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保护 创新利用让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2021-06-20张玲

求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津文物革命

张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又正值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聆听讲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思考。

一、革命文物的整理挖掘

革命文物涵盖很广,从广义上讲,凡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过程中所涉及的文物都是革命文物。从狭义上讲,凡是涉及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文物都是革命文物。在众多的革命文物中哪些是不可移动文物、哪些是可移动文物,文物具体的年代、人物、种类、材质等,都需要做梳理和分析,分类归档,入库保存,按需出库。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随后,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分两批公布了全国革命文物名录,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据统计,目前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天津市文物局也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其中不可移动文物57处,可移动文物7154件(套)。天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活动的重要地区和党团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有一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是非常有价值和代表性的,如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求学的北洋法政学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求学的北洋大学,以“爱国三问”著称、培养了周恩来、马骏、于方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此外还有中共北方局旧址、“宁为抗日死”的优秀共产党员吉鸿昌故居、觉悟社、女星社旧址等。同时,天津博物馆作为天津最大的传世文物综合收藏场馆,其馆藏以稀世罕见、品相一流、价值独特而扬名博物馆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天津博物馆革命文物馆藏方面,如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礼服,何叔衡在做地下工作时穿过的罗大褂、用过的怀表,杨连弟烈士的工具挎包等,在7000多件革命文物中涉及一级品、绝品的也为数不少。把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资源挖掘出来、梳理起来,无疑是发挥革命文物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革命文物的研究方法

文物具有无法再生的特质,其研究主要以历史价值、直接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价值为主。革命文物与其他馆藏文物的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一般而言,馆藏文物的研究更注重其年代、出处、器型,尤其是文物材质的直接价值和艺术价值。而革命文物其年代不过百余年,年代近、涉及历史时间短,大多数以纸质类和生活类为主,尤其是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革命者胸怀远大理想信念,根本无暇顾及所用物品的自身价值和收藏概念。今天我们研究革命文物就不能等同于其他类别文物的鉴赏,而要从理解革命文物的内涵、背景、历史性以及现实意义入手,深入挖掘、感知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要将人与物、物与事件、事件与背景结合起来,更要与革命者的心理活动、精神世界沟通起来,从而揭示革命文物承载的光荣历史和伟大精神。比如,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礼服,这件文物由于穿过的人物重要、发生的事件重大而显得格外珍贵。但在天津博物馆研究者心里却有一个难以平复的遗憾,就是这套礼服曾被修改过。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开国大典前夕,他们请示毛泽东开国大典上穿什么衣服,毛泽东说穿中山装。于是他們买了一段绿色将校呢,专门请北京最著名的裁缝王子清为毛泽东量身定做了一套中山装。开国大典那天,毛泽东穿上特制的中山装,显得更加精神振奋、气宇轩昂。开国大典之后,李银桥看剩下的料子还不少,又请王子清为毛泽东做了三套相同式样的中山装。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对卫士们说:“我们可以脱军衣了。我脱,你们也脱。”此后,卫士们都脱下军衣,再不曾穿过。毛泽东也再不曾穿过那套中山装。1954年初,毛泽东嘱咐把军衣送人。李银桥得到了两套,其中包括毛泽东在开国大典穿过的那套。李银桥没有毛泽东身材高大,就想把衣服改一改再穿。于是,这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就有了如此之缺憾。然而现在看来,也正是因为身边人的这一举动,这件文物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即使已经成为开国领袖,他也没有把自己看得高于人民,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三、革命文物的展览展示

革命文物是有形的精神,革命精神是无形的财富。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的收藏单位,同时也是集展览展示、鉴赏培训、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发挥展览展示的主要功能,以伟大革命精神教育和影响广大受众,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多年来,天津博物馆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馆藏革命文物的特点开设了一批基本展陈,如“中华百年看天津”“天津人文的由来”等常年展出,奠定了天津博物馆展陈的基本特色。还举办了一批专题展览,如“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永远的红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革命先驱廉洁丰碑——李大钊人格精神展”“敢教日月换新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馆藏经典绘画特展”“奋斗的历程、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组织90年发展历程”等,普及了革命知识,传播了正能量。特别是不定期地举办大型主题展览,有力地配合了中央和天津市委的中心工作,在社会和广大市民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比如2020年,举办了两个大型主题展览,一个是反映天津抗疫斗争的“人民至上——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纪实展”,一个是反映女排拼搏精神的“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这两个展览不仅创造了大型主题展览参观人数的历史之最,而且成为疫情期间天津文化活动的靓丽风景线和鼓舞市民精气神的重要加油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博物馆还将深入挖掘馆藏革命文物,举办“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这一展览将首次展出一批珍贵的烈士遗物、手迹、照片、文件、书籍等,其中有不少是一级文物。这一展览的展出,必将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革命文物的故事讲述

革命文物历经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改天换地的建设热潮,壮丽征程的改革开放,面向未来的伟大斗争,每一件都蕴含着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以及故事中折射出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用“信仰的味道是甜的”生动地再现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译本作者陈望道的感人故事,唤起了无数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崇拜和坚定。他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对人类、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作出了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的伟大贡献。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沿着中国道路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对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至为重要。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无论在革命文物的整理挖掘、展览展示中,还是在革命文物的研究阐述以及媒体传播中,都要把讲好故事放在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梳理文物事件的背景、基本脉络、人物关系、曲折经历、内心坚守、现实意义等,通过解寻历史密码,将文物背后那些充满人文精神和革命情怀的故事讲给观众听。

天津博物馆有一组珍贵的文物——革命烈士江震寰使用过的床单、围巾和与妻子的合影,以及“天津十五烈士”就义前、殉难后的两张照片。江震寰从小受父亲影响,追求真理,向往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委组织部部长。江震寰的父亲是中共顺直省委天津市委的重要创始人江浩,曾被毛泽东誉为“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同志。1926年11月,奉系军阀逮捕了江震寰等六名共产党人和九名国民党左派人士,远在广州的江浩闻讯后心急如焚,按照党组织的要求筹款营救。但当他把筹到的款交到负责营救的同志手中时,却不忘记嘱托,“不要偏重营救江震寰一人,要顾及全案”。而当时无人知晓,牵挂儿子的他,写下了痛彻心扉的句子,“春风莫事袭寒寝,病骨支离忆故人……流离孤子增义愤,抚看儿女更忧心……”。江震寰在狱中受尽了酷刑的折磨,但他的脸上“从未失去过安详的笑容”。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中,江震寰写道,“虽然敌人把我们打得皮开肉绽,但是他们得不到任何东西。我们把牺牲作为个人革命的成功……”;他还写下了“大好头颅待价沽”“愿卿莫作无谓哭”的诗句,并深情地给未出生的孩子取名“赤星”或“宏烈”。入狱5个月后,这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离开了这个让他深深眷恋的世界,当时报道称,“挺身骂贼,拒绝伏跪受刑,被连击三枪,始仆地含恨而终”。那一年,他年仅23岁。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关键是要精心挖掘出来,深情讲述开来。

五、革命文物的融合传播

革命文物的稀缺、珍贵,以及蕴含其中的崇高精神、感人故事,仅仅通过展览展示来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新媒体的平台,达到融合传播的效果。如“半条被子”故事的传播。1934年11月,三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下半条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棉被也要剪下半条给百姓的人。郴州用动漫和微电影分别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共产党”的精神内涵,上线仅两个月,点击率突破百万。大家说,半条被子,温暖中国。博物馆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高冷、神秘和沉默,到博物馆参观是一件很难得、很神圣的事。博物馆自身也不重视媒体传播,媒体建设远远滞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影视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博物馆越来越开放,与大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在这一大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宣传教育功能,就必须打破传统展示展览单向传达信息的缺陷,建立博物馆平等、开放、有温度的形象。天津博物馆在国内率先打破部門堡垒,整合相关人力和媒体资源,成立媒体中心。媒体中心以全馆信息为依托,不仅强化了媒体宣传的顶层设计,确保了对外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一致性和整体性,而且通过优化内容,搭建官网、微博、微信、头条、抖音、快手等九大平台,实行分层传播,形成博物馆新闻内容传播的矩阵。成立两年来,连续在《人民日报》政务微博文化榜、国家文物局文博十大影响力榜单上名列前茅。2020年,天津博物馆官方微博阅读量超3亿,为全国博物馆界第二,仅排在故宫博物院后面。2021年还将充分发挥媒体中心的作用,深入研究融合传播革命文物的典型案例,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全形态方式,联合央媒、本地媒体、商业平台做好革命文物的传播,将精彩馆藏革命文物展示给更多的观众。

六、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

文物征集保护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件常做常新的工作。但客观而言,以往由于受市场价值的影响,受博物馆传统收藏、管理、保护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受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不够高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法律制度不甚健全,博物馆界对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缺乏应有的热情,致使许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遭到破坏拆毁,大多濒临抢救性保护的境地;许多可移动革命文物随着当事人的离世而失散,不少被当作废品随意处置。从全国博物馆界收藏革命文物现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革命文物非常缺乏,有些年代甚至断档。因此,加强对革命文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征集保护革命文物,需要建立健全一套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要有一支境界高、业务强、能吃苦的专业队伍。实事求是地说,以往博物馆征集保护工作,大多主要针对传统意义上的传世文物、出土文物,而对革命文物的研究征集相对薄弱,基本没有专门的革命文物征集保护部门和人员,更缺乏对革命文物的系统研究和保护。比如博物馆招录人员,大多是考古、文博、历史、设计等专业,几乎没有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出发,招录一些党史、党建专门人才;又比如革命文物大多为资料类和生活类的,不同于瓷器玉器青铜器等的收藏保护,其保护难度更大,与现有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制度不相适应。可以说,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博物馆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主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法规,举全国之力,共同保护收藏好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博物馆更要用责任义务肩负起历史使命,通过对革命文物的征集、研究、保护、利用,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求解放、图富强、谋复兴的伟大革命精神保存好、发扬好、赓续好。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天津文物革命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中国的出行革命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粉红革命
文物失窃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