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强化“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 摧毁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
2021-06-20
日前,江西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昆仑2020”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组织开展了“昆仑2020”专项行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防范打击工作,全省公安机关积极依法履行职责,以“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为核心,强化“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集约作战,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成功破获一批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件。
假冒华为手机销售7000余台
2020年底,萍乡安源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华为手机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一个,摧毁售假渠道4条,刑拘犯罪嫌疑人3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此前,安源警方在“昆仑2020”专项行动期间获取一条线索:安源某小区疑似存在网络制销假冒品牌手机窝点。安源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通过连续多日巡查,最终在该小区一住户门前发现大量伪造成华为品牌的手机包装盒、废弃的手机配件,民警初步确认该房屋便是制假售假窝点。
民警发现该房内人员基本不出门,但每天都会收寄大量快递包裹。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警方基本掌握了该团伙的运作模式。瞅准时机,专案民警果断收网,一举抓获杜某、毛某、杨某3人,缴获假冒华为成品和半成品手机1300余台、工具若干以及大量印有华为标识的造假材料。造假物品足足堆满了一辆小型卡车,清点过程从19时许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3时。
经查,自2020年4月起,毛某和杜某专门租赁房屋用来制销假华为手机。由于“生意”火爆,当年9月以4000元月薪聘请杨某加入。民警经讯问得知,该团伙从网上购入大量小品牌老年手机、大量印有华为标识的各种制假原材料,通过相关技术将老年机改装成华为手机,再通过几个电商平台以华为品牌的名义销售,定价170元~270元不等。该团伙累计销售7000余台手机,总销售金额达200余万元,非法获利60余万元。
快递站大量“品牌水杯”牵出全国要案
2019年,横峰县公安局民警对全县各快递公司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有大量印有某品牌商标的水杯寄出,而经核查,该品牌只在实体专卖店销售,未审批网上销售权限。该局立即组织民警进行前期调查。经鉴别,检查发现的水杯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随后,该局组织专门警力,开始了一场为期5个月的秘密侦查。案件同时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并給予大力支持。
经侦查发现,当地某村有人在某电商平台上销售该假冒品牌水杯。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嫌疑人分散快递公司的发货量,将销售网点分布多地。掌握其销售模式后,专案组民警赴浙江省杭州市寻求某电商平台协助,一个庞大销售网络随之浮出水面。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从浙江省钱某、施某等人处以8~10元/个的价格进购假冒塑料水杯,从李某处以27元/个的价格购进假冒保温水杯,再在某电商平台上以他人身份注册账户,冒充正品水杯销售,塑料水杯销售价格为20~40元不等,保温杯销售价格100元左右。
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内,专案组先后组织多次集中收网。该案的成功告破,一举打掉销售团伙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查获生产假冒水杯厂2家、仓库6处,扣押假冒水杯成品9万余个、半成品28万余件以及生产模具17套,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销售网络涉及全国31个省份。
本案中,不法分子以“开学促销”“清仓打折”等名义按正品价格的3至5折销售,日均产销假冒品牌水杯1000个左右,开学季前的高峰期可达2000~3000个。“案件的成功侦破,有力打击了日用品行业制假售假犯罪,防范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该案件被公安部评为打击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破获多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
此前,抚州市公安局对某彩印包装厂非法制售假冒品牌香烟商标标识案开展收网行动,成功破案3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现场查获大量假冒多种品牌香烟内外包装盒986万余件、钢质模板268个、木质模切机凹凸板40个。同时,查获价值近千万元的全自动电脑高速彩色印刷流水生产线及大量制售假商标标识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印刷原料,累计涉案金额2.1亿元。
经查,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犯罪嫌疑人童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福建及广东汕头等地上线,先后租赁某彩印包装厂和某液化气厂等合法场所作掩护,购置专业生产线,聘请“熟练技师”,从广东汕头等地购入原材料和模板,大肆加工、生产各种假冒品牌香烟商标标识,再通过物流快递、专车运输或客车捎带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抚州市公安局从接案至收网历时近一年,在上级公安机关指导帮助下,通过深入开展侦查,分析研判出两个辐射全国17个省份的特大制售假烟、假酒商标标识犯罪团伙,涉及嫌疑人多达160余人,涉及制板、切纸、冲印、切割、烫金、打码、包装等生产工序的厂家近20家。
“近年来,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空前,不法分子犯罪手段花样翻新且更加隐蔽,家族式团伙犯罪渐成气候,产、储、运、销等各个环节分离经营,分工严密,以逃避打击。”江西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当前,江西省呈现假冒伪劣犯罪职业化、团伙化、网络化趋势加剧,跨地区、跨省份甚至跨国犯罪时有发生,假冒伪劣犯罪的隐蔽性和科技化程度日益增强等主要特征。
针对该形势,全省公安机关积极依法履行职责,以“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为核心,强化“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集约作战,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成功破获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件。
公安机关积极征集违法犯罪线索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还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南昌市公安局湾里分局成功侦破孙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冻结涉案资金400余万元,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及时保护了企业的创新创造成果,有力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随后,该3名犯罪嫌疑人经审判均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孙某等3人违反与南昌某机械有限公司的保密约定,在离职后使用已掌握的该公司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客户信息和技术信息,并以盗窃、利诱等非法方式,不断获取该公司的客户信息和技术信息,生产与该公司相同的产品,提供给该公司的客户,造成该公司巨额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公安机关“昆仑2020”专项行动中累计查扣有毒有害食品7700余公斤;假烟23.46万条,烟丝烟叶26吨,制假烟机2台(套);假酒4154瓶;伪劣保健品5100余公斤、8500余盒(瓶);假药1.8万余盒(瓶);偽劣口罩205.05万个;假冒洗涤用品3.8万件;假冒品牌服装、箱包2.65万余件;危险废物277.4吨,废盐1000余吨,假汽油100余吨;假冒建材4300余件、五金配件18.7万个等等。
湖南省公安厅部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犯罪行动
湖南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犯罪行动,全力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湖南省公安机关将加大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保护力度,紧盯保健食品商店、电商平台、物流寄递渠道、村镇集市、校园周边食品销售摊点、烟酒销售点等重点场所、环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生产、销售假劣孕婴食品、肉制品、烟酒等犯罪活动;加大药品犯罪活动打击力度,紧盯药品批发集散区域、医疗器械批发点、医院周边、美容整形机构等重点部位、场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医疗美容制品、化妆品等犯罪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紧盯医疗防护物资、汽车配件、水暖建材等重点领域,严厉打击危害消费者权益的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紧盯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把握春耕备耕重要节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农资农具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
此外,湖南省公安厅还要求全省公安机关紧密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集中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通过举办成果展示、开展集中销毁等活动,强化教育警示,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2020年以来,湖南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危害百姓身体健康、侵害百姓财产安全的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突出严打重治,开展集中攻坚,侦破各类案件6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5人,收缴涉案物品20余万件,涉案价值逾5亿元,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