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反电诈有效回应群众关切

2021-06-20

中国防伪报道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判反诈派出所

2020年以来,甘肃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电诈犯罪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甘肃公安机关先后破获网络贷款、裸聊诈骗、刷单诈骗等一大批典型案件,打掉一大批“黑灰产”团伙,累计破案1.6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97名,同比增长95%、180.1%;带破外省案件1万余起。公安司法机关、银行系统协作联动,推动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冻结、快速查明权属、依法追讨返还,2020年止付冻结被骗资金63.4亿元、追回赃款1625万元,同比分别提升197.6%、75.3%,有效回应了群众关切。

甘肃扎实开展“断卡”行动,累计核处“两卡”线索3085条,抓获嫌疑人3467名,捣毁窝点228个,查获“两卡”以及营业执照、网银U盾、“猫池”等作案工具2.8万套。全省涉电话诈骗案件数断崖式下降,新增金融账户涉案数量大幅萎缩,对公账户连续5个月“零涉案”。甘肃省级和各市州层面全部建成运行反诈中心,电信端和网络端拦截封堵系统更新升级,累计核查疑似侵害线索8万条,拦截涉诈来电1.3亿次,关停涉案号码、封堵涉诈域名22万个。96110反诈报警电话全面上线运行,极大提升接处警效率。基层干部、社区民警、治安户长等一线力量落实见面干预、登门劝阻处置责任,有效阻止资金转账,劝导可能受骗群众28.7万人次。

兰州:创新“三全反诈”工作体系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局良好

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自今年3月兰州市公安局部署开展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从更高站位、更大视野、更强使命认识出发,牢固树立“破案光荣、不破可耻”的理念,结合教育整顿,主动建立“全链条打击、全领域防控、全手段支撑”的“三全反诈”工作体系,坚持全警打电诈、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市、县(区)、派出所三级同步发力,持续推动电诈打防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专项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全市共立电诈案件464起,同比下降3.53%;破获电诈案件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2名,返还涉案资金14万余元,抓获人数同比上升1920%。

更高站位强势推进

一是“规范化”机制牵引。深化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实体运行,抽调精干警力融合作战,强力推动“市局主导、区县主战、技术支撑、派出所主控、捆绑作业”电信网络诈骗打防新机制落实。下发《全市公安机关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阐述谁来打、打什么、怎么打,为专项行动开展提供制度保证。法制部门深化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执法指引长效运行,并派出工作组主动介入案件侦办,打通检法机关案件诉审“绿色通道”,统一执法思想,统一证据标准,加快诉讼进度,从严从快打击处理。

二是“精细化”督评压责。市局成立联席办公室,指导各分县局落实反诈责任,全方位、全要素考核各分县局、各派出所反诈工作,每日全局通报、挂网晾晒,对发案数靠前、破案数靠后的单位专门予以通报,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鼓士气。

三是“专业化”全警培训。针对基层派出所民警在参与电诈犯罪打击中存在不会打、不想打、不敢打的实际,组织全市280名电诈打击实战一线民警,开展打击电诈案件专题业务培训,提高实战能力。推动练战结合,市警校将防电诈内容列为全警实战练兵教学重点课程,聘请国内防电诈专家来兰授课,扩宽思维视野、提升打防技能。

更强攻势严打犯罪

一是开展链条打击攻坚战。以市局和分县局电诈专业队为核心,针对团伙窝点打击和部督、省督案件查办,争当急先锋、突击队。刑警支队在统筹打击、专案指导、大要案侦破基础上,主动向下延伸,加大对各分县局专案指导,部署开展全国集群战役。联合西固分局侦办“2.03”专案,3月24日、25日,专案组分赴四川成都、湖南怀化、福建福州三地,同时开展集中收网,现场查控102人,刑事拘留31人,取保候审7人,上网追逃4人。便衣支队、各分县局电诈专业队发挥专业优势,端窝点、控源头、抓团伙,行动战果丰硕。便衣支队攻破一起特大涉赌网络诈骗案,一举捣毁犯罪窝点6个,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84名,查扣涉案资金90余万元,核破案件20余起。

二是开展基层行动攻坚战。专项行动部署后,全市公安派出所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将电诈案件侦办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的“首要工程”,重点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灰黑产业链,合成资源、重拳出击,充分调动派出所打击电诈案件积极性,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由点扩线、由线覆面的效果。目前,共有56家派出所在电诈案件侦破工作中取得进展,现已破获案件58起,打击工作起步顺利、开局良好,为全力推进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开展止付挽损攻坚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持续作优紧急止付机制,在受理警情的同时,第一时间对被骗资金向下止付五级,同时指派专人跟进案件,及时督促办案单位对止付银行卡依法冻结。行动开展以来共止付344起,止付金额3.1616亿元;做强防诈预警,依托“反詐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接到疑似诈骗电话的第一时间来电提醒,提升紧急防诈效果,目前共拦截劝阻境外诈骗电话95610个,有效避免群众损失200万余元。

更专力量做精研判

一是集约警力。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发挥指挥体系优势,专班运作,开展大数据深度关联、深度研判,构建接警研判、侦查经营、破案打击的全流程研判机制,指导分县局、派出所经营办案。主动调整研判方向,成立3个电诈专业研判组,分片包抓、分片包研,抽调各分县局电诈案件侦办骨干跟班作业、专人对接,加强技术支撑。

二是合成研判。坚持“每案必研”,做到案不漏人、人不漏案,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对前日电诈警情,围绕信息流、资金流逐条研判,研判战果及时下发专业队、派出所进行打击。案件侦办中全程跟踪支撑,通过案情回溯,反推研判结果,及时修正研判思路。专项行动以来,共支撑本地和外地公安机关破获案件41起,抓获嫌疑人327人。3月12日,支撑城关分局破获一起网络电诈案,抓获嫌疑人82人,捣毁电诈窝点5处。

三是数据赋能。主动对接互联网企业,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普及宣传反诈APP,在接报案件时快速采集、准确上报涉案域名网址等信息,确保即时精准封堵。截止目前,共封堵涉案域名、网址300余个、预警涉案电话23万余个、预警涉案QQ账号25万余个,有效压降发案。

更密网络宣传防范

一是开展“撒网式”网下宣传。发挥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强化派出所反诈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电诈防范“五进”活动,积极会同各方力量深入街道社区、行业场所、单位企业开展全域反诈宣传,营造全民反诈氛围,确保落实见效。制定在校学生反诈攻略,开展“无诈校园、班级”创建活动,落实学生涉诈违纪处罚规定,在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宣传活动,实现“一人一家、全民反诈”的效果。

二是开展“全域化”网上宣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公安媒体、自媒体、广告展板、横幅、电子屏幕、广播等渠道,运用图文、案例剖析、H5、漫画、反诈系列剧等丰富形式,全领域投放宣传,派出所建立辖区反诈微信群,每日发布反诈提醒和反诈知识,做到反诈宣传“全覆盖”。

三是开展“靶向式”督导问题。发挥督导“指挥棒”作用,对电诈案件高发辖区派出所、企业、银行全时督导问责、通报批评,要求限时整改。3月以来,已对城关区连续发生的2起利用QQ冒充公司企业负责人诈骗财务人员的重特大诈骗案件相关责任人严肃督导问责。

崆峒:共破获各类电诈案件212起 抓获涉案人员181人

自全区公安机关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崆峒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紧盯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持续加大打击破案力度。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12起,其中外省市案件161起,抓获涉案人员181人,捣毁电信诈骗窝点16个,打掉诈骗团伙9个,冻结被骗资金1433万元,为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3万元。在坚持“打击”的同时,分局立足实际,注重“防线”建设,2021年第一季度全区电信诈骗发案67起,同比116起下降42%,发案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格局。上级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暨“断卡”行动后,我局第一时间汇报区委区政府,研究成立了崆峒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暨“断卡”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区政府副区长、崆峒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明明担任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联席会议总召集人。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结合全区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金融办、区公安分局、各电信运营商等单位和企业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工作进展报告,并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平安崆峒建设考核范畴,调整优化攻坚方案,明确要求各单位、各企业对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需人、财、物进行全方位保障,切实形成了齐抓共管格局。

二是强化研判打击,形成强大震慑效应。以“云剑”“陇风”系列专项行动为载体,全面落实“推送线索快速落地核查”工作机制,对省市联席办下发推送的案件线索,会同区金融、电信营运等部门联合作战,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反馈。截至目前,全区共接收移送案件线索365条,办结反馈265条。加强公安内部力量整合,根据全区电诈犯罪发案形势,抽调刑侦、网安等部门力量组建成立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并从合成作战、综合侦查抽调研判民警围绕资金流、信息流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技术支撑,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实战能力、专业水平的打击团队。去年以来,先后成功侦破了破获了“5·12”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6·29”特大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等两起部督案件,是近年来我区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人员最多的违法犯罪案件。近期又成功侦破了“2021.2.23”电信诈骗案,打掉犯罪團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在全区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强烈的震慑效应。

三是强化手段建设,提高反制能力水平。牢固树立“大数据”“大合成”“大网安”工作理念,进一步将懂技术、会技术、会研判的民警充实到反诈中心工作岗位上来,加大投资保障力度,引进多个先进的电诈预警防范系统,第一时间梳理涉案银行账户、电话号码、人员信息,紧紧抓住支付冻结的“黄金半小时”,同步开展预警拦截、封堵干扰、支付冻结。截至目前,全区共利用技术手段拦截电话、短信、虚假App、银行卡、刷单等信息3千余条,成功劝阻受害人200人次,经济支付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同时,针对贩卖银行卡账户等黑灰产业突出的问题,坚持对症下药,源头治理,对相关涉及银行进行了集体约谈,对涉及“两卡”的具体人员及其亲属一律要求签订承诺书,集中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提升了全民守法意识。

四是强化警示宣传,筑牢稳固安全防线。牢固树立电信诈骗犯罪“可防可控”和“抓打击不如抓防范”的工作理念,借助“一标三实”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和治安户长基层触角优势,深入组织开展电信诈骗犯罪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医院、进小区、进村庄”等“六进”活动。充分利用沿街店铺、企事业单位的LED电子屏幕,反复播放“放电诈”宣传片,借助自媒体、工作交流微信群、平安崆峒公众号等媒介,不间断向辖区群众发送“定制”防范短信,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不定期发送公益短信,进一步筑牢了安全“防火墙”,帮助广大群众守好“钱袋子”。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活动450余次,设立宣传点500余个,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摆放宣传展板4000余组。

天水:健全打防电诈新机制 构建治理新生态

今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公安局按照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综合治理,坚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健全打防电诈新机制、构建治理电诈新生态,推动打防电诈犯罪取得新成效。截至3月20日,全市电诈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76.9%。

高位推进 形成反诈强大合力

天水市公安局把打防电诈犯罪作为“一号课题”“一把手”工程,咬定电诈案件现案破案率30%和发案同比、环比“双下降”目标不动摇,先后11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视频调度会、重点工作推进会进行部署推动,取得了电诈案件破案数、抓获人数、预警劝阻数大幅上升的重大战果,发案同比呈断崖式下降、连续5个月环比阶梯式下降。

特别是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把护佑群众财产安全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坚持日通报、周研判、旬调度、月推进、季总结和半年述职评议,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包抓辖区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降警情、控发案”纳入市、县、街镇综治和“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并将电诈专项“一表考”成绩与评先选优、职级晋升、干部选拔密切挂钩,切实提升打防工作质效。

宣传防范 筑牢反诈坚固防线

天水警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反诈宣传置于先导性、基础性的位置,立足“点线面”,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反诈坚固防线。

守住点、以点串线重点防。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动员成员单位齐发力,将9个城区广场、商贸中心打造成了反诈骗主题广场,制作宣传牌,建设反电诈主题长廊,营造了“全民反诈、处处提醒、人人防骗”的宣传氛围。

控住线、以线带面主动防。深入开展“八无”社区创建,严格落实案件回访制,定期研判精准指导防范,实行多发案县区责任倒查,与考核奖惩挂钩,对全市电诈案件高发的派出所持续开展专项督察,压实社区民警第一责任人责任,积极打造反诈宣传示范社区,让宣传遍布社区的各个角落,做到家家懂防骗、户户讲宣传,全力打造“零发案”社区。

稳住面、以面促体精准防。深入开展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一系列“八进”宣传活动,通过采取楼院宣传栏集中宣、村组大喇叭定时宣、治安户长网格员常态宣、新闻媒体专栏宣、社区民警摆“地摊”宣等方式,将宣传防范下沉到群众家门口。立足新闻媒体、公众媒体和自媒体三个层面,精心打造天水公安反诈宣传微信公众号,组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微信宣传群356个、治安户长微信宣传群971个,有针对性地向易受骗群体推送反诈公益广告20余万条。

精准打击 磨砺反诈最强利刃

注重合成研判。建立“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落实“市局主研、县区主战、派出所主控、技术支撑、捆绑作业”打防新机制。今年初,天水市公安局成立刑警支队网络犯罪侦查大队,建立县市统一受案、上下联动止付、合成集中研判、专班纵深打击的警情合成研判处置机制。截至目前,共抓获“两卡”犯罪嫌疑人207名,破获案件17起,捣毁窝点8个,打掉团伙13个。

注重合成打击。坚持各部门警种一体化运行,对天水市反电诈中心平台、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与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无缝对接,与6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以“专业团队”打击“职业犯罪”。去年10月至今,破获电诈案件174起,同比增长132%。

注重預警防范。打通省市县快速止付冻结通道,实行接警三方通话,反诈中心、银行同步封堵干扰、止付冻结,抢抓“黄金半小时”,秒级响应、快速止付,迅速处置构筑反电诈“防火墙”。依托96110反诈专用电话,打通省、市、县、派出所四级预警联动处置通道。依托“反诈机器人”“云MS”平台,对高危预警电话提醒、保护性断网,点对点指令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对中低危预警,机器人拨打电话提醒。依托部、省反诈平台,自动筛选比对、预警,并反向拦截,全方位防范诈骗风险。共拦截诈骗信息54万余条,拨打预警劝阻电话5万余通,上门劝阻346起,成功劝阻受害人300余人次,紧急止付拦截资金1000余万元,冻结被骗资金2.35亿元。

永登:发放15万份预防电诈告知书

甘肃省永登县公安局印制《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告知书》15万份和《警民联系卡》12万张,由派出所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深入全县居民住户家中,逐户发放,同时当面宣传讲解防骗知识,提升群众防骗意识。

活动期间,永登县公安局组织警力深入辖区机关单位、行业场所、个体商户、学校、社区和居民家中,通过发放《告知书》的形式,根据每户人员从业情况、年龄特点等,有侧重地讲解防电诈知识。他们在《告知书》中写明了仿冒身份欺诈、购物类欺诈、活动类欺诈、虚构险情欺诈、日常生活消费类欺诈、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等60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同时标明报警方式。民警入户时提醒群众写明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关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实现宣传一人、守住一户的目的。

猜你喜欢

研判反诈派出所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市场研判 不确定因素困扰市场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研判
我给老爸上课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四)缺钱的你别再被骗了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九)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