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将一生献宏谋

2021-06-20李俐

求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于敏氢弹核试验

李俐

于敏(1926—2019),天津宁河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突破关键技术,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一声嘱托,许下了一生

1926年8月,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父亲微薄的收入是全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虽家境贫寒,但父母想方设法让他读书,7岁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时期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耀华中学。于敏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他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累累暴行,于是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后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拯救祖国。

1944年,于敏考入北大机电系,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1945年8月6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于敏不禁为核武器产生的巨大威力感到震撼,同时也为积贫积弱的祖国感到忧心。不久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救国梦想,他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1949年,他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

1950年,朝鮮战争爆发,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1951年,于敏毕业后被调入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当时中国核领域的顶尖人才都聚集在这里。于敏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虽然于敏从未走出过国门,更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但在研究所的几年间,他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他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合作编写了《原子核理论讲义》,这本书也成为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方面的专著。于敏的一系列重量级的科研成果,使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57年,日本专家同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一行访华,在与于敏进行深入交流后,他在文章中由衷地称赞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1号”!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方面有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他转而研究氢弹原理。1961年时任主管原子能工业的国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告诉于敏,经组织研究,决定成立一个科研小组,于敏担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开展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于敏毅然决然地服从组织决定。后来,于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这次变化,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他认为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中华民族只有在核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才能免受其他国家的欺辱,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他隐姓埋名,长年在外奔波。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研究加紧开展。核武器理论设计,是一项多学科性的工作,为此于敏把全部精力都分秒必争地倾注到学习和研究工作中。他常常睡到半夜,两三点钟突然起床去推导公式,将头脑中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终于有了一些眉目。为了对方案进行验证,他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奔赴上海开启“百日会战”。当时,上海有中国唯一一台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但是计算机首先要保证原子弹设计的运算。于是,于敏带着他的团队,充分利用留给他们的仅有的5%的运算时间进行研究。有时他们不得不将原始的计算工具,像算盘、计算尺等都用上。于敏将自己埋在数以万计的演算纸、运算纸中,他凭借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从大量数据中逐渐理出头绪,找寻技术突破口。当他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因素时,当即给正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著名的“隐语”电话。于敏: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发现有效氢弹构型!)邓稼先:你们美美地吃上了一顿野味?(你确定?)于敏: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要留作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邓稼先: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于敏靠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带领团队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创造出轰动世界的“于敏构型”。“于敏构型”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仅有的氢弹两种构型中的一种,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于敏提出了一套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善的理论设计方案,这令所有人斗志昂扬,但是要真正制造出氢弹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核试验场在偏远的大西北,那里黄沙飞舞,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在日常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搞试验,压力着实让人喘不过气。当时,法国也在加紧研制氢弹。于敏和大家心里有一个共同的强烈愿望,要在法国之前突破氢弹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中国人的自信,更能让中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巨大的压力、紧张的氛围充斥着整个房间。这时,只听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的《出师表》背诵出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在那一刻,所有人泪流满面。

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正式开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新疆罗布泊大漠上空出现两个太阳,蘑菇云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实际的爆炸当量达到330万吨。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爆炸成功!”中国抢在法国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中国完全自主地实现了氢弹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研制成功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于敏方案”设计得更适合实战,使中国氢弹刚一诞生就接近甚至基本完成了小型化应用。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完成并定型的我国第一代核武器,成为装备部队的尖端武器。

一个名字,鼓舞了人心

在氢弹试验成功后,于敏没有停止脚步,他根据国家需要,在中国核武器研制方面继续探索。1969年,他带领团队来到峰峦叠嶂的绵阳深山之中,踏上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他深切地认识到,此时核武器研制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国家的核武器一旦丧失先进地位,必将重新受到核讹诈。为了研发二代核武器,于敏深藏大山之中,废寝忘食地开展科研工作,又加之实验中放射性物质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有过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于敏对待工作始终坚持严谨扎实的作风。1982年9月,在将要进行核试验的核爆炸装置已经向竖井内下放了四米左右的时候,他发觉在以前的核试验中都不大起作用的一个物理因素,在这次核试验中虽然已经考虑到,但最终结果还没有计算出来。于是,他马上进行了粗略估算,并在第二天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他主动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并请求暂停核装置继续向竖井内下放的工作。经过两天一夜的不间断的奋战,最终多个计算结果都表明,他所担心的这个物理因素对这次竖井核试验的成败不会造成影响,核装置可以继续向竖井内下放。在之后的总结大会上,于敏在发言中强调,在今后的理论方案设计中对这次审查的那个物理因素,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地对待。如果忽略了,而它又产生了作用,那我们国家的巨额资金和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都将付诸东流,那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于敏的这种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以及对人民的事业完全负责的精神,教育、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工作人员。

于敏除了在原子弹、氢弹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之外,在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惯性约束核聚变、X光激光领域也作出了关键性、开拓性的贡献,对核武器发展战略更是具有高瞻远瞩的见地。20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核武器科技发展趋势,他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的战略建议。正是因为他们独到的战略眼光,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1996年7月29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之后不久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此,于敏提出了以精密物理、精密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设想,成为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響的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于敏的座右铭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坚决不同意给自己戴上“中国氢弹之父”的桂冠。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于敏在与人交往时,谦虚平和、不给别人任何压力,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于”。他无论是在研究工作,还是在管理工作方面都很繁忙,但是同事们总结说,向他请教问题有“三不”:提问题的时间不受限制、提问题的范围不受限制、讨论问题时可以没顾虑地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特别鼓励和支持年轻人有自己的见解。

2014年于敏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顾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历程,于敏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他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但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否则将受旁人欺负!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的科学家。他在73岁那年创作了《抒怀》一诗:“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这首诗抒发了他的情怀,表达了一位中华赤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愿将一生献宏谋”,于敏兑现了他对祖国的诺言!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处处长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于敏氢弹核试验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