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6-17于鹏飞

记者观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文化

于鹏飞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始终坚持“党建立县”总抓手,着力强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推深做实基层党建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同频共振,强力推动乡村振興提质增效,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电子商务典型示范十强县”等一批“国字号”金字招牌。

强化“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临猗县总人口约59 6万(截至2019年末),其中农业人口49万;耕地150万亩,林果面积达110万亩。为此,临猗县立足农业大县、果业大县实际,发挥人口大县党员优势,实施“双联双带”,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迈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第一方阵”。

抓产业,建强支部。稳步实施农业“三个发展计划”,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3家,发展农民合作社330个,组建产业类党支部71个,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抓果业,叫响品牌。以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和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省级平台为依托,加快实施“南果”战略,发展“智慧果业”,实现产业智慧化管理。高标准打造4个国家级“三新”示范园,连续举办九届果品文化节和两届鲜枣文化节,“临猗苹果”品牌估值达52.39亿元,创建“临猗冬枣”地理标志,荣获“中国鲜枣之乡”称号。

抓服务,拓宽渠道。依托年冷藏能力达20亿斤的448座果库优势,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三支队伍,三级联动,包联服务,推广“前店后仓+果农”“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京东等电商平台落户临猗,全县1000余家电商企业年销果品约10亿斤,荣获“国务院电子商务进农村典型示范县”的称号。

强化“党建+专技人才”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智囊团”

把党的建设贯穿人才强县始终,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

创新引才办法。成立河东博士研究院,134名农业院士、博士被聘为临猗智库专家,全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35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1名,为农业科技插上腾飞翅膀。

注重人才培育。发挥“农村两委干部、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四类人才作用,培育农业科技人才7155人,有力推动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富裕。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政用产学研”合作,创办果业科技学院,21名学员入院深造。

强化人才保障。稳步推进农技人员在岗技术服务合理取酬,落实引进人才奖励标准和待遇保障,鼓励“大众就业、万众创新”,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个,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强化“党建+文旅融合”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文化高地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传承一批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妙道寺双塔、临晋县衙、猗顿墓等文化内涵,推动“商祖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弘扬传播;充分利用戏剧文化资源优势,依托“锣鼓杂戏”“晋南眉户”“临猗扎花”等非遗文化,不断创新剧目和传统技艺,进一步推动戏剧文化大县建设初现雏形。

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创建一批特色文化小镇、特色文化村、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展览馆、田园综合体文化示范园,先后举办梨花节、银杏节、樱桃节等“四花四果”生态文化旅游活动20余场,吸引游客100万余人次。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关汉卿大剧院、县美术馆和26个乡村文化礼堂示范点,大力开展群众文艺大看台、送戏下乡等活动,举办山西省首届乡村春晚,进一步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强化“党建+生态保护”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鲜明底色

乡村振兴,美在生态。坚持做好“加减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市场化运作,扩大绿化面积。与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合作,实施黄河沿岸临猗段生态脆弱区造林绿化项目,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万亩,通道绿化1105公里,村庄绿化132个,将森林覆盖覆盖率提升至38%,孙吉镇薛公村、高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长效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实行“红黑榜”、积分制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68个、环境整治连片示范区3个,清洁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均达100%,农村改厕模式获省、市通报表彰,成功创建“2019—2021年度省卫生县城”。

科学化控排,推动转型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取缔“散乱污”企业519家,推动“煤改气”6034户、“煤改电”15117户,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72个行政村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全覆盖,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打造黄河流域(临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强化“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打牢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以农村“两委”换届试点为契机,创新举办“乡村论坛”,采取“四谈四退三保”的方式,除下派干部外,实现村两委“一肩挑”比例达到97.7%,为全省农村两委换届提供有益借鉴;实施“四定一提”办法,选派56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农村任党组织书记;高标准打造基层党建综合体示范点34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56个,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

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受到省委批示肯定,并在山西省33个县试点推广,第一批277名学员圆满完成学业。全面推行乡镇党校和农民夜校,党员进党校比例达74%,村“两委”班子素质全面提升,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头雁效应”。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三级矛调中心作用,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深化“三零”单位创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信访案件到期办结率100%,刑事受案率和治安发案率呈现双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山西省第三。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文化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谁远谁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毛遂自荐
新农村 新一辈
为国家选人才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