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云与数字化文化馆构建路径探析

2021-06-17沈华

参花(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构建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喜欢运用网络在手机、平板等移动端获取信息,便利了人们的学习。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数字化文化馆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利用传统文化馆结合数字化技术,合理利用云技术实现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现代化。本文主要介绍文化云的含义、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意义和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全面解析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

关键词:公共文化云 数字化文化馆 构建

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而便利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将公共文化云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文化馆,是目前传统文化馆的发展方向,只有构建数字化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和数字文化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数字化文化馆的优势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同时也减少了管理的人力、物力消耗,激发了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人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享受到先进、便捷的服务,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公共文化云的含义

公共文化云指的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共享,实现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提升文化资源的深度,满足群众的需求。简单来说,公共文化云就是为数字化资源提供了儲存的地方,和图书馆存书是一样的道理,而文化云却更加先进、便捷,不需要任何实质空间,却能储存大量的数据,同时还高效、安全,这就是文化云的优势,促进了文化馆管理系统化的进行,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意义

文化馆的意义就是传承文化,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文化馆是公益性机构,承担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指导和提供场地的职责。文化馆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积极参与,例如讲座、展览、宣传会等。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现实活动的参与逐渐变少,而为了改变现状,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是必要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文化馆,为人们提供线上的文化服务,既增加了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渠道,又提高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数字化文化馆的组成部分包括网络云平台、艺术和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数字化文化馆为人们提供了两种选择,一是去线下的文化馆进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体验;二是在家利用网络平台参加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解决了传统文化馆的时间、空间限制,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服务。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使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打开App就可以搜索附近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共享。

三、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形式

数字化文化馆的优势就是可以提供更加多样的活动形式,覆盖各个艺术种类,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各个方面,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设计出较为新颖的活动,制作出各种音频和文本课件,在网络上让广大群众共享,群众即便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享受到了文化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种优秀作品都展现在网络上,让人们欣赏和了解,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了人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和覆盖范围,促进了文化的信息交流,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目前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文化馆资源共享局限性较强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数字化文化馆的重要性,并且政府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并且在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下,目前的数字化文化馆已经粗具规模,基础的设施也逐渐完善,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资源的分享还只存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实际落实,同时网络平台的数字化文化馆资源分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各个文化馆的文化活动、资源信息等差异性较大,即便文化馆想进行资源共享,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阻碍了公共文化云的建立,这一方面还须不断完善。

(二)文化馆的数据量过多

随着全国范围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的传统文化馆已经做到了向数字化文化馆转变的过程,这就造成文化资源的数据量激增,资源数量的增多也给储存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荷,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同时由于我国的文化馆数量过多,将所有的文化馆资源都整合在一起是不现实的,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数字化文化馆在进行一定的分类和分析,促进文化馆的融合工作。还有部分区县级文化馆距离数字化文化馆的标准有着一定的距离,相关部门要加大人才的投入和资金的倾斜力度,促进区县级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

(三)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数字化文化馆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数字化文化馆的发展还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缺乏,同时文化馆的内部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还要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而政府方面也要加强人才的招聘,促进更多人选择这一专业,使更多人参与到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中。

(四)缺少统一制度的管理

部分文化馆存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积极性不足就导致了创新能力缺乏,导致文化馆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实质性的发展,造成文化馆的服务有限,人们的参与感随之降低,不能达成对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的作用,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使服务更加全面、具体,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文化馆的文化活动中来。

五、数字化文化馆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

文化馆要想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首要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网络平台来承载数字化文化馆,将传统文化馆的内容都融入平台,便于人们查询。网络平台可建立起包含活动、时间、品牌、人物、作品等内容的地方文化馆,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的参与,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进行筛查和分析,开发更加全面的服务板块。为数字化文化馆设计手机等移动终端,将其作为数据运输的载体,让数字化的文化馆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根据网络终端的发展不断创新,使数字化文化馆的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不被时代所淘汰,让数字化文化馆覆盖更多的人群,形成完善的应用体系。

(二)提升文化资源的信息多样化

传统的文化馆资源形成都是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参与得出的,建立了数字化文化馆后,要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布局,让人们可以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同时丰富文化资源的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辟新颖的栏目和领域,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文化活动,开拓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

(三)推动服务资源的大众化和共享化

数字化文化馆是依托网络平台的,网络的特性就是共享化和大众化,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同时还能将更多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让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内容。所以,数字化文化馆要发展这一特性,实现服务资源的大众化和共享化,利用网络技术连接更多文化馆,实现资源的分享,利用网络迅速傳播的特性,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影响力,为更多的人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传承、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想发展数字化文化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帮助,所以,相关部门要大力倡导培养专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任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中。同时,加强对数字化文化馆现有员工的培训,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设立明确的奖罚制度,促进员工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专业人才的增多势必能解决数字化文化馆现有的数据量过大、分享局限性强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不同文化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委派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改善文化馆的现状,促进数字化文化馆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必须充分重视起来。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将公共文化云和传统文化馆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文化馆,为人们提供更加广泛的文化服务,打破传统文化馆的时间、空间限制,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体验文化活动,促进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满足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需求。同时,数字化文化馆也节省了运营的成本,只需要公共文化云即实现可储存管理,减少了文化馆的相关费用支出。目前的数字化文化馆发展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数字化文化馆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睿,韦景竹.国家公共文化云App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04):39-48.

[2]韦景竹,张乐乐,王政,刘睿,李率男,区晓丹,黄恩姝,叶彦君.公共文化云机构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和意愿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20(04):119-132.

[3]司文涛,牛家儒.新时代完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9(07):1-6.

[4]汪兰丽,刘斌.“文化云”数字化服务网络建设探讨[J].智库时代,2018(40):127-128.

[5]张恒.“广电云”开启农村“数字化生活”[J].当代贵州,2018(01):50-51.

[6]高国栋.公共文化云与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7(22):67-69.

[7]章慧,陈宏明,蒋晓玲,向青.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运用功能拓展研究[J].信息通信,2014(10):78-79.

(作者简介:沈华,男,硕士研究生,泰州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构建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