案增多,玉带的纹饰更加丰富。明代重视古制,更有一套完整的舆服制度,帝后、嫔妃、太子、王公、侯伯、一品官员都使用玉带,因此出土数量最多。明初亲王用玉带一周缀满玉带板、提携和尾23块或35块,明代中晚期基本定型20块,形制有正方形、长方形、桃形和弧角长方形尾。

清代,统治者根据自己民族的传统废除了官方使用玉带的制度,玉带礼仪功能消失,仅作为佩饰装饰。

玉带饰赏析

1.玉带钩

明代白玉雕龙纹带钩(图3)

明代流行龙首钩,钩体常雕刻蟠螭,又被称为“苍龙教子纹玉带钩”。此钩长8.4厘米,玉质剔透,钩首龙头短微昂,嘴横平张开,龙角贴于脑后,钩体浮雕一蟠螭,螭头与钩头相对,螭身雕有云纹。背面雕有椭圆形纽。

明代青玉镂雕梅凤纹带钩(图4)

钩长8.3厘米,钩首为龙首,头短而宽,龙颈较窄,钩体巧妙借助玉沁色,浮雕一棵梅花树,枝干遒劲,花朵错落。背面雕有梅花形纽。明代玉带钩造型多样,钩身上的纹饰除了雕刻蟠螭外,还镂雕瑞草、灵芝、牡丹、梅花等。

清代青玉灵芝形带钩(图5)

钩长7.5厘米,玉色青白,微带红晕,玉质润泽。钩首为灵芝状,钩身呈弯曲的棒形,错落雕满灵芝,颈部及侧面雕曲形纹,背面为雕灵芝纹的椭圆形钩纽。带钩雕刻刀法细腻,整体造型像玉如意,象征事事平安,百事顺遂。灵芝是传说中的仙草,食之可长生不老,寓意长寿多福。

清代玛瑙雕龙纹带钩(图6)

钩长8.5厘米,采用玛瑙制成,给人以剔透玲珑之感。钩首为龙首,两眼微凸,鼻子扬起,龙角伸至腦后,皱起的刻纹代表腮部及耳朵。钩身呈琵琶式,钩身浮雕一螭,头昂向左上方,尾巴卷起。背面雕一椭圆形纽。清代带钩在材质运用上更多样。

清代青玉琵琶式带钩(图7)

钩长8.3厘米。钩首为蛇首,两眼微凸,嘴部微张。钩身琵琶形,正面雕六瓣花纹,花纹四周装饰回纹。背面有一圆纽。此类带钩呈扁平状,正面刻花纹,也是清代带钩中较常见的。

清代水晶雕马首带钩(图8)

钩长7.6厘米,采用水晶雕刻,钩身正面有五面,在光线折射下熠熠生辉。钩首为马首,以阴刻刀法显示鼻子,两眼微微凸出,头部有短刘海,其余毛发卷于脑后。背面有一椭圆形纽。水晶带钩在清代极少见,颇为珍贵。

清代青玉“福庆有余”带钩(图9)

钩长8.3厘米,以镂雕、浅浮雕及阴线刻法琢刻而成,钩首雕一枚如意云头,云头上浅浮雕卷云纹,中部有一“吉”字。钩体贯穿以倒挂的飞蝠、长磬、双鱼,组成完整图案。因“磬”与“庆”同音,又辅以飞蝠、双鱼、寿桃等吉祥纹样,蕴含“福庆有余”的吉祥寓意。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中便常见这种装饰图案。雕琢精湛,打磨精细,构思巧妙,且寓意吉祥,为佩戴佳物。

清代白玉羊首带钩(图10)

钩长11厘米,洁白纯净,抛光较好。钩首为羊首,采用阴刻和浅浮雕技法,寥寥数刀雕刻出,羊首略窄而长,双耳贴于头侧,双角顺于脑后,颈部细长,钩体为曲棒式,整体线条纤细流畅。清代玉带钩除龙首外,羊首、马首、鸟首、如意首、凤首都是常见造型。

清代青玉鸮形带钩(图11)

钩长4.5厘米,玉料青灰色,较多褐色沁斑,整体造型短而宽,雕刻了一只站立的鸮鸟。钩首浮雕鸮首形,双目大而椭圆,喙宽而内勾,双耳立于头上部,双翅收拢于身侧,尾翼紧收于身后。鸮鸟的形象在商代流行,其后并不多见,此钩形似战国时期腹式带钩的异形钩,是清代玉器仿古制作的见证。

2.玉带扣

明代青玉镶铜托福禄寿带扣(图12)

带扣长6.5厘米,宽5.2厘米,和田白玉,玉质温润。形制为椭圆形,画面减地浮雕蝙蝠、鹿、山石、灵芝、松树等图案,寓意“福禄寿”,底层镶嵌铜托,铜托背后有一直桥形穿,用于穿系革带。明清时期“福禄寿”的题材十分常见,有人物和动物题材,动物题材用谐音喻指吉祥寓意,如用蝙蝠、龙凤、瑞日寓意福,用鹿、冠、元宝寓意禄,用仙鹤、寿桃、松柏寓意寿,反映当时多子多福、升迁发财、长寿康宁的愿望与憧憬。

明代青玉雕蝠纹配铜托带扣(图13)

带扣由两件大小相等的锁形玉件套合而成,长13.5厘米,宽4.7厘米。其中一件扣头为钩,钩首为蟠螭首,圆眼粗眉,另一件扣头为环。扣体采用铜镶嵌玉工艺,扣面镶嵌减地浮雕一蝙蝠图案青玉片和椭圆形玛瑙。背后各有一直桥形穿,用于系腰间绦带。明清时期玉雕工艺精巧,以镶金银和嵌宝石为特色。

明代青玉镂雕果实纹镶铜带扣(图14)

带扣长9厘米,宽4.3厘米,扣面玉料青色,弧角长方形边,边缘极窄,扣面双层镂雕图案,构图繁缛,背后镶嵌铜托,铜托錾刻缠枝纹,有一平直桥形穿。上层中部镂刻一只禽鸟,四周环绕盘曲的果实纹,下层为卷叶纹。

清代白玉镂雕龙纹带扣(图15)

由两件大小相等的和田青白玉件套合而成,通长12.8厘米,宽5厘米。一件扣头为钩,钩首为龙首,圆眼粗眉,鼻宽口方,双角顺于头顶,另一件扣头为环。扣面减地浮雕蟠螭,盘曲匍匐,身躯修长呈圆团,四肢上下翻腾,后尾与长腿相互缠绕。扣背面各有一个圆形纽。蟠螭是神话中的神兽,汉代纹饰使用较多,明清时期“螭”寓意“喜”,是玉器流行的装饰图案。

清代白玉双环纹方形带扣(图16)

此带扣长12.8厘米,宽5厘米,玉质青白细润,左右各一个长方形孔洞,带扣面上中部减地隐起技法雕刻一朵菊花,底部内凹并留有长方桥形穿供系带子。从河北博物院藏清代相同图案、形制的玉带扣看,此件应缺失两个方形有钩头的玉板,三个一组套合。

清代玛瑙松树纹带扣(图17)

明清玉雕的材质主要以新疆和田白玉为主,也使用玛瑙、水晶、翡翠、琥珀、绿松石等杂玉。此带扣长7.8厘米,宽5.2厘米,玛瑙质地,光洁剔透,形制为椭圆形,扣面阴线雕刻松树和灵芝,寓意长寿康宁。背面左右各有一圆形和椭圆形纽。

清代青玉镂雕蝉纹带扣(图18)

带扣长9.8厘米,宽6.8厘米,青白玉,两件玉透雕组合而成,一件扣头为钩,另一件扣头为环,在蝉腹中部扣合,构思巧妙,图案繁缛精美。

清代白玉透雕福寿纹带扣(图19)

带扣长9.8厘米,宽6.8厘米,玉质青白,扣面左右两边各镂刻一只展翼蝙蝠,中部雕刻一盘长结,寓意福寿连绵。背后左右各有一圆形菊花纹纽。盘长结是佛教“八吉祥”法器之一,代表八宝器全体,图形盘曲连续,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明清时期广泛运用于瓷器纹样、服饰装饰和玉器雕刻中,是宫廷审美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表达当时人们对子孙万代、家业兴旺、福寿绵长的美好愿望。

3.玉带

明代青玉雕童子闹莲带板(图20)

带板长7厘米,宽5厘米,玉质青白,镶嵌于铜板上。板面阴线雕刻一童子,头梳发髻,宽袍广袖,手握一莲叶,脚踏莲藕。“童子闹莲”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之一。通常由童子、莲叶、莲花、莲藕、鲤鱼组合而成,莲藕寓意连年,荷花寓意清廉,莲蓬寓意多子,鲤鱼寓意有余,含有连年有余、清廉多子的美好寓意。

明代青玉透雕团龙纹带板(图21)

带板长9厘米,宽7厘米,玉质青白,镶嵌于铜板上。板面正中镂雕一团龙纹,龙首正面,方首宽额,双目圆而略呆板,鬃发以头顶中缝为分界,两侧分披,龙身纤细扭曲,威猛不足,团龙四周装饰有花草及卷叶纹。明代玉带板纹饰种类比前代有所创新,主要以龙纹、花卉纹、瑞兽纹等图案为主,其中龙纹相对较多,塑造出升龙、盘龙、团龙、云龙、戏波龙等,出现了正面龙,在造型上不同于唐代的刚劲雄壮或宋代的纤丽轻盈,增强了烦琐华丽感。

清代灰玉两面螭纹带板(图22)

带板长9厘米,宽2厘米,玉质青白,但褐色沁色面积大。带板呈长方形,正背双面浅浮雕螭纹,头部如鼠首,脑后有一卷弯的独角,回首,扭丝纹颈,背脊有一条随形阴线,前两足,一伸直置颈下,一后伸置腹侧,后两足一伸一缩,尾细长内卷分两叉。玉器上出现螭纹的形象,最早在战国,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

清代白玉鑲紫芙蓉石带板(图23)

带板长8厘米,宽5.3厘米,采用镶嵌珠宝工艺,和田白玉与芙蓉石结合,使芙蓉石色泽和造型格外突出。芙蓉石上雕刻蝙蝠与带叶桃子,寓意多福多寿。背面左右各有一个圆形纽。

清代青玉吹排箫带板(图24)

带板长6.4厘米,宽5.8厘米,玉质清白,较多褐色沁斑。板面浮雕一人,盘足打坐,手持排箫,做吹奏状。人物刻画五官清秀,头结发髻,身穿交领长袍,衣纹线条流畅。带板一角缺失,残余三个角背后各有一对小圆孔,用以穿丝线连于带上。此带板与宋代江西上饶出土的青玉池面人物带銙在雕刻题材图案上极为形似。宋代人物、山水等文人绘画成就极高,玉器装饰和审美也深受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玉器收藏也推崇宋代,并催生仿古玉器制作的活跃。

清代青玉云纹带板(图25)

带板长5.6厘米,宽4.3厘米,玉质清白,呈长方形,边阴地刻连续的雷纹,板面减地浅雕9对卷云纹,中部雕刻一团寿纹,图案布局疏密有致。背面左右各有一个圆形纽。

清代青玉镂雕瓶形双喜提携(图26)

提携长4.4厘米,宽3厘米,玉质清白微有褐色沁,整体雕刻一瓶式造型,瓶腹减地刻出一个双喜字,背后有一长方桥形穿,用以穿带,瓶体下部连接一如意头形环,供缀系饰物。

清代白玛瑙浮雕花鸟纹提携(图27)

提携长5.5厘米,宽2.8厘米,玛瑙质地,抛光度好,光泽剔透。整体呈长方形,面上减地浮雕一组花鸟纹,不注重细节雕刻,重在写意。提携中部镂刻一长方形孔洞,用以穿带,下部有一半圆形环,供缀系饰物。

(责任编辑:朱慧敏)

猜你喜欢

玉质玉带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古玉器鉴定与辨伪
自驾往湘西高速路上
暮景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七品芝麻官”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玉文化的玉质美和玉德美
公主传奇(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