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构建
2021-06-20吕雪华
吕雪华
摘 要:古诗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其反映的是我國的历史。在小学阶段融入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而言,总体还较为呆板,主要还是以让学生阅读以及教师赏析为主,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就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意义;原则;教学策略和模式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其表述方式和日常的白话文不同,需要学生在阅读之后,仔细揣摩才能够挖掘其中的含义。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古诗学习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很难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所蕴含的语言美、意境美。加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又是以教师讲述、学生听为主,整个古诗课堂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大大降低,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必须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的意义
古诗是伴随学生义务教育全过程的一项内容,其是古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经历千百年仍然能够扣动他人心弦的一种作品。对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而言,其接触古诗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所带来的一种滋养,激发小学生灵魂深处的情感以及想象力,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其次古诗属于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时代,学生也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从小学开始教学古诗,对传递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除此之外古诗中也包含着古人优秀的精神,如爱国精神、对友情的珍惜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可以在内心深处领悟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策略与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学生本位原则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当下的教育应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因此在开展古诗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从传统的师本位思想中解脱出来,基于学生以及古诗的特点设置教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阅读古诗、分析古诗、鉴赏古诗,提升小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多样化教学模式原则
古诗是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阶段学习古诗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弘扬传统精神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传统的小学中高段语文古诗教学而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也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因此融入多样化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情境法、小组合作法等已经成为一种改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2]。
(三)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是指在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和生生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互动,基于互动提升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积极性,优化古诗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育人原则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相关内容时,是以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和让学生去记忆古诗为主。很明显教学的目的就是奔着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去的,这和当下所要求的育人原则是不符合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应该发挥出古诗中优秀精神的引领作用,熏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构建
(一)融入多样化的古诗诵读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诵读是学生接触古诗的第一步,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古诗的基调、节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语感。传统的诵读是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为主,整体诵读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应融入多样化的古诗诵读模式,提升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班级内部融入古诗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感悟文章的情感,并在课堂诵读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阅读的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尽情地展现诵读的能力。如有的小组采用集体诵读模式,也有的小组采用两两搭档诵读的方法。通过在课堂中融入多样化的古诗诵读方法,学生对古诗朗读的兴趣大大增加,语感和审美能力也会逐步提升[3]。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增强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古诗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如有些古诗表达的是作者的怀才不遇、或是壮志难酬、亦或是对祖国的歌颂热爱、对友情的赞美等。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古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古诗的美。
例如,《枫桥夜泊》这一内容,其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泊船,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该首诗句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诗句中的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出这幅场景。这个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所看的以及想象的进行描述即可。在分享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该首古诗进行学习,学生整体学习的兴趣以及质量将会大大提升。
(三)融入古诗实践活动,提升古诗课堂教学质量
古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纵观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不高,学习的质量也只是以会背诵和默写为主,显然这和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不相符合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融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体悟古诗的情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一种方式,如辩论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师要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合理地渗透该类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观能动性[4]。
四、结语
中高年级阶段的古诗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增强课堂的互动,发挥出古诗的育人作用。具体在古诗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多样化的古诗诵读模式、基于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融入古诗实践活动等方式,构建高效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玉清.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8.
[2]王玉静.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西部学刊,2020(11):113.
[3]张玉芝.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2.
[4]倪宜宏.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施教[J].科幻画报,2020(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