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健康教育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21-06-18张文文宗贞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河南焦作454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8期
关键词:独立性康复训练稳定性

张文文,宗贞(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小儿痉挛型脑瘫(SCP)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伴行为和智力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中针对SCP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取早期康复锻炼改善患儿预后,而其中以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作为常见。 核心稳定性训练是通过对患儿进行骨盆、躯干肌肉稳定训练,调节患儿身体平衡度,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但因患儿年龄较小,对稳定性训练难以掌控,训练依从性较差,无法达到理想训练目的。而引导式教育通过护理员的引导、诱发和教育,调动患儿的自主运动潜力,激发患儿参与运动康复意识,促进运动功能改善[1]。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引导式健康教育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7 年 1 月~2018 年6 月于我院行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SCP 患儿52 例纳入A组; 将 2018 年 7 月~2018 年 12 月于我院开展的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SCP 患儿52 例纳入 B 组。 A 组中男 33 例、女 19 例;年龄 4~9(4.99±1.88)岁;病程 3~7(4.06±1.20)年。 B 组中男 31例、女 21 例;年龄 3~8(5.41±0.37)岁;病程2~6(4.90±1.37)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脑瘫粗大运动功能Ⅰ~Ⅲ级;③患儿可以理解指令并服从指令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及评估;④患儿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癫痫患儿;②智力、听力及视力严重障碍,影响测评。

1.3 方法

1.3.1 A 组 给予患儿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借助悬吊运动练习(SET):嘱患儿仰卧位,利用悬吊牵拉力量让身体旋转并将髋部提起;患儿摇摆髋部,刺激患儿肌群牵伸;患儿用悬吊固定双下肢向外伸展55°~65°,可以牵拉患儿痉挛的肌肉,降低其肌张力,保持姿势22min。

借助Bobath 球训练:双腿向左侧或右侧旋转,一腿压住另一腿为宜,并保持球的稳定性,左右来回晃动躯干并保持球的稳定;通过左右、前后移动大球,促进坐位平衡反射的发育和脊柱充分伸展,注意患儿安全。 所有训练项目均为5 次/周,连续训练3 个月。

1.3.2 B 组 在A 组基础上,护理员以引导式教育配合培训师辅助患儿完成稳定性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运动障碍程度制定详细计划,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在患儿进行各项项训练前,通过动画片形式让患儿对训练动作初步了解,增加患儿对训练内容的兴趣,用儿歌、节律性语言分步讲解动作要领,引导患儿主动学习,诱发患儿对训练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运动中,积极配合培训员完成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25~35min/次,1 次/天,连续引导 3 个月。

1.4 临床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对患儿进行以下指标评估。(1)运动功能。采用 GMFM-88[3]中 A 区卧位与翻身(17 项,51 分)、B 区坐位(20 项,60 分)检测患儿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 (2)独立性及自理能力。采用weeFIM[4]评估患儿独立性,分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和认知功能(交流、社会认知)两个维度,总分126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独立性越好;采用ADL[5]评估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分进食、洗澡、穿衣等10 个项目,总分100 分,患儿得分越高表示自理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3 个月后,两组GMFM-88 中 A 区、B 区评分高于干预前,B 组高于 A 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分)

A 区 B 区干预前B 组A 组tP干预后B 组A 组tP 22.37±4.83 23.09±5.07 0.742 0.460 43.60±6.40 35.84±5.30 6.734﹤0.01 33.15±6.44 32.18±6.91 0.741 0.461 54.58±4.68 48.34±3.20 7.937﹤0.01

2.2 两组独立性及自理能力比较 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儿weeFIM、ADL 评分高于干预前,B 组高于A 组(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独立性及自理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独立性及自理能力比较(,分)

weeFIM 评分 ADL 评分干预前B 组A 组tP干预后B 组A 组tP 41.87±5.82 41.88±5.51 0.009 0.993 65.23±7.25 54.20±6.56 8.135﹤0.01 52.47±5.43 52.97±5.73 0.457 0.649 78.52±7.29 65.49±6.32 9.739﹤0.01

3 讨论

SCP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主要认为是患儿出生期因缺氧、感染,或出现重大疾病而造成大脑损伤,导致患儿运动障碍[6]。 早期康复训练是临床治疗SCP 常用方案,其目的在增强患儿个体独立性和运动功能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7]。 但考虑到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差,康复训练效果不佳,临床建议给予患儿引导教育辅助训练,培养患儿自主学习及运动的积极性,以促进患儿康复[8]。

本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干预3 个月后,两组GMFM-88 中 A 区和 B 区评分、weeFIM 及 ADL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B 组高于A 组。 表明引导式教育与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联合有助于提升患儿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培养患儿独立性[9]。 分析其原因为,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是通过借助悬吊、Bobath 球对患儿卧位、翻身、坐位稳定性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讲究借助外物的支撑力保持患儿躯干的稳定性,实现患儿躯干的深层稳定肌和表层运动肌达到平衡、协调反应状态。 另外,引导式教育应用于稳定性康复训中,先通过应用教育理念,激发患儿对康复训练的兴趣,引导患儿主动配合培训员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内容丰富多样,容易被患儿接受,其中通过带领患儿观看训练项目的动画视频,诱导患儿对训练内容的兴趣,并通过富有节奏性的音乐指导患儿对训练动作的了解和熟悉,辅助患儿积极参与,配合训练,提高患儿运动能力的恢复[10]。

综上所述,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稳定性康复训有助于培养SCP 患儿生活独立性,促进患儿动动功能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独立性康复训练稳定性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独立品格培养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追踪考题 晒晒考点——独立性检验高考考点题型例析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