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019年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2021-06-18毕伟
毕 伟
(延安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对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期刊的现状,了解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期刊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1]。《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延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该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陕北地区的资源及产业优势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办刊特色,始终恪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创新,开拓新知,探求真理,把求真、求新、求深作为刊物的重要办刊思想[2]。《学报》主要设置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石油与环境工程、建筑工程、生命科学、体育学等栏目,重点刊发陕北能源、化工、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稿件。
为进一步掌握《学报》的现状和学术影响力,本文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学报》进行多方面分析研究,揭示其办刊质量和水平,了解学科发展状况,为《学报》的选题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本文以2015—2019年《学报》5年共575篇刊载论文作为分析的原始数据。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别从载文量、基金论文、核心作者、学科分布及引文量等方面对《学报》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报》的载文量
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反映了一个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3]。从表1可以看出,《学报》在2015—2019年共出版20期,刊载论文575篇(不含动态与简讯)。整体来看,2015—2019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发文量最高是2016年的121篇,最低是2019年的105篇,当年论文占总发文数量的比例由21.04%下降到18.26%,而期刊的载文量一般与刊物的质量成反比关系,即刊物质量越高,其载文量就会越少,反之亦然[4]。2015—2019年期刊载文量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1)随着作者研究水平的提升、研究方法的更新及研究视角的多元化,论文篇幅普遍加长,导致文章数量减少[5];(2)编辑部为了提升《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对稿件的审核标准进一步提高,使得《学报》载文的信息密度[6]减小,期刊载文量有下降趋势。
表1 《学报》2015—2019年载文量统计表
2.2 基金论文统计
刊登基金论文篇数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科研实力的总体反映[6]。期刊载文的基金资助比例越高,基金项目的级别越高,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越有保障,这样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就得到提升[7]。
从表2可以看出,《学报》5年来刊发的基金论文为400篇,占发文总数的69.57%,这说明各类基金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而基金论文率揭示了期刊吸纳基金论文的能力,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报道专业领域成果的能力[7]。整体来看,《学报》2015—2019年基金论文率最高的是2019年的81.9%,最低的是2015年的62.18%,基金论文率中间几年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看是上升的,这说明《学报》吸纳基金论文的能力有所提升,学术影响力呈较好的上升态势。同时,学校和编辑部应积极采取措施,吸纳更多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论文,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
表2 《学报》2015—2019年基金论文统计表
2.3 核心作者分析
上式中,N为核心作者的发文量,Mmax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篇数[8]。
根据统计,《学报》2015—2019年发文最多的作者共发表了30篇论文,故N=5.5,取N的最大整数值6,即为《学报》核心作者的最少发文量。通过中国知网统计分析数据库检索,《学报》2015—2019年发文6篇及以上的作者共29人,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见表3。从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看,大多数的作者属于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学与生态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专业。这些作者大多数是来自延安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并且承担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他们是《学报》稳定的作者群,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方向,对《学报》的学术贡献较大。
表3 《学报》2015—2019年前10位核心作者发文量表
2.4 载文的学科分布
载文的学科分布是学报研究的重要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报的稿件分布情况及学校的优势学科,同时也体现出学报的特色[6]。由表4可以看出,《学报》2015—2019年发文前三的学科依次为数学与计算机、石油与地质以及体育,分别占总篇数的26.6%、20.3%、17.4%。这与延安大学确定的重点学科不是很相符,主要原因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化学与化工等方面的文章发文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会影响《学报》的学术水平,因此,学校重点学科优秀稿件外流是《学报》面临的实际问题。
表4 《学报》2015—2019年载文的学科分布
2.5 《学报》的引文量统计
引文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论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真实状况。通过对《学报》引文量的统计,可以考察期刊的质量状况[6]。
由表5可知,《学报》2015—2019年共刊载论文575篇,有引文的论文是570篇,引文率为99.13%。在575篇论文中,共列出引文6696条,篇均引文量达到11.65条,相比文献[9]中的引文量统计,近5年期间篇均引文量提升率达139.22%,这表明《学报》作者在论文写作中,越来越重视引用参考文献,以提高文章的学术价值。但是,除了5篇无引文的论文外,个别文章的引文数少于5条,因此,《学报》在征稿简则中做出要求:每篇论文的引文数一般不少于8条[10],以此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表5 《学报》2015—2019年引文量统计表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载文量、基金论文、核心作者、载文的学科分布及引文量5个方面对《学报》2015—2019年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由于作者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编辑部为了提高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得《学报》近5年载文量有下降趋势。《学报》吸纳基金论文的能力有所提升,学术影响力呈较好的上升态势,但对于优秀稿件的吸引力有待加强。因此,《学报》应拓展稿源,特别是约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将高质量的论文在《学报》刊载。
(2)《学报》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他们是《学报》发文的中坚力量。由于物理与电子信息、化学与化工等方面的文章发文量少,使得载文的学科分布不均衡,因此,编辑部应在学校科研管理政策的支持下,对于学校相关重点学科进行选题策划,走进学院,约请一些高质量的论文,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
(3)今后,编辑部应大力推动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提高《学报》学术水平的传播效率,加强在线采编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实现《学报》的投稿、审稿、统计等数字化管理方式,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稿件,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