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体会

2021-06-20何萍芝云南省兰坪县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兰坪县病羊胸膜

文│何萍芝(云南省兰坪县农业农村局)

云南省兰坪县林草资源丰富,饲养十几只、二十几只,甚至七八十只羊是兰坪县广大农村老百姓长久以来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六畜兴旺是农村养殖户对生活的美好期望。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量引进羊只实施投放以来,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就传入了兰坪县,此后在各乡镇常有发生,一旦在羊群中发病就很难根除,交替发生,给兰坪县羊养殖业造成了较大危害。

一、病原体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山羊和绵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有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革兰氏染色阴性。

支原体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对阳光、温度、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

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哺乳传播。

该病在老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在新疫区呈暴发流行。几乎都是由于引进或迁入病羊或带菌羊而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季和早春的枯草季节。饲养密度过大、饲草不足、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促使该病发生。

1.临床症状。根据病程和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型。

(1)最急性型。病羊体温升高,可达41~42℃,极度萎靡,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困难,咳嗽,鼻液流出。病羊卧地不起,呻吟咩叫,很快因窒息死亡,病程1~3天。

(2)急性型。此类病例最常见。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继而出现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液。4~5天后,病羊干咳,鼻液呈黏液性或脓性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固的棕色痂垢。眼睑肿胀,流泪,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粘连上下眼睑。触诊胸廓,病羊因疼痛而躲闪避让。妊娠母羊流产,可达70%~80%。后期病羊极度虚弱,站立不稳倒卧,有的发生膨胀和腹泻,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程1周至月余不等。死亡率:羔羊达100%,成年羊达30%~40%,未死亡的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由急性型转来。病羊全身症状轻微,体温略微升高或正常。病羊在放牧过程中常脱离羊群或无力跟进,食欲时好时差,间或有鼻液、咳嗽和腹泻。身体虚弱、被毛粗乱、消瘦。一旦饲养管理不善,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症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

主要局限于胸腔内,胸腔内淡黄色积液,急性病例呈纤维素性肺炎,肺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后期病例肺缩小,呈灰色,俗称“烂肺病”。胸膜变厚而粗糙,附着黄白色纤维素层,胸膜与肋膜、心包粘连。心包积液,心肌变软。支气管炎淋巴结和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

黍子的施肥宜早不宜迟,为了保证幼苗养分供应,要注意施足种肥,每亩尿素3-5斤。黍子追肥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第一次追肥在拨节前配合浇水进行,亩追尿素10-15斤,可促进幼苗生长强壮。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以10斤为宜,这次追肥能促进穗大粒多,籽粒饱满。

四、诊断

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羊巴氏杆菌病。最急性型较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最急性型发病急、死亡快;急性型的呼吸困难较传染性胸膜肺炎明显;鼻分泌物有血样,传染性胸膜肺炎鼻分泌物无血样;腹泻粪便呈血水样,传染性胸膜肺炎腹泻呈粥状且无血样。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对巴氏杆菌病有良好疗效,传染性胸膜肺炎对以上药物则不敏感。

2.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病例大多齿龈出血,空腔黏膜糜烂、溃疡,波及上颚、颊部,引起空腔内广泛损害,导致大量流涎。糜烂坏死的病灶有的波及乳头、舌等处。传染性胸膜肺炎无此症状。

小反刍兽疫发病率、死亡率均可达100%;传染性胸膜肺炎成年羊死亡率介于30%~40%。

五、防治

1.防控。非疫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就近引种或购买羊只,不从疫区引种、进羊,如需引进必须加强检疫。新引进的羊必须隔离30~45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入全群饲养。

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有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氢氧化铝苗、鸡胚化弱毒苗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应根据当地发病情况及病原流行情况,选择使用疫苗。

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枯草季节,应给予补饲。饲养密度要适当,圈舍要干燥通风。

饲养羊群一旦发病,要尽快诊治,及时隔离病羊。对污染的环境、饲管用具进行消毒,病死羊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病例介绍

2000年11月中旬,兰坪县通甸镇兽医站接到水奉村村民报告,村内有羊发病死亡。笔者及同事前往诊治。经访谈得知,村内熊某、杨某等4户养殖户于2020年10月底从外地购进87只山羊,用于二次饲养。放养4~5天后群羊相继发病,并出现死亡,至技术人员到达时已全群发病,死亡36只。体温35~41℃,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反刍消失,被毛粗乱,大多卧地不起,个别站立的羊,头底耳耷,步态蹒跚。脓性分泌物黏附于上下眼睑,鼻端附着黄色至铁锈色脓性分泌物,个别羊尾根及肛周有稀软粪便附着。妊娠母羊流产。

经用土霉素、四环素交替肌内注射,5%葡萄糖溶液补液,灌服牛羊健胃散,10天后回访,好转12只,死亡39只。

2020年9月28日,通甸镇下甸村马某家因饲养羊只发病报告到通甸镇农业服务中心,故前往调查并实施相关防治措施。据调查,下甸村山羊、绵羊共存栏1982只,马某家山羊存栏68只。主诉:2020年9月14从邻近县购进8只羊,7天后相继有羊只出现干咳、流涕、食欲不振、妊娠母羊流产,出现死亡等异状,经安乃近、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治疗不见好转,报告并求诊治。现场观察已有24只羊发病,病羊体温41.2℃,精神沉郁,反刍减少或消失,眼睑被眼分泌物粘连,鼻端有白色或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呼吸急促。触诊胸廓病羊避让躲闪。5只妊娠母羊流产,8只羔羊排出稀软粪便且倒卧不起。

经用土霉素、氟苯尼考,灌服自制糖盐水(5克烧盐、20克白糖、500毫升冷开水)、牛羊健胃散。1周后回访,死亡13只,其余相继发病羊均好转。

七、诊治体会

1.长期以来养羊业是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同时发展养殖产业更是各级政府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从业人员应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竭力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2.村级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乡村防疫员待遇及社会地位,稳定防疫员队伍,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开展好乡村动物防疫和诊治工作。

3.加强动物防疫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养殖场户对动物防疫知识及重要性的认知度,认真开展好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提高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

4.该病在兰坪县的发生大多因引进羊而发生的,因此应加强动物检疫工作,避免引进病羊或带病羊而引起该病的流行或暴发。

5.病羊应尽早隔离,病死羊严格无害化处理,以防引发传播和流行。

6.该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晚期病例治愈率极低。

7.该病与羊巴氏杆菌病和小反刍兽疫的病症极为相似,若需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8.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为疫病的防治及时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防治措施。

9.该病一旦在羊群中发生,即使治愈也极易复发或出现交替发病的现象。发生后最好是淘汰群羊,加强消毒,30~60天后再养殖健康羊群。

10.虽然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兰坪县多发生于冬春枯草季节。养殖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储草备料补饲工作,增强羊群体质,提高羊群抵抗力和免疫力。

11.用土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和新胂凡钠明等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给予补液、健胃消食,对该病有一定疗效。

猜你喜欢

兰坪县病羊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羊咳嗽怎么治
作品赏析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云南兰坪县李子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十招巧识病羊
识别病羊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