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可飞:最顶级的自律,是不留遗憾
2021-06-18巫婷婷吴京
巫婷婷 吴京
人生最好的狀态是未来可期,最大的馈赠是辛劳不负。他学习优异,保研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曾获得苏州大学学习优秀特等奖、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朱敬文奖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等;他科研拔尖,曾在《Small》和《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他竞赛突出,斩获苏州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他履历丰富,曾任苏州大学唐仲英爱心学社宣传部副部长……
不疾不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他就是来自苏州大学能源学院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施可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青年学子的追梦故事!
及时当勉励
刚进入大学时,出于对理科的兴趣,施可飞选择了“新能源材料与器材”这个集物理和化学于一身的专业。“大学是个内容很丰富的学习平台,包容万千,4年的时间绝不能浪费。”尽管刚开始并没有制订明确的保研或出国计划,但是这个信念一直引导着他,从学好每门功课,到做科研、参加比赛,再到后来成功保研,他始终秉持着初心。
回忆起大一上完晚自习,大部分人都离开了教室,但施可飞总会在教室里多待一会儿,“那时候就想着再多学一点东西”。后来,虽然高年级没有上晚自习的硬性规定,但是每当他有闲暇时间,还是会去自习室和图书馆学习,一直待到十点半左右才回宿舍。“自律最好的状态就是享受孤独”,性格沉稳的他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学习,做在自己看来有意义的事情,偶尔也会觉得有些孤单,但他的内心感到十分充实。
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写题和推导是通用的学习方法,施可飞也不例外。他享受花时间去搞清楚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跟同学一起交流和讨论。在物理课上遇到疑惑的问题,施可飞会去向物理学院的同学请教,一定要把问题彻底弄个明白。有时没有完全理解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就会去观看与课程相关的网课,反复学习、理解。对于学过的知识,施可飞经常选用手写提纲或者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虽然不能帮助直接解题,但却能让自己更好地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大局观”。
从大一到大四,每一步他都走得扎扎实实。即使是在假期,施可飞也更倾向于留在学校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做实验,交流探讨问题。对于喜欢做的事情,他习惯坚持下来,“就算失败了,也要努力到最后,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守得云开见月明
基于专业特性和学科远见,学院在本科阶段就鼓励学生进实验室参与项目,这为施可飞后来的科研进展及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奋斗照彻暗夜,回忆镶着金边。回望大学4年,烙刻在施可飞脑海中的,正是无数个在实验室打拼的日子。
刚进入实验室时,施可飞对许多名词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从最初的清洗烧杯,到后来开始做简单的合成,枯燥的重复性工作并没有挫败他的信心,他始终坚信“有始有终,慢慢就会有盼头”。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的两位导师给予了他很多专业性的指导,师兄师姐们也在实验上和生活中给了许多帮助。对此,施可飞始终心存感激。凭借着坚韧的性情和自身的努力,他一点点掌握实验流程和原理,逐渐能够独立开展实验。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适逢学院院庆,杂志社向学院邀稿,施可飞抓住机遇,将潜心研究打磨的作品递交了上去,最终以第一作者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不在一时的喜悦中沉溺,随后他便与师兄合作,在课题中主要负责材料合成与测试,最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Small》上发表论文一篇。
在学科竞赛方面,施可飞也表现不菲,以项目成员的身份参加了苏州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团队中的“技术担当”,他帮助团队搜集了许多业界资料,不断完善商业计划书,开展技术层面的验证。最终,他们的项目在全校65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
成功是步步脚印踏出来的。在做科研的路上,施可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遇见棘手的情况。“我想做一个材料,可能做出来的结果跟文献上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时候肯定是很沮丧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实验技能本来也不算完善,那只有不断练习,多做几次,最后一定就能做出来。”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下,周围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全面考量后,施可飞选择了留在国内读研。参加相关夏令营后,施可飞与意向导师联系,明晰了科研方向,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入复试,最终保研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为一名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我亦是行人
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在业余时间,施可飞还担任着唐仲英爱心学社的宣传部副部长,参与常规的志愿项目,同时负责社团的宣传活动。他组织过“图书漂流”公益活动,通过收集学长、学姐不用了的书籍,分发给下一级的新生,让被闲置的书籍重新流动起来,焕发活力。
在他看来,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学习并不冲突,还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它教会我怎样去跟人打交道,取长补短”。“只要平时稳扎稳打地学好功课,就可以空出时间去做其他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
施可飞爱音乐,尤其爱听古典音乐。他经常去听音乐会,“那种幸福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音乐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治愈的作用,能够让他暂时忘掉眼前的烦心事。空闲时间,他还喜欢足球和网球,大三时他加入了学院的足球队,和队友一起夺得了“八院杯”的冠军。
天高任鸟飞
成长就是迈出舒适圈,突破固有思维,在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的过程。施可飞坦言,刚进入大学时,自己或多或少还保留着高中应试阶段的后遗症,习惯用成绩等一些标准去衡量别人和自己。后来,从周围的师生身上,他学习到了很多,之前的想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愿意去尝试更多的东西。“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大学里面遇到的这些人、这些事,让我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
谈及未来打算,施可飞表示首先是好好读研,既然选择了偏学术性的专业,就要把科研工作做好。他希望在全新的平台上,自己可以摆脱浮躁,不断提升能力。“印象中的深圳多元、开放、包容”,他想要更深入了解学界、业界的信息,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奋力拼搏。
“我们在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时,要常想想如何提升自己。”他寄语学弟学妹,有的时候需要放开眼界,过分计较眼前得失并不利于后续发展。同时,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彼时的少年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早已繁花盛开。如果说他的成功有秘籍的话,大概就是坚持不懈和脚踏实地。一约既定,万山无阻,愿我们都能够在平淡的人生中描绘出繁华的风景。
转载:苏州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1年4月12日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1HcESigBiEcB NN2xC6KxXQ(2021年4月29日)
(编辑 文凤 见习编辑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