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未来发展预判

2021-06-20肖喜银文玉春蒋金泰文迎春

社会与公益 2021年4期
关键词:特征

肖喜银 文玉春 蒋金泰 文迎春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预计2025年老年人将突破3亿,如何破除健康养老难题已成当前的重要议题。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融合了人文、科技、时代、适老化等综合性因素,目前在我国主要呈现爆发增长、智慧性、公益性、微利性等特征,存在规划引导不足、技术含量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受需求、政策、技术、供给、资本等因素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未来必将得到快速发展。该产业正加快向研产销用一体化、多机构多平台多区域互通化、服务全面化等趋势发展,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及在财税、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词:智慧健康养老;特征;基本逻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养老的需求不断升级,由基础照料式养老逐渐升级为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的高获得感智慧养老模式。在老龄化日益凸显、5G全面覆盖等的影响下,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处理、人工智能等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运用更加广泛,可以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进入一个爆发增长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透视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围绕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开展各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在传统养老产业基础上深度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孵化出的新兴产业形态,具有较强跨界特征、丰富产品形态、服务智能化、用户黏性强、高成长性等特点。由于产业具有较强新颖性,目前产业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标准。

(一)定义

智慧健康养老的概念普遍认为源于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的“全智能老年系统”,老年人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等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养老机构连成一体,获得便捷、互联化的养老服务。但是,关于其定义,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指出“智慧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本文认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将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设备终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个人、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资源等进行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的新型业态,产业始终秉承以智慧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和机构养老为辅的产业理念,破除“数据鸿沟”,为老年人提供更智能、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养老服务[1],是健康养老和科学技术高度融合产生的新业态(见图1)。

(二)特征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主要特征有正处于爆发增长期、智慧性、公益性及微利性等。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信息技术的进步、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政策红利不断加码,养老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近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融入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线上交流互通、智能收集、智能存储、智能分析、智能反馈、智能互动等,呈现出强烈的新时代高智慧特征[2]。

我国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老年群体经济收入不同,且中低收入老年人居多,客观的国情需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优先考虑公益性、普惠性,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因此,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公益性优于商业性。

正是由于养老产业公益性优先的特性,政府投资的养老产业属于纯公益性,社会各界投资的养老产业也属于一个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微利项目。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在传统养老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现代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化设施、系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老产业项目的投资成本,因此利润更加微薄。

(三)技术图谱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智慧养老智能终端”两大类(见图2)。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指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O2O运作模式,通过对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的感知、传送、发布和对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将医疗服务、运营商、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信息需求。智慧健康养老智能终端指嵌入现代先进技术的智能设备,以穿戴式、移动式、便携式、固定式、非接触式及无意识触摸式等,及时高效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3]。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物联网将智能接口与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把为老年人服务的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娱乐互动等全方位联通,常见的应用有健康监测系统、智能生活用品、智能居家设备、智慧出行系统等。云计算技术通过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后,实现健康预测、全场景的紧急事件管理、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等,常见应用是“ABC养老”模式①。大数据技术整合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的相关数据、养老服务企业数据等,以便提供更高效率的养老服务,常见的应用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平台、医疗护理大数据健康云平台、精神文化休闲信息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于居家养老智能服务机器人和养老机构智能养老服务,常见的应用是SOS遠程智能呼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健康数据动态监测等[4]。5G通过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常见应用是通过5G网络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的高效服务分配和对接。

(四)产业链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见图3)主要涵盖上游的智慧健康养老硬件制造、中游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运营商、下游的智慧健康养老终端场景。上游产业产品主要有可穿戴设备、日常智能服务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自动式监测设备等。中游产业主要服务有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学习娱乐、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等。下游产业主要模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场所[5]。

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机遇

(一)老龄社会的到来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到来,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重约30%。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增加了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基数,老年人又是慢性病高发群体,相应地,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养老、医疗、护理、健康等需求范围也不断扩展,对智慧健康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政策红利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发展格局,国家陆续印发多个政策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如表1所示。

(三)技术进步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低耗、轻便、高效的智能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人体生理监测分析、疾病预防诊断等智能产品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5G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为传统养老向智慧健康养老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催生了远程诊断、远程监测、医疗数据云计算、养老资源云共享等,城市建设中涉及老年人生活娱乐、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高体验感便携养老服务越来越多。

(四)各种资本注入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养老服务、老龄用品等需求不断扩张,各界资本都认识到了老年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前景良好。房地产、保险、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陆续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标的涵盖智慧养老社区、智慧出行、智慧监测、智慧呼叫、智慧康复服务、智慧照料、智慧医疗等(见表2)。

三、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进入爆发期,其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服务方式将呈现出新发展趋势。

(一)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萌芽于2010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商业模式、技术应用、服务方式等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认为产业共历经了起步、探索、试点、示范、爆发五个发展阶段(见表3)。

虽然我国智慧健康养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步入爆发增长期,但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6]:

1.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不足

智慧养老产业属于社会民生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和少量省份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进行自身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也较少,产品标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依据少。

2.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技术含量还不够高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黏合性强,融入了医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其他产业要素,这就需要各行各业打破行业壁垒和使用障碍等。而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和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投入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元素远低于发达国家,导致产品数量、诊疗手段、监测手段、服务质量、数据分析等技术均处于中等水平,很多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现代健康养老需求,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也较低。已有或新建的养老设施、养老机构适老化程度也不尽如人意,老年人使用仍存在不便[7]。

(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智慧健康产业主要集中在华中、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城市智慧养老产业水平优于城镇、农村地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自身行业内高端养老机构、高端养老社区的智慧化程度高于基础型福利院、普惠性养老院、一般社区。

发达地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中的政策引领、服务设施、供给主体、供需对接平台、服务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都获得较好较快的发展,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产业联动的产业集聚基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比较完善。例如,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法规,加强顶层设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就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上海市将“智慧养老”定义为养老服务全面升级的引擎,全面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效能,在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征选工作中,上海市入选的产品、服务项目在全国名列前茅,上海市长宁区获得首批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称号。浙江省在2019年打造一个全省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浙里养”平台,形成了一个一套政策管理的新体系。山东省除了积极参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之外,在2020年1月开展了自身的省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评选工作,层层扩大智慧健康養老产业影响力。

未来二三十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将更快地融合科技元素,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携、全面的功能服务。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应用的智慧健康养老设备开发商或软件商将会更具竞争力,为居家、社区、机构等上门提供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将会继续率先发展,社会资本投资的商业化、专业化、高端化的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将更受欢迎[7]。

(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变化趋势

一是产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设备制造商,由单纯的产品生产转向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维护、终端一体化发展。如乐普医疗、鱼跃医疗等是国内健康器械龙头企业,已布局打通心电设备、POCT②、血糖仪、血压计等新一代智慧设备到养老院、康复中心、家庭、医院、社区等的应用链条[8]。

二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信息平台提供商,由单个机构、单个功能转向多个机构、多个信息化平台、多个区域、多功能的互联互通。如深圳和而泰研发的C-Life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连通了老人、子女、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健康智能产品等,具备“数据、计算、服务、知识”等多方面功能,实现用户重点关注的夜间监护、睡眠质量、心率、呼吸率、血压、血氧、心电、体温、尿湿等20多项指标的全面、实时、动态监测、分析计算[9]。

三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由简单养老照料服务转向全面的人机综合服务提供者,通过智能硬件、信息化系统、金融服务等,为用户提供涵盖生活、托幼、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康复诊疗、护理照料、产品设计、资金管理、文化旅游、宗教信仰等全面的养老服务。如安康通组合云计算中心、各类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化服务团队等元素,向用户提供紧急救助、安全预警服务、居家助老、生活、健康管理、照料护理、适老化改造、健康咨询、慢病管理、医疗康复等服务,成为“管家型服务提供者”[10]。

四、启示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进智慧健康養老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国家尽快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法规、标准。我国陆续出台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产品目录、应用示范名单等文件规范和指导产业发展,但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安全体系、可靠性认证等方面的国家文件还不完善,国家需尽快研究制定上述相应的规范文件[1]。

第二,各地区应加快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国内很多省份有关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还未出台,各地仍是参考国家层面的规划发展产业,需要尽快根据自身特点、区域优势制定适用于地方的发展规划,明确各地产业未来发展思路、任务、目标、组织机构等,才能更加有效规范和指导当地产业发展。

第三,国家和各地区需尽快出台鼓励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财税补贴。由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投资大、回收期长、微利性、公益性等行业特点,社会资本投资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普遍偏向于追求快速回报或高收益率,而国家投入智慧、养老、健康等领域的资金相对有限,无法保障产业良好发展,需要国家和各地方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补贴。一是安排养老机构、社区、家庭、康养项目等涉老单位开展养老服务智能化改造补贴;二是安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企业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经营的运营补贴,增强数据互通性,实现资源最大化;三是在银行中开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绿色融资渠道,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四是减免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企业税费。

第四,出台鼓励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产研发、产品应用推广、养老服务人员等人才明显严重不足,急需国家出台政策加快产业人才培养和开发。一是鼓励各类院校设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相关专业;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职业院校;三是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四是鼓励各级机构定期举办养老人才培训,提高老人、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等人员使用智慧养老产品的技能。

注释

①“ABC养老”模式是指AI+大数据+养老云平台的养老模式。

②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的临床检测及床边检测,可以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9[EB/ OL].(2020-06-30)[2021-03-02].http://www.199it.com/ archives/1071190.html.

[2]崔昊,黄军甫,张中强.智慧养老产业生态链与价值链:关系、特征与构想[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55-460.

[3]沈明辉,邹锐,李宁,等.信息技术在智慧康养中的探索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9(6):8-11,15.

[4]董少龙,任娜.智慧健康养老技术之应用[J].社会福利,2018(11):31-32.

[5]赵璐.城市社区智慧养老健康服务平台服务设计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12.

[6]吴昕.产业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现状[J].信息化建设,2020(11):24-25.

[7]荆玲玲,王海晶.共享经济理念下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优化研究[J].山西农经,2021(2):11-12.

[8]刘思奇,罗月,付晶晶,等.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现况及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21(2):250-254.

[9]丁倩雯,江智妍,周泽炯.“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模式构建[J].山西农经,2020(23):34-35.

[10]黄瑶.智慧养老破解“三重三轻”方能渐入佳境[J].中国社会工作,2020(23):16-17.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