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舶来建筑装饰艺术本土化研究

2021-06-18陈济洲张健健

居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本土化青岛

陈济洲 顾 越 张健健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1.1 什么是舶来建筑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进行着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交流,许多大都市都成为了各国优秀建筑师展示创意的舞台。众多国际优秀建筑师的交流一向是建筑界的盛会,在他们各种创作思想的交汇下激发了崭新的设计理念和理论思想。从上世纪初到现在,有大量的外国建筑师带着来自国外的建筑设计思想来中国本土,并在不同的城市建造了体现境外建筑设计理念与特色的建筑,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在历史进程中消失,有的被保存到了现今。

1.2 什么是建筑装饰艺术

参考资料 《辞海》中的解释,“装饰”的意思就是要素的各种组合与配合,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整体。它有两层主要含义,一个是要遵守系统,组合,对称以及其他法则的规律。第二,装饰以人为本,它的出现与存在必须尊崇人的意志,要服务于人类,通过有机的或者无机的;来自于自然的或者创造于人类脑海里的点线面,线段以及几何方式来使得建筑的外观与室内变得更加美观,它来自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并且最终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通过的方式是建筑美化。

狭义的建筑装饰艺术就是以美化建筑为最终目的的过程。广义的建筑装饰不仅仅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它穿插于建筑的每一个部分,从最局部的到最宏大的。从理性的建筑结构到感性的人类视觉效果都有它的存在,它的存在就是将建筑作为一个艺术品,并且不断提高这个艺术品的审美高度。建筑是人类文明进程上的皇冠,建筑装饰艺术就是将这个皇冠的审美高度不断提高到满足使用者需求。

1.3 青岛简介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也是华北地区最重要城市之一,国家重点港口城市,国家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啤酒之都,被称为“东方瑞士”。

青岛位置在山东半岛南部,与烟台市,潍坊市,日照市相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景观包括崂山,八大关等。地势险要,为中国重要海防城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被成功解放,也是华北地区最后一个被解放的重要城市。

2 青岛被德国殖民时期建筑装饰艺术特点

2.1 青岛被德国占领时期建筑风格特点

在青岛长期处于德国占的历史长河里,新建造的建筑风格完全仿照西方风格,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模式也按照欧洲城镇的通用模式,在齐鲁大地上多了一座几乎与欧洲城镇一模一样的新城市,城市充斥了欧洲城镇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与特色,甚至城市色彩也与欧洲城镇极为相同,这也为青岛后期以及当代建筑风格产生影响。

德国占时期城市规划与建设各部分都处于一种相互呼应的状态,这也影响了当时德国建筑装饰的风格。德占时期德国建筑装饰的各部分不尽相同,都有不小的差别,但是各部分又相互呼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求将各个部分的不同点重新整合,把不同点与联系完美融合,就是统一的部分中存在着变化,在变化的地方又存在有一致的部分,形成一种新的综合体,也就是一种全新的构图方式。

德国占时期建筑有着不同的形状,建筑细节,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几乎没有相似的建筑,但是各个建筑总体结构类似,主要立面视觉效果接近,基本上都采用横向数值五与纵向数值三的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的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视觉效果突出。纵向数值三意味建筑总体结构从上往下大致分为三段,通过建筑的横向拉结段,线脚部分,建筑腰线部分分为建筑上段,建筑中段,建筑下段。下段就是建筑的底座,通过使用坚硬的材质与渐为深入的建筑缝隙突出建筑稳定感。建筑中段就是建筑的墙面,窗户,外置阳台等,风格几近相同,色彩布置基本一致,即使色彩不一,也有很强的秩序感。建筑上段就是建筑的屋顶部分以及屋顶的装饰装置。横向数值五就是在建筑中段将墙面,阳台,窗户,走廊结合与设计布置的山墙部分(图1~6)。

图1 圣弥爱尔教堂广场

图2 圣弥爱尔教堂广场

图3 镇江西路

图4 总督府童子学堂

图5 船歌渔

图6 海员之家(水师饭店)

2.2 建筑的建筑装饰艺术的制作技艺

青岛德国占时期建筑装饰的做工延续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制作工工艺的传统,在保证德国传统文化特色突出时,也保证了建筑建造质量的高度不逊于德国本体建筑的同时,甚至在部分领域有所超越,同时又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新的建筑装饰艺术的改进与创造,例如聘请了中国本土技艺高超的中国工匠,结合中国传统制作工艺与德国建筑工艺,丰富了文化内涵,让建筑装饰的风格与内容不单调统一,迸发出了新的建筑装饰语言。

2.3 德国建筑装饰艺术移植青岛后的演变

德国占青岛时期一开始由于迁入移民在接受青岛与欧洲类似的气候以后并不愿意放弃之前的生活状态与生活习惯,所以在殖民时期开端依旧是纯粹的德国传统建筑,后期随着德国本土建筑思潮的开始,位于青岛的德国建筑风格也开始有了演变,演变成了更为先进甚至青岛独有的建筑风格。

新兴建筑风格包括青年派建筑风格,德国建筑浪漫主义建筑风格,德国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与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其中青年派建筑风格尤为突出,成为德国建筑装饰艺术在青岛本土化演变的一个标杆,也是青岛近代建筑风格的标志,成为了青岛城市风貌的特色,甚至是青岛城市名片之一(图7,8)。

图7 胶澳总督官邸旧址

图8 胶澳总督官邸旧址

3 舶来建筑装饰艺术本土化发展

3.1 舶来建筑装饰艺术本土化原因

青岛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节点,成为德国占地,也是德国建筑装饰艺术能进入中国并且在青岛发展的最直接原因。同样的城市远远不止青岛一个,上海与长春也是典范之一。德国建筑装饰艺术的进入也对于本土一些建筑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德国非殖民时期乃至当代青岛也兴起一些极具德国建筑风格的建筑,青岛的德国风情一条街也是青岛重要的保护区。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时,外来建筑的入侵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不一定会对本土文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相反只要拿捏的好,反而会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装饰艺术语言。例如青岛,百年以后,不论是德国后殖民时期以及日本殖民时期,德国建筑装饰艺术本土化的成果一直保留延续下去,对于青岛城市风貌是一种诺大的保护,无视时光,源远流长,对于青岛市内建筑有非常好的约束性,这也是青岛城市风貌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

3.2 殖民统治弱化对于舶来建筑装饰艺术的影响

舶来建筑装饰艺术随着殖民统治的弱化乃至结束在中国本土的地位以及影响力急剧下降,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中国本土建筑装饰艺术处于停滞状态,这也导致了外来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装饰设计艺术在中国本土处于肆意发展的状态。这也导致了对于中国本土建筑装饰的压迫以及摧毁,外来建筑装饰艺术并不适合大规模实施于中国本土,他的存在应该是和本土建筑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处于一种客主关系,是对于中国本土建筑以及装饰艺术的辅助以及多元化的材料提供,不可作为主体存在,应该是辅助相互融合从而让本土建筑装饰艺术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随着中国的解放与现代化发展,纯粹的舶来建筑装饰艺术是不可取的,他应该在当今中国本土与本土建筑装饰艺术共存,带来多元化,刺激本土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

3.3 舶来建筑装饰艺术本土化的发展

境外建筑师在我国的建筑创作,反映了国际建筑市场中正常的供需关系,本质上只是一种普通的国际建筑文化的交流,不需要用崇拜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作品,也不必去贬低他们的设计,我们应该以正常的心态、质疑的态度和学习的精神来“享受”这种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对于它的到来嗤之以鼻,而是应该以本土化的角度去看待它。建筑装饰艺术是西方的强项,也是近年来本土建筑的趋势,但是本土很多建筑生搬硬套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导致建筑成品生硬,反而失去了本来应有的样子。我们应该参考青岛模式,对于舶来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本土化融合,将舶来建筑装饰艺术与本土文化结合,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下,吸取舶来建筑装饰艺术的优点,加以创造与建造,打造出本土的、创造性的、集齐二者优势的新的建筑装饰艺术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本土化青岛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青岛明月申牌?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